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偏离度、劳动力转移与社会就业的实证分析

2011-07-24 09:35
统计与决策 2011年21期
关键词:第二产业失业率第三产业

田 静

(泰山学院 经济管理系,山东 泰安 271021)

1 问题的提出

保障就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社会就业与其产业发展存有密切联系,由于产业发展互为依赖,资本和劳动将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间互为转换。产业间的依赖关系使得社会总资本和总劳动将在一定限度内保持一定比例。高帆(2003)研究认为,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可归结为地区间产业依赖的程度差异[1];曹宗平(2009)以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为研究对象,论证了为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制约性因素[2];刘涛等(2011)研究发现,根据不同产业的边际产出,社会资源将由低产出向高产出不断流动,随着高边际产出产业资源的流入,其边际产出将不断下降,最终促成不同产业间边际收益趋向相等,社会产业结构达到均衡[3]。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地区间产业发展差别巨大,地区间劳动力流动受到诸多限制,所以促成各区域的社会就业必须符合各地的实际情况。本文根据职业搜寻理论分析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搜寻的一般原则,然后使用统计年鉴数据分析了我国产业发展与社会就业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2 实证预设:理论模型及其影响因素

阻碍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在于信息的不完全。当劳动者在来到劳动力市场的时候,将面临不知道哪里有职位空缺,以及那些工作适合自己的困境。因此为了谋得一份合适的工作,劳动者必须付出寻找的成本;劳动者在搜寻的过程中,搜寻的时间越久,所掌握的信息就越充分,因此找到高薪工作的可能就越大,但是同时所付出的成本也越高;劳动者到劳动力市场上搜寻工作的动机是:期望能从事的新工作比原有工作的收益要高。因此寻找工作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可以看作是一种投资[4]。假定劳动者获得工资水平为w,是搜寻时间的函数,即:

w=w(t),且 ∂w/∂t>0 ,∂2w/∂t2<0

假定搜寻成本为c,也是时间的函数,搜寻的时间越长,成本上升的速度越快,即:

c=c(t),且 ∂c/∂t>0 ,∂2c/∂t2>0

因此,劳动者的收益为:

π=w-c

根据收益最大化原则,必有:

∂w/∂t= ∂c/∂t

可知,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和搜寻的成本都与搜寻时间有关系,是搜寻时间的增函数,所不同的是工资的边际增幅是递减的,而搜寻成本的边际增幅是递增的。劳动者在市场上用来搜寻工作的时间应当符合最优收益的原则。随着搜寻时间的延长,所获得的越高工资的可能性就越大,同时付出的成本也越高,直到时间达到最优水平。一旦超过最优时间,则收益就有所下降。但是由于信息不完全,劳动者往往并不清楚自己的最优时间。因此对于这个最优的时间的确定往往出于主观判断。这种判断和劳动力市场的状况有关,假定判断找到较好工资工作的概率为p(h|y),显然通常劳动者并不能直接得到这样的概率,但是可以大体了解市场上高薪和低薪工作岗位的大体概率为p(h)和p(l),可知p(h)+p(l)=1,如果用人单位判断提供高工资和低工资能够找到合适员工的概率分别为p(y|h)和p(l|y),这两个概率和经济形势、市场上劳动力供给量以及用人单位的成本有关,也是用人单位的主观概率,因此劳动者的主观判断应该符合贝叶斯均衡,即:

图1 最优搜寻时间

可知,即便政府不能让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完全了解劳动力市场的信息状况,也可以通过使他们增强信心的方法提高劳动就业率,使双方得益。但是影响这些主观判断的因素很多,我国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当这些地区性差异较大的时候就会给职业搜寻带来困难:

(1)信息的传递更加困难;(2)产业发展不平衡;(3)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3 产业偏离度与劳动力转移的实证分析

除微观方面的原因之外,宏观经济状况也将对社会就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采用我国1980~2009年连续30年的社会经济数据(表1)以及我国城镇失业率经济数据(具体见表2、表3),利用职业搜寻理论模型,实证考察了我国三个产业的产业偏离度(表4)及我国各地区的劳动力就业情况(表5)。总体来说:我国第二产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第一产业中却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出,第三产业基本处于均衡状态,因此我国目前加强就业的途径在于如何将第一产业的剩余劳动力转入第二产业。

表1 我国1980~2009年城镇登记失业率

从地域上看,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最高的10个省市自治区,除上海外,其他都地处内陆,其中有5个为西部地区,中部两省,东北两省。而对比我国失业率最低的10个省市自治区,除西部的甘肃和中部的江西、河南两省外,其他7省全部为东部沿海省份。因此可以断定我国的就业情况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失业率由东向西逐渐增高。从产业角度进行分析的话,能够发现其它一些规律性的特征:

(1)失业率最高的10个地区来看,三次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的情况以“一、三、二”为主。就是说,第一产业吸收的就业人员最多,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二产业最少,除上海、湖北和重庆外,其它7个省市自治区都是这种情况。而失业率最低的10地区的情况正好相反,“一、三、二”的结构只有3个,其它地区都不是这种情况。

表3 2009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最低的10个省市自治区情况

(2)第二产业的吸纳就业情况相差较大。失业率最高的10个地区,除上海外,其它9个地区第二产业吸纳就业的比例全部低于30%,25~30%的有3个地区,25%以下的有6个地区;失业率最低的10个地区中,第二产业吸收就业超过30%的有5个地区,25~30%的有2个地区,低于25%的有3个地区。

(3)我国各地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水平相差较小。无论是失业率最高的10个地区,还是失业率最低的10个地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情况基本相差不大,即便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总体情况来看也是如此。共有北京、天津、上海、湖北、辽宁共5个地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比例超过40%,河南、广西、安徽、云南共4个地区低于30%,其它22个省市自治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比例均在30~40%之间。

平均工资的角度来看(表5),年收入超过30000元以上的12个省市自治区中,东部沿海地区共有7个,都是第二产业发达或者较为发达地区,西部地区有5个,没有中部地区。上述地区中北京、上海和天津3个直辖市,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率均超过40%,北京更是高达73.7%。平均工资最低的10个地区中,有3个属西部地区,4个中部地区,2个东北地区,1个沿海省份,均为第二产业不发达或较不发达地区,第二产业吸纳就业全部低于30%,7个低于25%,3个低于20%。

表4 我国三次产业偏离度

综上所述,基本可以认为,目前我国各地区就业情况与第二产业的发展情况有关,通常第二产业发达的地区,失业率较低,第二产业不发达的地区,失业率较高。就劳动力转移情况来看,通常第二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能够提供较高的工资,可以吸引更多的劳动力。

表5 2009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平均工资 (元)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当前我国第一产业需要有大量的劳动力需要转出,第二产业也需要有大量劳动力转入。西部地区第二产业不发达,导致了吸纳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西部剩余劳动力需要到东部就业,但是由于职业搜寻的困难,劳动力的转移受到诸多限制,同时劳动力转出也不利于西部的发展。综上所述,我国就业促进政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加快产业转移。当前我国东西经济发展不均衡,第二产业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相对不发达。当前东部地区的劳动力不足和成本上升已经约束了第二产业的发展,但是如果单纯采取措施将西部的劳动力转向东部来弥补劳动力缺口的话,将会造成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东部人口过于密集,使环境压力过载,还会产生很多社会问题;二是由于西部人力资源的过度转出,会阻碍西部经济发展,使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为了缓解这种局面,亟需将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行业由东部地区转向中西部地区,这样两个问题都会有所缓解,由于更好的利用了地区间的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更加均衡。

(2)加快城市化进程。从第二、三产业的角度来看,劳动力分散居住产生的弊端很多。分散居住不利于教育的开展,导致劳动力技能水平不高,从而限制了劳动力的职业搜寻范围;分散居住也不利于商业的发展,无法形成一定规模的商业区,抑制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分散居住使劳动力交通、时间成本都有所增加,不利于收入的提高。当前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具有转出的愿望,但是转出的同时面临着从事第二、三产业后,如何居住、生活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妥善解决,则限制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有利于解决这些问题。

(3)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和在全国的战略区位考虑,要在区域性中心城市建立规模较大、手段先进、功能完备的劳动力中心市场,形成以中心城市为龙头,辐射周边地区的劳动力市场网络。同时各县、区都要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和相应设施,服务项目齐全,延伸到所有乡镇和有条件的行政村的职业介绍网络;强化功能,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机制。劳动力市场运作的核心是信息服务,必须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讯手段来保证。全国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实行联网,掌握各省劳动力资源和企业用工需求信息,特别是经济新增长点对劳动力的需求信息。实现劳动力信息传输网络化、大容量化、快捷化、努力做到“资源共享”。

(4)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对劳动者来说,劳动技能水平越高,搜寻到合适工作的机会就越大;对企业来说,市场上高质量的劳动力越多,企业增加雇佣数量的可能性越大。因此,提高劳动力技能水平是增加就业的有效途径。我国目前在劳动技能培训上还有所不足,而这部分低端培训对培训机构的收益贡献很少,因此很难通过市场调节使培训水平增加。这就要求有关部门要对这部分培训提供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提高劳动者和培训机构两方面的积极性。

[1] 高帆.产业依赖假说与地区发展:理论描述及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3,(10).

[2] 曹宗平.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梗阻及制约因素[J].求索,2009,(7).

[3] 刘涛,张爱民.西北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3).

[4] 黄娅钧,袁志刚.宏观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第二产业失业率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增长2.9%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江苏省县域第三产业增加值的空间统计分析
基于三次指数平滑的失业率预测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我国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