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改革时代中国践行包容性增长的政策取向

2011-07-01 09:39白永秀

摘要:包容性增长是在对传统增长理论进行反思和批评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经历了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数量,到强调经济增长的后果和质量,最后到“包容性增长”概念提出的演进过程。包容性增长是相对于非包容性增长而言的,是基于“后改革时代”的主题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包容性增长是可持续增长、是共享增长、是全面增长、广泛增长、是安全增长、是平等增长。包容性增长意味着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是向谋求世界和谐转变,向均衡经济增长转变,向质量型经济增长转变,向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转变,向以人为本的经济增长转变。

关键词:后改革时代;包容性增长;非包容性增长;可持续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731(2011)02-0005-012

包容性增长是在对传统增长理论进行批评的基础上提出的,包容性增长意味着由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转向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包容性增长是从经济增长的条件、经济增长的过程以及经济增长的后果等方面实现合理包容,从而实现有效增长的一种增长模式。包容性增长是指共享增长、可持续增长,即科学增长、和谐增长,实际上是以人为本的增长。在后改革时代,强调包容性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形成

包容性增长是在对传统增长理论进行反思和批评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20世纪中期以来,人们对于经济增长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增长理念经历由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数量,到强调经济增长后果和质量,最后到“包容性增长”理念的提出的演进过程。

(一)从数量型增长到质量型增长

主流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只要知识可以不断地产生,技术就能不断地进步,经济就会持续不断地增长。于是发展经济学家就设计出了世界各国经济增长的路径:发达国家通过投资维持其增长,发展中国家通过工业化加速其增长,而且经济增长主要以追求GDP为目标。

然而二战后世界经济增长的现实却对这种单纯追求GDP的速度型经济增长提出了挑战,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同时,所引起的环境污染、资源耗竭、城市人口密集、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也日益严重,引起了一些经济学家的关注,并且对当时经济发达国家所流行的经济增长模式提出了异议和批评。于是西方国家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流行一种主张人口和国民生产总值必须停止增长,才能使人类避免灾难的思潮。这种理论的主要代表著作有:米香(E.J.Mishan)于1967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的代价》、福来斯特(J.Forresters)于1971年出版的《世界动态》和麦多斯(D.H.Meadows)等人于1972年出版的《增长的极限》,这三种本书导致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产生。美国经济学家米香认为,当时经济发达国家为实现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社会和文化代价太大。这种强调经济增长代价的理念,打破了长期以来人们所公认的一些观点,如“经济增长必然带来生活水准的提高”。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研究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及其形成机制,忽视研究经济增长的后果与质量。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经济学家开始重视研究经济增长的质量,前苏联经济学家卡马耶夫于1977年出版的《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联合国发展计划署1996年的《人类发展报告》讨论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列举了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导致的五种有增长无发展的状况:经济增长导致严重失业的无工作的增长,经济增长导致贫困和收入分配严重不公的无情的增长,失去民主和自由的无声的增长,生态严重破坏的无未来的增长,毁灭文化的无根的增长。世界银行于2000年出版了题为《增长的质量》的研究报告、威廉伊斯特《在经济增长的迷雾中求索》对穷国经济增长的关注、琼斯在《经济增长导论》中对“增长灾难”的分析、赫尔普曼的《经济增长的秘密》对经济增长中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关注,这些理论探讨使经济增长理论从研究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转向了研究经济增长的后果和质量。

(二)从质量型增长到包容性增长

经济学界在对经济增长质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容性增长,而在这一理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亚洲开发银行和世界银行发挥了重要作用。

早在1966年,亚洲开发银行就提出“要对地区的和谐增长做出贡献”,这可视作是其“包容性增长”思想的萌芽。进入21世纪,进一步提出“对穷人友善的增长”的理念,并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思路,如在2004年的促进贫困减除战略中提出“包容性社会发展就是其中一大战略支柱”;而该行第二个中期战略更是将“强化包容性”作为其优先战略。2005年由亚洲开发银行赞助支持,该行经济研究局和驻中国代表处联合开展了“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的研究课题,同时邀请林毅夫、樊纲等国内外知名学者参与研究。2006年6月为研究亚洲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亚洲开发银行作用,亚洲开发银行组建了一个由联合国贸发会秘书长、美中印三国著名经济学家、著名企业高管组成的研究小组。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讨论,该小组在2007年3月向亚洲开发银行行长提交了题为《新亚洲、新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报告,报告展望了到2020年亚洲的变化以及在全球经济地位中的变迁,提出了新亚行关注的重点要从应对严重的贫困挑战转向支持更高和更为包容性的增长等重要建议。

世界银行于1990年提出“广泛基础的增长”。其后进一步提出“对穷人友善的增长”的理念,以此制定世界银行的贫困减除政策并指导各国相关实践。进入21世纪,世界银行在“对穷人友善的增长”基础上,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理念,集中体现在《世界发展报告2006:公平与发展》中。报告认为,最好的减贫政策应该涉及对主导群体的影响力、特权或补贴进行再分配,而不是直接干预收入的不平等;要建立具有包容性的制度,提供广泛的机会,而不是将增长政策和具体旨在实现公平的政策割裂开来。2008年5月,世界银行增长与发展委员会发表《增长报告:可持续增长与包容性发展的战略》,指出日益加速的经济增长带来了许多新的挑战,其中关键是收入差距的扩大和环境问题,并进一步明确提出要维持长期增长及“包容性增长”,把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概括为“三要”,即经济要开放、社会要包容、政府要有效。

二、包容性增长的内涵

关于包容性增长的内涵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认识,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观点认为包容性增长就是参与分享型增长,其强调“参与”和“共享”两个层面,即所有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和“共享”经济增长是“包容性增长”方式的重要内涵。这一观点由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兼负责发展经济学的高级副行长林毅夫在《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一书中已给予明确阐述,认为共享式增长既强调通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与其他发展机会,又强调发展机会的平等。第二种观点认为包容性增长是指包含穷人的增长。经济增长让低收入人群受

益,使低收入者具有共享增长成果的权利。第三种观点认为包容性增长在内容上重点强调“经济包容”与“社会包容”两个基本层面,强调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可协调发展。

我们认为从经济增长理论的角度来看,包容性增长是相对于非包容性增长而言的,非包容性增长单纯追求GDP,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数量,而忽视人的发展,忽视增长成果的分享性,忽视生态环境问题,形成了有增长而无发展的状态。因此,包容性增长是基于后改革时代的主题而提出的新命题,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化。其内涵包括:

(一)包容性增长是可持续增长

包容性增长理念是对中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方向的一种前瞻性判断,与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一脉相承,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深化。包容性增长强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人民福利的关系,就是要努力在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实现民族团结、劳资合作、民生发展和生态文明,让全体国民都能够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成果。包容性增长意味着在我国经济发展道路上,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保护环境,以更加多样的方式与方法节约资源,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调整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以更多的投入缩小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最终促进中国经济在新的基点与平台上更加稳定、更加协调、更加持续地向前发展。

(二)包容性增长是共享增长

不同学者对包容性增长有不同的诠释,多数认为利益共享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价值观,强调在共享过程中所有人的机会均等,在共享的同时也需要社会成员都能为经济增长做出贡献;基于对贫困人群的关注,有学者提出包容性增长的重点是贫困人群生活情况的改善;还有学者将包容性增长与就业联系在一起,认为包容性增长应当促进穷人充分就业,并使穷人的就业报酬增长速度高于富人的资本报酬增长速度。尽管学者们的研究角度各有不同,关注的对象也各有侧重,但综合来看,他们均认同包容性增长是一种基于共享,强调共享的经济增长路径与模式。

(三)包容性增长是全面增长

包容性增长意味着在世界经济发展的道路上,西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须采取更加宽容、更加鼓励和更加积极支持的态度。国家与国家之间应该是协调、和谐地增长,是共赢和多赢的,应该有益于多方。而不是继续强行把自己的增长模式推广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视所有与己不同的发展模式为异类,甚至干预阻挠。各国各地区必须加强交流合作,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这样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和谐稳定。

(四)包容性增长是广泛增长

包容性增长应当使人们平等、广泛地参与经济增长的过程并从中受益,而倡导机会平等是其中的核心。强调机会平等就是要通过消除个人背景不同所造成的机会不平等,从而缩小结果的不平等。从机会平等的视角出发,包容性增长是指通过经济增长创造发展机会,使社会所有成员都可以平等利用这些机会,并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收入和发展能力,使经济实现广泛基础上的增长,社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胡锦涛主席更是强调了包括机会公平在内的“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因为机会不公平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负面影响,甚至有可能中断经济增长过程。因此,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就要着力促进人人获得平等发展机会,不断消除人们获得这种机会的各方面障碍。包容性增长置于中国国情下,其核心含义在于让弱势群体有平等参与国家政治、经济建设的权利,获得更多的,更为公平的发展机会。

(五)包容性增长是安全增长

安全是增长的前提,经济增长的前提条件还包括考虑经济安全,没有国家的经济安全就没有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经济战略利益的无风险或低风险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主权没有受到严重损害,经济危机的风险处于可控状态。经济增长首先要解决的就应当是增加国家抗风险的能力,所以在测度中国经济增长对增长前提条件是否包容方面,经济安全是必须考虑的因素。只有增长对经济安全实现包容,才能实现可持续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六)包容性增长是平等增长

包容性增长理念的重大创新之处,就在于重新描述了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内在包容性。如果没有制度公平,就不可能将各种发展力量加以包容整合,因而就不可能实现效率改进,只有包容性的制度才有可能激活各种发展潜力,并造就经济增长和持续繁荣,公平是效率的动力源泉和发展引擎。同样,如果没有宏观经济的长期有效增长,国民大众则只能处于共同贫穷的发展陷阱,而无法实现共同富裕的真正公平,只有持久性的效率增长才能为制度公平提供可检验的雄辩证明。包容性增长理念实质上高度概括了公平与效率之间可以互相解释的因果机制,从而充分肯定了两者内在的一致性。

三、后改革时代中国践行包容性增长的政策取向

中国经济进入到了后改革时代,后改革时代的目标是构建新和谐社会,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自然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和谐、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和谐、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和谐、经济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无论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看,还是从推进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看,在后改革时代倡导包容性增长的意义都极其深远。践行包容性增长意味着后改革时代中国经济增长的政策取向将实现一系列转变:

(一)向谋求世界和谐发展转变

从国际意义上讲,包容性增长意味着国家之间应该协调、和谐地增长,意味着各国各地区必须加强交流合作,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这样才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与和谐稳定。如果不践行包容性增长,富裕国家会更富裕,贫穷国家会更贫穷,世界经济两极分化将愈发严重。后改革时代中国践行包容性增长意味着对外政策的取向要从世界均衡与和谐发展中谋求长期稳定发展。

(二)向均衡经济增长转变

前改革时代由于实行非均衡增长,造成了严重的失衡:第一,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非一致性的失衡。前改革时代经济增长对资本、技术的弹性高,而对劳动力的弹性太低,经济高速增长并没有对就业产生很大拉动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对就业增长产生了挤出作用,形成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第二,资本回报率和生产要素回报率的长期失衡。前改革时代资本回报率上升迅速,而劳动力回报率增长缓慢,造成了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低、工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低、劳动要素在企业内部分配中的比重低,导致资本回报率和生产要素回报率的长期失衡。第三,长期要素投入失衡。前改革时代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最直接的驱动方式,自然资源、资本、劳动力投入的贡献高,而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低,长期要素投入失衡。第四,城乡

关系失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造成了严重的城乡差距,城乡差距表现在收入差距、基础设施差距等方面,以收入差距为例,2010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1:3.23。城乡差距的存在造成了城乡关系的严重失衡。后改革时代践行包容性增长就意味着中国经济增长要着力解决失衡问题,使经济增长由非均衡增长转向均衡增长。

(三)向质量型经济增长转变

包容性增长不仅是一种理念,而且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这种导向意味着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政策要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要由追求快向追求好转变。在前改革时代为了摆脱贫穷落后的局面,中国以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为主,从1978-2008年的30年间,年人均GDP以10%的速度增长。随着经济增长整体水平的提高,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升。但是收入差距日益拉大,生态环境、收入分配、城乡差距等社会问题日益严重,这意味着前改革时代片面追求“快”的数量型增长方式走到了尽头,因此后改革时代践行包容性增长,在政策取向上就意味着要由追求经济增长数量向追求经济增长质量转变。

(四)向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转变

中国是一个资源相对短缺、环境相对脆弱的国家,当前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和粗放的产业发展模式与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矛盾十分尖锐,资源、能源和环境已对产业发展形成硬约束。前改革时代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人口的持续增加又给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因此,后改革时代践行包容性增长就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增长要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因此,后改革时代践行包容性增长在政策取向上意味着由资源消耗型经济增长向资源节约型经济增长转变。

(五)向以人为本的经济增长转变

前改革时代的经济增长是以物为本的经济增长,这种增长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而忽视民生和福利水平的增长。包容性增长就意味着从GDP增长转向以人为本的增长,其要求经济增长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后改革时代践行包容性增长要求在政策取向上促进人人平等地获得发展机会,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和机制,破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在政策目标上坚持以人为本和改善民生,大力解决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分享的目标。因此,后改革时代践行包容性增长,意味着由以物为本的增长向以人为本的增长的转变。

参考文献:

[1]郭熙保,论发展观的演变[J].学术月刊,2001,(5).

[2]世界银行,增长报告:可持续增长与包容性发展的战略[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21.

[3]陆岷峰,张惠,包容性增长的内涵辨析及实现要点[J].江南论坛,2010,(11).

[4]林毅夫,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34.

[5]李民,包容性增长理念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深化[J].领导科学,2010,(4).

[6]白永秀,从前改革时代到后改革时代[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