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海明
老子不再“闹心”了
文/刘海明
人的表达方式多样化,发火据说也是表达的一种。大约是受此类本能的影响,诗人率先学会用咆哮语言来写诗。咆哮体诗歌的争论还没结束,媒体已经创造出咆哮体新闻标题,用粗话来表达愤怒了。
有人会说,咆哮体适合语言文字类创作,非语言文字类作品,想咆哮也难。这实在谬矣。行为艺术,雕塑家创作的作品,想必没办法咆哮了吧?非也。行为艺术,多半是特殊符号的咆哮。就连静态的雕塑艺术,又何尝不能咆哮一次?关键看人们从哪个角度审美了。
3年前,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门前伫立了两尊雕塑,一尊是2米高、吐舌瞪眼的老子,一尊是4米高、裸露性器的猛男,猛男与老子相对,引发争议。
8月26日晚,“猛男”被搬离到附近隐蔽处。校方管理人员称为自然规划使然,与争议无关。
倘若塑像真的如神话作品所说有灵性,则不知老子是如何熬过在北大这三个春秋的。一个主张无为而治的先哲,和一个全裸的西洋壮汉相对而立,其心境如何,不知“拉郎配”者当初是如何创意的。
环境不协调,并不总是能出现奇迹,能构成新的平衡。如今,全裸塑像被悄然搬走,个中缘由,北大的“自然规划”说让人一头雾水。不管怎么说,我要替北大的老子高兴,他毕竟可以不用闹心了。
浮躁,是当代社会的通病,人人都难免俗。所不同的,有的浮躁得多些,明显些,有的相反罢了。就学界来说同样如此,浮躁之风吹皱了校园平静的湖面。当刚跨入校园的大一学生就急于寻找实习机会,为将来的工作作准备时,我们担忧的不仅是每个个体能从高等教育中汲取到什么,更是整个民族厚积薄发的创造力。
人们讽刺现在的大学生,有知识没文化。学生如此,与老师缺乏文化素养有关。师生都缺乏文化素养,校园文化的含金量焉能高到哪儿去呢?
北大,作为一个曾经让国人引以为豪的高等学府,今天的失望绝不是无缘无故的。这不是说北大完全失去了应有的实力,而是其作为领衔主演的角色已经勉强,国人的失望在于这里。
两尊雕塑,能闹出这么大的风波,最终裸体壮汉回避老子,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还有自己的生命力,老子还有有尊严地屹立在北大的合理性。至于有人说裸体壮汉的离去,“有违北大‘兼容并包’精神”。不用我回答,网友已经回应:“兼容并包?把一个高大的裸体鬼佬外跟老子相面对这样就能体现兼容并包?”
有人说,连本性都忌讳的民族,不可能在学术上有多大的造就。有网友针锋相对:“这就是所谓艺术,一直觉得想表达思想时,文字可以,穿上衣服就可以,为什么非要用裸体去表达?不裸体就表达不出来吗?”
北大的兼容并包,并非什么高深莫测的独创,而是新旧思想势均力敌的结果。真正的大学,应该植根于民族文化土壤里,然后再去包容世界。包容不是来者不拒,不是雅俗的拼盘,而是有机地融合。
北大光华学院,其价值取向更具世俗特征,塑个老子像本来就不得体。再弄个西洋裸体猛男与老子怒目而视,本身就很荒诞。它的存在,只能说选错了地方。如果老子塑像能自己走动的话,估计则离开光华学院,甚至逃离北大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人欲静而心澎湃。浮躁的大学,容易制造“思想和信仰的荒漠”,进而“出现非驴非马的怪物”。“大学应该建一些能够启迪学生智慧的风景,标志,建筑。”(网易网友)
庆幸老子不再闹心,也希望少出些让公众闹心的事儿。
图:陆华 编辑:靳伟华 jinweihua1014@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