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问题探讨

2011-07-21 03:02聂莉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6期
关键词:任期审计工作事业单位

聂莉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企事业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经营承包人在任期内或承包期内应负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所进行的审计。经济责任的审计主要是分清责任人在所任职期间对本职工作、在本单位经济活动中所负有的责任,从而为人事、纪检监察等其他相关部门考核使用干部提供参考材料。

一、概述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突出的问题

1.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法规缺乏完善性,导致审计难度增加

虽然目前我国制定了《审计法》等一系列相关法律条款,但从实施过程来看,这些条款还不尽完善,缺乏规范性。例如,法制建设速度明显滞后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变化速度,不能解决在实际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另外,国家现行法规与一些地方法规、行业法规存在相冲突与矛盾的地方。现行法律规定的审计范围过于狭窄,审计对象比较模糊,部分内容甚至没有可执行性。这些缺点导致审计评价难度增加,影响审计效率和审计质量。

2.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与现实工作脱节,出现先离后审,先任后审等问题,形成滞后审计

审计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关键在于审计结果能够及时运用到实战中去。绝大多数部分事业单位都是在组织部门决定对该负责人工作进行变动后才委托进行审计,造成先离后审的事实,这与国家“先审计,后离任”的原则背道而驰。某些单位在干部任用或调离之后才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审归审,用归用。这种现象往往导致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经济责任审计流于形式,丧失审计的必要性,对领导干部的任职升免起不到任何现实的参考意义。

3.审计工作者素质不能满足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需要

现有的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能适应现阶段审计工作的需要。事业单位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需要审计人员提高思想认识,严正工作作风,真正认识到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掌握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特点、政治背景以及社会背景,对审计工作作出详尽的审计计划,进而慎重的进行风险评估。而现有的审计工作者往往缺乏以上精神。同时对任期内的领导人员的审计工作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审计程序和制度执行不到位,对审计问题没有查清,出现诸多漏洞,造成审计结果与实际经济责任出现偏差,更有甚者,出现经济纠纷,引起不良的社会影响等等。

4.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易出现审计内容与责任归属不明确的现象

经济责任审计是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型审计制度,其审查的对象是受托经营责任和国家干部,审计的目的是对受托经营责任者和国家干部在任期期间所应负担的经济责任进行审计。经济责任的界定应从时间、决策者和性质等方面着手。在被审计者的任期内所产生的经济责任可以是被审计者的责任也可以不是被审计者的责任。因为政策的原因,效果反映的时间性等,前任的经济活动的决策结果可能需要一定的时期才能反映出来。所以由前任的决策所引起的遗留问题或损失应归于前任的责任,对于前任的决策所作出的调整呈现的结果才可认定为后任的责任。另外,对于经济责任的追究,如果是由于被审计者的个人原因造成的,则后果由被审计者个人承担,相反,如果是由集体共同决策所产生的经济责任,则由集体共同承担。经济责任的性质有主观的故意性,也有客观的失误性,审计工作者往往搞不清楚两者的区别。

5.审计工作缺乏各部门的团结协作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不仅需要纪委、人事、组织、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相互协作,也需要被审计者与相关工作人员等的积极配合。实际上各审计部门除例行的会议之外,缺乏整体合作精神,没有发挥集体优势。而且,由于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随机性,造成了先离后审,或者先任后审的局面,缺乏被审计者积极主动的配合,干部离任后无法积极配合审计工作,同时也由于相关责任人已调离原岗位,造成审计结果无效,不能发挥审计应有的监督参考作用,流于表面形式。

二、提出解决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的对策

1.逐步建立完善的审计法规

国家应制定统一规范的法律制度。建立一系列关于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监督机制,健全审计与组织、纪检、监察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制度,完善任期干部经济责任考核措施,同时对审计结果运用标准制定合理的措施,真正发挥实效。只有尽快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相关法律措施,才能使审计工作真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更有权威性,更具现实指导意义。

2.审计要有条理有计划,及时执行,不推托

对于审计工作的滞后性问题,需要审计部门制定出审计计划,对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的审计,要在任职期间做好详细统计,“离任必审”的基础上开展任期审计。离职前做好审计统计,深入调查,实事求是的反馈结果,任期审计和离任审计充分结合。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建立具有强硬业务素质和政治水平的审计队伍

审计人员的政治思想,业务技术水平等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提高审计质量的总体要求。要建立一支具有较强政治觉悟、强烈的责任心和熟练的业务水平的审计工作者队伍就要加强培训审计工作者的业务水平,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断完善培训体系,加强业务人员接受再教育的能力,不断学习新知识,培养专业的高素质的人才,规范用人制度,体现“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完善考核制度,定期淘汰不合格人员,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竞争积极性,进而提高审计效果。

4.审计工作要实事求是、客观真实地反映事业单位内部的经济责任

由于经济责任审计需要的数据很多,需要审计人员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充分调查取证,查阅相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把握好审计尺度,摈弃主观意识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反映被审计者的经济责任。明确的界定被审计者主观性与客观性等相关的经济责任。

5.各审计部门做好分工,配合完成

鉴于实际中各审计职能部门缺乏协调合作的动力,需要制定相关制度。如干部离任或任职前免予相关职务,然后交予审计部门进行审计考核,考核结果出来后再将考核结果写成书面报告,送于相关部门,进而由相关部门参考报告,全面掌握被审计者的相关实际情况,决定是否任用。通过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纳入到干部廉政档案和干部考核档案中,从而实现“审”和“用”的有效结合。

综上而言,事业单位经济责任审计具有其他审计无法替代的作用,无论是在保护国家财产的安全、广大人民切身利益方面,还是在监督领导干部的工作态度,促进廉政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做好事业单位内部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更对我们打击和惩治腐败提供了必要的手段。

猜你喜欢
任期审计工作事业单位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中小学校长任期经济责任内部审计问题探析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如何理解党的基层组织任期“新规”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关于如何提升计算机审计工作质量的研究
英国央行行长将延长一年任期助有序退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