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坚军,施德法
中国道教“肇于周,发展于晋,盛于唐,扩于两宋”[1],经历了漫长的形成、发展过程,广布海内外。“天下名山僧占多”。其实道教与佛教一样,在建立宫观时都经过周密细致的实地考察、调查分析、选址比较,再进行规划布局,逐渐建设完善,发展到一定的规模,达到鼎盛。当然,一个道观的兴盛与否,影响因素很多,但最重要的无外乎两个,一个是区位,再一个是环境。区位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势、对外交通等;环境包括自然条件、人文环境、气候条件、经济状况、人口情况、百姓对宗教信仰程度等。因此,天下道观寺庙多依托名山大川、城市周边、经济发达地区、风景秀丽之地。依托名山大川和风景秀丽之地有利修行,便于传道。占据城市周边及经济发达地区,才能香火旺盛,殿堂辉煌,有利于自身更快更好地发展,成为道观之首,灵盛之地,名扬四海。因而,选址定点事关道观的兴衰成败,道僧都非常重视,且十分慎重。
浙江省天台山桐柏宫原名桐柏观、桐柏崇道观,系中国道教(金丹派)南宗祖庭。创始人张伯端,即紫阳真人,著《悟真篇》,为创教经典,为区别于北方王重阳为祖的金丹派,故称南宗。桐柏观创建于吴赤乌元年(公元238年),由孙权遣葛玄开创。经司马承祯、徐灵府、冯惟良、叶藏质、张无梦等一代代高道的苦心经营,在最盛时期,有道士愈千人,接客可容千众[1]。它不但有接待一般香客的馆舍和相应的厨舍、道寮、粉磨坊,甚至还有可接待高官甚至皇帝的元命殿。整个宫观,“穹楼杰阁之雄丽,云窗雾阁之高下,皆隐约于乔林翠霭之中,崇饰像丽无以加矣!”[2]气势恢弘,壮丽无比(图1)。
图1 桐柏宫旧时图Fig.1 Tongbo Palaceold-time figure
元末明初,因战事连连,为躲避战乱,大量难民涌进桐柏宫,埋下隐患,发生火灾,致使桐柏宫焚烧怠尽。到了清代,由于雍正皇帝的支持和道士范青云的努力,桐柏宫又获得了中兴。先后沿中轴线建起了山门、灵官殿、真武殿、御碑亭、大殿、紫阳殿6个层次的建筑物,雕梁画栋,龙纹巨础。东、西轴线上建起多组殿阁,东轴线上有东道寮、太极殿、迎仙楼,西轴线上有西道寮、真君殿、众妙台、方丈楼等,规模宏大,十分气派。
桐柏宫有如此辉煌的历史,究其原因,名人的作用、名山的依托及周边环境的影响无疑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从广义的天台山讲,晋代孙绰(公元341—371年)对其描述可谓“掷地有声”。他在《游天台山赋》中有云:“天台山者,盖山岳之神秀者也。涉海则有方丈、蓬莱,登陆则有四明、天台,皆玄圣之所游化,灵仙之所窟宅。夫其峻极之状,嘉祥之美,穷山海之瑰富,尽人情之壮丽矣!”[1]孙绰一赋名天下。孙绰出了名,天台山也从此出了名。葛洪(公元283—363年)在《抱朴子内篇》中指出:“诸小山不堪神丹金液,皆有木石之精,千岁老魅能坏人药,唯嵩镇、少室、缙云、罗浮、大小台等诸山神居处,助人为福,可以修真炼药者矣。”[1]据查,桐柏山上有野生植物多达665种,药用植物495种以上,这些天然的食品、药品滋补养身,延年益寿,能够满足崇道炼养者的需求。古时候的道教,视炼丹养生为修道的主要内容。大小台即天台的桐柏山非常适宜炼养,这就给宫观选址创造了最重要的前提条件。
南北朝时,道士学者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对天台山的知名度又起到一次推动作用。陶弘景在他的著作《真诰》中论述:“天台山高一万八千丈,周回八百里,山有八重,四面如一……”[1]用现在的眼光看,除对天台山的高度有些夸大外,其他基本属实。按照古代的界定,天台山以赤城为南门,嵊州金庭为北门,新昌石城为西门,宁海王爱山为东门,故有周回八百里之说。
天台县因天台山而名,早在天台县建县前天台山就名声远扬了。中国最早的史志典籍,如《山海经》《逸周传》《淮南子》《黄帝内经◦山经》《真诰》《史记》《汉书》等对天台山的山水风光和仙道传记都有记载。汉时三茅真君(茅盈、茅固、茅衷)就在天台山开拓和栖居,至今还留下三茅庵、三茅溪、三茅村、三茅科、茅导师、西演茅等一系列纪念性的地名。天台山上的三茅宫至今都与江苏茅山道院有着密切的交往。三国时,葛玄在天台创建了道教灵宝派。南北朝刘义庆撰写的《幽明录》记载了刘(晨)阮(肇)入天台采药遇仙的故事,流传非常广泛,几乎遍及整个中国。天台山佛教开拓也较早,智者大师在隋炀帝时就创建了佛教第一宗——天台宗。道教很早就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说法。天台就拥有玉京洞、桐柏金庭、司马悔山、灵墟、天姥五处,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全唐诗》提及天台的竟多达一百多处,天台山的风光、名声及其在道教、佛教和文人心目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道士修行的目的是成仙,“仙”字由“人”和“山”两部分组成,也即“山上之人”即为仙。基于这种思想,真人高僧在寺庙道观选址时,首先考虑名山大川,因而也就有了“天下名山僧占多”的说法,为避开世俗的干扰,同时又有较多数量的信徒,在宫观选址时首先考虑山形地势及其周边的人口、经济情况,一般多选择在山顶、山腰,或依崖傍壁之处。这些地方不仅气候宜人,山川秀丽,而且便于极目远眺,俯瞰凡界,有超世脱俗之感,梦想成真之神秘。人们仰看半天云中的宫观,就会想到“它是神与人的媒介,是天帝到人间的中转站,是非常神圣的地方。”[3]从而提高宫观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神秘色彩,也有利于道观的成名和远播。桐柏宫选址在“山有八重”的第二重,距第一重即人间凡界最近,易于集聚大量信徒,利于发展,充分说明其选址的高超。
中国地处北半球,一般建筑都朝南,可以冬季招阳,夏季纳凉。因此,产生“面南文化特征,甚至历代帝皇也采用面南技术。”[4]如故宫、中山陵等都正南朝向。《易经◦说卦传》中“圣人面南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礼记》中“天子负辰南向而立”。可见,面南就意味着皇位官爵与权力的象征和尊严。按照天台山一带的传统习俗,一般建筑不允许朝正南。只有桐柏宫等因为有历代皇帝的多次敕封,允许朝正南,以显示其地位之高。桐柏宫又恰恰有朝正南的好位置。其母山是大月山,山后连绵不断,有玉宵、香琳两峰象征玄武;南边案山则是端端正正的玉泉峰、玉女峰,象征朱雀。道教非常重视步罡踏斗(俗称北斗),而在玉泉峰顶恰好有建造朝斗坛的最好位置。桐柏宫两边的抱山,是左青龙右白虎;青龙山连着卧龙、华琳两峰;白虎山有紫宵、翠微两峰做靠背。而且这里还有一对山,即左剑山、右印岩,象征文武齐全;西北方有莲花峰,秀丽雄奇。如此好的地理位置,实属少见。
《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水,是建造宫观和信徒生活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山因水而活,景得水而秀,人们常常把山和水比拟成人的骨架和血脉,山无水不成为山,更不可能成为名山,人无血不可能成为一个活人。桐柏宫的水境,得天独厚。原先南面有醴泉,泉水优良。发源于玉宵峰,流域面积达6.7 km2的女梭溪,从东侧自北往南萦流于桐柏宫之前,流水绵绵,虬曲而下。在海拔954.9 m的玉宵峰顶有一小潭,虽然小,却传说是天台山三十六名潭之一。过去逢旱天祈雨求水,附近百姓往往到山顶向小潭跪拜祈祷,足见这潭意义之重大。
周围群山环抱,重峦叠嶂,流水潺潺,具有优越的小气候环境,孕育了繁茂的山林植被和参天的大树古木,为桐柏宫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条件。
《崔尚桐柏观碑》是唐明皇题额,吏部尚书崔尚作文,大书法家韩择木丹书的名碑。该碑开宗明义描写桐柏观所在位置:“其高居八重之一,俯临千仞之余,背阴向阳,审曲面势,东西数百步,南北亦如是。连山巍峨,四野皆碧,茂树郁郁,四时恒青。大岩之前,横岭之上,双峰为阙,中天豁开。长涧南泻,诸泉含漱,一道瀑布,百丈垂流,望之雪飞,听之风起。仙花灵草,春秋竞发,幽鸟素猿,晨暮合响,信足尝也。……总括奥秘,郁为秀绝,包元气以混成,镇厚地而安静,非夫神与仙宅,仙得神营,其孰能致斯哉!”[2]可见,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这里是独特的,极为适合仙道修行的宝地;一般典籍认为,桐柏“木则苏琊琳碧,泉则石髓金浆”[2]。“吴有句曲之金陵,越有桐柏之金庭,三灾不生,洪波不登,实不死之福乡,养真之灵境。”[5]桐柏宫四周有九峰,山环水抱若城郭。紫阳真人张伯端,高道张无梦寿近百岁,高道范青云寿143岁,高东篱寿151岁,就是当代的叶宗滨也107岁等;自古至今,这里寿星不断。实践证明,这里是适宜人居和养生的难得之所。出水口有高达300 m的桐柏瀑布,唐曹松有诗云:“万仞得名云瀑布,遥看如织挂天台。休疑宝尺难量度,直恐金刀易剪裁。喷向林梢成夏雪,倾来石上作春雷。欲知便是银河水,坠落人间合却回。”[6]也把这里比作仙境圣境,非凡之所;瀑布中有三井,深不可测,相传通海,称海眼。可见,当时的桐柏宫所选的地理环境极其适宜养生修道。
与桐柏宫毗邻的琼台双阙景观(现属琼台仙谷景区),以峻险谷深的西灵溪(俗称百丈坑)为轴线,两边山峰峻峭,景色优美,约有5.6 km2。虽然面积不大,却集中了山、水、石、生物景观上百处,区内峰峦迭嶂,飞瀑流泉,峻岩异洞,奇花异草,雄奇险幽俱全。许多景点常常是“仙或许知,人不能到”。明代文学家王思任游完天台山诸多景点后,依次对它们进行排队,认为琼台双阙位列第一。清康熙时的文学家潘来自称足迹半天下,游完天台山各景点后,把各个景点与全国各名山大川进行比较,最后得出结论:“至若石梁飞瀑的雄奇巧妙,琼台双阙之灵异清华,吾遍拟之而不得,则台山之独绝乎!”
琼台双阙之所以名声远扬,除奇异的自然风光外,还有十分突出的人文景观。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黄帝铸鼎琼台山”和“王乔升仙桐柏”的传说。这里还有诗仙李白的《琼台》和《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的赞美之地,《琼台》诗中的“龙楼凤阙不肯住,飞腾直欲天台去……”的诗句,已成为现在天台山风景区宣传的最有力的广告词。《求崔山人百丈崖瀑布图》则是直接描述天台山百丈崖瀑布的:“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除李白外,白居易、孟浩然、宋之问、元稹、杜甫、刘禹锡、皮日休、罗隐、陆游、白玉蟾、司马光、欧阳修等,也都在这里留有众多美丽的诗篇,赞美此地优美的景色。
综观中国的道教和佛教的生存、发展与兴衰,不仅与区位、环境有关,还与中国历朝历代皇帝的喜好和倡导息息相关,也与文人士大夫的褒扬、传颂密不可分,桐柏宫的发展、兴盛也是一样,良好的人文环境对桐柏宫的形成、发展和兴盛具有重要的作用,产生重大的影响。
早在三国时,吴主孙权于天台山之右,造桐柏观,命葛玄仙翁居之。有“山中宰相”之称的南朝陶弘景频繁往来于桐柏和茅山之间,得到梁武帝的大力推崇。隋文帝在位时,太子晋王杨广诏请天台道士徐则,问以道法,后尊徐为“天台真隐东海徐先生”。徐病逝后,晋王命徐陵为他作碑赞颂。唐高宗调露期间,司马承祯来桐柏,帝降《赐司马承祯置观敕》,其后三任皇帝共4次召司马承祯进京,问道商计。唐宪宗期间,皇帝派柳泌来天台山采药,祈求长生不老。唐武宗期间,帝慕天台道士徐灵府道高,曾数次降旨召徐进京,都被徐以“甘老在岩松”委拒。后梁太祖朱温,非常重视桐柏观,除给以丰厚赏赐外,还诏改桐柏观为桐柏宫。五代吴越王钱弘佐和钱弘俶,不但下令重修桐柏宫和免除赋税,还给以丰盛的实物赏赐。北宋初,桐柏道士张无梦受宋真宗赏识,曾召入宫中问以道法。张回天台时,真宗集文武大臣31人赋诗为张送行。张无梦高徒陈景元,受宋神宗两次接见。张伯端创道教南宗后,几经传承,影响越来越大,至五祖白玉蟾时,宋宁宗召白至临安府请教养生之道,并诏封他为紫清真人。宋徽宗时,桐柏道士王灵宝善医术,被帝召进京为太后治病,及愈,赐游御花园,并赠伯夷叔齐石像回天台。元世祖时,桐柏道士王中立甚得帝宠,曾被召入大都,被封为“仁靖纯素真人”。清雍正时,下令重修桐柏宫。宫成,雍正亲自立碑记事。除以上所列之外,其他赐额、赐物、投龙、祈祷等更是多不胜计。
此外,历代的文人骚客对天台山的赞美和褒扬,使天台山成为名扬四海的名山大川,寺观以山而闻名,山以寺观而远扬,寺观为名山增色,名山为寺观发展兴旺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发展农业、解决吃饭问题成为当时的首要问题。1959年为解决天台县周围数千亩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天台县人民政府决定在原桐柏宫所在的位置,兴修了蓄水量1 100万m3的桐柏水库,桐柏宫从此湮没于水库之底,一代名观就这样灰飞烟灭,退出了历史舞台。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大大加快,文化事业迅速发展。随着对桐柏宫的历史、地位、人文等的深入研究和发掘,要求修建桐柏宫的呼声与日俱增。
桐柏宫的复建任重而道远,既要考虑名山名景的依托,又要考虑道教文化与山水文化的融合;既要考虑出行便利的交通条件,又要考虑对自然环境的最少干预;既要考虑养生修炼场境,又要考虑理想的山水环境;既要考虑有足够的发展空间,以便与中国道教金丹派南宗祖庭相匹配,又要考虑对整个天台山旅游的影响,使其融入天台山旅游网络中,等等。2007年11月,上海润清建筑设计事务所为桐柏宫的修建做了总体规划和设计(图2、图3)。2010年7月,桐柏宫正式开工修建,在确定其修建地址时,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要求,尽量利用原有大环境,在原址的北面偏东相对开阔处重建桐柏宫,宫前有碧波荡漾的桐柏湖(桐柏水库),地势开阔,风光优美。风水四灵兽之一的玄武由原先的大月山改成了方瀛山,气势也更加弘大。由于该处的山林植被欠佳,目前应大力进行封山育林和山林绿化工作,以便尽快营造山水环境。同时,加强对周边山地的植树绿化,形成植被繁茂、景色优美的大环境,使道观建筑掩映在隐蔽的山林中,创造出“以林掩其幽,以山壮其势,以水秀其姿”的新桐柏宫胜景,成为又一处新的洞天福地盛貌[7]。
图2 桐柏宫规划设计图Fig.2 Tongbai Palace plan design
道教文化是通过道教宫观建筑表现出来的,更是通过宫观来弘扬和发展的,诸如劝人为善、保护环境、崇尚自然、返朴归真、养生健身等内容,都与当今倡导的建立和谐社会的内容相吻合,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8]。在各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桐柏宫的修建工作一定会功德圆满。
图3 桐柏宫正殿立面图Fig.3 Tongbai Palace main hall elevation
桐柏宫在历史上曾是中国道教金丹派的南宗祖庭,历史悠久,规模壮观,气势恢弘,盛极一时,声名远扬,在中国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在选址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区位、环境、山水、地形、植被、人文、经济及人口等基本因素,严谨而周全,其建筑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桐柏宫的成长、发展、兴盛和衰败固然与风水环境有一定的关系,但与社会、经济、文化及人文因素的关系更为密切,尤其受历朝历代的封建统治者的喜好、宠幸、恩泽等的影响更大。开展对桐柏宫历史、文化、原来状况、艺术价值、建筑形制等的研究是必要的,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科学文化价值。
[1] 褚定济.仙境天台山[M].香港: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03.
[2] 王中立.天台山志◦宫观(元至正27年)[Z].
[3] 王玉德.神秘的风水[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4] 程建军.风水与建筑[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5] 陶弘景.真诰(南朝)[Z].
[6] 许尚枢.天台山诗词曲赋选注[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4.
[7] 单霁翔.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文化城市建设[J].城市规划,2007,233(5):9-23.
[8] 王燕文.延续历史 传承文明[J].中国名城,2007,78(1):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