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陈 晓
理想主义者的乡村图书馆
□ 本刊记者 陈 晓
在经济日愈发展的今天,基层图书馆却面临着尴尬的萎缩现状,在县城,在乡村,在校园,在大量贫困地区,图书馆已经成为一种难能可贵的体验。2008年,基层图书馆人均藏书0.4册,县级以下只有0.1册。
依旧有许多边远贫困地区的孩子,对书本和知识充满渴求却无力承担。
杭州图书馆馆长褚树青曾说“我无权拒绝他们(乞丐)入内,但读者有权选择离开”,他一直践行着“公共图书馆零门槛开放”的理念。
事实上,这一理念并不新鲜,在中国南部,“公共图书馆岭南派”早就将图书馆作为公共服务这一模式践行。
而从2007年开始,一位来自民间的理想主义者、北大硕士李英强与同道致力于乡村图书馆的建设者们,他们建立完全依靠民间捐赠的“立人”图书馆,几年来在全国建起10所分馆,精选图书6万册。这些公益图书馆扎根乡村,提供阅读服务,开展乡村教育,举办读书会、电影会、冬夏令营、访问学者讲座等活动。如今,公共乡村图书馆理念在一群怀抱理想的年轻人手中生根、传递。
“我马上要去上课”,电话那头的李英强显得有些忙碌,但他的热情与想象中相去无几,每天的忙碌已经成为李英强工作的常态,在外界看来,这与他所选择的“田园生活”似乎有些相悖。
几年间,李英强跑遍了许多地方,将一间一间的立人图书馆分馆建起来,像呵护孩子一般将它们送上路,如今他回到湖北老家,在这里驻足,等待自己的孩子出世。这里不仅是他出生与成长的地方,也是立人第一家分馆之所在。
最近李英强在第一分馆和中学开设了阅读课,由他亲自授课,这一天的阅读课上他用了米沃什的《礼物》,诗歌这样写道:如此幸福的一天/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蜂鸟停在忍冬花上/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在我身上没有痛苦/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再次拨通电话时,李英强已经回到了位于农村的老家,电话那头偶尔传来几声鸡鸣。他说,从图书馆回家的路有十里,经过许多无名的小山,和沉默的田野。柳树已经绿了,李花和桃花正在开放,油菜已是一片金黄。
时间回溯到三年前,北大经济学硕士毕业的李英强还在北京打拼,大学毕业后他曾经服务于中国联通公司,做过不同产品的市场和管理工作,还在某财经类媒体中担纲编辑部主任一职。
一次聊天中,李英强和朋友们聊起农村的文化衰变,他开始想到从图书馆入手做一点事情。
这个梦想激励着他做出抉择,经过长时间的设计和讨论,在得到朋友们的支持后,李英强离开北京,回到乡村,在这里,他将开始他的乡村图书馆事业。
这个图书馆被命名为“立人”,源于《论语》中“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李英强出身于1970年代末的湖北农村,乡村是他出生和成长的地方,他深深了解从上个世纪延续而来的乡村的物质和精神贫困。他认为,即便少数人因“知识改变命运”,在城市落足,仍然可以看到,童年的贫困和落后的青少年教育在这些人的心中留下创伤,在追求个人成就时暴露出狭隘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他们即使功成名就之后依然无法超越一己之私而对邻人、对社区、对社会有积极的贡献。
李英强说,一个人的行为取决于其思想,而思想又与其阅读和经历大为相关。回想童年,李英强认为自己几乎连一本像样的书都没有读过,“我们只能靠生活中的知人阅世、体己及人来建立我们对他人、对社会的基本认识。”
“我们要做乡村图书馆,首先就是想要部分地结束这种伤痛和悲剧。我们希望我们年轻的子弟们在他们开始人之为人的思考、开始精神发育的时候,能够吸收到适当的营养。我们希望在我们的子弟中间,从小就能树立自立的信念和信心;更希望这些更年轻的孩子们能够更加健康的成长,尽早知悉做“人”的真理;我们希望好的书籍中所承载的知识和思想,能够在他们年轻的生命中亮起一道开智慧的闪电,能够在他们年轻的探索中擎起一座灯塔,照亮他们的方向,给他们以前行的慰藉和力量。”
“我们也希望乡村图书馆能成为信息传递的一个重要中转站,文化传播的一个坚实的起点,并在乡村社会内部生长成为一个文化聚合、涵养的场所和公共事务交流的平台。”
在这个有些拗口的表述之下,事实上,李英强所期待的图书馆是一个“青年人可以在这里学习,找到喜欢的生活方式,本地人可以在这里读书、看画展,看电影,听讲座。还将成为社会交流平台,成为乡镇公共生活的新开始”的地方。
2007年12月,“立人”第一分馆在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青石镇开张,截至目前,立人乡村图书馆已发展了十个分馆,坐落在河北、河南、湖北、四川、重庆等省市的县和乡镇地区,共有精选图书约6万册,使用中的借书证3000余个,举办读书会、夏令营、公共讲座上百次。
立人乡村图书馆义工团队。
关于立人图书馆,李英强设计了三个口号:一是“一个好的图书馆相当于一所大学”;二是“乡村教育革命从乡村图书馆开始”;三是“到你的家乡去做一个乡村图书馆”。
中学时代是建立世界观的重要时期,立人图书馆大都选择与当地的中学进行合作。每一个分馆都是以祖籍为当地的文化名人来命名,湖北的图书馆叫黄侃图书馆,河南的图书馆叫张国栋图书馆,四川的图书馆叫唐仲容图书馆和晏阳初图书馆,云南的图书馆叫孙世祥图书馆。
分馆的运营则由总部委派,每开一个分馆,至少要派驻一名专职志愿者长期住在当地,主持图书馆日常事务,并按当地实际情况为青少年开发各种“立人选修课”,专职志愿者实习期结束后月薪在1000元左右。
立人有一个重要项目“核心书目”,在第一分馆启动之前,李英强汇集多方面意见,形成了一个核心书目的初稿,此后他一直在设法修订这个书目。2008年7月底,立人开始邀请一些学者推荐“乡村青少年成长必读书”,茅于轼、秋风、肖雪慧等十几位学者均有回应。李英强表示,以后还要把荐书的范围从公共知识分子、学界知名人物扩展到自然科学学者、教育界人士、医学卫生界人士等。
当记者问李英强到底想通过立人向青年学生传输一种怎样的价值观时,他沉默了一会儿,随后坚定地说,“立人从不把价值观强加于人,我们不做价值观的灌输,而是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让青少年通过阅读和学习能够感受到世界的丰富性,和人生的多样性,我们要做的是关注每一个人,每一个个体,获得一种选择自己生活的能力”。
李英强笑着说,“比如我觉得农村生活挺好,但是不会把这种价值观强加于人。”
在立人,李英强和他的理事会确立了一个目标,在中国百分之一的县,即2000多个县中的20多个,建立立人公益图书馆的网络,能够服务百分之一的乡村青少年。李英强希望用十年时间完成这个目标。
图书馆只是立人的一个平台,基于这个平台的各种讲座、交流成为得以见证青少年成长的一扇窗子,在图书馆的基础上立人实施了乡村青少年成长计划,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教育探索和教育实验。
第四分馆的贺飞辉曾在周边的高中办过讲座,在讲座上学生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令他感触良多。
初中生问:我可不可以来当学生义工?看书要钱吗?我要周末的时候有时间,你们会在吗?图书馆什么时候开门?我可以和你们成为朋友吗?
高中生问:怎么学习数学?你如何看待你的大学生活?你高考考了多少分?你的专业难学吗?你来当义工你的父母知道吗?他们不允许怎么办?
在与学生的各种交流中,李英强深刻感受到孩子们对于陌生而未知世界的渴望,他反对将立人图书馆定义为一个书屋,他认为立人图书馆作为一个平台,是一个切入到乡村教育,开展乡村教育的物理通道。
选择来到立人的志愿者来自各行各业,李英强希望他们都是“脚踏实地的理想主义者。”
“我们定位自己是一个教育机构,对专职人员的要求是保持不断的学习”,李英强坦言,这就意味着,仅仅为谋得一个职位而来的人不被欢迎,同时也意味着整个团队的年轻化。
关于志愿者的生活,是这样被描写的:门口的小黑板上用白色粉笔细心地标出这周放映的是侯孝贤的《冬冬的假期》。大雪纷飞的午后,操场上聚集的同学们兴致勃勃地排练着戏剧《苏格拉底的遗嘱》片断。天晴风静,志愿者们会带领孩子们远足,山水间亲近自然、采撷野花、游水嬉戏;假日黄昏,喜欢音乐的孩子们会聚到图书馆,围坐在弹吉他的志愿者周围,清朗的琴弦声迂回缭绕,木质的桌椅尽显苍朴。谁说在乡间的志愿者,生活就只能如苦行僧般呢?从开始起,这些年轻人们便认为生活方式的改变,目的是感知快乐。付出成为自然而然,精神的愉悦更为人生之极大惊喜。
在中国百分之一的县,即2000多个县中的20多个,建立立人公益图书馆的网络,能够服务百分之一的乡村青少年。李英强希望用十年时间完成这个目标。
张经纬是立人第一分馆最早的一批读者,也是立人的第一个学生义工。2007年秋天,立人还在筹建之际,他还在读初二,如今已经是高二学生。他把立人读书会、图书站带到高中,并建起了读报社,就在几天前,他骑车到李英强家来跟他讨论在学校搞读报社和英语角的事。
张经纬告诉李英强,读报社共有16个股东,募集了560元钱,目前已经订阅了《南方周末 》《中华活页文选》《中国国家地理》《青年文摘》等四份报刊。他建议图书馆建立读报基金,帮助更多的高中读者在自己的学校建立类似的读报社。
袁万明是立人的22名理事之一,在四川省巴中市巴中日报工作,立人乡村图书馆第三、四分馆分别位于袁万明家乡巴中市下的石城乡和茶坝镇。
一个偶然的机会,袁万明通过自己的女儿得知立人的公益图书馆项目,他以百倍的热情邀请李英强夫妇来巴中考察,他陪同他们先后到了数不清的单位和学校,最终将第一所图书馆设立在石城小学,经过不少困难,如今巴中已经建成三个图书馆。
“以图书馆为载体,以图书为媒介,以读者的兴趣点为突破口,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把读者带进书的海洋,这就是理念”,袁万明说,“目的是要在乡村地区找到一些不屈的向上的灵魂,慰藉他们的孤独,温暖他们的心灵,为他的成长和自我完善打开一扇门,并为其精神发育提供必备的精神食粮。通过自己的行动的点滴去影响更多的人参与其中,形成一股力量,把图书馆变成更多人的精神依靠”。
李英强的团队共有18名专职人员,理事会成员22人。每个星期天的晚上,各个分馆会通过Skype开一个例会,总结并交流一周的工作,同时计划下一周的工作内容。
对于未来,李英强计划将分馆划成几个区域,如华中区、西南区、华北区等,此外还将于今年建立起一个专门的管理团队,这个团队可以把之前完全由李英强做的工作分担出去。
虽然身处乡村,李英强每天都会花费时间上网与人联络沟通,宁静的乡村生活给他更为贴近内心的空间和时间用于思考,他热爱诗歌和美好的文字,也热爱独立思想,他始终坚持自己是一个理性的人。
“我希望我是一个越老越能坚持理想的人。”李英强说。
□ 编辑 尹丽丽 □ 美编 庞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