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玮
在国外居住的我,和朋友们一起出去吃饭时,事先总是反复向大家强调,千万不要因为我的缘故去中国餐馆吃饭。其实有一句话我不好意思说出口,那就是,我不愿意去国外的中国餐馆吃饭。
在我生活的这个城市,有大大小小300多家中国餐馆,但是,没有一家让我有兴趣走进去。有的口味很地道,但地毯脏乎乎的;有的外观倒是气派堂皇,但做出来的菜,除了菜名以外,跟真正的中国菜差了十万八千里。
最绝的是,我去过一家中国餐馆,他们也一视同仁地给我送上刀叉和盘子。在我的坚决要求下,他们才给我换了一次性筷子和一个小碗。
我一个朋友的父母来德国,在一家中国餐馆吃了一个跟宫保鸡丁的味道和样子相差十万八千里的宫保鸡丁。她的父亲去责问餐馆,人家回答说,这里是专门做给德国人吃的。多少年来,中国餐馆总是在想方设法适应当地人的口味。但事到如今,它在海外已经成了廉价餐馆的代名词。我们中国美食文化的优势,在我看来,已经消失殆尽。
我家附近有一家很小的日本餐馆,每天晚上人头攒动。他们的餐单很简单,就几种菜,价格也不菲,但做的是地地道道的日本菜。不管什么客人来,他们摆出的永远是一双筷子。有一次,一个德国人请求换成刀叉,说他不会使筷子。端盘子的日本女孩礼貌而客气地告诉他,日本菜就是用筷子吃的,他应该试一试。德国人试了,很高兴,很满足。
如果一个中国人在法国餐馆想要一双筷子,我相信服务员会客客气气地把他带到门外,对他说,往前100米再左拐,那里有家中国餐馆,去那里用筷子吃吧!他们宁可失去一个客人,也不愿随意迁就。这不是傲慢,而是坚守。
在很多时候,文化不应该融合,因为融合等于消失。如果一个人热爱某一种文化,就应该带着崇敬坚守它。有了这份坚守,我们的文化才会绵延不断地一代代传递下去,永远保持它真正的尊严和价值。
(章震摘自《东方女性》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