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群 朱波
(四川省崇州市妇幼保健院,四川 崇州611230)
母乳性黄疸是美国Ariasyu在1960年首先报道的,其临床主要特征为母乳喂养后不久即出现黄疸。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母乳性黄疸的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势。我院儿科从2004年1月起在常规使用光疗退黄的同时,加用妈咪爱和思密达口服治疗,效果好,现报道如下。
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儿科治疗的母乳性黄疸患儿1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男54例,女46例;平均胎龄38.71±1.97w,出生体重3201±367.1g,血清胆红素160-356μmol·L-1。对照组98例,男52例,女46例;平均胎龄38.11±2.01w,出生体重3197±349.2g,血清胆红素149-370μmol·L-1。两组病例均除外溶血、窒息、感染、颅内出血及家族遗传病因素,符合《诸福棠儿科学》母乳性黄疸的诊断标准[1]。均为母乳喂养,皮肤黄疸出现时间为出生后3-7d。患儿除黄疸持续不退外,一般情况好,精神、反应、吸吮、大小便均正常;查体除黄疸外,肝脾无肿大。
继续母乳喂养,对照组常规给予:①酶诱导剂:苯巴比妥5 mg·kg-1·d-1,1次·d-1;②光疗:采用蓝光箱直接照射,6-12h·d-1。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妈咪爱口服,每次0.5g,每天3次,以及思密达口服,每次1.0g,每天3次,7d为一疗程。两组同时采用经皮测胆仪,每天测定经皮胆红素,并在治疗前及治疗7d后各抽1次静脉血测定胆红素(TSB),临床观察黄疸消退情况。
①显效:第3d经皮测胆红素<130μmol·L-1;②有效:第5d经皮测胆红素<130μmol·L-1;③好转:第7d经皮测胆红素<130μmol·L-1;④无效:7d后经皮胆红素仍大于130μmol·L-1或患儿并发肺炎、肠炎以及自动出院而退出治疗和统计。
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1例因并发小儿肺炎退出统计,对照组2例并发小儿肠炎退出统计,2例自动出院而退出治疗和统计。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
组别 例数 治疗前(μmol·L-1) 治疗后(μmol·L-1)治疗组 100 252.96±96.31 69.04±11.17*对照组98 267.45±97.29 92.10±14.76
母乳性黄疸的发生与母乳中含有较多β-葡萄糖醛酸苷酶有关,它能分解β-葡萄糖醛酸苷酶链,产生葡萄糖醛酸和间接胆红素,后者从小肠再吸收增加肠肝循环,使血清中未结合胆红素增加而出现黄疸[2]。
人体肠道内约有一百多种百万亿个细菌栖居,它们分为正常菌群和致病菌,菌群之间保持着平衡状态,其中与人体健康最为密切的是粪链球菌和双歧杆菌[3]。在婴儿肠道中,粪链球菌、双歧杆菌的另一个作用是转化胆红素为粪胆原,减少未结合胆红素的重吸收,新生儿肠道内无细菌,缺乏正常的菌群,结合胆红素不能还原成粪胆原随粪便排出。人工喂养与母乳喂养的肠道菌群,有显著性差异,前者接近于成人[4]。
国外研究提出细菌源性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和硫酸脂酶对许多物质的肠肝循环起重要作用,如胆红素、胆汁酸、激素、胆固醇等。Mcbain和Macfarlane通过测定人群结肠内容物中部分还原酶和水解酶活性在诱导毒性代谢产物中的作用,指出β-葡萄糖醛酸苷酶可促进毒性代谢产物的肠肝循环。
妈咪爱属口服微生态制剂,富含有粪链球菌、枯草杆菌,口服后在19min内迅速在肠腔内定居并繁殖,并且对热、湿、PH的抵抗力很强,能活着到达肠腔内定居、繁殖而发挥治疗作用。通过夺氧和分解过氧化氢,降低肠腔内氧化还原电位,制造厌氧环境,促进以粪链球菌为主的厌氧菌生长。其干预新生儿黄疸的机制为:①迅速建立正常肠道菌群发挥其生理功能;②降低肠道的β-葡萄糖醛酸苷酶活性,使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减少;③降低肠道PH值,促进胆红素从粪便中排出[5-6]。
思密达主要成分为双八面蒙脱石散,进入人体后不被吸收,只分布在消化道黏膜表面上,是一种高效无毒的胃肠黏膜保护剂,可以吸附胆红素,在肠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借助于肠蠕动排除体外,利于黄疸消退[7]。
本组病例的观察表明对于母乳性黄疸不必停止母乳喂养,联合妈咪爱和思密达辅佐治疗效果更优于传统的单纯光疗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荐。但本组病例中有8例口服思密达后出现便秘,予以减少或暂停思密达后便秘消失,因此治疗过程中应监测腹胀和大便情况,以免因为便秘而增加患儿痛苦并带来家长的恐慌。同时还应重视对于重度母乳性黄疸的认识和处治,尤其对于早产儿、低体重儿要高度警惕,必要时予以其他干预措施。
本组资料显示治疗母乳性黄疸,在常规光疗及口服苯巴比妥的同时加用妈咪爱和思密达口服,可以加速胆红素的分解和减少胆红素的重吸收,从而促进黄疸消退,缩短病程。患及家属易于接受,经济方便,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诸福棠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19-210.
2 王慕狄.儿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06-106.
3 林劲.口服金双歧治疗新生儿黄疸32例疗效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1,13(4):237-237.
4 董国庆.母乳性黄疸的识别与处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1,1(3):339-340.
5 黄欣,李艳,黄志华.微生态制剂干预新生儿黄疸机制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2002,14(1):54-55.
6 陈贻骥,刘作义,吴仕孝.新生儿胆红素肠肝循环以及微生态调节干预黄疸的机制[J].儿科药学杂志,2003,9(2):8-10.
7 史训统,胡国华,王有成.思密达联合妈咪爱治疗母乳性黄疸54例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6,12(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