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江菊美 江卫平
勤朴忠实 搏毅力行上海海洋大学校园文化巡礼
文/江菊美 江卫平
上海海洋大学“爱心义演”迎特奥
科学商店志愿者入户讲解“食品如何保鲜”
上海海洋大学“鱼文化节”凸显学科特色
这些拥有扎实专业基础,乐于投身基层和一线的学生,与专业的学术氛围和优美的校园环境,共同凝结成如今具有浓郁海洋特色和雄厚文化背景的上海海洋大学。
在冒险家的眼里,海洋的广博与神秘,足以点燃人类与生俱来探究未知世界的冒险基因;而在小说家的笔下,多元且深邃的海洋,总能叩启、释放人们内心无穷的想象空间,令视界开阔、延展。不过,在1912年的民族实业家张謇和著名教育家黄炎培的思忖中,海洋还应被赋予另一种更深层次的责任与价值——以基于海洋的实业与学科研究,壮大民族水产、航运业,以抵御外强侵略。于是那年,深植“实业救国”理念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诞生了,而她,正是上海海洋大学的前身。
近百年的时光,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蜕变与时代跨越,同时刻印着一个为民族振兴拔地而起的专业大学的坚持与发展。1914年9月1日,在吴淞镇炮台湾的校园里,“勤朴忠实”被正式确立为校训,偕同首任校长张
对学生“勤勉,诚朴,戒浮嚣,勿空谈,当自立”的殷殷寄语,指导并影响了海大近百年的发展之路。而在“勤朴忠实”的校训影响下,于搏毅力行的精神激励中,百年来一批又一批具有拳拳爱国情、踏实事业心的莘莘学子走出了校门。这些拥有扎实专业基础,乐于投身基层和一线的学生,与专业的学术氛围和优美的校园环境,共同凝结成如今具有浓郁海洋特色和雄厚文化背景的上海海洋大学。
2008年,相继更名过“上海水产学院”、“上海水产大学”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实现了两大历史性质变:正式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并搬迁至新校区。如今,在美丽的东海之滨,一所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大学巍然而立。全新的环境为海洋文化的打造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大学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鉴于此,海大以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为契机,在弘扬文化传统、培养大学精神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在建设大学文化的过程中,学校注重理顺三方面关系。
一为文化建设虚与实的关系。海大一贯重视加强顶层设计,在深入分析学校文化建设的历史和现状,清醒地认识到学校精神文化的优势和不足后,对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导思想、发展战略进行了深度思考,制定出大学文化建设的合理规划及配套方案,使文化建设渗透到学校发展战略决策、教学科研、文化生活、校园环境等各个环节中。
二为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学校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近百年来,海大以“勤朴忠实”为核心精神文化,为学校发展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迁至新校区后,传承百年文化的同时,海大也重视汲取其他高校多元文化建设成果,兼容并蓄,塑建具有海洋特色的大学文化。
三为文化多样性与思想引领性的关系。研讨交流会向来是思维大碰撞的最佳环境,就此,海大常以各种交流、研讨会让师生充分表达见解。同时尊重并包容着一些“孤独的思考者”、“思想的狂妄者”,由此吸纳、形成受师生认可的具有海大特色的大学文化。
此外,海大经常通过校报、专题网站等平台围绕“育人工作”、“学科转型”、“文化建设”几大专题开展讨论活动,展示优秀文章,同时制定了《上海海洋大学十二五文化建设规划》,健全了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体系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制度,积极探索建成新形势下文化育人目标评价和激励体系。
正是这样绵延不绝的文化建设,令传续百年的海大校训得以延伸,并锻造着海大人“团结、拼搏、开放、热情、冒险、奋斗与进取”的性格,而在浓郁的学术氛围、优雅的人文环境与丰富的文化生活中,极具海洋特色的海大精神和人文特质正在凝练成形。
在向新型海洋特色大学迈进的过程中,海大始终以“搏毅力行”的实践精神,坚守科研服务一线,在立足基层、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锻造具有海洋性格的人。
与社区共建互动助推科普工作。2009年,上海大学生科学商店总店落户上海海洋大学。经过几年的运行实践,学校目前拥有食品安全与检测服务部、水族科学服务部等七个科学商店社区服务部,并通过活动建立了一支以大学生为主体的科普队伍。截至目前,科学商店通过门店咨询和网络问答等方式接待的咨询人数达10万余人(次),进行社区专场讲座共80余次,而拥有卓越调研能力的科学商店,在市民反馈的问题中,征集到课题80余个,已立项的有13个。
食品药品安全宣传飞入寻常社区。从2005年至今,“食品药品安全进社区”活动已成为学校的品牌项目深入民心。每年,该项目在19个区县举行20场宣传活动,累计发放食品药品安全知识手册3万多本,现场接受市民咨询6万余人(次),影响群众达百万人之多,使市民在娱乐中掌握正确用药、合理饮食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组建专家团队提供渔业科技入户服务。本着“立足上海郊区,面向苏皖,辐射全国”的方针,学校自2005年组建首支专家服务团以来,已连续6年参与农业部的渔业科技入户服务活动,其队伍由最初的9位专家、教授扩增到今年的81位教授、博士,涉及专业面从水产养殖技术发展到食品安全和渔业经营管理,服务范围从中东部延伸至中西部。6年的时光,科技入户服务工作收效良好,得到了当地主管部门和渔民的充分认可。
优秀的大学文化能够全面提升人才培育质量,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的“文化育人”思想。海大自建校以来,一贯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充分发挥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抓载体,创品牌,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长久以来,海大深入挖掘与大学生个性特征相吻合的主题,全方位、多角度、高起点地突出学生个性张扬、激情创造的时代特点,不断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2009年,正值五四运动90周年,学校开展了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晚会等五四系列活动,推出“为祖国喝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文艺汇演;2010年,学校响应上海世博会主题,举办“迎世博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2011年,结合建党90周年,学校启动以“青春·党旗”为主题的红歌比赛等。
海大的校园文化,以活动为载体,注入品牌文化色彩,仿如新鲜血液,为海大注入活力。这些品牌有反映学校文化艺术的“海韵讲座”、“高雅艺术进校园”;有反映学校学科特色的“鱼文化节”、“海洋文化节”;有展现中外学生交流互动的“汉语角”和“翰墨飘香活动”;有将心理调节与运动相结合的“360°心理按摩操”等,这些品牌活动将校园文化坐标式的引领作用尽数发挥,提升学校形象的同时,推动了人才培养与和谐校园的建设。
搭平台,建机制,培育创新人才。学校通过一系列科创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创新成果的舞台。如在校内开展“科技登高”、“自己做老板”创业设计大赛等科创活动,参与校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海高校学生“科技创业杯”等系列竞赛,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在第十一届“挑战杯”竞赛上,海大的胡舒婷同学凭借参赛作品“基于蜘蛛网仿生结构的多功能诱捕器”摘得桂冠。
重整合,强效应,培养高尚道德情操。海大一直注重校园文化与廉政文化的整合传播,利用校广播站、电子显示屏、廉政专题网站、校报校刊、橱窗等平台,定期发布廉政教育信息、播放廉政教育录像片,营造廉政文化的声势;借助文化活动,如文艺晚会、演讲比赛、学习交流会、主题辩论会、参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等,增强廉政文化的辐射力,培养学生崇廉敬德的高尚情操。
文化是大学精神传承与创新的结果,是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在“勤朴忠实,搏毅力行”精神的引领下,上海海洋大学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的凝聚、辐射和育人作用,形成了勇立潮头的拼搏精神、团结协作的群体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和敬业奉献的爱国精神,为学校的发展营造了优质的文化氛围,铸就了坚实的精神后盾。■
编辑:成韵 chengyunpip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