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颂坚 徐向东 刘琼辉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 广州 510090)
近年以来,职业生涯设计教育在高校就业指导教育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大学生已经意识到职业生涯设计将对大学生的就业和职业发展带来莫大的帮助。教育部门和高校也通过各种方式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时至今日,职业生涯设计已为绝大多数在校大学生所了解和重视。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对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学生学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后,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非常重要的有36%,比较重要的有59%,不重要的仅占5%,说明学生普遍认识到职业生涯设计的重要性。
然而,大学生在进行职业生涯设计过程中却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至出现“不知如何规划”,“越规划越混乱、越设计越糊涂”的情况,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难于达到。本文结合2008年广东工业大学学生职业规划现状调查和2009年学生参加第五届广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以下简称“职业规划大赛”)的作品,探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并探究高校根据这些问题如何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推动高校职业生涯设计教育的深入开展。
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设计的首要步骤。认识真正的自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随着职业生涯设计理论研究的发展,依据各种理论的自我认知测评工具逐步发展: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试、MBTI人格类型测试、360度评估法等。由于测评工具具有良好的引导性,方便使用,使得大学生容易在自我认知方面过分依靠测评工具,而忽视了自我反省,其自我认知是“测评工具的自我认知”,非真实的“自我认知”。造成的结果往往是,测评工具测出其适合从事什么职业,学生就认为自己该从事什么职业。
实事上,所有测评工具都有其无可避免的局限性,在自我认知过程中只能作为辅助工具。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人,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而价值观往往就是其“独特性”最集中的表现,人的价值观更多地受家庭背景、人文环境、人际关系等的影响。忽视了“自问、自省”这个最重要的“测评方法”,就有可能忽略了人的基本价值观。有的人可能适合某种职业,可并不符合其价值观追求。例如:前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梁冬,2005年离开了凤凰卫视,后来应百度总裁李宏彦相邀担任百度负责品牌管理的副总裁,2007年3月在百度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一次印度旅游与一位长者的聊天,令他意识到自己的真正梦想是从事传统中国医学方面的工作,去推广中国的医学文化,为了实现这一梦想,梁冬再一次选择了辞职。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广告专业的梁冬,无论作为凤凰卫视主持人还是作为百度的品牌管家,我们不能不说是适合他的职业,也是成功的。可他却选择了从事传统中国医学方面的工作,这就是他的价值观,按梁冬的话说是“每一个人都应该为他的梦想付出他的全部。”
综合而言,完整的自我认知应该以“自省”为主,合理的“测评工具”为辅。
我国的大学生长期在“格子化”的环境中成长。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在相对封闭的“格子”中学习、生活。这使得学生在读大学之前,甚至于在大学毕业求职之前,对职业以及职业环境几乎为“零接触”。“读书”成了学生的唯一职业,“考上大学”是唯一的职业目标。这种自成一体的“学生职业”隔绝了学生成长过程中对真正职业的逐步深入认知。这在高考填报志愿中突出表现出来:大多数学生不知道自己该读什么专业,也不知道读某个专业毕业后适合从事什么职业;家长们也不知道学生喜欢什么专业,简单认为应该去读一个“热门专业”、“就业好的专业”,填报志愿成了家长的“赌博”。从“职业规划大赛”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89.1%的学生的职业认知是“网上职业认知”、“亲朋好友职业认知”等间接的职业认知。实事上,仅有间接职业认知是不够的,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没有亲身职业体验的大学生并不完全了解职业、了解职场,难于做出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这样的职业生涯设计甚至可能误导大学生。
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一是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我国的教育历史中历来有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理论和实践相脱离。[2]每位大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被教育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后当干部,“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大学生中根深蒂固,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报考公务员热“高烧不退”就是一个真实的写照。二是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就业包分配的惯性思维的影响。大学生毕业后,安排工作是国家的事,用不着大学生自己去操心,以至于从家庭、学校到社会很少关心大学生怎样选择职业,将来如何发展。近年来,随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大学生如何来合理设计自己的职业问题才引起高校及大学生们的重视。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少单位受成本和风险的考虑,不愿意接受在校大学生到企业锻炼,学生难于获得职业体验的机会,甚至于教学计划下的实习安排都是不少高校的难题。
1.拔高自我评价和期望值。他们通常只关注自身的优势而忽略劣势,普遍存在着就高(高收入)不就低(低收入)、就东(东部沿海)不就西(条件艰苦的西部)、就城(大城市)不就乡(乡镇)、就富(经济发达富裕地区)不就穷(老少边穷地区)、就大(大企业、大单位)不就小(小企业)、就公(国有企事业单位)不就私(个体、私营企业、三资企业)的心理趋向。只盯着“三大”(大城市、大企业、大机关),片面追求“三高”(高收入、高福利、高地位)的职位。[2]有不少大学生的终极目标都希望成为一名CEO,或者省厅级的公务员,不愿意在新兴行业、服务行业及中小城市的基层单位工作。
2.对内外部环境分析结果与最终职业定位不相符。不少大学生的职业目标多半会由其主观上的期望值所决定,也就是说无论其后来的分析如何的系统完善,得出的职业目标都会是其原先期待的那个。而照此发展的职业生涯设计也只会成为一纸空话,不具备设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3.职业目标定位首选和备选方案间缺乏内在联系。大多数学生意识到职业生涯设计实际执行过程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变化,往往会发现预期和实际情况并不那么吻合的情况,都能准备多个备选方案,然而备选方案之间相差悬殊,缺乏内在联系,其结果使得他们在实际准备中受干扰大,犹豫不决,不利于核心职业目标的实现。例如,“职业规划大赛”中某学生的首选职业目标是总工程师,备选职业目标有物流公司职员、公务员、教师、律师。
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关键的原因是大学生在职业目标定位时,未能保持“空杯”心态,过多依赖的是主观意愿,而非客观的社会需求,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事实上,社会的需求在不断变化发展,只有密切关注职业的发展变化,学会收集、分析社会需求信息,使自己职业的选择与社会的需求相适应,并根据社会的变化调整职业生涯设计才不至于被淘汰出局。
在确定了生涯目标后,行动便成了关键环节。然而大部分学生设定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后,并未制定详尽、具体的实施方案。没有达成目标的行动,就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也就谈不上事业的成功。据广东工业大学2008年所做的一次调查显示,学生虽然从理论上认识到大学期间对于个人将来的发展非常重要,但是具体谈到如何实现自己职业理想时,想过且清楚如何实现的有15%,想过但不知道如何做的有72%。从本校报名参加“职业规划大赛”的情况看,报名参赛的学生有749人,完整提供作品的却只有129人,占17.2%;从提交作品中实施方案方面的内容来看,仅有19.4%的作品有详实的行动计划,52.7%的作品有简单的行动计划,仍有27.9%的作品行动计划几乎是“一笔带过”或者根本没有行动计划。这些现象也普遍存在于广东省的其他参赛高校。可见,大部分学生没有职业目标,有职业目标的大学毕业生大都想过做职业生涯规划。但却只是停留在“想”的层面而缺乏具体的行动或者是行动半途而废。这都说明大学生缺乏对职业生涯设计的执行力,包括制定的执行力和完成的执行力。
从高校角度来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执行不力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高校的学生评价标准与职业生涯设计要求脱节。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主要任务只是专业人才的培育,评价一个学生的主要依据是品德好,学习好,文体好,积极参加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工作。这种标准下的好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水平和专业能力,但并不一定具有职业发展最需要的职业素质。换句话说是,职业素质与是不是好学生无关。这种评价标准的导向作用使得学生缺乏动力制定并实施职业生涯设计线路。
2.职业生涯设计的主体错位。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主体是谁?是大学生,还是对大学生就业承担辅导工作的职能部门如就业指导中心?其实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大学生自己。[3]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无论是职业生涯分析、定位,还是设计、实施,主体必然是大学生自己,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不过是提供一种方法、思路、工具、课程而已。然而,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困难的背景下开始的职业生涯设计教育,促就业是最核心的原因,这种以就业率为导向而非以职业成功为导向的职业生涯设计教育被高校不遗余力地推动,主要以提供形式上的服务(职业生涯设计教育、职业测评、双选会等)为己任,而不管事实上的结果(只关注是否有职业生涯设计的意识和是否做了职业生涯设计书,而并不关心其实施行动)。势必使得真正的主体却在圈外看热闹,等着备好的大餐。这种“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的职业生涯设计教育难于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执行能力。
1.建设一支专业化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高校普遍存在职业指导师资严重不足的状况,短期内难于大量增加职业指导人员。现实情况下,高校可以将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师资队伍分为三个大的组成部分,即理论专职人员、专业兼职人员和企业资深经理人。同时,要对学校专兼职人员进行有计划、系统的培训,使他们获得职业指导资格,具有现代化的知识结构和从事人力资源管理、调研、培训等专业知识。安排专职人员从事职业生涯设计理论教学;安排各专业教师兼职从事与专业相关的职业生涯设计的职业认知教学;安排企业资深经理人讲授职业环境认知的教学,从而能较好地适应职业生涯设计理论教育的需要。
2.设置适合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的课程内容。开设职业生涯设计公共选修课或者必修课,职业生涯设计课程内容应围绕大学生职业发展需要设置,包括职业生涯设计意识教育,生涯发展理论、匹配理论,职业测评与自我了解,职业分类、职业资格、职业素质等,使大学生能获得系统的职业生涯设计理论教育。例如:广东工业大学从2007年开始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事业导航》公共选修课。
3.辅助的职业生涯设计讲座。随着社会和职业的发展,职业生涯设计的理论也在发展,适时邀请有丰富职场经历的企业人士给大学生开设职业生涯设计讲座,让大学生接触最前沿、最真切的职业生涯设计理念。
高校提供给学生职业实践锻炼的机会较为有限,但可以通过活动引导大学生有目的地寻找职业实践锻炼的机会。
高校组织大学生参与的暑期“三下乡”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等都是实践锻炼的很好形式。但这远不能满足学生实践锻炼的需要。为了增加“工作经验”,不少大学生选择了兼职,做家教、促销员和业务员等;为了提高就业职业技能,不少大学生选择考证来增加“筹码”;还有的大学生花了大量时间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只是为了向用人单位证明其兴趣广泛。这些漫无目的的行为耗费了学生大量的精力,但却未能收到预期效果。高校应引导这些缺乏职业方向性的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在专业技能、职业化素质方面都得到提升。例如:广东工业大学通过“工作实践论坛”活动激发学生寻找职业实践的动力;通过“暑期工作实践报告评比”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专业实践、校友访谈、就业形势调研等方面的职业实践;通过《工作实践》证书的鉴证登记,规范记录学生职业实践锻炼的经历。
职业目标的定位是个性化的问题,从目前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高校难有人力物力协助大批量的个体学生进行职业目标的定位。只能通过其他形式间接协助。例如通过分析前几届毕业校友的就业去向,引导大学生合理定位方向;通过组织“职业目标定位沙龙”,让大学生的目标定位的观念进行碰撞,引发大学生的深入思考;还可以布置学生完成“就业目标企业就业调研报告”,让学生在调研中寻找目标企业用人要求与自身条件的差距,自己是否能在短期内弥补差距,由此协助大学生合理定位职业目标。
职业生涯设计的执行力,是达到职业生涯设计目的的关键。高校应高度关注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的实施情况,以期推动大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所以,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应该贯穿于大学阶段的各年级中:一年级侧重于职业生涯设计理论教育,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职业兴趣,了解职业特点,树立职业规划的意识;二年级侧重于引导学生职业实践的锻炼,使学生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就业调研,参加用人单位的兼职、实习等工作实践的经历,加深对职业的了解;三年级侧重于指导学生掌握求职的方法和技巧,提升求职能力,培育职业素养,提前做好求职准备,同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初步职业定位参加政府、企业组织的职业培训,提升职业的专业能力;四年级侧重于指导学生了解就业形势、求职政策法规,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培养从“校园人”到“职场人”的职场适应能力,根据自身的职业定位参与求职。此时,吸引更多用人单位参加校园招聘,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职业介绍;学生毕业后,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探访,收集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反馈给高校,改进职业生涯设计指导。
图1 全程化职业生涯设计指导
大学生绝大多数已经是成年人,他们有思想、有能力、有激情,可以通过在高校组建类似“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实践”的学生社团组织,让一群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懂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学生通过组织举办各种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例如广东工业大学的职业规划演讲大赛、职业规划大赛、金牌面试、职场精英挑战赛等),在活动中加深对职业生涯设计的认识。活动的形式和学生的现身说法更能得到同学的认同,效果更为明显,能影响更多的同学主动去了解、学习职业生涯设计知识,推动校园职业生涯设计“文化氛围”的形成。
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高等教育改革日益深入的今天,高校不仅应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应关注大学生长期的职业发展状况,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也愈来愈显示其重要性。而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教育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在实际操作中会不断地遇到问题,对职业生涯设计过程中问题的深入研究,将更加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完成一份行之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推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朝进一步科学化方向发展。
[1] 张小建,等.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305.
[2] 宋荣绪.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6,(20).
[3] 王泽兵,孙加秀,盛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青年研究,200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