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关爱的名义

2011-07-13 06:09千里光
上海采风月刊 2011年7期
关键词:小保姆霜降严歌苓

千里光

看严歌苓的《霜降》有点像看李娜在法网打球,大力挥拍,每一下都往对方深处送,直打得底线一带的那片红土弹痕累累。够狠,也够精准。

如果说李娜的赢球意味着体制外的胜利,《霜降》的写作和出版,大概也只有体制外的旅美作家严歌苓才有这么独到的眼光和魄力了。

《霜降》说的是一个名叫霜降的农村女孩来到长征老红军程将军家当保姆的故事。别以为这又是一部《黄山来的姑娘》(曾经的电影)的翻版、姊妹篇——不外乎先是小保姆怎么受挫,然后遇到好心人,最后终于靠着自己的努力和执着在大城市占得一席之地;如果写爱情,则必是勤劳可爱的灰姑娘吸引了白马王子的眼球,两人合力,一举打破传统观念的桎梏,冲破世俗眼光的藩篱,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皆大欢喜……

基本的套路,一望而知的体制内的构思,万变不离其宗。

《霜降》完全超越了我们的阅读经验。那位乡村来的18岁的靓女霜降没遇到过什么好心人,在她的周围,不是判刑的罪犯就是聚众淫乱的流氓,不是自以为是的纨绔子弟就是老吃老做的老色鬼,不是深宫怨妇就是啃老啃国的寄生虫,不是兄妹恋的疯子就是擅长鉴貌辨色的狗腿子……而这一切竟是发生在一个有卫兵站岗的将军院里;要说有什么“白马王子”,那基本上也都不是以婚姻为目的的追求者,也就是说都只是耍流氓。将军院能这么写,真让我们开了一回眼界。

故事的规定情境很简单:“还没来得及学坏”的霜降第一次到北京,阴差阳错地来到了一个有九个子女的将军家里,很快遇到了三个喜欢她的男人……

这就好比一块鲜肉,或是一只美味的小动物丢进了一只铁笼里,那里等候着三只虎视眈眈的野兽,狮子,老虎,或是饿狼。

按常理,三只野兽必然你争我夺,相互厮杀,斗个你死我活,鱼死网破。小说这样写,当然在情理之中,那故事也是可以想象的环环相扣,跌宕起伏,高潮不断。

但那样写,就不是严歌苓了。

严歌苓笔下的《霜降》恰恰是这三只狮子或老虎或饿狼,在见到霜降这块鲜肉后,都不动声色,没有撕咬,没有火拼,他们表面上看不出有多大在乎,甚至不拿正眼去瞧一眼。

三个男人是父亲和他的两个儿子。他们之所以都“不动声色”盖事出有因:

老六四星,因为走私、出卖情报等被判了重刑,虽说被其父保释在家,但也基本失去自由,房间就是他的牢房,他被噤声,只能靠霜降给他送饭或整理房间,才有机会搭讪。他只能是个悄悄说话的人。

老九大江,是个在读博士,少校军衔,他知道自己前程无量,而结门好亲又是必要的条件,起码要门当户对。因为自己父亲是农民出身,所以他压根儿就瞧不起乡下人,更不可能和一个乡下女孩子结婚。他要霜降的身体,但在外人面前他要和她离得远远的,装得浑身不搭界。

将军,一家之主,也是院子外那个兵营的最高长官。尽管他明白自己影响式微,大不如前,但他还是每年“至少有四五次靠得住的机会去维持人们对他的记忆:第一是靠‘将军樱桃,第二是靠他的书法,第三是一年一度他在老人网球比赛中的表演。有没有其它机会去提醒人们他的存在,那要看他是否能成功地惹下一件祸事或制造一件逸闻。”他当然不想为一个小保姆再闹出什么丑闻,成为这“第N个机会”。然而,他也不轻言放弃,不能因为怕丑闻就什么也不做了,丑闻还是香闻,有时包装很重要。

故事就在不动声色中展开,平行的几组人物关系,并没有多大的冲突和纠葛,波澜不惊。严歌苓几乎就只是在不断把握人物,把握人物性格,把握人物的走向。她照样写得丝丝入扣,引人入胜。那真是功力。

其实,小说可以说就是一门把握人物的艺术。严歌苓对人物的把握精准、传神,入木三分,尤其她对将军的刻画,让我们看到了她扎实的生活底子、通透的目光,而且文字又是那么灵秀,涵义幽微。

《霜降》最精彩的刻画就是这位老将军以“书法”的名义来调戏这位来自农村的小保姆。他要霜降到他这儿写字,继而研墨,再继而在他浴缸里洗澡。命令式的口吻,容不得商量,更容不得违抗,却都是关爱的名义。以关爱的名义上下其手,以关爱的名义吃豆腐。

这让人不由想到前不久轰动一时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卡恩在旅馆强奸女清洁工一事。两个差不多年龄的糟老头,差不多的社会地位,都堪称重量级的,可是卡恩只知道撒野,硬来,以至上了飞机还被抓回来。我估计卡恩是做梦也想不到吃豆腐还能找个崇高的名義。

严歌苓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荣获了国内外各种重要文学奖项,相信《霜降》也会影响日隆,进一步巩固她“国际严”的地位。

她12岁当兵,长期的兵戎生涯让她熟知部队,也熟知了“将军”一类人富有中国特色的“以关爱的名义……”。不过我相信,如果严歌苓还在体制内,她未必能塑造出这么活灵活现的小说形象。就像李娜如果还在体制内,必定成不了国际娜一样,我们需要更多的国际娜,我们也需要更多的国际严。

猜你喜欢
小保姆霜降严歌苓
食在霜降
霜降(新韵)
霜降
武 装
武装
枯草初白化霜降
严歌苓四入赌城
春兰
如此保姆
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