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辉 徐仲卿 王华
老年人是原发性高血压(EH)的高发人群,而高血压与糖尿病常同时并存,有关研究提示,约4% ~36%的高血压患者同时合并有2型糖尿病(T2DM)[1]。研究证明,EH 患者除血压升高外,血压变异性(BPV)的增大也是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增加的重要原因[2]。国内相关研究提示,糖尿病加重高血压患者BPV,改善其体内糖代谢状态,将有助于改善其心血管系统血流动力学,从而减少心血管病并发症[3]。本文旨在探讨控制血糖治疗对老年EH合并T2DM患者BPV的影响。
1.1 研究对象 自2009年5月至2010年8月,选择我院220例住院EH患者,根据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明确有T2DM,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肝肾功能障碍、脑梗死及近期有肺部感染者。经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筛选出60例HbA1c>8.0 mmol/L的患者,其中男46例,女14例,在给予原有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同时,行控制血糖治疗3月后复查HbA1c,根据检测指标分为2组:(1)A组为HbA1c达标组(HbA1c<7.0 mmol/L),其中男26例,女8例,年龄70~84岁,平均(73.25±5.36)岁;(2)B组为HbA1c未达标组(HbA1c>7.0 mmol/L),其中男20例,女6例,年龄71~86岁,平均(74.05±5.13)岁。
1.2 监测方法
1.2.1 动态血压监测:所有患者在控制血糖治疗前和治疗3月后各行1次动态血压监测。采用无创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A&D Co,LTD.Model:TM-2430)。血压监测时间为24 h,设定6:00~22:00为白昼时间,22:00~6:00为夜间时间,血压数据不少于30次。以各时间段血压的标准差(SD)作为血压变异的指标:24 h收缩压变异(24hSSD)和24 h舒张压变异(24hDSD)、白昼收缩压变异(dSSD)和舒张压变异(dDSD)、夜间收缩压变异(nSSD)和舒张压变异(nDSD)。
1.2.2 HbA1c检测:采用英国DREW-DS5高压液相分析仪。
1.3 诊断标准 高血压诊断参照1999年WHO诊断标准[4]。糖尿病诊断参照1999年WHO诊断标准[5],HbA1c<7.0 mmol/L为达标组,HbA1c>7.0 mmol/L为未达标组。
1.4 治疗方法
1.4.1 控制血糖治疗:在原有口服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调整,必要时加用胰岛素强化治疗。
1.4.2 抗高血压治疗:所有患者入选前即已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服用药物多为钙离子拮抗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压控制在140/80 mmHg左右,入组后继续原有药物治疗。2组患者使用药物基本相同。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软件,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并进行相关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A组与B组比较,体质量指数(BMI)、肌酐(Cr)、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均无显著差异(P>0.05),仅HbA1c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1。
表1 2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s)
表1 2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s)
注:与A组比较,**P<0.01
组别 BMI Cr(μmol/L) TC(mmol/L) TG(mmol/L) HbA1c(%)A组(n=34) 23.94±1.27 79.65±15.57 5.22±1.15 1.15±0.325.69±0.71 B组(n=26) 24.12±1.51 74.15±15.86 5.29±1.04 1.11±0.35 8.03±0.63**
2.2 2组的BPV及血压比较 A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24hDSD、dDSD、nDSD、SBP、DBP 无显著差异(P>0.05),24hSSD、dSSD、nSSD 有显著差异 (P <0.05);B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患者的24hSSD、24hDSD、dSSD、dDSD、nDSD、SBP、DBP 无显著差异(P>0.05),nSSD有显著差异(P<0.05);2组之间比较,治疗前,2组之间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 组之间24hSSD、24hDSD、dSSD、dDSD、nDSD 有显著差异(P<0.05或 P<0.01),nSSD、SBP、DBP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的BPV比较(±s,mmHg)
表2 2组治疗前后的BPV比较(±s,mmHg)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A组比较,△P<0.05,△△P<0.01
指标 A组(n=34)B组(n=26)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24hSSD 15.68±2.30 14.19±2.33* 16.54±2.54 15.21±2.26△△24hDSD 11.43±0.95 10.92±0.99 12.22±1.10 11.78±1.15△△dSSD 14.04±1.14 13.27±1.31* 15.11±1.89 14.08±1.60△△dDSD 12.07±1.33 11.36±1.22 12.54±1.66 11.63±1.27△nSSD 13.49±2.18 12.23±1.51* 13.67±2.53 12.19±1.92*nDSD 9.79±1.01 9.27±0.89 10.33±1.13 9.59±0.88△SBP 142.43±20.15 141.96±18.72 145.28±19.19 142.87±21.76 DBP 85.77±15.38 86.12±16.33 86.91±14.82 85.64±15.11
2.3 老年EH合并T2DM患者HbA1c与BPV主要指标相关分析 在老年EH合并T2DM患者中HbA1c与24hSSD、24hDSD均呈正相关(P<0.05),见表3。
表3 老年EH合并T2DM患者HbA1c与24hSSD、24hDSD相关分析
EH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而老年人又是EH的高发人群。在老年EH人群中又常合并T2DM,两者均为最常见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导致大量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因此对于EH合并T2DM患者控制血压同时积极控制血糖达标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老年EH患者的一个重要临床特征是BPV增大。有研究证实,24 h动态血压平均水平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关系密切,BPV增大独立于血压水平升高,明显加重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程度并恶化预后[6]。影响BPV的因素很多,一般认为与神经激素的波动,交感神经的调节、压力反射的敏感性变化有关。有研究表明,糖代谢异常与高血压关系密切,可引起患者BPV增加,其核心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神经体液调控机制失调,引起心血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兴奋,导致外周阻力增加,BPV增大,造成心血管的结构与功能异常[7-8]。本研究表明,改善患者血糖异常不仅使T2DM患者血糖控制达标,而且对老年EH合并T2DM患者BPV产生积极的影响。控制血糖治疗后,HbA1c达标组患者24hSSD、dSSD、nSSD与控制血糖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BPV明显下降。同时研究表明患者治疗前后BPV的改善与HbA1c的含量呈正相关。提示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改善其体内胰岛素敏感性,控制血糖可能有助于恢复其心血管系统植物神经功能平衡,减少BPV,减少靶器官损害,从而改善患者疗效和预后。
目前高血压的治疗不仅强调强效降压,同时更关注平稳降压,通过减少BPV,减少靶器官的损害,因此把降低BPV作为高血压治疗的新策略[9]。而糖尿病与高血压BPV密切相关,因此在平稳降压治疗的同时应积极控制患者血糖达标,通过整体治疗、及时干预,减少夜间和清晨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1]金文胜,潘长玉.糖尿病高血压的治疗研究进展[J].新医学,2003,34(3):193-194.
[2]苏定冯.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的治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5,33(9):863-865.
[3]王钢.糖尿病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06,20(5):335-337.
[4]Guidelines Subcommittee.199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J].J Hypertens,1999,17(2):151-183.
[5]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R].WHO/NCD/NCS,1999.
[6]Frattola A,Parati G,Cuspidi C,et al.Prognostic value of 24-hour 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J].J Hypertens,1993,11(10):1133-1137.
[7]Vinik AI,Maser RE,Mitehell BD,et al.Diabetic autonomic neuropathy[J].Diabetes Care,2003,26(5):1553-1579.
[8]丁国华,唐义国,王香谷.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临床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01,14(3):140-144.
[9]Kario K.Morning surge and variability in blood pressure:a new therapeutic target?[J].Hypertension,2005,45(4):485-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