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地方病 为人民造福

2011-07-21 07:38魏红联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1年5期
关键词:碘缺乏病病防治卫生部

魏红联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

地方病标准研究也许你会认为这只是局限在某个时间、某个地区的一种疾病研究防控工作,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地方病的研究防控工作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甚至也涉及到政治环境的稳定。在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地方病标准工作也显得尤为重要。地方病标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魏红联在此为我们介绍了地方病标准的发展历程以及近年来地方病标准的工作进展情况。

先说说历史

1910~1911年,东北地区曾发生鼠疫大流行,死亡甚众,震惊了清廷朝野,也给各列强进一步染指中国以口实。俄国、日本以保护侨民为由要求独揽防疫大权。迫于形势,清政府派时任陆军医学监督的伍连德博士为全权总医官,北上主持防疫。伍连德博士到达疫情最严重的哈尔滨后,在各界支持下,团结社会民众,果断采取“加强防疫,控制交通,隔离疫区,建立医疗院所,收治病人”等措施,经过半年的努力扑灭了疫情。

1926年9月伍连德博士创建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

1945年日本关东军在投降前炸毁的代号“731”细菌工厂,造成东北鼠疫疫情暴发。东北行政委员会部署解放区各级党组织,把消灭鼠疫、防止疫情蔓延作为紧急工作来抓,提出“战争、生产、防疫”三大任务一起抓的口号,组成东北防疫大队,控制了疫情发展,从而巩固了人民政权,保证了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之时,我国察北地区(现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北部的坝上高原)鼠疫流行,北方克山病暴发,南方血吸虫病蔓延。疫情牵动了党中央、毛主席,牵动了新诞生的政务院。1949年10月24日,周恩来总理紧急召开政务院会议,商讨防治措施。决定立即成立国家卫生防病领导机构,组建以董必武为主任委员,聂荣臻、李德全、贺诚为副主任委员的中央防疫委员会,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全面开展防疫防病工作。

1950年5月2日,在北京召开在京委员第一次全国卫生科学委员会会议,推选卫生部第一任部长李德全为主任委员。会议决定成立传染病委员会、地方病委员会、职业病委员会、营养委员会、药物委员会5个委员会。

1956年2月,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号召“全党动员,全民动手,消灭血吸虫病”。

1957年4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在血吸虫疫区开展了“围湖造田,消灭钉螺”大会战。

1949~1950年冬,东北、西北等北方病区暴发克山病,仅黑龙江省两年急发病例4270人,死亡2231人,病死率高达52%。吉林、辽东、陕北等病区都在告急。党中央、政务院立即组派了医疗队深入病区抢救治疗病人和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要求病区政府积极开展防治克山病的工作。

1950~1953年,国家三次派遣中央卫生研究院流行病学研究所的专家到大骨节病病区进行调查。1956年,卫生部又邀请国内外研究人员组成全国性调查组,对黑龙江、吉林和陕西病区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周恩来总理多次过问大骨节病防治科研进展情况,还为病区派出多批医疗队,并作出“要总结防治工作经验,搞清病因”的指示。

1959年1月,卫生部组派中国医学科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省地方病研究所的专家进驻尚志县九江、石头河子等地开展换粮和试用硫酸镁防治试验,换粮试验取得良好效果。

1960年,党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北方防治地方病领导小组,由各省、区、市及国家有关部委负责同志组成,成为领导北方各省的地方病防治工作决策中心,乌兰夫同志任组长。随后各省、市、县也相继成立各级领导小组。把地方病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积极防治。

1961年8月,成立北方防治地方病科学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为钱信忠,下设鼠疫、布病、克山病、大骨节病4个组。

1979年8月~1982年12月,永寿大骨节病科学考察期间,现场考察9次,阶段工作总结2次。

1978年,为制定我国“地方性甲状腺肿防治工作标准”,天津医科大学著名内分泌学专家朱宪彝教授深入病区考察研究。

1979年11月,中共中央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讨论制定《地方性氟中毒防治工作试行标准》,各地陆续开展了改水防氟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1979年12月,国务院批转下发《食盐加碘防治地方性甲状腺肿暂行办法》,使食盐加碘工作推向全国病区。

当时的标准都是以办公室文件的形式下发,见表1。

1986年为适应改革开放和实现党政分工,中地办撤消,地方病防治工作改由卫生部统一领导,并下设地方病局,1989年改为地方病防治司,后改称卫生部全国地方病防治办公室,继续负责领导与管理全国地方病防治工作。

1998年卫生部全国地方病防治办公室撤销,地方病防治工作划归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司管理(现称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

表1 以办公室文件形式下发的标准

1990年卫生部成立第三届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开始下设地方病标准分委会。

第三届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地方病标准分委会于维汉教授任主任委员。

第四届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地方病标准分委会杨建伯教授任主任委员。

第五届全国卫生标准委员会地方病寄生虫病标准委员会、第六届卫生部地方病标准专业委员会孙殿军研究员任主任委员。

地方病标准工作进展

地方病标准重点分为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大骨节病、克山病这5个方面的研究,主要包括诊断标准、地方病的病区判定及病区划分、地方病的治疗原则与疗效判定、地方病的防治措施实施标准、地方病的控制消除标准、地方病相关检验标准、地方病考核评估。(见图1)

现行实施的地方病卫生标准共34项:其中,碘缺乏病7项;地方性氟中毒13项;地方性砷中毒2项;大骨节病7项;克山病5项。

2004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卫生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多部门制定的《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提出到2010年全国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和大骨节病防治目标。

● 碘缺乏病

为适应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的需要,地方病标委会组织专家根据国内外碘缺乏病防治研究工作进展,先后对《碘缺乏病病区划分标准》、《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碘缺乏病消除标准》、《地方性克汀病和亚临床型克汀病的诊断标准》和《尿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进行了修订。这些标准为我国完成《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到2010年年末,全国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6.6%,全国已有28个省份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青海、新疆、西藏基本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全国97.4%的县(市、区)实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

2010年5月15日在“中国防治碘缺乏病高层论坛”上,来自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专家对我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 地方性氟中毒和砷中毒

1990年全国卫生标准技术委员会地方病标准分委会成立以后,先后组织制定了《地方性氟骨症临床分度诊断》、《氟骨症X线诊断》、《地方性氟中毒病区划分》、《地方性氟中毒病区控制》、《砖茶含氟量》等13项与地方性氟中毒相关的标准;《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和《地方性砷中毒病区判定和划分标准》2项与地方性砷中毒相关的标准,上述标准的颁布实施对全面控制我国地方性氟(砷)中毒的流行、保障病区人群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受卫生部委托,1999年孙殿军研究员组织全国专家对重点病区进行调查,基本掌握了饮茶型氟中毒的流行区域及流行规律。在此基础上,通过系统的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以及查阅历史资料,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现场和动物实验研究,首次制定了我国砖茶含氟量标准,并规范了砖茶氟含量的测定方法。

图1 地方病标准框架图

2005年制定的《砖茶含氟量标准》尤为重要,该标准填补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空白。饮茶型氟中毒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氟中毒类型,病区分布在西藏、内蒙古、四川、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等省份的316个县,涉及人口3100余万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饮茶型氟中毒病情非常重视,多次批示,要求尽快解决饮茶型氟中毒危害、组织低氟砖茶的生产。

该标准的制定、实施不仅为低氟砖茶的研制提供了科学目标,更对全面控制饮茶型氟中毒的流行、保障病区人群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 大骨节病和克山病

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在大骨节病落实换粮、补硒、搬迁和改水等综合防治措施;在克山病病区积极开展病人救治、“三防四改”等措施,使克山病、大骨节病病情得到了有效遏制,体现了国家对病区人民的极大关怀,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目前,我国克山病病情得到了基本控制,除四川、云南部分重病区有少数发病外,其他病区以潜在型、慢型病例检出为主,1990~2007年全国克山病重点监测表明,慢型克山病检出率波动范围0.6%~1.0%、潜在型克山病检出率波动范围2.2%~4.7%。

在大骨节病方面,我国已有99.46%的大骨节病病区村儿童X线阳性检出率低于10%,东、中部省份的病区7~12岁儿童X线阳性平均检出率持续控制在2.5%以下低位波动,西部病区尽管儿童平均X线阳性检出率高于东、中部,但也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5年的7.50%下降到2010年的2.36%。为我们提出新的目标,下一步正在研究是否开展消除标准的研究。

工作展望

随着我国地方病防治进程的不断深入以及《全国重点地方病防治规划(2004~2010年)》的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积极有效地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进一步做好地方病防治工作,有效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建立和完善长效防控机制,保障病区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病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卫生部等多部委组织制定了《全国地方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提出了建立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地方病防治长效工作机制,全面落实防治措施,基本消除重点地方病危害的目标。

根据当前地方病防治工作形势,地方病标委会正在着手制定地方病消除和考核评估标准,进一步完善地方病标准体系,为在我国逐步消除地方病危害提供技术支持。

今年准备上会审查的标准有:修订地方性砷中毒诊断标准;制定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消除标准;制定大骨节病消除标准。

二十多年来,地方病标委会秉承“防治地方病,为人民造福”的宗旨,在加快标准制、修订进度的同时,严把标准质量关,制、修订了数十项优秀的标准,这些标准为稳步推进我国地方病防治工作进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猜你喜欢
碘缺乏病病防治卫生部
公益广告
公益广告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禽病防治把握“宜”“忌”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叶城二牧场给农牧民发放加碘盐
夏季到 奶牛肢蹄病防治要跟上
科学补碘益智 健康科普利民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开展防治碘缺乏病科普宣传活动
卫生部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卫生部崔月犁部长寄语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