张国锋,周云亮,周雷贵
河北省新乐市医院,河北新乐 050700
小儿遗尿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为2.31%~25.00%[1-2]。患儿夜间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意识朦胧,每夜或隔天尿床,每夜遗尿1~3次者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从病程而言,一般小儿遗尿病程较长,有的反复发作,重症病例白天也会遗尿。患儿长期遗尿会严重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而导致自卑及内向性格[3],笔者通过应用补中益气汤配合针刺疗法对遗尿症患儿进行睡眠觉醒水平的观察,拟在探讨中医药疗法对遗尿症患儿睡眠觉醒水平的影响,以期为中医药疗法治疗小儿遗尿症提供理论支持和科学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2006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遗尿患儿180例。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治疗组 60例,男 24例,女 36例;年龄 3.0~14.5岁,平均6.73岁。对照组Ⅰ60例,男22例,女38例;年龄3~13岁,平均5.53岁。对照组Ⅱ60例,男26例,女34例;年龄3.0~13.6岁,平均5.62岁。三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诊断:①发病年龄在3岁以上;②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几天发生尿床,甚则一夜尿床数次;③小便常规多无异常发现;④泌尿系统X线造影未见其结构异常。排除标准:①由泌尿道感染、尿道畸形、脊髓损伤、癫痫等疾病所致遗尿。②有高热抽搐、神昏谵语、中暑、血证等疾病以及不能配合治疗者。
1.3.1 治疗组
1.3.1.1 中药疗法 采用补中益气汤配合针刺治疗。基本方:黄芪 20 g、人参 10 g、当归 6 g、升麻 6 g、柴胡 6 g、郁金 6 g、生地10 g。随证加减:素体虚弱、肾元不固加菟丝子10 g、附子10 g、五味子10 g;湿热蕴结、失治误治导致热灼津液、湿郁气滞、气化功能失调者加菊花10 g、车前子10 g、黄芩10 g;心烦、失眠多梦者加五味子10 g、酸枣仁15 g;纳差便溏者加白术10 g、茯苓 10 g。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 400 ml,分早晚2次口服。连续服药4个月后,进行统计疗效分析。
1.3.1.2 针刺方法 操作者清洁双手,用酒精棉球消毒针刺部位。选穴:中极、关元、膀胱俞、三阴交、四神聪;手法:补法,留针15 min。每日针刺1次,连续5 d,休息2 d。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统计疗效分析。
1.3.2 对照组Ⅰ
内服补中益气汤,剂量、服法同治疗组。
1.3.3 对照组Ⅱ
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辉凌(瑞典)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0.1 mg/片×30片],每晚睡前约 1 h顿服 0.2 mg,连服3个月后减量至0.1 mg/d,维持1个月,其间不得中断治疗。
三组治疗期间均停用其他药物。停药后的患者每7天随访1次,记录睡眠觉醒水平的变化,随访6周后结束。
按睡眠觉醒水平将患儿觉醒及排尿状况分为优、中、差三级。优:可以睡眠中自醒,并自主排尿;中:睡眠中有自醒,但意识模糊,时有尿床发生或不能自醒,被唤醒后意识模糊可排尿,无尿床发生;差:睡眠较深不能自醒或被唤醒后意识模糊,发生无意识排尿,睡醒后无排尿记忆。总有效=优+差。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组治疗后均有睡眠觉醒状况改善,治疗组对遗尿症患儿睡眠觉醒水平的影响明显高于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P<0.05),对照组Ⅰ和对照组Ⅱ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 1。
表1 三组治疗效果比较[n(%)]
现代研究认为小儿遗尿是由于排尿中枢神经发育尚未成熟,大脑皮质或皮质下中枢的功能失调,或与膀胱括约肌功能下降有关。正常膀胱排尿功能受大脑控制,睡眠时大脑皮质接受尿急冲动的区域仍保持功能,若中枢觉醒功能障碍,大脑对膀胱充盈不敏感,不能觉醒自觉排尿或大脑皮质层对膀胱控制能力减弱,膀胱自主收缩而产生遗尿。大量的夜间持续脑电图研究表明:①觉醒功能障碍是遗尿的重要原因,膀胱充盈和收缩感知功能不全以及过度疲劳致使睡眠过深等都可导致觉醒障碍。②入睡后排尿控制功能不全更为显著,表明排尿控制功能发育迟缓在遗尿的发生原因中占有重要地位。③遗尿患者的睡眠周期处于紊乱状态,晚上经常被叫醒的患者则更加明显。遗尿有一系列过程,其开始是躯体显得不安宁,肌张力增加,心搏加速,呼吸急促或暂停,皮肤电阻降低,这是一组觉醒征兆,与此相应,在脑电图上同时出现高波幅的δ波发放。过了几十秒钟或几分钟,该儿童便在深睡中尿床了。此时很难将遗尿的儿童唤醒,等到次晨醒来,对尿床经过全无记忆。因此观察遗尿症患儿睡眠觉醒状况可以直接反映药物的疗效[5-6]。
祖国医学认为小儿遗尿的发生多与肺、脾、肾、膀胱功能失调有关[7]。肾气不足、膀胱寒冷、下元虚寒,或病后体质虚弱、脾肺气虚等都可导致遗尿的发生。方中黄芪、人参为君药,取其甘温补中,和脾胃助健运,益气生血,补中升阳;臣药升麻、柴胡,升举阳气,柴胡兼有疏肝之用;郁金疏肝解郁,土得木而达,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气机调畅,津液的输布代谢正常。心情开朗,对白天的精神紧张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肝脏体阴而用阳,当归乃血中之气药,既可补血、养血,又可柔肝。生地滋阴生津,防诸药之温燥太过。诸药合用可起到升阳益气,固涩止溺作用。针刺治疗选取关元为小肠募穴,能温肾固涩,补益肾气;中极、膀胱俞为俞穴,可恢复膀胱气化功能,百会穴、四神聪温养约束膀胱,调节阴阳,益气养血,醒神开窍;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调补脾肾;针刺以上诸穴,共奏补脾益肾、涩精止遗之功。
本研究证明,补中益气汤配合针刺疗法可使患儿睡眠觉醒水平明显提高,从而为中医药疗法治疗小儿遗尿症提供科学依据,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1]罗学荣,万国斌,苏林雁,等.湖南4-16岁儿童功能性遗尿的流行病学调查[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5,20(3):223-226.
[2]李杰,陈春云,丁钰,等.6-16岁儿童遗尿症的流行病学调杳[J].中国全科医学,2003,6(10):846-847.
[3]洪敏,於悦.综合治疗小儿遗尿症45例[J].四川中医,2008,26(10):91-92.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01.
[5]朱冬生,王萍.遗尿症患儿脑电图特征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8,15(10):144.
[6]陈富超,袁桂霞,方宝霞.小儿夜间遗尿症的药物治疗[J].儿科药学杂志,2005,11(6):8-9.
[7]万丽艳,郭景贤.针药并治小儿遗尿36例体会[J].甘肃中医,2007,20(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