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祥国 肖桃华
摘 要: 《建筑史》作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必修课,在对学生设计历史理解,设计思路引导及综合设计素养的全面提升上都起到关键的作用。对《建筑史》的教学进行合理的、有效的教学评价,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益,是体现评价力度,合理进行教学结构建设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 《建筑史》 地域特色 教学评价
《建筑史》旨在传播人类在建筑艺术上累积的宝贵经验,将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典型建筑进行了基于社会、材料、形制、结构、构造等方面的全面剖析,作为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的重点科目,在提高学生素质,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活跃思想、提高品位,培养学生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方面举足轻重。建立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教学的不断反思,使教学活动适应教育现状,一直以来是《建筑史》课程教学研究的重点。
随着学习环境的变化,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也在变化。在新环境中优化《建筑史》的评价方式,有利于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便于发现教学中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将《建筑史》的教学落到实处。
一、《建筑史》知识环境的大变化必然促进其知识目标的大迁移
CMC(计算机为介质的交流)工具的强势革新,推动了信息化的大发展。灵敏的知识链接、丰厚的知识存储和最充分的学习共同体的对话与协作,解决了长时间由于个体理解力、教学环境、教学工具等不足带来的知识的残缺。基于高速发达的信息系统,各专业传统的课程划分的独立性越来越弱。传统的枯燥的专业基础识记,在众多教学形式的参与下,其困难烟消云散。人们借助动画,再现实际概念的推理,并通过丰富的、多元的媒介进行多视角、多形式、多层次的和学科重点建立直接的联系。基础知识的掌握变得容易而且深刻在传统的知识体系中,将理解的难点、重点建立在以基础的公理、概念、推论等为专业构建基本点的策略和方法受到质疑。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将原来认为枯燥难懂的基本概念放诸有背景、有环境、能够参与的情境中进行理解是如此的轻而易举。相反,将知识进行嫁接或者迁移,使之在新的问题解决中将作用发挥至极致,却越来越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日益成为专业发展的必须。
二、传统《建筑史》教学的考核方法及不足
考核方式是学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传统的《建筑史》的课程教学评价方式习惯于采用量化评价的方法。所谓量化评价法,就是意图将复杂的教育现象简化为数量,进而从数量的比较与分析中推断某一评价对象的成效,其认识论的基础为实证主义。
传统的《建筑史》教学的评价方法习惯于将评价等同于测验,体现在应试教育上,主要以纸质试卷的形式作为依据。试卷的题型主要包括填空(10%)、选择(20%)、名词解释(15%)、简答(15%)、绘图(10%)、论述(30%)等题型。其中,除论述题外,其他题型主要考核目标在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把握。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以试卷的回答情况来衡量。这种方式在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能够“夯实”学生对建筑经验的基础的把握,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和教学手段、教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础知识的把握完全可以通过各种媒体、互联网和相应的教学技术得到充实和提高,它已经不再是教学过程中的“拦路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越来越体现在对建筑经验的评价上。
三、基于地域特色的《建筑史》教学评价策略
《建筑史》基于地域特色的教学评价策略就是将传统的教学难点和重点从关注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把握转移到知识的基于学习环境的理解上,突出表现在基于当地的建筑风格分析,建筑材料分析、建筑性质的种类分析及基于当地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建筑意匠的理解上。具体评价要素分教和学两个方面。
(一)在教上
首先,教师要有熟练驾驭多媒体和信息网络的技术技能。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技术,基于CMC的教学更方便、更快捷,能够让学生省时有效地完成基础知识的充分把握。这是将教学评价转移到知识迁移和运用上的基础。
其次,教师要对当地的建筑有比较系统的把握,可以按照《建筑史》系统的、科学的方法进行针对性的释解。要做到既有大众原理,又有地域特色,比如江西省南昌市的《建筑史》教学完全可以从分析滕王阁和绳经塔入手,教师对历史性的地标建筑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并作出中肯的批评,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忱,这是完成该评价体系的有力保障。
最后,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有益的信息链接,充分调动学生学的“主人翁”特性,使他们建立基于自身的专业学习体系,这是该体系发展的必然。
(二)在学上
首先,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有待解决的问题,这是学习活动的方向,只有在明确目标的驱动下,学生的潜力才有可能被发挥到极致。在基于地域特色的《建筑史》的课程学习中,学生要建立对地域建筑的浓厚兴趣,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批评方法。
其次,学生要建立包括专业导师、同学在内,所有网络资源最广泛的知识互动,基于庞大的网络背景和丰富先进的CMC技术,学生有可能更加充分地对问题进行解构,最终为己所用。
最后,学生要以建立基于自身的学习策略为引导,充分汲取教师的指导,并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最广泛的、多维的知识链接,将该专业课程的学习建于专业需求之上。
除以上两方面外,在量化考核设计上,还要调整考试结构,丰富考试形式,充分尊重教和学双主体的作用,使教学交流充沛务实。
四、结语
面临“知识化时代”和“学习化时代”,我们必须使学生通过《建筑史》建立和专业基础的系统接触联系,避免“简单化、庸俗化、公式化”,塑造学生新型的自由人格,使学生从根本上把握《建筑史》学习的要义,能够基于自身的地域环境,“在特定情境下务实的思维抉择”,掌握建筑分析和评价的有效方法,从而最大限度地体现课程的价值和意义,实现课程对专业素养提升的给养。
参考文献:
[1]陈志华.外国建筑史(第3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罗小未主编.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11.
[4]钟志贤.大学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设计视域.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