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智丽(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丁改法 邝春明(广东大华农动物保健品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5月3日,广东省云浮市某养鸭场15周龄的后备番鸭出现采食量下降、大量死亡现象,首日死亡36只,死亡率1.29%。该场番鸭前期生长良好,增重正常,经临床症状分析、病死鸭剖检、鉴别诊断确诊为番鸭球虫病。
(4)深入配合施工现场。安排一位有经验的配合施工技术人员作为项目导师,带领其参加1个大型项目的站前、站后工程配合施工工作。在配合施工过程中解决现场问题,将现场实际与设计理论有机结合,帮助深入理解设计工作。
该场疾病呈急性经过,病鸭精神萎靡,缩颈,食欲废绝,饮欲增加,喜卧嗜睡,排出血便。
剖检病死鸭只,见心、肝、脾、肺、肾等内脏器官没有明显异常病变,小肠中段、十二指肠黏膜肿胀,出血,并有大量明显的针尖状出血点,肠壁未见溃疡或坏死灶。
根据临床症状并结合实验室诊断最终确诊为番鸭球虫病。但在临床上番鸭球虫病易与番鸭出血症、禽霍乱混淆,区别诊断如下:
1.与鸭瘟区别诊断。鸭瘟的典型症状为头颈肿大,特征性剖检病变为食道和泄殖腔黏膜上覆盖有一层假膜,肝脏表面有不规则的坏死灶,且药物治疗无效。根据这一特征区分诊断。
缺硼矫正技术:春梢萌发后至盛花期喷2-3次0.05%-0.1%的硼酸溶液或0.1%~0.2%硼砂溶液。硼肥土施,最好与有机质肥配合施。应根据树体大小确定施用量,一般情况下,小树每株施硼砂10-20克,大树每株施30-40克。需要注意的是,柑橘需硼量范围较窄,过多施用易产生硼中毒。
2.与鸭出血症区别诊断。鸭出血症的特征性临床症状为病鸭双翅羽毛管出血,外观呈紫黑色,淤血变黑的羽毛管易脱落。病死鸭上喙端、爪尖、足蹼末梢周边发绀,也呈紫黑色。病死鸭口、鼻中流出黄色液体,沾污上喙前端和口部周围羽毛,有的羽毛甚至染成黄色。特征性剖检病变为组织脏器出血或淤血,肝脏稍肿大,呈树枝样出血或淤血,并偶见个别白色坏死点。
近几年,番鸭养殖场多次暴发球虫病,发病率、死亡率很高,并发有坏死性肠炎,且对种番鸭的产蛋率和种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该病各日龄段番鸭均有感染,尤以200日龄以上种番鸭发病率最高,发病率可达20%~70%,死亡率可达10%~30%。病原多为泰泽球虫和菲莱氏温球虫,且大多为两种球虫混合感染。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应根据临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和病理变化,结合病原检查综合判断。
于当日进行全群注射青霉素10万国际单位和链霉素10万国际单位,死亡得到有效控制,次日死亡降低到6只,进行第二次注射,每袋番鸭饲料中添加白头翁散100克和大蒜素200克。死亡现象停止,病情得到稳定控制。
3.实验室诊断。成年鸭和雏鸭带虫现象极普遍,故不能仅凭粪便中有无卵囊而作出诊断,必须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特点和病理变化进行综合判断。实验室诊断方法是从病死鸭的肠道病变部位刮取少量黏液,放在载玻片上,与生理盐水1~2滴混合均匀,加盖玻片用高倍显微镜检查。或取少量黏膜做成涂片,用瑞氏液染色,在高倍镜下检查,如见有大量裂殖体、裂殖子、大配子体和小配子体等即可确诊。
在球虫病多发地区,流行季节或雏鸭由网上饲养转为地面饲养时,要用一些药物如磺胺间甲氧嘧啶等混入饲料连喂3~5天进行预防。
3.创新工作方式。开展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必须与社会组织的日常经营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坚持“为社会组织所需要,为党员所欢迎,为职工所拥护,为所有者、经营者所理解和支持”的原则,如针对其从业人员流动性比较强的特点,要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要求,探索“一方隶属、多重管理”模式,并注意为其党员办理好流动党员证,针对其场室有限,可安排在附近社区活动等。实行分类指导、网络化管理的党建工作方式和“小型、业余、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增强党建工作的时效性和吸引力。
如果已经出现球虫及坏死性肠炎,要尽早治疗。使用的药物要经常更换,以免球虫产生耐药性。磺胺类药物拌料使用时要注意拌药均匀,常用的治疗药物有磺胺六甲氧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喹啉和磺胺嘧啶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