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素酶水解玉米秸秆的影响因素研究

2011-07-25 12:36:10王娜娜杨翔华姚秀清
化学与生物工程 2011年6期
关键词:滤纸水解纤维素

王娜娜,杨翔华,张 全,姚秀清

(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辽宁 抚顺 113001;2.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辽宁 抚顺 113001)

目前,由木质纤维素生物转化为乙醇的研究非常活跃,已取得许多新的进展[1,2]。木质纤维素的生物转化一般包括3个过程:原料的预处理、水解和发酵,其中利用纤维素水解产生可发酵糖是最关键的步骤。酸法水解对设备要求高,副产物对后续反应有抑制作用[3];而酶法水解具有条件温和、产品质量高、对环境友好等优点,是纤维素糖化工艺今后的发展方向[4]。

作者考察了预处理方式、纤维素酶加量、初始葡萄糖含量等因素对纤维素酶水解玉米秸秆的影响。为优化利用玉米秸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工艺提供了依据。

1 实验

1.1 材料与仪器

玉米秸秆、稀酸预处理玉米秸秆、蒸汽爆破预处理玉米秸秆,分别编号为:A、B、C。

3种纤维素酶分别编号为:1#、2#、3#。

722S型分光光度计,SB-A型水浴振荡器;SBA-40型生物传感分析仪。

1.2 方法

将玉米秸秆置于125 mL旋盖三角瓶中,加入纤维素酶0.2 mL·g-1(以每克底物计,未标明均指1#纤维素酶),调节pH值至4.8,使玉米秸秆质量分数为5%~20%,于50 ℃下恒温振荡反应,取样离心,测定水解液中的葡萄糖含量。

1.3 分析测试

纤维素含量采用硝酸乙醇法[5]测定。

葡萄糖含量:采用SBA-40型生物传感分析仪测定。

酶解得率按下式计算[6]:

式中:c葡为水解液中葡萄糖含量;c纤为原料干基中纤维素含量;c原为水解体系的底物浓度,即总固浓度,A、B、C 3种底物分别为13.7%、10.3%和9.5%。

滤纸酶活:将1 min内水解waterman 1#纤维素酶滤纸产生1 μmol还原糖所需要的酶量定义为1个酶活单位,按照IUPAC(国际理论和应用化学联合会)推荐的国际标准方法测定,以FPIU·mL-1表示[7]。

2 结果与讨论

2.1 原料纤维素含量

采用硝酸乙醇法测得原料A、原料B和原料C中的纤维素含量分别为36%、78%和45%。

2.2 纤维素酶滤纸酶活

测得1#、2#、3#纤维素酶液的滤纸酶活分别为99.8 FPIU·mL-1、94.0 FPIU·mL-1和1.5 FPIU·mL-1。

2.3 预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

采用1#纤维素酶,分别对经不同预处理方式得到的原料A、原料B和原料C进行酶解,50 ℃下恒温振荡反应5 d,测定水解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并计算酶解得率,结果见表1。

表1 预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

由表1可看出,未经过预处理玉米秸秆(原料A)的酶解得率仅6.8%,而经过稀酸预处理(原料B)和经过蒸汽爆破预处理(原料C)的玉米秸秆的酶解得率可达到90%以上。可见,玉米秸秆在酶解之前需经过预处理才能获得较高的酶解得率。由表1还可看出,原料中纤维素的含量越高,说明预处理过程中半纤维素水解越彻底,更利于纤维素酶水解,水解液中葡萄糖含量也就越高。

2.4 纤维素酶对原料C的酶解效果

以水解液中葡萄糖含量作为酶解效果的评价指标,比较1#、2#纤维素酶对原料C的酶解效果,结果见图1。

图1 1#、2#纤维素酶对原料C的酶解效果比较

由图1可以看出,1#和2#纤维素酶对原料C的酶解趋势一致。酶解时间为5 h时,1#和2#水解液中葡萄糖含量分别为4.45%和4.50%,2#较1#酶解效率高1.1%;酶解时间超过5 h后,由于葡萄糖的反馈抑制作用,酶解速率减慢,并趋于停止。

比较1#、3#纤维素酶加量对原料C水解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见图2。

图2 1#和3#纤维素酶加量对原料C水解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影响比较

由图2可以看出,要得到2.0%葡萄糖含量,需1#纤维素酶0.31 mL·g-1、3#纤维素酶3.2 mL·g-1,两者相差约10倍。而1#纤维素酶的滤纸酶活为3#纤维素酶的66.5倍,可见不同纤维素酶对同一种物料进行酶解,要达到相同的纤维素酶解得率,其纤维素酶加量与滤纸酶活不成正比关系。这是由于纤维素酶液的水解能力不仅取决于滤纸酶活,还取决于纤维素酶的酶系组成是否合理,因此需要针对水解物料最大化来优化纤维素酶的酶系组成。

2.5 酶加量和初始葡萄糖含量对玉米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

在反应体系中分别加入1 mL、2 mL和3 mL 1#纤维素酶,以前8 h平均葡萄糖生成速率(GR)作为评价指标,考察1#纤维素酶加量和初始葡萄糖含量对玉米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见图3。

图3 酶加量和初始葡萄糖含量对玉米秸秆酶解效果的影响

由图3可以看出,在初始葡萄糖含量相同的情况下,酶加量越多,体系中前8 h平均葡萄糖生成速率越大,当初始葡萄糖含量为0%、纤维素酶加量分别为1 mL、2 mL和3 mL时,体系的GR分别为158 mg·h-1、240 mg·h-1和340 mg·h-1,酶加量每增加1 mL,GR平均增加91 mg·h-1;当酶加量相同时,体系中初始葡萄糖含量越大,GR越小。可见葡萄糖对纤维素酶水解具有反馈抑制作用。

3 结论

对玉米秸秆酶解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玉米秸秆在酶解之前需要经过预处理才能获得较高的酶解得率,且纤维素含量越高,越有利于酶解;纤维素酶液的水解能力不仅取决于滤纸酶活,还取决于纤维素酶中酶系组成是否合理;不同纤维素酶对同一种物料进行酶解,达到相同的酶解得率,其纤维素酶加量与酶液的滤纸酶活不成正比关系;纤维素酶加量越多,体系中的平均葡萄糖生成速率(GR)越大;葡萄糖对纤维素酶水解具有反馈抑制作用,随着初始葡萄糖含量的增大,体系中的GR呈递减趋势。为优化利用玉米秸秆为原料生产燃料乙醇的工艺提供了依据。

[1] 孙亚东,蒋建新,孙冉,等.纤维乙醇及渗透汽化原位分离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能源,2008,30(9):17-24.

[2] 刘洪斌.燃料乙醇非粮化——我国发展纤维乙醇的挑战与对策[J].生物加工过程,2008,6(1):7-11.

[3] Choteborska P,Palmarola-Adrados B,Galbe M,et al.Processing of wheat bran to sugar solution[J].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4,61(4):561-565.

[4] Rivas B,Moldes A B,Dominguez J M,et al.Lactic acid production from corn cobs by simultaneous saccharification and fermentation:A mathematical interpretation[J].Enzyme and Microbial Technology,2004,34(7):627-634.

[5] 北京造纸研究所.造纸工业化学分析[M].北京:轻工业出版社,1975:109-154.

[6] 詹小明,夏黎明.纤维素酶在玉米芯上的吸附及其水解作用[J].林产化学与工业,2005,25(3):76-80.

[7] Ghose T K.Measurement of cellulase activities[J].Pure & Appl Chem,1987,59(2):257-268.

猜你喜欢
滤纸水解纤维素
纤维素基多孔相变复合材料研究
纤维素气凝胶的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
陶瓷学报(2021年1期)2021-04-13 01:33:02
番石榴中结合多酚碱水解与酸水解法提取工艺优化的比较
浅析滤纸的匀度对滤芯过滤性能的影响
盐类的水解考点探究
中学化学(2016年2期)2016-05-31 05:27:22
盐类水解的原理及应用
纤维素晶须的制备研究
应用化工(2014年11期)2014-08-16 15:59:13
高抗水水性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表征及其在工业滤纸中的应用
应用化工(2014年12期)2014-08-16 13:10:46
高效降解纤维素真菌的筛选与鉴定
浅析滤纸透气度与初始压差的关系
汽车零部件(2014年2期)2014-03-11 17:4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