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国翔
钟云舫竭力支持变法,力图通过变法,实现国富民强。“戊戍变法”失败后,清廷残酷杀害了刘光第、杨锐、康广仁等“六君子”,钟云舫悲痛欲绝,愤笔疾书二联:
英雄不烈无名,扫残枪,为国除边患,摅斡略,为国葆残黎,飞碧血于刀头,是当年地裂天崩,一阵慌忙劫运;
功德在民则祀,睹毛发,想公酣战情,拜冠裳,想公毕命状,附精灵於箕尾,问何日崧生岳降,再来涤荡河山。
男儿当马革裹尸,镕金石心,撑孝义胆,碎刚烈肠,碧淋淋血染刀头,是为全归。只浩劫难消,未免灵涛郁孤愤;
天子赍龙章立朝,披四品服,贲两颊须,严千秋貌,光拂拂身骑箕尾,斯为大勇。惜余生也晚,空将热泪洒英魂。
此联是写给刘光第和杨锐的。他们大义凛然,英勇就义。两人同“披四品服”卿衔。“箕尾”是六颗箕宿星官,隐喻“戊戍六君子”。该联褒扬了他们用生命和鲜血浸染中国改革之路和实施救亡图存的伟大精神。
康有为、梁启超是“戊戍变法”的主要领袖,变法惨遭慈禧太后的血腥镇压,康、梁逃亡日本,可惜宏伟的政治抱负和满腹锦绣文章付之东流。钟云舫挥毫写下两副对联:
自天降康,闪出光明世界;
惟后锡命,灿成星斗文章。
自天降康,红寸飞时乡酒熟;
非后何戴,黑洋深处圣灯高。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先驱、四川第一张日报《重庆日报》创始者、江津人卞小吾被清政府逮捕后关押于成都科甲巷待质所,钟在此曾蒙冤受羁押三年。1908年6月13日,卞小吾被残酷杀害,噩耗传到江津,钟云舫悲愤填膺,力撰《挽狱友卞小吾(二副)》,歌颂其敢为革命事业献身的高尚精神:
谁使君到此间,起兹平地风波,似这般铁血横飞,万点蜀山,胥化其宏之碧;
吾与子遭斯祸,已抱呼天冤愤,讵复料金銮颁赦,三声猿泪,竟残巴曼之尸。
何事恼穹苍,竞碎荆山,黑暗而讵发文字光,这千年沉渊堕海之冤,化为白气冲霄汉;
同时遭叵测,幸逃军府,金石人熬尽风波狱,余一把呛地呼天之泪,洒向朱棺涌血河。
1900年开始,以义和拳、红灯照为代表的中国人民武装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民间组织在山东等地揭竿而起并迅速向全国发展。1901年四川红灯照起义烈火遍烧,他们提出了“灭清灭洋”的教纲,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他们惶惶不安,清廷派重兵镇压。《江津县志》(民国版)记载:光绪二十八年,津邑重镇李市、油溪等已出现“红灯照”等组织,官吏谈“红灯”色变,惊恐万分,多次组织军役“清剿”。
钟云舫是江津县城闽籍客家移民会馆“天上宫”的“首事”,在闽人“盂兰会”上,为“天上宫”撰书一联——
海月圣灯,由南闽八千里来,光远自他而耀者;
天文地曜,禔西川亿万民福,帝力于我何有哉。
该联表面是回忆闽籍客家移民“填川”,实暗写以被严禁的“红灯照”口号“手提圣灯有神明”。联中嵌入“光”、“帝”二字则是“戊戍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谐音。意为“光第虽死犹生”和“圣灯永照”。
钟云舫给县乡各会馆、宗庙题撰了诸多对联——
九月清秋,是九转丹成之日;
一天恶风,想一镫红照之时。
群玉散春华,捧出天中白壁;
众星攒福国,依然海上红灯。
绝壁张灯,可谓明也已矣,可谓无也已矣;
寻春作伴,侔我于堂乎而,侔我于庭乎而。
大愿船,指向西方,有万盏明灯,挂在千千杨柳;
金光咒,现出南海,看一时春浪,飘来朵朵莲花。
联语曲折,只要稍用心思,就会读出它讴歌红灯照农民起义,以唤起大众觉醒的含义。
1902年,巴蜀大旱,知县武文源篡改粮章,加租加收,民怨沸腾,钟云舫为民请愿,吮笔挥毫,撰就骈四骊六诉状,呈递四川总督。武被革职,但他勾结余党,贿赂重庆府尹张铎,大兴文字狱,对钟氏下了黑手。
清光绪十六年,大足教案引发了“余栋臣农民起义”,官府久剿不灭,起义烽火燃到江津,清廷即派重兵围剿,大肆捕杀义军,钟云舫曾写有《捕鱼歌》、《捕鱼叹》等诗,当局牵强附会将“鱼”理解为“余”,参控钟氏与“匪贼余栋臣”有染。时钟氏又写有《猛虎叹》、《白云叹》等诗,诗中有“呜呼——尔何不作霹雳之摩空,凭虚一击万耳聋;抑何不作冯夷之拗怒,陆詟水慄百灵怖……”等句子,又被参本为“欲聚众起事”等。光绪二十九年,钟氏被当局解押到成都府科甲巷提刑按察使待质所“待质”,官吏对他“软打整”,不“询”不“质”,使他有冤不能言,蒙冤受屈三年。自己不能伸冤,但他为狱友“十冤九诉”雷太守,终使廖搏九等走出牢笼。
光绪三十年,钟氏在狱中以泪和墨、以血染纸,写下了传世不朽的1612字的“天下第一长联”《拟题江津临江城楼联》。在这副堪称“国宝”的巨联中,他公然宣称要“抡起斧头,将这黑暗、愚昧、混沌的世界砍除,将一个玲珑、崭新、清平的新天地开辟”。
光绪三十二年,钟云舫终于走出牢笼,他编印《振振堂》八卷。一芥书生,除了给后人留下敢于斗争的精神财富外,还留下了一部不朽的楹联经典著作。
(402260重庆市江津区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