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教学应突破障碍做好衔接

2011-07-19 04:29黄智跃
化学教与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初高中微粒物质

黄智跃

(莆田五中 福建莆田 351100)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对初中化学课程性质的定位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突出基础性、启蒙性、发展性。”[1]因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学内容相对较少,知识难度不大,教学要求较低,教学进度较慢。加之为了应对中考,在最后复习阶段,教师往往是注重记忆,重复演练,从而达到见新如故的目的。进入高一后,《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是“在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2]因而教材内容丰富,知识难度相对较大,教学要求高,教学进度快,信息量大,注重能力的提高。这些变化,使部分学生不适应,认为高一化学很难,出现了畏惧的心理,导致学习成绩出现滑坡。因而,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显得尤为重要。

初中和高中的化学教学衔接要注意既要做好知识内容的衔接,也要做好化学学科思想如微粒观、守恒观以及学习方法的衔接。本文就从这三方面谈谈如何做好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

一、钻研教材,做好知识内容的衔接

1.做好入学的衔接

初三的一些内容虽有出现但要求不高,而高中教材中有要求却没有再出现的内容。如: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不同的时间及时补充。因此,高一新学年一开始,我们就应及时确定初中化学的复习内容。 如:(1)1~18 号元素的元素符号、名称;(2)溶解性表的记忆及应用;(3)酸根离子的写法及其中心元素化合价的快速判断。以上知识,说是浅显,但教学实践表明:刚进入高中,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是非常薄弱的,可以说化学学习尚未入门。这直接影响到高一化学的学习。因此,复习并要求学生巩固这些知识是进入高中化学的入门课,也为初高中的衔接作知识上的准备。

2.做好《必修1》专题1的教学,对初高中衔接至关重要

专题1的教学内容包括: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其中包括许多新的概念,如: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萃取以及SO42-,Cl-的检验等。学好这些新概念,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突破障碍,消除学生对化学的恐惧心理,实现初高中的顺利衔接。

(1)做好萃取的教学

专题1第二单元“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中,将过滤、结晶、萃取、分液、蒸馏等实验方法逐一介绍。实践表明,学生对其中的萃取、分液最难理解,因为萃取、分液的学习必须依赖于元素化合物的物理性质,相关知识的缺乏使学生对萃取、分液难以理解。学生从初三进入高一时,对于溴和碘单质了解很少,更不用说四氯化碳了。而萃取概念的形成必须建立在溴和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四氯化碳与水互不相溶的基础上。同时学生对液体之间的相溶与不相溶在现象上并没有感性认识。从而使学生对萃取概念难以理解,造成畏惧心理。因此一定要做好萃取概念的教学,突破障碍。我们可以利用教材上的素材,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感受萃取操作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先在水中加入四氯化碳,振荡,观察现象,使学生对水与四氯化碳互不相溶的现象有个感性认识,接着,让学生往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碳,振荡,观察现象。在推测实验现象原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起萃取的概念。

(2)做好物质的量的教学

高一的学生只习惯用“质量”这个物理量进行相关化学计算,“物质的量”作为一个整体性的词组对学生来说很陌生,很抽象,非常容易与“物质的数量”等混淆起来。学生往往用“摩”直接作物理量,说成物质的摩尔数是多少。如果克服了这个障碍,可以说初高中的衔接已经成功了一半。教学中,我们可以不从“物质的量”开始,而是先让学生明白“摩尔”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突出“集合体”三个字。以“一打袜子”引入,在已有的生活体验中知道越小的东西用“集合体”来表示它们越方便。通过确定“摩尔”这个集团的大小,引出阿伏加德罗常数,以此建立“物质的量”的概念。最后以类比的方法列出其他国际单位。即将“摩尔”与其他6个国际单位作比较,可以将“物质的量”、“摩尔”通过类比简单呈现在学生面前。如下表所示:

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

实践表明,经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基本能初步接受“物质的量”这个概念。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应用“物质的量”概念机会的增多,多数学生不再把“物质的量”当成障碍。

由于新课标和高考考试说明都只要求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并能进行相关物质的量的计算”。[3]对于高一的新生,应坚决删除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相对密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这些内容只会加重学生对学习化学的畏惧心理,丝毫不利于初高中化学的顺利衔接。

(3)做好 SO42-离子检验的教学

在常见物质的检验中,特别是SO42-离子的检验。通常是先向待测液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排除Ag+、CO32-、SO32-的干扰,再滴加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待测液中含有SO42-离子。由于学生尚未接触HNO3的氧化性以及SO32-的还原性。在教学中不应设问:“为什么这里稀盐酸不能换成稀硝酸,或将BaCl2溶液换成Ba(NO3)2溶液,这无疑超出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不利于初高中的衔接。可以将这些问题暂时搁置,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循序渐进地补充进去。在这一方面,必修1对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处理是非常成功的,分别将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分散在不同的专题中,使氧化还原反应的难点得以分散,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实践表明,高一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掌握不存在衔接的问题。

二、做好“微粒性”观念的衔接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2]由于初三学生对微粒观的认识深度不够。因而,在高一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微粒性”的观念尤为重要。专题1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是构建“微粒性”观念的主要载体。1.“物质的量”是将微观粒子与宏观物理量联系起来的基本物理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是微观粒子的集合标准;物质的聚集状态更是从微观粒子间相互作用的变化和微粒间距离这个角度来帮助学生构建“微粒性”的观念。2.物质的分散系、电解质、非电解质以及电离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进一步加强“微粒性”观念的建构。3.第二单元常见物质的检验的【活动与探究】中,有如下三个实验:【实验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 NH4Cl、NH4(SO4)2溶 液,再 各 加入 2mLNaOH 溶液,加热试管,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试管口,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实验2】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NH4Cl、KCl溶液,再各滴加几滴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实验现象。【实验3】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少量(NH4)2SO4、K2SO4溶液,再各滴加几滴 BaCl2溶液和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这三个实验虽然分别是NH4+、Cl-、SO42-的检验,但实质上也是从微观角度帮助学生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状态,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是离子间的反应,使学生初步建立起研究水溶液的思路方法,从而形成电解质溶液是离子参与反应的基本思想,建立起化学反应是某一层次微粒相互作用的基本观念。实践表明,在专题1中,当学生能初步建立起“微粒性”的观念,那么在学习专题2离子反应及必修2从微观结构看物质的多样性时,学生都能较好地从微粒性的角度去理解和接受,实现了初高中的顺利衔接。

三、做好学习方法的衔接

初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还没有养成独立思考和归纳总结的学习习惯。而高中化学学习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善于归纳总结规律、掌握学习方法,做到融会贯通,实现独立自主地学习。因而,高一新生在学习方法的衔接上,要求教师加以引导,督促学生课前做好预习,提高听课效率,课后做好总结、反思等自我消化,提高学习能力。

1.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材设置了“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拓展视野”等丰富多彩的栏目,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栏目,避免采用“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应尽可能多地采用引导——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现问题、掌握规律。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启发学生的思维,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获取知识,激励他们主动学习。如“拓展视野”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以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师应站在组织者的角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积极发言,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急于正面回答。可通过小组讨论,教师和学生一起分析等途径,实现问题的解决。久而久之,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逐步提高,提高了他们的科学素养。

2.引导学生提高听课效率

学生在校学习的最基本的形式是听课,听好课是顺利实现初高中衔接的最重要的环节。

首先,要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弄清本节课要讲哪些内容,要解决什么问题。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不清楚的问题,听课时注意力要更加集中。通过教师的讲解,能使问题得以解决,知识理解更深刻。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才更长久。

其次,引导学生听课时,基本上应遵循教师的思路去听,否则容易走神、开小差。思想上应和教师保持一致,听教师如何分析、推理;听教师对一些特殊问题的解释;听教师讲评练习时用法什么方法解题。不可一味只顾做笔记,而没有用脑子听。记笔记,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边听边记要点,不可一字一句全盘抄下。遇到笔记较多来不及记,而同时教师已进入下一个问题的讲解时,应先停下笔记,跟上教师的步伐,不应脱离教师讲解的思路。只有提高了听课的效率,才能为初高中的顺利衔接奠定基础。

3.引导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

高中阶段,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所谓反思就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深化对问题的理解,优化思维过程,沟通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注意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如:引导学生做完练习应及时反思:是否审清题意?本题的关键字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解题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反思掌握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注意用旧知识去理解新知识,同时又用新知识去解决旧问题。通过反思,提高学习效率,促使学生把问题的前因后果想清楚,使学生对知识的认识更加清晰,更加有条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试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试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

[3]福建省教育厅高考考试说明编写组.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明[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26

猜你喜欢
初高中微粒物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第3讲 物质的化学变化
塑料微粒的旅程
塑料微粒的旅程
塑料微粒的旅程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