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连松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当今世界的时代潮流,促进合作与共同发展面临新的机遇。这些年来,世界范围内知识经济迅速崛起,新技术革命、新产业革命突飞猛进,国际大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崛起。从国内看,我国面临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形势。中央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科学分析、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于2002年党的十六大就提出21世纪前20年,对中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所谓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指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形成,可为国家经济社会迅速发展提供客观机遇和良好环境,并对国家发展命运产生全局性、战略性、长远性、决定性影响的特定历史时期。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历史和发展道路是漫长的,但重要时段和关键期却往往只是几大步或者几十年。机遇来之不易,稍纵即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与挑战。
过去的十年,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高。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制定“十二五”规划,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意义的基础。今后十年是中国大有作为更为辉煌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这里讲两个问题。
中国作为拥有13.7亿人口的世界大国,用60多年时间走过了世界发达国家250年左右的工业化历程,堪称人类历史性巨变。6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在艰辛探索和不懈奋斗中,不断迈上新征程、新台阶。1952至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以年均8.1%的速度在增长;特别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起,中国走上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展现了新型社会制度的旺盛活力,进入大发展时代,不断创出新的辉煌。到2010年这32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9.8%,大大高于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3%的速度,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一是在经济综合指标上,1978年改革开放前,中国GDP总量只有1482亿美元,当时世界排名居第10位,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2010年中国GDP达58791亿美元,上升到世界第2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8.5%。二是在民生综合指标上,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国家人民生活质量的高低。寿命长短同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医疗保障和政治稳定息息相关。医疗和饮食条件是影响人口寿命的主因。科学研究表明,饮食、运动甚至心理状态都影响人的健康状况。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改革开放初期的67.7岁提高到2000年的71.40岁,2009年的73.05岁, 其中男性为71.3岁, 女性为74.8岁。三是从国民受教育程度看,文盲率,即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从1982年的22.81%, 降低到2000年 的6.72%,2010年的4.08%;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数从1982年的165人,上升到2000年的3611人,2010年的8930人。这显现了我国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及扫除青壮年文盲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
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总量固然重要,但人均更为重要。我国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实属不易,但发展成为全球经济强国还要走过艰辛的历程。这里人均GDP是标志“富裕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联合国提出的人类发展指数是用来衡量各国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即“富裕度”、平均寿命、教育水平三者之和。在2009年报告中,按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排名,亚洲的中国居第92位、日本为第10位、新加坡为第23位、中国香港特区为第24位、韩国为第26位。因此,当考察一个国家或地方的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质量时,必须考虑多种因素,这些因素有体现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GDP、体现生活质量和医疗水平的人均预期寿命、体现国民受教育程度的教育水平等。
中国经济不仅取得了连续30多年的高增长,而且经受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在中国之前,只有日本从1950年至1973年这23年GDP保持了7%至8%的高增长。从1978年到2000年,中国人均GDP从190美元位居世界最不发达的低收入国家行列,增加到2000年的800美元,用了22年时间。
这里,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英文缩写。GDP是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重要的核心指标。
进入本世纪后,中国经济加快发展步伐。国际经验表明,在人均GDP达1000—3000美元甚至8000美元期间,是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近些年来,我国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不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灵活运用财政、货币、价格、土地、市场准入等经济法律手段,使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3年,中国GDP为135823亿元,人均GDP为1090美元;之后,中国没有像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那样跌入“中等收入陷阱”,国民经济一直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好势头。我国人均GDP增长幅度在加快,时过3年,到2006年,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达2070美元;到2008年,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达3313美元。从货物外贸进出口总额上,世界排名从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第29位, 上升到2009年的22072.7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量超过德国,居世界第1位,成为世界最大外贸出口国。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2972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2009年,我国外汇储备23992亿美元,2010年末达28473亿美元。我国外汇储备自2006年超过日本,已连续5年稳居世界各国第1位。作为世界出口大国的中国、德国在经济上快速发展,而美国却面临日本式通货紧缩及低迷慢速增长。
2008年,当中国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美国《华盛顿邮报》惊呼,世界经济实力重心转移如此之快,若中国照此速度发展,“将在3年之后超过日本,18年后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2009年,中国GDP为340507亿元,比上年增长9.2%(图1), 按年末人民币汇率1美元兑换6.8346元人民币, 相当于4.985万亿美元,年末全国总人口为133474万人,则人均GDP为3737美元。按2009年平均汇率计,日本GDP为5.08万亿美元。除非日元大幅度增值,中国GDP总量无疑在2010年超过日本,这样日本占据了40多年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置将被中国所取代,说“18年后超过美国”,即到2025年中国GDP超过美国 “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也是可能的。其根据是:2009年,美国GDP为14.26万亿美元, 中国GDP为4.985万亿美元,即美国GDP是中国的2.86倍。高盛公司曾在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前做出预测:中国经济将在2027年以前超过美国。按日前的速度,中国可能用不了那么久就将成为世界第一。斯蒂芬·卡尔松最近在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以“中国经济何时会超过我们”为题发表文章说:“由于自2000年以来,美国的平均年增长率比中国低7.5个百分点,假设这种情况会持续下去,人民币的实际汇率每年平均升值3%,那么只需要11年中国经济就会超过美国,这就意味着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一般地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国家日益富有,“追赶效应”带来的成效会自然下降。“如果我们假设两国增长速度的差异下降到5个百分点,人民币实际升值幅度每年只有2.5%,那么中国经济将在2024年之前超过美国。”这样看来,中国如果在“十三五”期间经济增长率放慢到7.5%左右,“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长率放慢到5.5%左右,再加上人民币适度升值,中国就有可能在2020年到2025年间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图1 2003-2010年中国GDP及其增长率
GDP是国际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宏观经济实力的一个核心指标。但是,研究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不能只看经济总量,还要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格局、自主创新能力、区域发展的平衡性、社会进步程度和公共服务水平。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国民生活水平,因此,研究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一个重要方面是看这个国家居民收入、国民生活和社会保障水平。
中国在21世纪前10年间,2002年GDP超过意大利,2004年超过法国,2005年超过英国,2007年中国外贸出口超过美国,成为仅次于德国的全球第二大出口国,到2008年底,中国GDP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三大经济大国。2010年中国GDP为397983亿元,按平均汇率折算为58791亿美元,日本GDP为54742亿美元,中国已超过日本4049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自1968年日本超越联邦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来,日本保持这一地位达42年之久。未来回顾历史,2010年这个年份将载人史册。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不拥有世界第二大经济实力。
第一,经济实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不仅要看总量,更要关注人均。相对于经济总量GDP,人均GDP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是“富裕度”重要指标。2009年中国人均GDP为3737美元,2010年为4412美元。而日本2010年人均GDP为4.2431万美元,中国人均GDP较日本落后近10倍。世界银行依据人均国民收入将发展中国家分为三个类别:低收入国家(975美元及以下)、较低中等收入国家(976至3855美元)和较高中等收入国家(3856至11905美元)。高收入国家超过11906美元。按此分类中国已进入较高中等收入国家行列的较低位置。日前,中国人均GDP只有日本人均GDP的1/10。据世界银行2009年的数据,在213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人均国民收入排第124位。中国人均政府财政收入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可比口径计算,我国人均政府财政收入为6472元,还不到1000美元,而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都在13000美元以上。按照新的贫困标准,中国农村尚有贫困人口3597万,城市还有2347万最低生活保障人口。如果按照联合国一天1美元收入的贫困标准,中国还有1.5亿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虽然经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但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未改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未改变,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的属性亦未改变,中国仍处于难得的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未改变。因此,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仍处于世界较高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即使到2025年,中国GDP赶上美国,届时人均GDP也不到美国的1/5。目前,中国仍远远落后于美国人均GDP 42240美元,日本人均GDP 45618美元,韩国近2万美元的水平。
第二,中国经济虽在快速增长,但发展方式粗放,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中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正如中央“十二五”建议指出的,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主要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中,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幅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让经济成果惠及民众,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困局。
第三,中国作为世界大国要发展强大,不能只看GDP,必须实现GDP与GNP(国民生产总值)的相对平衡。我们不能只顾“引进来”,而要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均衡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通过招商引资,发展“三资企业”,重点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国民经济跨越式发展。中国发展到现阶段必须强调“走出去”,重点是境外投资、跨国并购。日本海外经济效益已达到国内经济总量的1.58倍,这样看来中国经济实力较日本仍相差悬殊。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人感到欣喜、高兴,但不必看得太重,要保持克制和低调。现在国际上一些国家要求中国承担“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责任的呼声不断,中国面临的国际压力明显增大。我们必须冷静、低调、克制和戒备。中国要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能被任何干扰所惑,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国各族人民再奋斗几十年,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无愧于时代赋予当代中国人的崇高使命。
从现代史看,中国早在200多年前就曾经是个经济大国。按英国经济史和经济统计学家安格斯·麦迪森测算,1700年到1820年,在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GDP曾排名世界第一,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改革开放初期,中国GDP比晚清和民国时代排名都靠后,而拥有国防尖端“两弹一星”科学技术的中国,国际地位大为提高,影响力不断增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走向了经济繁荣。当今中国是一个经济大国,但不是经济强国。美国负债累累,只能低速增长;日本经济低迷,原地踏步;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尚未走出阴影。中国实现富民强国是我们的既定目标。为此,从2011年开始实施的“十二五”规划,我国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构建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基础,增强经济实力,提高国民收入水平,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推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GDP是国际上用以衡量国民经济增加值或经济总量的重要指标。但GDP不是万能的。早在1934年,GDP指标的发明者、俄裔美国人库兹·涅茨就发现GDP计算方面的问题。GDP不能反映经济发展质量,不能反映存量财富的增长,不能反映公共服务的作用,不能全面反映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乃至资源环境的变化。因此,我们不能片面追求GDP的增长。目前,有的专家、学者正在研究绿色GDP的计算方法。
2011年初,中国经济研究院在《中国经济周刊》提出GDP含金量,其计算方法是:先计算出当地的人均GDP,即用当地GDP总量除以常住人口数量,再用人均可支配收入除以人均GDP,得出的“单位GDP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即为当地的GDP含金量,试图借以体现转化为居民收入和居民福利的情况。
60多年来,中国已逐步建立起独立的、较完整的、有相当规模和较高技术水平的现代工业体系,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当今中国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这些年来,我国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完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提升,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引擎、全球制造业发展基地之一,工业制造业规模、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工业制成品出口规模均居世界前列,2008年,中国制造业就有207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生产大国。
近几年,工业结构调整不断取得新进展,自主创新能力取得新突破,载人航天技术、嫦娥绕月工程、高性能计算机、高速轨道交通、歼十飞机及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100万千瓦超超临界燃煤火电机组、百万吨级乙烯生产成套设备、3000米半潜式钻井平台、高档数控机床等技术装备取得重大创新成果。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互动互促,稳步推进。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不断取得进展,信息技术在先进制造业,尤其是装备制造业领域普遍应用。
201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4412美元,这似乎是邓小平同志1987年提出的到21世纪中叶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目标。鉴于通货膨胀和美元贬值等缘由,中国社科院2010年《社会蓝皮书》主编陆学艺指出,如今世界中等发达国家人均GDP应在8000-10000美元。这将是中国下一个奋斗目标。从国际经验看,当人均GDP达4000美元阶段后,既拥有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处于发展转型重要时期。有些国家处于这一阶段初期发展势头较好,后来却出现停滞甚至逆转,重要原因是没有及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此,我国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人民生活水平,这些任务还远没有完成。
党的十七大提出,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实际上,机遇和挑战总是并存的。机遇不可多得,机遇极为宝贵,稍纵即逝。从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发展历程看,能否抓住机遇,是一个国家能否掌握主动、赢得未来的关键。国人必须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把握时代脉搏,顺应历史潮流,在形势发展变化中捕捉新机遇,迎接新挑战。
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今后10年,中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我国既要重视机遇、珍惜机遇、把握机遇,又要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风险意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我们必须把抓住发展机遇与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注重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收入分配的关系,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稳定;注重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
正如历史学家指出的,近500年来,中国在历史上曾三次错失全球性战略机遇期,没有适时进行改革开放:一是15世纪的明朝中叶,一些欧洲国家利用自身优势,创造了西方工业文明模式,中国却闭关自守,错失良机。直至19世纪上半叶,英国等用大炮轰开中国大门,以侵略和不平等方式,逼迫中国实行屈辱性开放。二是19世纪清朝末期,当时世界新的科技革命和资本主义在增长,中国一批先进分子与拥有权力的保守势力展开斗争,出现改良、维新和变法,最终导致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失败。后来,发生了广大民众进行的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在此期间,与中国处于同一发展水平的日本,充分利用英、法、美等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实行明治维新,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和军事强国。三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尤其是二战后,世界科技革命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妄图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实施冷战封锁情况下,中国被迫封闭自己。再加上“三年困难时期”和“文革”十年动乱,国民经济濒临崩溃,在此期间,美、德、日等西方国家的快速发展和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将中国远远甩到后面。
20世纪70年代初,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吸取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果断打开中美关系大门,为后来我国抓住新的战略机遇期,全面实施对外开放打下了基础。从70年代末开始,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决定实施改革开放的英明战略决策,为我国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创造了条件。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已成功走过两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期。2010年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战略机遇期”的重要论断,必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
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正是改革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期,是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21世纪前10年,进入新世纪的中国紧紧抓住了战略机遇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辉煌成就。但正如前所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未改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亦未改变,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属性也没有改变,我国目前面临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新任务都未改变。未来10年,仍是中国难得的、大有作为的、和平崛起的战略机遇期。因此,我们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总结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抓住了机遇,后发国家有可能加快振兴步伐,实现跨越式发展;丧失了机遇,发展势头好的国家甚至强盛国家,也可能停滞不前或衰落下去。正如《人民日报》2011年元旦献辞指出的,尽管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深度冲击,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但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当前,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这为我国改革发展提供了宝贵机遇。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所说“关键时期”不仅要为我国未来五年发展进行规划,还要为2020年乃至2049年的发展布局奠定基础。
今后十年,我国要紧紧抓住这难得的、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聚精会神抓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十二五”、“十三五”的努力奋斗,到2020年,我国将要完成四项宏伟战略目标任务:一是工业化与信息化相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完成工业化历史任务;二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协调发展、同步推进,形成以大城市为骨干,发挥大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中小城市为主体,小城镇为基础,构建城乡一体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网络体系,城镇化水平显著提升,人口城镇化率将接近60%,初步实现城镇化国家目标;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环境更加宜居、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更全面的、发展较均衡的小康社会;四是进入世界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行列,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科学技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及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完成这四项战略目标任务,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实施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决定意义的发展阶段,将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当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打好基础,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向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目标奋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为我国各族人民描绘出光辉灿烂的美好前景。
过去的两年多,世界经济遭受了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实体经济下滑,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但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力挽狂澜,经受了严峻考验,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的发展历程。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反思我们经济发展中的相关问题,深深体会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将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十二五”规划是科学发展的行动纲领,谋划制定了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今后10年,是基本完成新型工业化历史任务,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人世界人才强国和创新型国家行列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一定要紧紧抓住这难得的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谋求中国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美国2007年7月发生了房地产 “次贷”危机,2008年演变为世界金融危机。这场金融危机导致许多国家尤其主要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动荡,消费需求萎缩,实体经济下滑,经济增长率明显降低,失业率居高不下,房地产、金融等产业在危机中受到重创,新的经济增长点短期内难以形成。这次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的伤害是深重的,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疲软乏力,看来有可能经历几年的世界经济低迷期,出现衰退甚至萧条。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为这场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2009年下半年起,全球经济呈现微弱增长。有人认为,危机已经过去,世界经济已进入全面复苏阶段。实际并非如此。这场金融危机也暴露了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发达国家经济进入持续低迷期,短期内难以复苏,存在诸多突出矛盾。①李德水.对世界经济复苏和通胀预期的分析.文献与研究.第53期(总第290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10-9-27.
第一,产业空心化,虚拟经济恶性膨胀。世界金融危机震源在美国华尔街,这不同于1997年发生在泰国曼谷而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多年来,美国不注重实体经济特别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导致产业空心化,虚拟经济恶性膨胀,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发展过快,实施低储蓄、高负债政策,肆意挥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大量财富,以高消费、借债消费、超前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在三次产业中,美国经济增长近80%靠服务业发展;在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拉动中,70%靠消费拉动。
在这次金融危机中,一些世界发达国家如美、日、英等国家经过反思重新认识并强调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性,提出战略转型、产业转移向母国回归。开始提倡储蓄,奥巴马政府提出“再工业化”、重振制造业和“出口倍增计划”的主张,把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作为降低失业率、减少国际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的重要途径,美国采用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美元贬值,刺激了经济恢复,削弱了经济增长对消费拉动的过度依赖。
第二,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需求萎缩。2009年,美国失业率为10.2%,创近27年来新高,欧盟国家失业率也高达9.2%。美国失业率到2010年10月为9.8%,日本失业率为5.2%。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居才能乐业。由于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信心不振,消费需求严重萎缩,必然影响经济复苏。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将导致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就业形势长期低迷,就业压力必将困扰发达经济体。在欧元区,高失业率和人口老龄化加剧居民消费不振,严重影响经济复苏。美国面临的失业问题主要是结构性失业,一方面许多人找不到工作,同时却有很多工作岗位空缺,找不到具有合适技能的人才去填补。日本全社会谈论“少子高龄化”,即生育率降低,老年人口不断增加,有报道称,1990年后出生的女性每4人中将有1人不结婚,近40%不生孩子。2010年,每3个人要赡养一位老人,预计到2055年,每个人将要赡养一位老人。在欧洲,失业成为头等“心病”,引起欧洲民众的普遍焦虑。欧洲尚未完全摆脱国际金融危机阴影,又受到主权债务危机威胁,企业不敢贸然招工以扩大生产。主权债务危机后,欧盟国家纷纷推出财务紧缩措施,削减福利性开支,2010年年底以来,欧盟一些国家爆发大规模游行抗议活动,反对提高退休年龄等财政紧缩和削减福利性开支等措施。
第三,金融监管失控,新的金融监管法案短期难以奏效。美国次贷危机产生于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是美国等发达国家金融市场创新中监管的缺失。美国银行系统残余的房地产抵押贷款不良资产规模约为2万亿美元至3.6万亿美元。2009年,美国银行倒闭140家,全年倒闭中小银行118家。截至2010年6月末,美国约7800家银行中有829家银行被列为风险银行名单。建立强有力的金融监管体系,才是促进金融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但新的金融监管法案的实施短期内难以奏效。
第四,发达国家和一些西方发展中国家财政赤字、主权债务及信用风险急剧上升。从美国、欧盟到日本都处于债务危机的风口浪尖上。当今,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面临削减财政赤字、化解债务风险的压力。世界金融危机余波未平,一些西方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又起。目前,中国已开始购买希腊、葡萄牙等欧元区经济困难国家的债务。实际上,主权债务危机不只是希腊、爱尔兰、西班牙、葡萄牙等少数欧元区国家,也不只是欧洲,而是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存在。美国2010财年赤字预算达1.45万亿美元,占GDP的10%;2011财年上半年,美国财政赤字上升了15.7%,据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额,中国于2010年12月底持有1.16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成为美国国债最大的海外买家;日本以8823亿美元位居第二。目前,美国不仅财政状况恶化,而且由于推行量化货币政策导致市场美元贬值,以图扩大外贸出口,降低失业率。美国联邦财政赤字目前为1.4万亿美元,下一个财年估计为1.5万亿美元。美国联邦政府的国债,即公共债务额已增至14万亿美元,现任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提醒国会说,美国将在2011年5月中旬达到债务上限14.29万亿美元。美国国会预算局预计,今后10年内,公共持有的联邦债务将攀至18万亿美元,届时相当于GDP的7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MF)指出,美国政府的庞大财政赤字有可能造成金融市场动荡。2010年5月,《经济学人》杂志设立的“全球政府债务钟”显示,政府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日本为229%、希腊为133.3%、意大利为118.6%、美国为87.5%、法国为83.1%、 英国为78.2%、 德国为76.6%、西班牙为66.9%。这是长期实行低储蓄、高消费政策积累的结果,也是一些国家应对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所付出的代价。债务泡沫的偌大规模远超过国民经济的支撑能力,仍面临经济崩溃的危险。
这里讲一下我国的情况。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这场世界金融危机席卷并波及全球,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但中国并未发生金融危机,中国金融系统资本充足率高、资产质量好、流动性充足,抵御风险能力提高,使中国经济很快回升向好。2009年,中国GDP比上年增长9.2%,资本充足率为11.1%,不良贷款率为2.8%,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分别控制在占GDP的3%以内和20%左右,都处于安全范围内。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国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必须切实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
负债总是要还的,是无法抵赖的。强国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税收占GDP的比重,用以反映一国政府施政的资源实力。一个国家减少财政赤字,压缩公共债务谈何容易,无非是采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两种手段,这都会减缓经济增长。
第五,促进经济最初复苏的许多刺激政策大都到期,逐渐撤出,内生动力尚未形成。从国际上看,由于各国出台的救急刺激政策,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减弱,但一些国家尚未走出谷底,一些救急刺激政策却在回缩。布什卸任前推出的全民减税政策2010年底到期。奥巴马上台初推出的7870亿美元刺激计划即将到达预定期限。2010年底,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减免妥协方案,涉及成本约8580亿美元,主要内容是将于年底到期的布什政府时期全民减税政策延期两年;把2010年11月底到期的针对长期失业者的失业救济法案延长13个月;给予企业投资税收减免;将美国每人的遗产税免征额设立为500万美元,最高税率定为35%等。这样,刺激经济增长的动力大为减弱,新的内生增长动力尚未显现。实际上是用新的债务泡沫挽救原来旧的债务泡沫,有朝一日,这样不断膨胀的债务泡沫必将导致危机的爆发。面临困境,许多国家都在苦苦挣扎。
世界一些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虽有较快复苏,但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加大,存在不稳定因素。值得警惕的是,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为摆脱困境,进一步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促使全球流动性增加,加大全球通胀压力。
这场世界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陷入衰退。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资料,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3.0%,当时预计2009年世界经济增速为2.2%,现在看,世界经济总体上已基本稳住,美、日都出现趋稳略有回升态势。欧元区16国和欧盟27国GDP分别在2009年第三季度取得0.4%和0.2%的正增长, 图1—2示出2000-2010年中国GDP增长率与世界平均GDP增长率的比较。
图2 2000-2010年中国GDP增长率与世界平均GDP增长率的比较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克鲁格曼于2010年6月28日在英国《卫报》发表题为《21世纪的萧条》一文,指出“衰退是常见的,萧条是罕见的。据我所知,经济史上只有两个时期在当时被普遍称为‘萧条’,分别是1873年恐慌之后持续数年的通货紧缩和经济动荡,以及1929年至1931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持续数年的大规模失业现象”。前者被称为19世纪的“长萧条”,后者被称为20世纪的“大萧条”。作者指出:“我们现在处于第三次萧条的早期阶段,将主要是由于政策失败导致的。纵观全球,各国政府正忧心通货膨胀,而真正的威胁是通货紧缩。第三次萧条远没有结束,失业率居高不下,美国和欧洲正朝着日本式通货紧缩陷阱走去”。
当前世界经济呈缓慢复苏态势,但不稳定,难预测,可变因素增多,世界经济呈现“三高一低”,即高失业、高赤字、高壁垒、低消费需求态势。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更新《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对全球经济前景预测上调,认为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望达3%,2011年预计增长3.1%。从表1可见,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势头总体趋好,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经济前景尚不明朗。
据英国全国经济与社会研究所预计,中国经济今后10年将年均增长8%,而美国年均增长率为3%。
前已指出,2009年,我国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1%和2.8%;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分别控制在GDP的3%以内和20%左右,都处于安全范围内。当然,我们要清醒地看到,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尤其是一些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中国经济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突出的是外需不足,2009年外贸出口大幅下滑。这几年,我国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穿越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惊涛骇浪,经济取得恢复性较快增长。
这次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凸显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表面上看是对经济增长速度和外贸出口的冲击,实际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2008年至2010年,我国政府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增加投资、降低税率、扩大内需、刺激消费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基准利率等方式,有效遏制经济下滑,使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复苏向好发展。2009年,中国GDP增长率达9.2%,在全球应对金融危机冲击中率先实现总体回升向好。联合国发布的2009年世界经济报告指出,如果中国能在2009年实现8%的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达到惊人的50%。2009年,中国货物进口10056亿美元,全年贸易顺差减少1020亿美元。这充分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为跨国公司提供了发展机遇,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创造了需求。这都表明中国经济当之无愧地成为2009年带动世界经济复苏的强劲引擎。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MF)2010年9月发布《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复苏对本地区及全球经济呈现 “显著且积极的”溢出效应。IMF研究报告认为,中国经济每增长1%,世界经济就会跟着增长0.4%。2011年1月,IMF发表的《世界经济展望》预计值如表1所示。
世界银行2011年1月发布《2011年全球经济展望》认为,2011年全球GDP增长速度将从2010年的3.9%(表2) 减缓至3.3%,将在2012年达到3.6%。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由发展中经济体主导,其中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高达46%;发展中经济增长率为7%,比发达经济体同期数据高两倍多。发展中国家2010年的经济增长均由各自国内需求上升拉动的。高收入国家经济增长有限,高负债、高失业和疲软的房地产及银行业都可能削弱这些国家的经济复苏。世行预计,美国2011年经济将增长2.8%;日本2011年和2012年经济增长速度分别为1.8%和2.0%。欧洲经济复苏一直受阻于市场对希腊、葡萄牙等深受债务困扰风险。欧元区2011年经济增幅预计将从2010年的1.7%放缓至1.4%。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UNDESA)2011年1月发布的 《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认为,2010年中期开始的全球经济增速减缓,2011年世界生产总值的增长将从2010年的3.6%下滑到3.1%(表3)。 报告认为,2010年美国GDP增长2.6%,预计2011年将减缓至2.2%。欧元区2011年经济增长可望维持在1.5%,与上年持平。受主权债务困扰的欧洲国家希腊、葡萄牙、爱尔兰和西班牙经济将衰退或停滞不前。日本经济2010年增长为2.7%,由于通货紧缩和数额庞大的公共债务困扰,日本经济2011年增长率预计为1.4%。报告说,中国和印度仍将是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中国2011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为8.9%,印度为8.2%。
表1 IMF对全球2010、2011年生产总值增长率预计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来说,机遇和挑战同在,机遇大于挑战的格局并未改变;我国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也未改变。
经历了这场世界金融危机之后,即所谓“后危机时期”,是指经受世界金融危机打击较大的经济尚处于相对低迷的时期。2000--2009年,新兴经济体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4%提升到33%,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而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经济危机过去后,世界经济特别是美欧市场将进入持续低迷期,美、日和欧盟等国家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信心不足,房地产市场仍不景气。欧洲一些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引发金融市场动荡,使欧洲不少国家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导致外需不振、贸易摩擦加剧、变相贸易保护主义猖獗、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无疑这些对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货币争端实质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为转嫁危机成本,推动本国经济复苏而不惜对世界经济造成负面影响之举,对人民币汇率施压其真实意图是遏制中国经济发展。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采取什么汇率政策是国家的主权,历史经验提示我们,决不能与任何国家签订类似于1985年的“广场协议”或“卢浮宫协议”等双边或多边汇率协议。我国倒是要看好国门,加强外汇管制,并联合有关国家共同遏制美元过度贬值。
这一持续低迷期究竟多长,据一些经济学家估计,一些世界发达国家可能要三五年,有的认为需要七八年甚至十年。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南非等“金砖国家”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正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和城市化加快发展时期,由于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市场容量大,消费群体多,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固定资产投资拉动强劲,国民经济增长将较快恢复到正常水平,直至继续保持经济的高增长。
表2 世界银行对2010年全球经济展望
表3 联合国发布 《2011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2011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测
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我们要认真分析和准确把握世界经济发展中长期趋势,努力提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要准确把握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的特点,努力培育我国发展新优势;准确把握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人变革期的特点,努力增强我国参与能力;准确把握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的特点,努力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准确把握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的特点,努力发展壮大自己。
这一科学论断告诉我们,世界经济结构进入调整期、世界经济治理机制进入变革期、创新和产业转型处于孕育期、新兴市场国家力量步入上升期。这是我国未来几年面临的外部经济条件。
“后危机时期”,世界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特别是针对中国的国际经贸摩擦增加。1995-2009年,中国已连续15年成为全球反倾销措施的最大涉案国,而且涉案金额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不可能像国际金融危机以前那样,依靠外贸出口大幅度增长来消化国内部分行业过剩产能,而必须面向国内市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因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霾还在,世界经济复苏的局面还不明朗,特别是对G3经济体(美国、欧盟、日本)的复苏深存疑虑。在抵御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为世界经济做出了贡献,受到世界的瞩目和友好人士的普遍赞扬。国际金融危机余波未平,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又接踵而来,使人们对世界经济前景感到担忧。
当今世界,经济复苏缓慢,欧洲债务危机仍在蔓延。继2010年初,希腊主权债务危机之后,最近爱尔兰债务危机再袭欧洲,下一步人们关注的是葡萄牙、匈牙利甚至西班牙出现债务危机使2011年经济形势更加扑朔迷离。由于金融危机期间一些国家刺激经济增长政策的退出、贸易及投资保护主义猖獗等可能对我国未来对外经济贸易和对外投资带来不利影响。有的发达国家不断采取反倾销、反补贴,对中国前去跨国投资并购企业设置重重障碍,还有不惜本国货币贬值,以图保护、垄断本国市场。这两年,尽管我国国内由于干旱、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频发,部分城市尤其是一线城市房价过快上涨,进入2010年10月、11月,CPI上升为4.4%、5.1%,以及一些地方债务问题凸显,但中国经济全年仍保持了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的发展势头。“后危机时期”,世界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家处于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新兴市场国家复苏步伐明显快于世界发达国家。由于美国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过剩,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加大,以食品为主的消费品价格更快上涨,使CPI升高,民众生活成本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反通缩,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新兴市场国家反通胀,采取稳健收缩的货币政策。中国将在金融系统资本充足率较高、资产质量较好、流动性充足、低利率的国际货币环境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收缩银根,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甚至加息以管理和控制通胀预期。
2.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推进新型工业化
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倒逼和反思都提醒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不能再单靠低成本比较优势来增强国际竞争力了。要正确处理好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两难”问题,既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又要保持今后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既要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又要减少对房地产上下游产业的冲击,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既要通过发展制造业尤其是促进服务业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和居民收入,又要防止通货膨胀;既要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对增加货币流通量的需求,又要防范流动性扩张对资产价格的抬升等等。
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我们更要准确地把握时代特征。当今中国仍然面对“五化”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本世纪前20年作为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也处于新型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工业发展水平关系到国民经济各产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水平,关系到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能源工业、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仍处于主导和支柱地位,就是在今后10年、20年甚至更长时间也不会改变。那么如何于2020年基本完成工业化历史任务呢?
当前,影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因素概括地说主要来自四方面:国内经济增长的基本拉动力、通货膨胀压力、国际经济环境、宏观调控政策力度。我国今后10年经济增长的基本拉动力仍为投资主导、消费支撑、外贸出口协调拉动的格局。为应对当前通货膨胀压力,国家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即实行积极稳健、审慎灵活的宏观经济政策,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综合考虑,预计2011年GDP增长速度将为9%左右。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各地加快发展的积极性高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强劲,从消费需求看,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6998亿元,比上年增长18.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按“十二五”规划要求,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城乡中低收入居民收入,将进一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从投资需求看,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140亿元,比上年增长23.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9.5%,各地准备在“十二五”期间上的投资项目年投资增幅将在20%以上;从货物净出口看,2010年货物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 货物出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净出口183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26亿美元。这意味着出口将保持一定增长,外需对中国经济增长将继续保持正拉动,国民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进入21世纪,我国在工业化进程中,面对日益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创新速度快、通用性广泛、渗透力强的诸多优势,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这是深刻把握中国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面临的新课题和繁重的战略任务。
这里,国家对新型工业化道路做了科学而精辟的概括。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优化的工业化;是充分运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不断推进科技创新、科技进步的工业化;是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工业化;是节省资源、能源消耗,优化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是重视人才培养和自主创新,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全球性影响并未完全消退,我们仍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社会矛盾凸显期。我们更要紧紧抓住本世纪头20年这个现代化建设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奋力开拓进取,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今后几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