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X”与“X不说”

2011-06-25 09:30王佳珺
海外华文教育 2011年4期
关键词:连词句式语义

王佳珺

(上海师范大学,中国上海200234)

一、前 言

由否定副词“不”与动词“说”共同构成的“不说”,原本是个状中式偏正短语,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成为可表分句间关系的关联词。历史上对于“不说”及相关内容作过研究的学者不少①,他们主要从“不说”词类地位的确定与否、句法结构、语义语用特征、语法化过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可见学者们对于“不说”及其相关问题已有了关注。不过,真正对于“不说”的研究数量较“别说”等相似词语却不算太多,大部分是学者附带提及,有许多还停留在它是否成词这一基础问题上,未得到更多专门细致的研究,其使用情况和原因也缺少更科学更深入的归纳和总结。且学者们大都是将“不说”作为一个个体进行宏观分析,鲜有将研究重点放到由“不说”构成的“不说X”与“X不说”两种下级句式上的。对此两种“不说”句式是否一致的问题,以及“不说”在这两种句式中所体现出的特性问题,关注度似乎还显不够。

我们曾对北大语料库现代汉语语料中“不说”词条进行了统计,得出其分布数据如下:

表1

统计结果表明“不说X”和“X不说”句子的出现频率相差不多,然而事实上它们却并非完全相同。笔者试在“不说X”与“X不说”的分类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不说”句的特性。

本文拟分三部分,分别从两句式的句法结构、分句间关系、语法化与连词化方面入手进行比较与论述,最后稍谈谈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问题。为行文方便本文以A代表“不说X”式,B代表“X不说”式,并将“不说”前附有副词或连词的“且不说”一类也纳入讨论范围②。本文所述论点多表明一种倾向,而非绝对的语法规则。文中例句如无特别说明均出自北大语料库。

二、基本句法结构

A式中“不说”大多出现于前分句p③,少数出现于后分句q(57条),大部分“不说”前有“且”类词(占67.8%)。B式中“不说”全部出现于p④,少量前有“且”类词(占12.8%)。

对语料作一分析后可以得出两式的构成情况及各句式在A、B式中所占的比例。我们发现,“不说”经常与另一分句中的关联词搭配使用,这些关联词按其集合特征来看主要有四小类:唯一性范围副词、转折连词、让步连词和递进连词。结合各句式所表含义,我们将A、B式也以此命名,即唯副式、转连式、让连-递连式⑤、递连式。

1.唯副式:不说X/X不说,单(说)Y就Z。q由“单、光、仅、只、就”等唯一性范围副词与“就、也、亦、便、即”等构成。“单”类词可复用,后面还经常出现“说、提、谈、论、讲”等具言说义的词。例如:

(1)不说它在文献学上的重要价值,以及其传入中土以来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仅就一般欣赏而言,这也是一部十分有趣的故事集。

X、Y可为体词性或谓词性成分,X以体词性居多⑥,Z一般为谓词性。例如:

(2)我丢东西是有名的,别的不说,光是眼镜就丢过好几副。

“单”类唯副词可隐含,其后的成分重读。例如:

(3)不说别的,一句话就能问住你。

Z项缺失的情况,“不说”还带有一定言说义。例如:

(4)短篇《三言》不说,只_谈_几部长篇古典。

A式中还包含B式没有的特殊连用式“不说X1,不说X2,……,单Y就Z”。中间项可无限增加,一般“不说”前有“且”类词。例如:

(5)且不说时代需要英雄,且不说英雄是艺术的永恒的主题,也不说我们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艺术有责任去表现他们,单说这样的心态,就是不健全的,不完整的。

2.转连式:不说X/X不说,但至少也Y。q由“但、却、可”等转折连词与“至少、起码”、“也”构成。“但”类、“至少”类和“也”可同时或两两或单个出现。A式中“也”放在后居多,B式则一般没有“也”。例如:

(6)不说一言九鼎,但在总部和军区机关说话都是相当有分量的。

(7)别的人不说,至少还有我和你!

X经常是正反问句。例如:

(8)这样的规定对不对暂且不说,但_起__码_杜绝了捐款被一些有权的人拿去谋私。

A式还可在全句主语后出现。例如:

(9)人们挣钱不说完全是为了消费,至_少__可__以__说_主要是为了消费。

3.让连-递连式:不说X/X不说,就是/就连Y也Z。q由“就是、就算、即使、即便、便是、即”等让步连词或“连、就连”这两个递进连词与“也、亦、都、仍、还、就”等构成。例如:

(10)不说类猿人,就是原人的脾气,我们大约就很难猜得着。

(11)学校没钱招待不说,就连最起码的接送都做不到。

A式的“不说”大多能用“别说”来替换,B式则不行。例如:

(10)*别说类猿人,就是原人的脾气,我们大约就很难猜得着。

A式还有多项Y连用的例子。例如:

(12)且不说由于缺乏相应的消费市场,生意做得很艰苦,就算一帆风顺,就算大把大把地赚了钱,又怎么样呢?

4.递连式:不说X/X不说,还Y。q由“还、并且、而且、且、也、亦、又”等递进连词构成,其中“还”用例最多,B式中为219条。A式中“还”大多在p句主语后出现,一般只替换为“更、并且、而且”。两式偶有递进关联副词“更、最”等出现。例如:

(13)到那时,且不说他何成浚不可能邀功,弄不好还会丢掉乌纱帽,甚至有性命之忧。

(14)种类少不说,而且越摆越高档,俨然成了“精品屋”。

5.此外,B式还有一种变式,即:撇开X不说,Y。以上四种关联词在q中都有出现,因此也可将此变式归入上述各类。“撇开”一词出现最多⑦。X大多为名词性,代表确切的事、物。“不说”可由“不谈、不讲、不论、不算”等替换,一般能省略,同“撇开类”词的搭配趋于固定化。例如:

(15)撇开别的不说,光土豆下山就了不得。

(16)从环境上看,除去恼人的小煤窑的干扰不说,还_有_三角债和运能低。

由统计结果可发现A、B式分类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但它们对句式选择的倾向性却很不同,A式偏向于唯副式,B式偏向于递连式(见表2⑧)。就X的属性来说,前者偏向于名词性,后者偏向于谓词性。这可能与其表现的分句关系有关。

表2

三、语义特征与分句间关系⑨

“不说X”与“X不说”句式分类繁多,语义复杂,影响分句间关系的外在因素不少⑩。分句间通常蕴含递进关系,大致有两种表现方式,一种是用让步(转折)方式表隐含的递进,一种是直接表递进。

复句格式为复句语义关系所制约,格式一旦形成,就会对复句语义关系进行反制约,A、B式在句式选择方面有倾向性,自然其分句间的关系也如此。A式倾向于前一种,B式倾向于后一种,递进程度也有弱强差别。

1.用让步(转折)方式表隐含的递进。多见于唯副式、转连式和让连-递连式,A式稍多。全句意思是“暂且不谈论p,而只谈论q”,分句间有递进意味。

唯副式递进意味较淡。“不说”意为“先不管、不谈论”。整句话从字面上看是典型让步句式,然而后分句的“单”类唯一性副词却将论述范围逐步缩小,使后项成为文意凝贮的焦点,突出其显著性、重要性,是用举特例来表递进。例如:

(17)且不说茶与烟酒相比之有益无害,光是那份高雅脱俗、经济实惠的感觉就足以令人满意。

(18)这些机构一旦遭到恐怖袭击,人员损失暂且不说,单是数据损失和业务中断就足以使全球金融市场陷于瘫痪。

上二例的前后项都是“茶的好处、恐怖袭击的坏处”,但话者认为后项才是“令人满意、金融市场瘫痪”最显著的原因。

转连式递进意味稍浓。“不说”有“即使不(论)”之义。先让步引出一个程度量级高的条件句,再转折引出排除此条件的结果⑪,以此表整句的递进。q大多是订补性事实或论断,是最基本、最应实现的、最重要的条件。句中的“至少”类词将某事放到最低限度,是用举最小例来表递进。例如:

(19)价格上不说最低,但.保证不高;不说质量最好,但.保证满意。

(20)声音质量有改进不说,至少大大省去在听一首乐曲时常常翻换唱片之苦。

X若表疑问,则是将其隐含的不利、负面的可能性降为最小,转移语义以强调后项。例如:

(21)就是奴家亲自安排与叔叔吃,不说好不好,起.码.干净,不闹肚子。

(22)其效果如何不说,至少敢这样宣传、能这样宣传的报刊,还为数不多。

“且不说”出现于后分句则能在强调前项的同时起补充说明的作用。例如:

(23)这至少涉及到格里菲思家的仁慈,且不说他们的家族荣誉。

类似“不说X,至少Y”组合的长期使用,已使A式成为转连式的优先选择。

让连-递连式递进意味更浓。“不说”与“别说”相似,意为“不要说”甚或“不用说”。X、Y处于一组荷恩等级中,Y的程度量级比X高⑫,这是区别于转连式的地方。先以“不说”衬托铺垫前项,再以“就是”类让步连词纵予强化后项,表示更深一级的递进语义。例如:

(24)如果退回去不说十来年,就是五、六年,谁也不会听出这一点。

A式有些句子的p说明一个事实,q则是与之相反或对虚拟情况的假设,同样是否定前项,突出后项。例如:

(25)且不说乔家没有这笔银子,就是有,要练一支能灭了刘黑七的队伍,也不是件容易事啊……

递进连词“连、就连”在“不说”句中有着与“就是”等相似的功能,q是递进的基点,p是递进的终结,X、Y的程度高低能反映“贬低轻视”或“抬高排除”的递进含义,因此上文将之归入让连式。例如:

(26)中亚各国且不说,就连巴尔干半岛上的一些国家,也活跃着新疆的生意人。

此外,A式特别是A唯副式中有些特殊的句子,“不说”留有较多言说义。表面上看分句间似有并列、选择或解注关系,实际上其深层次体现的仍然是主观性递进关系,后项乃为话者的表述重点。例如:

(27)不说中外,单论今古吧。

(28)且不说他单枪匹马一举抓获10个窃贼,咱就说他那次将4个持刀歹徒一网打尽。

2.直接表递进是递连式所表现的情况,递进意味最重,B式占绝对优势。邢福义(2002:215)和周静(2003:198)中将之称为“排除式递进句”,用排除的句法包含加合关系,p充当递进关系的基事,用贬低前项用以突出后项的重要性,表达“不但X,而且Y”的意思。例如:

(29)这曾靖南一点歉意都没有,始乱终弃不说,还硬栽给我姐姐各种罪名,让人忍无可忍!B式还可表示反递意味:

(30)算了算了,这东西不成器不说,倒把孝文给引坏了!A递连式不多,程度轻于B式,X全部为谓词性成分。例如:

(31)且不说效果不佳,而且是“东边日出西边雨”,家里禁了,可以到社会上去看去听。

而B的变式则大多采用让步方式表递进,即由“撇开”类词“暂且不管p,只讨论q”的字面意义来排除前项、突出后项,表达进层含义。例如:

(32)抛开制作技术不说,就拿总体的外包装、客观条件来讲,大陆歌星比港台的要优越得多。也有少数例句所表的递进关系较明显,一般由后面的“还、也、又”等关联词来凸显。例如:

(33)撇开化学上的多样性不说,大脑中还有精确的连接,而线路板只能是一个苍白无力的模拟。

“化学上的多样性”前文已讨论过了,作者并不是真的“抛开不谈”,而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更重要的“精确连接”问题。

“不说”可以将X标记为暂且不被考虑的成分,使X相对于后项产生层级区别,继而产生递进含义。尽管A、B式在分句间关系及内部语义上呈现出相似的情况,它们倾向于选择何种表递进的方式却并非完全相同。唯副式占多数的A式多采用让步的方式表递进,递连式占多数的B式则多可直接表递进。递进强弱方面似乎有“体词性A式〈体词性B式〈谓词性A式〈谓词性B式”的区别。不难发现,A、B式的句法结构和分句语义、关系有着显然的对应,两者联系密不可分。

四、语法化与连词化

“不说”词类地位的确定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已将“别说”等列为词项,却迟迟未收录“不说”。不少学者呼吁将它纳入连词行列,笔者也深为赞同。问题是A、B式中的“不说”都能视为连词吗?在什么情况下才是连词呢?结合“不说”的语法化过程似乎更易对这一问题作出判断。

“不说”的语法化、词汇化过程相互交织,A、B式在出现时间上有先后对应关系。

“不说”本为状中式偏正短语,由“不说出来”逐渐有了“不谈到、不论及”之义。明代时“(且)不说X,却说Y”这种格式很常见⑬。例如:

(34)不说邬犁、琼英进兵,却_说_宋江等在昭德俟候,迎接陈安抚。(《水浒传》第九十八回)

“不说X却说Y”表明Y更重要,X、Y的不等值容易演化出某种主从关系,清代渐渐出现类似A唯副式的句子。例如:

(35)不说别的布施,单是佛事一项,已经比前头要多出好几倍了。(《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八回)

清代还出现了“不说别的,Y”格式⑭。“不说”保留着言说义,虽然词汇化过程尚未完成,但关联功能已经产生。随着体词性X的前置,“不说”话题化过程开始,以“别的不说”为代表的B唯副式出现了,民国时期数量增多,有固定格式化趋向。例如:

(36)皇上合意,别的不说,单是军机大臣那儿,就会少碰几个钉子。(《大清三杰》第十五回)

句法环境的转变和“说”的虚化促使“不说”逐渐词汇化⑮,A、B式也随之进行各自不同程度的语法化。

及物功能的扩大使“说”能带上谓词性宾语,根据汉语“不”类词的粘合规律,当“不”修饰的中心词因后面出现其他动词而变为次要成分后,“说”与“不”的关系也会相应变得次要,话者反复使用下很容易把它们看作一个集体起作用的单位。再加上“说”的主体即逻辑主语的经常性隐去促使“说”虚化,“说”和施事脱离更易于标记两命题之间的关系。在复句范围内,事件X同Y相对照的情况增多,次要分句中的一些成分转移到关注焦点外,全句便能表达主次和程度上的轻重,隐含递进关系了。

明代开始出现“不说X,倒/反Y”格式⑯,《红楼梦》中“不说”句大多属于此类。“不说”还有言说义,隐含反递意味。例如:

(37)不说二爷不喝,倒要说我不尽心了。(《红楼梦》第九十回)

清代至民国时期A式有了很大发展,除了本已有的唯副式,其他格式也陆续出现了基本框架。例如:

(38)虽不说腰缠万贯,但也是吃几辈子吃不了。(《雍正剑侠图》第四十二回)

(39)见门外静悄悄的,不说汽车马车,连人力车都没停着一辆,知道还早。(《留东外史续集》第十六章)

(40)不说他看低了我,就是我也太看低了自己。(同上第二十二章)

(41)你现在要称万岁,不说你反,还要编排我们反吗?(《西太后艳史演义》第七回)

受A式体词性X前置用法影响,B式的谓词性X经过类推作用也出现了前置用法。中介位置联系项的空缺使实词“不说”语法化为一个后置虚词,具有了关联性。明清时期还仅以“别的不说”为主的B式,民国时期开始出现不少表分句递进义的例子。例如:

(42)你把人家的槟榔都给捻碎了不说,也耽误人家的生意,影响人家营业。(《雍正剑侠图》第四十四回)

(43)爷您自己生气不说,还把家人给误赖了。(同上第五十回)

句法位置的改变使“不说”的言说义加速淡化,经常和递进关联词搭配使用又使B式直接表递进的功能逐渐固定。

A式的“不说”经常有言说义,它虽有了直接表递进的用法,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却仍以用让步表递进为主。它将直接表递进的功能通过类推转加给B式是出于功能分配经济性的原因,符合语言的发展规律。

根据一些学者提出的关于连词认定的标准⑰,在“不说”词汇化初期出现的唯副式、转连式中的“不说”似乎还不是真正的连词。“不说”在重新分析过程中仍然带有一定言说义,是成句的必要构件,它们往往可与“单说、光说、但至少可说”等肯定言说形式对应出现,能兼表分句间的关联作用。这种情况A式较B式更明显。例如:

(44)不说穿的怎样,单说为争喝半碗玉米糊糊,小兄妹们也没少打闹哭叫。

(45)穷奢极欲,暴殄天物的丑恶行为不说,单说今天,富了以后所产生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就让世人震惊。

考虑到此类“不说”词汇化的不成熟,我们不妨如邢福义(2002:215)称它是一个超词形式的复句关系词语。

而“撇开X不说”本义就是不谈论X的意思,“不说”与“撇开”已变成一种习惯搭配,也不宜单独视为一个连词。

让连式和递连式在“不说”词汇化后期出现,A式比B式早。

X有时为体词性,“不说”往往留有谈论之意,参考张谊生(2002:82)称之为半虚化的关联词语似乎更好。例如:

(46)不说历史,就_是_现在仍有十几万女兵活跃在军中数百个专业的数千个岗位上。

当X为谓词性时,A、B式的递进义得以凸显。“不说”往往已经虚化,纯粹起分句间的连接作用,可视为连词。例如:

(47)不说我们家还没到这个经济水平,就是到了,一家三口两辆车,也太招摇了。

处于“不说”虚化最终阶段的B递连式更是如此。“不说”不能单独充当句法成分,也没有限定和修饰作用,仅仅用于连接前后分句并直接显示其递进关系,宜当作连词。例如:

(48)害得这位龙游乘客受骗多跑路不说,还花了不少冤枉钱。

对于表递进B式中的“不说”,影响判断其连词地位的因素可能是它在句中所处的位置。若单从“不说”后置的位置上看,会发现它是很符合助词的特点的⑱。可是除了比况助词外助词一般不与其它词语共现组成框架结构,而“不说”与其它关联词共现的情况却很多,比如与“还”的大量搭配使用,这体现的恰恰是连词的特点。特别是发展到后期,即使后文不出现相对应的递进连词,“不说”句也能表达出递进含义,这说明“不说”已完全吸收了表递进的作用,成为能起连接两分句又纯粹表关联意义的连词了。例如:

(49)沙尔索真是个小人,把尼奥的书弄脏了不说,现在放下家中的脏乱不整理,居然玩到别人家了!

在“不说”语法化历程中,A式先于B式出现,虚化程度没有B式高。A式表直接递进的情况虽在发展,数量却远少于B式。B式的两种功能得到同时发展,并在直接表递进上占优势。

A、B式中的“不说”都有成为连词的情况。受“不说”语法化程度影响,以唯副式为主的A式连词情况较少,以递连式为主的B式连词情况较多。谓词性B递连式作为语法化连续统中虚化程度最高的形式,其中的“不说”已成为专表递进的关联连词。

从长远发展来看,B式递进句中的“不说”似乎有发展为话语标记的迹象⑲。“不说”还未发展到可以单用的程度,但随着使用频率的提高,“不说”也有可能成为兼有连词与话语标记语两身份的一个词。

五、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建议

有关“不说”的这两种下级句式,在“不说”词性、句法结构、深层语义等等方面有同有异,构成的连续统较为复杂,给外国学生对其的正确理解造成一定障碍,也给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带来些许困难。

要帮助外国学生了解“不说”在句子中到底表何义,首先必须让他们明白“不说”在这两个不同位置上使用的具体情况,以及其所表现的语用效果。

唯副式、转连式、让连-递连式、递连式各自都有显性的关联词语与之呼应使用,学生要判断起来并不难,而A、B两式在其中的倾向性又很明显,我们可以默认转连式、让连-递连式属于A式,是弱递进;递连式属于B式,是强递进;唯副式则A、B兼有,保留言说义较强,是隐含递进。

从语用方面来说,“不说”可以改变话者的论述角度,转换情节与信息,发挥提示与强化功能。“不说”的虚化过程导致了B式主观化程度较A式更强,学生同样可以根据这种语用上的区别帮助理解。A式先出现“不说”,受其原有言说义影响,听者潜意识里会认为“不说”引出的X并不重要,他知道话者即将转换话题,便会不自觉地放松对X的警觉而将注意力全集中于后项。话者若想表达新信息,又不愿听者过分关注旧信息或意图全盘否定旧信息的话,往往选用A式。B式先出现X,由于话题有延续性,即使X是旧信息,听者一般情况下也会先完全接受它并顺着原有话题思考。直到“不说”出现,他才会意识到话者其实想要转换话题,再经比较便能自然推理出话者对前后项的层级判断。话者若想在旧信息上追加新信息,表达对前后项的主观判断,而又不愿全盘否定旧信息并突兀地转换听者对话题延续性期待的话,往往选用B式。教师还需揭示“若X分项越多、长度越长,结构越复杂,越倾向于选用A式;若Y是如此,则倾向于选用B式”的语言事实。教师通过对大量例句的分析,可以从最有趣的问题“在‘p不说,q’中,话者明明已经说了‘p’,为什么还要自相矛盾地在后面加上‘不说’呢?”出发,培养学生对后发展出强递进意味的“X不说”句式的语感。

此外,由于各国人们语言习得情况的不同,对汉语习用者来说虚化为表递进连词的后置“不说”应该更难理解,而对于某些语言的习用者来说,他们的母语反而使他们更易学习、接受汉语中“X不说”表递进的特殊用法。例如依靠添意助词、接续助词等表示各种复句关系的粘着语韩语,在表示递进的方式中最常见的便是后附的“p ,q”、“p ,q”等格式,B式“不说”的出现位置及所表含义同这些成分一模一样。像汉语这种SVO语中,也有如SOV语序的韩语那样的表达方式,教师在授课时可适当予以说明,并突出“不说”在句法位置上的“超常”变化是由其更虚化的表义意图推动造成的,加深学生对B式的印象,帮助其正确理解此类语句的重点。

六、结 语

本文以“不说”句为对象,围绕“不说X”与“X不说”这两种句式,在讨论两者基本句法结构、逻辑关系及语义特征、语用特征、语法化与连词化问题的基础上论述了“不说”句的特点以及其两种下级句式在各方面的异同。(它们的细微差异大致整理如表3)

表3

这三个方面有相互联系和作用,紧密不可分割。A、B式在句式构成方面有同有异,而句式选择的倾向性则与其所表的语义关系有关。“不说”的词汇化、语法化过程同样对它们的差异起了不小的作用,同时也影响了“不说”词类地位定性的问题。

本文只是笔者在对前人研究成果总结归纳的基础上,对“不说X”和“X不说”句式的粗浅比较研究。“不说”句式纷繁复杂,仍然有许多未解的问题存在,比如两句式在语义、逻辑关系上有哪些更鲜明的不同处等问题,尚需更先进的理论支持和深入研究,希望本文能引发更多人对“不说”句式的关注。

注释:

①如黄惠英(1996)、吕叔湘(1999)、张斌(2001)、邢福义(2002)、董秀芳(2004)、李敏(2005)、李宗江(2009)等。

②且类词如“且、暂且、姑且、先、虽、自、还”等。本文将“且不说X”归入A式,“X且不说”归入B式。

③前后分句(p,q)指与“不说”相邻的两个分句,包括复合复句中间的两分句。下文一律标注p,q。

④暂无一例出现于q。仅有的例句“圈爷这人,反动不说。男不男女不女的,他算啥‘人民艺人’?”由于文中句号的断句功能,故此排除于B式之外。

⑤句式和意义有关联,此处将“递连”归入与后文论述的分句间关系有关。

⑥这在B式中更为明显,体词性X占86.8%。

⑦还有“抛开、除掉、除开、除了、除去、除、按下、放下、搁下、舍去”等与之搭配。

⑧一部分例句无关联词对应,一部分例句呈现出个体性特征,都暂不列入此表。括号内为例句数。

⑨本文将两分句间的事理、逻辑和心理关系纳为一体,进行了主客观方面的综合考虑。

⑩笔者认为主要是“且”类词的有无、相对应的关联词、“不说”前后的连接成分等。

⑪吕叔湘认为是纵予句的变型,上句只是个陪衬,下句包含一个纵予句。

⑫李宗江(2009:3)和董秀芳(2004:157)都认为,p引出的条件句在程度量级上较低,q代表排除任何条件的结果,在程度量级上更高。

⑬《水浒传》51例,《西游记》10例,《金瓶梅》17例,《三言两拍》19例。

⑭初例似乎出现于《儒林外史》,后逐渐增加,《官场现形记》中有7例。

⑮“不说”中间不能插人其他成分,“不”和“说”都不能单独被修饰,其后的下文不再出现“说、讲”类动词,整体的意义不是“不”与“说”的意义的简单相加,可以表示打算、计划、考虑等心理活动。

⑯初例似现于《喻世明言》。

⑰邢福义(2002:123)提到连词的主要语法特点“只有连接作用,不能成为句子成分”。郭锐(2002:233)认为小句间连词的划分标准是“用在主谓结构或谓词性成分前面,但是不能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或单用,或者可出现在主谓之间,但前面或后面一定要出现别的与其搭配使用的分句或句组”。董秀芳(2004:152)认为“如果存在一个与‘不+动/形’意义上相对应的‘动/形’肯定形式,我们就认为它是短语”。

⑱张谊生(2002:5):助词是附着在词、短语或句子上的,粘着、定位的,表示一定附加意义的虚词。

⑲董秀芳(2007:50):不对命题的真值意义发生影响,基本不具有概念语义,作为话语单位之间的连接成分,指示前后话语之间的关系,标志说话人对于话语单位之间的序列关系的观点,或者阐明话语单位与交际情境之间的连贯关系。

常海星:《“不”构成连词“不X”的语义、句法基础》,《长江学术》2009年第3期。

董秀芳:《“不”与所修饰的中心词的粘合现象》,《当代语言学》2003年第1期。

董秀芳:《汉语的词库与词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董秀芳:《词汇化与话语标记的形成》,《世界汉语教学》2007年第1期。

付琨:《现代汉语后置关联标记研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郭锐:《现代汉语词类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黄惠英:《现代汉语里一个新的关联词语“不说”》,《汉语学习》1996年第5期。

李敏:《递进连词“不说”及其语法化过程》,《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李小玲:《话语标记“X说”的词汇化研究》,汕头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李宗江:《连词“不说”的语义和语用功能》,《汉语学报》2009年第3期。

刘芳:《析言说义动词“说”的语法化》,《语文学刊》2009年第2期。

吕叔湘主编:《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沈家煊:《“语法化”研究纵观》,《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年第4期。

沈家煊:《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当代语言学(试刊)》1998年第3期。

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刑福义:《汉语语法三百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于静丽:《“X说”的语法化与主观性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

赵询思:《“说”一字在现代汉语中的虚化情况》,《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1期。

张斌主编:《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年。

张谊生:《助词与相关格式》,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张谊生:《“就是”的篇章衔接功能及其语法化历程》,《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第3期。

周静:《现代汉语递进范畴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猜你喜欢
连词句式语义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语言与语义
表格大团圆,连词学得全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上”与“下”语义的不对称性及其认知阐释
西夏语中的对比连词 djij2
认知范畴模糊与语义模糊
特殊句式
语义分析与汉俄副名组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