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先莉 王学涛 王春雅
协同效应(Synergisticeffect)简单地说就是“1+1>2”的效应。协同效应又分为外部和内部两种情况,外部协同是指一个群体中的企业由于相互协作共享特定资源,比一个单独运作的企业取得更高的赢利能力;内部协同则指企业生产业生产、营销、管理的不同环节、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共同利用同一资源而产生的整体效应。
一个企业可以是一个协同系统,协同是经营者有效利用资源的一种方式,是使公司整体效益大于各独立部分总和的效应。安德鲁·坎贝尔等(2000)在《战略协同》一书中说:“通俗地讲,协同就是经济学中的搭便车。当从公司一个部分通过横向关联取得协同效应被同时且无成本地应用于公司的其他部分的时候,协同效应就发生了”。实现企业协调效应的途径主要有:
1.从横向看,规模经济与成本控制
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协助可以实现经济效应。规模效应是最常见的一种协同价值。通过企业的宏观管理实现个环节资源的协调使用,产品的生产成本明显降低,协同效应就会更加明显。规模经济是指由于生产专业化水平的提高等原因,使企业的单位成本下降,从而形成企业的长期平均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成本降低伴随规模效应的发生而产生。
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标,由成本控制主体在其职权范围内,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的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成本控制的目标旨在降低成本,增加收益,而成本的降低可以通过规模经济效应体现。它们是实现企业协同效应的途径。
2.从纵向看,收入增加和效率增长
企业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资源共享、业务交流可以实现协同效应。企业间的合作不仅能提高产品供应链的通畅度,还能带来资源共享和共同进步的经济效应。企业营业收入的增加主要来自于生产成本的降低、产品市场销售额的增加等几个方面。在企业协同效应比较明显的情况下,成本控制会带来收入的增加、利润的提高。企业着力于扩大经营规模的同时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提高单位时间产量,同一时间生产更多的产品,获得更多销售收入,企业的效率就上去了。
企业在严格控制显性成本的基础上,也要聚焦隐形成本的控制。通过狠抓成本控制关键点、积极发挥协同效应,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进一步拓展企业的创效空间。
1.抓住成本控制、挖掘隐形成本
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我国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紧紧地抓住成本控制的关键,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解决实际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实施有效成本控制必须扩大成本管理的疆域,关注对象从原材料成本、生产成本,延伸到整个供应链,实现成本管理的整体性、跨企业、跨职能管理,构建整个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的成本优势可通过控制成本来源和重新配置供应链来实现。供应链成本细分到零部件水平上的成本目标,涵盖原材料供应商、零件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关键部件供应商(关键供应商的成本要素,直接和间接人工、生产的管理费、包装、运输、研发费、利润)、销售企业,售后服务企业。追求利润增长的管理模式有两种:第一,降低成本,产品市场价格不变。找出所有能缩减成本的机会,挖掘隐形成本,识别那些不能为客户增值的活动,如过度生产、不必要的支出、持有过量库存、不必要的运输、不必要的人力资源浪费;第二,成本维持不变,产品市场价格上升,可以通过企业合并、企业兼并实现垄断地位,掌握市场价格主动权。
2.技术创新、增量增产
198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战略性的论断。1995年,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深刻揭示了创新的本质和重要性。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技术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发达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力。不创新,企业就不能生存,不持续创新,企业就难以发展。
企业要实现协同作战的战略目标,成为领军人物,必须能够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提高整体的运作效率,实现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服务战略目标。成本的控制,可以带来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最终促进企业利润的提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中,企业应当积极发挥成本控制和企业增效的协调效应,提高产量,转变生产模式,获取超额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