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天枝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历经苦难痴心不改,少年壮志不言愁……”
一首广泛流传的歌曲,让李翀在填报高考志愿时选择了与警察职业有关的院校。成为一名警察后,这首歌成了他的座右铭。
2002年8月,李翀从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分配到湖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区大队浙北岗亭,三尺岗台,一站就是10年。风里雨里,李翀以苦为乐,以对事业的忠诚,诠释了一名年轻交警的人生追求。
时间:2008年7月25日。
背景:星期五,高温37度,浙北岗亭路口,地下通道施工进入中期,路口通行便桥架设后,流量大,通行慢,车道拥挤。
7:00—8:45 浙北岗亭比其他岗亭提前半个小时到岗,红旗路西段昨夜施工,混凝土路面未干,行人与非机动车通行困难,机动车仍然限行。李翀带领民警和协警在工地内四处寻找木板,铺设在行人与非机动车道处。
8:30—10:30 由于红旗路路面施工限行,大量机动车拥入劳动路,造成交通堵塞,李翀立即派员前往劳动路北段实行临时交通管制,指挥车辆绕行,直到红旗路交通恢复。
9:45—11:00 浙北路口便桥北段,施工用的大型吊机横跨南街,需要临时管制5分钟,李翀马上调集警力,运用信号灯手控管制,3分钟内指挥吊机迅速移位。
11:00-11:30 红旗路东段银泰商场门口路段车辆违停较多,李翀设法联系车主,劝告驶离约20辆。
11:40 协警换班吃饭。李翀坚持路口指挥交通,同时处理便桥上刮擦事故一起。
12:25 李翀在岗亭旁的电话亭吃盒饭。
12:40—13:20 路口信号灯突然熄灭,经查是施工单位的电工为操作方便,将临时信号灯电源切断。正在疏导交通的李翀马上从围栏处翻入工地,接上电源,信号灯恢复。
13:30 气温升高,铁桥(便桥)温度55度,水泥路面温度52度,此时路口流量一天中最少,洒水车路过,李翀请他来回多开一趟,降降温。
14:00—15:00 到大队部参加紧急会议。
15:10—16:20 安排好岗亭执勤,调集其他民警和协警执行紧急任务。
16:30—18:00 晚高峰,流量一天中最大,李翀将信号灯改为手动控制,调节流量;麦当劳门口便道非机动车逆行造成便道堵塞,李翀前往疏通,群众不理解,他一边疏导,一边解释,同时处罚了几辆多次不听劝告违停的营运三轮车。
17:15 施工路口车辆出现排队等候现象,向南一直延伸到所前街路口,造成金婆弄、小西街路口部分拥堵。李翀带人前往排堵,采用简易程序处理仪凤桥上追尾事故一起。
岗位上的李羽中
18:30 流量基本正常,信号灯恢复自动模式。李翀安排好警力后回家吃饭。
19:00—21:30 李翀返回岗位。浙北夜岗路口北侧部分车辆违停,拍摄处罚16辆。处理劳动路、南街轻微事故2起,伤人事故1起。
21:45 浙北购物中心关门,车辆行人减少。李翀和同事对一天工作进行简单小结。
22:00 下班。李翀回到家中,全身衣服早已汗渍斑斑,泥浆遍布,成了迷彩服……
对于李翀来说,这只是3000多天中普通的一天,而嘈杂、琐碎、灰尘、劳累、高温、泥浆、汗水这些混合的元素,却为一名交警的寻常一天注释了丰富的内涵。
浙北岗亭地理位置特殊,要求民警执勤要有最佳形象。为了展现湖州交警良好的执勤形象,李翀暗自下功夫,利用业余时间苦练指挥手势,对照镜子找缺点,找不足,有时为了练好一个手势,连续苦练,反复琢磨。在李翀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简单的几种交通指挥手势被他们演绎得淋漓尽致。
2007年5月,交警支队在浙北、凤凰桥、中兴桥组建示范岗亭,并举行挂牌仪式,实行全天候手势指挥。
那时的浙北岗亭实际上是有岗无亭,说得直白一点,就是连个休息的地方都没有。刮风下雨,骄阳似火,天寒地冻,李翀和他的战友唯一能呆的地方,就是旁边一个待修的电话亭。一班5个人,一个人手势指挥,其余的人维持秩序;电话亭里放置一把椅子,大伙儿轮流休整,吃饭,换衣,躲雨……全靠这个不足2平方米的电话亭。
2007年9月的一天,湖州下了一场大雨,视线模糊了,但那在雨中挥舞的白手套依然清晰有力:一位没有穿雨衣的交警在路中间冒雨指挥交通,浑身都湿透了。他的指挥动作一丝不苟,规范严谨,让雨中的行人和司机多了一份安慰。这个人就是李翀。
寒冷的冬季,许多交警戴上了棉手套,而李翀大多数时间坚持戴单手套,手指常常被冻得难以弯曲。炎热的夏季,身上的警服常常被汗水湿透,再被太阳烤干。
不亲身经历,很难想象这份艰辛。自从入了交警这一行,李翀就一直坚持着,他的干练和阳光,他的规范有力的指挥手势,成了一道市民关注的风景。
李翀始终坚信:交警是一座城市的“形象雕塑”,所有的苦和累,为了城市的美丽和荣誉,什么付出都值得!
有一次执勤,因为人少,李翀连续站了两个班次。不停地旋转,两眼直冒金星。正在这时,一只小狗横穿马路闯红灯,李翀以为是行人,连忙吹口哨加以阻止。两边维护秩序的协警不解,明白原委后,捧腹大笑。
盛夏酷暑难挡,一天中午,李翀站在岗亭指挥,十几分钟过后,衣服已经湿透,他依旧不停地旋转着。突然,李翀向左转转了几次,却转不过身,原来,岗台上的铁板在太阳的照射下气温已近60度,皮鞋的胶底被渐渐软化,粘在了铁板上。
还有一次,因为工作忙,顾不上家里,同是警察的妻子虽然理解,但不免流露出一些情绪。为了安慰妻子,李翀就陪她到一家洗浴中心洗脚。服务生说李翀小腿肚的肌肉特别硬,一旁的妻子开玩笑说,他是靠脚吃饭的啊。服务生说,哦,原来是踏三轮车的呀……李翀的妻子笑得半天回不过神来。
2009年,交警支队党委决定在浙北岗成立湖州市首个女子交通岗亭,并将这副担子交给李翀。岗亭成立至今,李翀耗费了大量的心血,除了做好传帮带,还成为这支队伍理所当然的候补队员和随叫随到的勤务员。如今的浙北女子交通岗亭,已成为湖城一景。
2006年9月28日,李翀正在执勤,对讲机里传来指令:劳动路口有一辆黑龙江牌号的面包车违反交通信号指示通行,正往浙北方向驶来……
李翀带人拦下了这辆闯红灯的面包车,车上跳下一个文身加耳环的黄头发年轻人:“谁拦我的车?兄弟我今天有急事,没空和你们闹!”
李翀又好气又好笑,他上前敬礼说:“我也不叫你同志了,我们都年轻,算是哥们,有啥急事儿您先说。”
“我兄弟被人砍伤了在医院,钱不够,我得回织里去取钱。你们让开,别挡道!”
听完“黄头发”闯红灯的理由,李翀和颜悦色:“闯红灯的违法行为先不说,现在请你出示驾驶证和行驶证。”
与李翀预料的一样,“黄头发”没带驾驶证,车辆也没年检。针对上述违法行为,李翀告知他,要暂扣车辆并罚款。“黄头发”死活不肯被扣车,并说要马上回去取钱,身上连打的的钱都没有,还威胁拦车的协警说:“以后我要单独找你谈谈。”
中共湖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孙文友雨中慰问执勤的李羽中
开完处理通知书,李翀耐心地对“黄头发”说:“你有急事我理解,但未年检的车辆一定要暂扣,这是规定。”“黄头发”很不情愿地交了车钥匙,李翀帮他拦了一辆出租车,并帮他垫付了车钱。
当天下午,“黄头发”办完事准备去处理违法行为时,又一次来到岗亭,坚决要把车钱还给李翀,还说:“哥们,今天是我不对,你们警察也不好当啊!我不该态度不好。”
李梦龙也因为“不打不相识”,和李翀成了好朋友。
2009年10月的一天,李梦龙开车从安吉来湖州办事,与几个朋友及河南老乡相遇,并相邀在一家饭店吃饭。因为是朋友和老乡,喝酒自然免不了,经不住反复劝酒,李梦龙明知开车不能饮酒,还是喝了不少。
散席后,喝高了的李梦龙准备开车往回赶,被李翀抓了个正着。因为醉驾,李梦龙受到了治安拘留的处罚。
如今说起这事,李梦龙依旧一脸后悔,后悔当初不该太看重情谊而明知故犯。说起经办此案的李翀,他不但没有怨言,反而直夸李翀人好:“拦下我后,李翀对我并不是训斥,而是跟我讲道理,论危害。那天我是带着孩子一起来的,李翀立即联系我的家人来接孩子,还送来生活用品,告诉我们什么时候到拘留所探视等。他的做法让我很感动,这之后,我们成了经常走动的好朋友……”
2007年10月的一天,李翀正在执勤,一位过路的三轮车师傅跑过来说,浙北超市门口人行道上的一个垃圾桶着火了,火势很大,旁边停着很多摩托车和电瓶车……
接到警情,李翀来不及通知岗亭的其他人,向指挥中心报告后,马上赶到火场。那个着了火的垃圾桶火势很旺,冒着浓烟,紧挨着垃圾桶的两辆摩托车已被浓烟吞没。
周围围着不少群众,险情迫在眉睫!李翀一面劝围观的群众赶快离开现场,一面不顾劝阻,冒着摩托车油箱已被烧热随时可能爆炸的危险,赶在消防队员到达之前将两辆被大火包围的摩托车拖出火场,避免了更加严重事故的发生,而他的双手却被烧伤……
2010年大年初一晚上,雨雪交加,正在执勤的李翀接到110指挥中心的指令:勤劳街拆迁旧屋处可能有火情,请速去处置。
李翀赶到现场,借着微弱的路灯仔细查找,终于找到了隐藏的火情:原来,因电线老化,一根带电的裸线正悬挂在勤劳街与劳动路口的一处木梁上,顺着雨水冒出火花。
李翀将险情向指挥中心报告。按理,他的任务就算完成了,但考虑到正值春节假期,维修部门可能一时赶不过来,为了避免过路群众发生危险,他硬是在雨雪中守候了3个多小时,直到凌晨维修人员赶到才离开。此时,他已经冻得快失去了知觉……
这两件看起来好像很平常的小事,也没有人要求李翀那样去做。但是,李翀做了,而且是下意识地处理好这些与人民生命财产休戚相关的事。危急关头,我们可以洞察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个人的自觉行动,反过来又会让人顿生由衷的感动。
2008年早春的那场罕见大雪所带来的灾难,人们至今记忆犹新。手挽着手共同抗击雪灾的故事,是一首可歌可泣的歌,至今还在人们的心中回荡。
作为一名交警,这场雪灾同样留给李翀很多的回忆和感慨。
在浙北岗亭,李翀正带领民警和协警奋力铲雪,忽然,队伍中出现了一个十多岁的小男孩,李翀叫他到岗亭里休息一下,他摇摇头,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继续铲雪,而且越干越欢……这个小男孩,李翀他们叫他三毛。
同一时间,从塘甸通往湖州的路上,一名协警正艰难地在雪中跋涉着,直到11时许,他才赶到浙北交通岗亭,整整走了5个多小时。这名协警,名叫朱利锋。
那个叫三毛的小男孩,是一个流浪儿。李翀2002年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就认识了他,他和岗亭的战友经常接济他,或给他买饭,或给他送些衣物。后来,三毛置备了工具箱,靠擦皮鞋度日,李翀他们不约而同地经常请三毛擦皮鞋,实际上是帮助的另一种方式。但是,三毛却不肯收这些警察哥哥的钱。
三毛是吴江人,老家只剩下了年迈的奶奶。他很小就流浪在外,李翀帮他找到了奶奶,还几次给他路费,送他回吴江。有一件事,至今李翀说起来还很感慨:一天早上,三毛见他没吃早饭,就花了6元钱给他买来了两个粽子。这对三毛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啊,李翀自然明白其中的情意……
一晃几年过去了,三毛已长成少年,而且暂时有了一份工作。三毛有一个QQ空间,里面转载了许多有关交警活动的图文。这份无言的难以割舍的情缘,让李翀的心中同样充满了无言的难以割舍的温暖。
说起李翀,朱利锋充满感激之情。朱利锋到浙北岗亭当协警时,李翀已是亭长了,他关心下属,嘘寒问暖,很会体贴人。2008年下半年,大队决定将朱利锋调到其他中队,领导找他谈话,他表示,如果离开浙北岗亭就不做了。领导问为什么,朱利锋说,跟着李翀工作,再苦再累,他也感到快乐。
湖州市委副书记朱坤民与“湖州十大杰出青年”李羽中握手
朱利锋说,他读书时,母亲就已瘫痪在床几年,为了照顾母亲,父亲辞去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为了家里,他高中毕业就出来当协警。没多久,李翀就知道了朱利锋家中的情况,专门到家里慰问,还发动岗亭的民警和协警捐款,帮助朱利锋度过难关。后来,李翀向中队和大队专门做了汇报,中队和大队都发动捐款,支队的领导还到家里看望朱利锋的父母,送去慰问金。这些都让朱利锋很感动,是那种刻骨铭心的感动。
几年前,朱利锋的母亲病故了,李翀来到朱家,忙里忙外,朱利峰的爷爷对朱利锋说,自己入党50多年了,在李翀这个年轻人的身上,看到党的好传统又回来了……
母亲生病多年,家里欠了不少债。朱利锋决定离开他热爱的协警岗位,回到家里开织机。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李翀,李翀表示理解和支持,并问有什么困难。得知朱利锋缺钱买机织,李翀取出几万元让朱利锋先用……
吴金满(交警支队政委):前不久市局召开公安群英现象研讨会,李翀作为3名代表之一在会上交流发言。他是80后民警的优秀代表,难能可贵的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他做到了10年如一日,默默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智慧。他身上体现出来的优秀品质,正是当下一些年轻人所需要的。
凌浩良(交警支队副支队长兼政治处主任):李翀刻苦钻研业务,能力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领导和上级交办的工作,他从不讨价还价,而是想尽一切办法努力完成。在支队内部,上下之间对他认可度比较高,在青年民警中具有代表性。
施才华(交警支队一大队教导员):李翀的不简单之处在于坚持。2002年警院毕业后分配到浙北岗亭至今10年,从民警到指导员,他都一直坚持以身作则。干工作不讲条件和困难,是李翀另一个特点,而且能在现有的条件下争取将工作做得更好。李翀人缘比较好,对上对下他都能替别人着想,包括在执法活动中也是这样,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姜永辉(交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10年来,李翀以岗亭为家,细心经营着这一片天地;他善于营造一个团队的良好氛围,具有人格魅力,中队里的同事喜欢叫他翀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他在工作上注意表率作用,过去有岗亭时,他总是叫协警到岗亭里休息,自己站在外面执勤。
李俊(交警支队一大队副大队长):今年5月1日起醉驾入刑,一大队的案件由李翀和另一名民警负责办理,他牵头办理的酒驾案件已有50余起,今年大队共办理刑事案件15起,都是他具体负责。办理这些案件,要占用大量的业余时间,李翀随叫随到,起早贪黑,没有任何怨言。
陶晓伟(交警大队一大队副大队长):李翀人很随和,也很幽默,多才多艺。热爱本职工作,也热爱生活,是一个开心果,和他在一起,会觉得很快乐。
柳火林(交警支队一大队一中队长):李翀当指导员,我们俩是最佳搭档。一方面他脾气好,易于相处;另一方面,在工作上也肯干实干,该做什么,该怎么做,都清清楚楚。他对自己定位很准,工作总是靠前,又勇于挑担子。周围同事一旦家中有事或者身体不适,他二话不说就会顶班。“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李翀身上体现得尤为突出。
蒋剑波(交警支队一大队三中队长):李翀2002年毕业分配到浙北岗亭,那时我当亭长。他能吃苦,肯动脑筋,人也很随和,处理问题能收放自如,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时在浙北岗亭执勤的一拨人,如今就剩他一个人了,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梁惟华、金祯祺、沈婷(交警支队一大队一中队浙北岗亭女民警):我们都喜欢叫他翀哥。翀哥非常体贴下属,对下属的困难总是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遇到困难,也会第一时间想到他。在浙北女子岗亭工作,很累很难还经常受到委屈,但我们有种归属感,因为这里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氛围好,工作的苦累就会化解掉,能开心地面对自己的工作。
三尺岗亭,为李翀提供了一个无限放大的舞台。当湖州市民向以李翀为代表的湖州交警表示敬意的时候,李翀,这个交警队伍里的年轻人,依然在浙北岗亭忙碌着。他和每一个湖州人一样热爱湖州这个城市,他知道该怎样去做才能使湖州更有秩序,更加顺畅,而李翀和浙北岗亭的故事,需要细心的人才能品味出其中的甘苦。
10年时间,在或平坦或曲折的人生长河中不算太长也不算太短。从当初的一名院校学生,到一名交通警察,再到受人赞誉的“湖州十大杰出青年”,李翀的追求,李翀所走过的路,无疑给了同龄人以莫大的启迪。李翀看上去貌不惊人,语不豪迈,但却凭着对公安事业的热爱,对交警岗位的坚守,用自己的言行为青春塑像,为时代奉献,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了一份平凡而又无怨无悔的青春答卷。
果戈理说,青春之所以幸福,因为它有前途。李翀用他所走过的路,验证了这个浅显的道理。也许,在湖州,在浙江,在中国,浙北岗亭也可以叫做“浙北岗亭们”,而李翀,也可以叫做“李翀们”——因为他们,生活有理由变得愈加温暖、美好和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