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PID变桨距控制器研究

2011-07-25 07:08王馨凝夏加宽卢奭瑄
电气开关 2011年4期
关键词:变桨利用系数风力机

王馨凝,夏加宽,卢奭瑄

(1.沈阳市信息工程学校,辽宁 沈阳 110122;2.沈阳工业大学,辽宁 沈阳 110870)

1 引言

由于风力发电系统具备环保性高、单机容量大、系统控制可靠性强等特点,已成为电力系统新兴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1]。然而,风能是一种随机性能源,风速脉动往往导致风机系统输出功率脉动。同时,风力发电机片叶的气动非线性,以及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和机械运动过程的复杂性,给风力发电机系统建模带来了很大难度[2,3]。因此,对风力发电机桨距控制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在分析变速变桨风力发电机运行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在高风速范围内,采用变桨控制方式,来调整发电机转矩恒定的控制策略,即采用PI变桨距控制方式来调节发电机的转矩稳定。通过对某1.5MW风力发电机参数的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能够起到稳定电机转矩效果。

2 风力发电系统数学模型分析

风力发电机是工作在不可预知的风速环境条件下,并且有着严格的并网苛求的复杂系统,风力机组的动态方程为:

式中,J为风轮的转动惯量;ω为风轮转动的角速度;Tv为风轮获取的气动转矩;Te为发电机的反力矩。

其中:ρ为空气密度;A为桨叶扫掠面积;Cp为风能利用系数;λ为叶尖速比;β为桨距角;V为风速;Tv为气动转矩;ω 为风力机主轴转速[4,5]。

在风机系统中,用风能利用系数Cp来描述风力机对风能的利用率,并且可以看作为叶尖速比λ和桨距角β的非线性函数关系。变速变桨风力机的风能利用系数Cp可以看作叶尖速比λ和桨叶的节距角β的函数关系,由文献[6]可知:

由Cp的关系式可以看出,可以通过调节桨距角β降低风能利用系数Cp,从而将风力机主轴的转速ω稳定在额定转速ω0。在风速低于额定风速时,通过变速恒频装置,风速变化改变发电机转子转速,使风能利用系数恒定在Cpmax,控制发电机输出频率稳定;在风速高于额定风速时,调节桨叶节距角从而改变发电机输出功率,使输出功率稳定在额定功率。

3 变桨PI控制器设计

由前面公式论述可知,由于Cp是β、λ的非线性函数关系,因此对式(1)进行线性化。线性化的工作点选取在β为0时风力机工作的最优位置。简化了模型。这点是对应额定风速时的额定功率点。并取变速发电机反力矩为恒值[6]。

其中系数为:

变桨距执行机构分析:

式中:Ts为变桨伺服执行时间;β0为桨距角给定值。仿真过程可以定义为:βa(s)=Mβd(s),其中M为执行过的传递函数。

基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到:

其中的K为过程系数。系统的线性关系图见图1。

图1 系统的线性化关系框图

4 实际算例分析

本文根据国内某1.5MW实验样机参数,桨叶半径为34m;空气密度为1.225kgm3;额定风速12m/s;切出风速25m/s;风机额定转速20;发电机额定转矩8600Nm;风机转动惯量3.8×106kgm2;齿轮箱变比90;变桨器响应时间0.05s。对前文介绍的风力机在高于额定风速区设计的PI变桨控制器进行仿真验证。假定风能利用系数Cp总能控制在最优点。

图2 变速变桨风力发电机PI控制器MATLAB仿真结果

从图2中可以看出,风电系统在高风速区,可以通过对桨叶节距角的调节,控制柜主轴转速已达到稳定系统转矩的目的。仿真结果表明,PI变桨控制器能达到预先控制要求。

5 结语

本文通过对变速变桨距风力发电机的数学模型的分析,设计了一种PI桨距角控制器。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该控制器可以在较大风速范围内实现风电系统的电机转矩稳定,有助于提高电网的频率和电压稳定性;第二,该控制器对参数不确定性、风速随机变化、发电机转矩扰动和其他非参数化不确定性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1]Petru T,Thiringer T.Modeling of wind turbines for power system studie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2002,17(4):1132 -1139.

[2]Sahin A D.Progress and recent trends in wind energy[J].Progress in Energy and Combustion Science,2004,30(5):501 -543.

[3]耿华,杨耕.变速变桨距风电系统的功率水平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28(25):130 -137.

[4]Slootweg J G,Kling W L,Polinder H.Dynamic modeling of a wind turbine with doubly fed induction generator[C].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 Summer Meeting,Vancouver,Canada,2001.

[5]王承煦,张源.风力发电[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56.

[6]Slootweg J G,Polinder H.Representing wind turbine electrical generating systems in fundamental frequency simulations[J].IEEE Transactions on Energy Conversion,2003,18(4):516 -524.

猜你喜欢
变桨利用系数风力机
灌区田间水利用系数试验研究
风力发电机组变桨系统探析
风电偏航与变桨轴承滚道直径测量尺结构改进
烧结漏风率对利用系数影响关系的探讨
基于UIOs的风力机传动系统多故障诊断
梅钢提高三号烧结利用系数的实践
变速风力发电机组变桨距建模与仿真
某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方法及成果
大型风力机整机气动弹性响应计算
小型风力机叶片快速建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