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校散发精神的魅力

2011-06-24 04:52赖配根余慧娟
人民教育 2011年10期
关键词:滨湖学校教育

赖配根 余慧娟

寻找陶冶学校气质的途径

2007年底,钱江就任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局长。

此前不久,滨湖教育以高分通过“江苏省县(市、区)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按照江苏省的规划,全省全面达到滨湖这样的水平要到2020年。“如果跟一些不发达地区比,我们可以10年不干活了。”

他真的可以做一个悠闲的局长吗?

另一个背景是,作为2000年才组建的新区,滨湖大部分地区原来是无锡的郊区、农村。2008年,市政府选址滨湖。滨湖将一跃而为无锡的“首府”。与此相适应,原来的农村或郊区教育要尽快“转型升格”为核心城区教育。

也就是说,滨湖教育急需发生气质性的变化。

这个重任,就落到了钱江身上。

建几座漂亮高楼是容易的,改变学校精神面貌却是漫漫长路。

而学校内涵的发展,其关键恰恰是教育精神气质的陶冶、塑造。

他带领他的团队艰难地寻找改变的切入点。最终,他们提出了“校(园)本提升战略”——实现滨湖教育“转型”,必须有战略思维,而不能局限于技术层面的操作。2009年6月,滨湖区教育局下发了两个文件:《关于组织全区学校实施“校(园)本提升战略”的意见》和《关于组织制订“校(园)本提升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两个文件的关键,就是给予学校“走自己的路”的空间,激励学校形成自己的教育气质。

其实,滨湖原来也有学校发展方面的设计。不过,以前叫“发展计划”,现在改叫“发展规划”。一字之差,境界却有天壤之别。“计划”关注的是硬件及学校的具体事务层面,“规划”侧重的则是学校文化的引领、建设;“计划”让学校的硬件“武装到了牙齿”,“规划”则要使教育的内涵发生质的飞跃;“计划”是教育行政为主导,学校配合行政,“规划”则是以校为本,行政服务学校。

因此,“校(园)本提升战略”明确提出:所谓“提升”,不仅是校舍装备等硬件环境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学校办学理念、学校文化、课程实施、管理水平等软实力的提升;而“校(园)本”则是“提升”的手段、途径和策略,其内涵包括学校的自主意识、自主权、自我依法约束、自我保障机制等。

其核心是赋予学校自主发展的权力。

正如一个人精神世界的形成主要依靠个人的自觉自主一样,学校教育气质也只有在自主发展的过程中才可能逐渐养成。

滨湖重新打造评价学校的“尺子”。按照“校(园)本提升战略”的设计,对学校的评价分为三个板块:“基础性指标”、“发展性领域”和“干预性指标”。“干预性指标”是教育行政根据法规和规范的要求,对学校办学行为进行行政干预和规范导向;“基础性指标”属于保底性要求,主要指学校在依法办学、办学条件、学校管理、学校质量等方面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发展性领域”则是指学校以现代教育理念为导向,根据自身现状、潜能及对未来发展的前瞻性思考,自主确定的发展领域和目标,这是学校“自我设计”的自由空间。

前两者侧重的是规范、统一,这是学校发展的基础,“发展性领域”突出的则是个性、特色,这是学校教育魅力之所在。滨湖的“校(园)本提升战略”,其灵魂在于后者。

自主发展的空间一旦开放,学校的教育气质便开始悄然发生变化。

初中强,则教育强

初中是基础教育的“细腰”。

滨湖却要让“细腰”茁壮起来。“我一直有个想法,假如我们区把初中教育办得比较好,并且带动小学发展,那么滨湖教育就与别人不一样了。”钱江说。

使初中产生内部“化学效应”、为初中“壮腰”的,是“校(园)本提升战略”。

雪中:“闲笔”写出教育的灵韵

到了无锡,别的地方也许可以不去,但一定要去雪浪街道——这里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到了雪浪,别的地方也许可以匆匆而过,但一定要在雪浪中学(以下简称“雪中”)驻足。

因为雪中有个“民间文化收藏中心”。

爬上雪中主楼的四楼,我们就走进了雪浪地方特色书画作品和民间收藏的海洋:有六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片、骨针,有各种各样的毛主席像章,还有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铜镜……整个四楼特色文化展,共展出文物万余件。五楼则是民俗文化展,共有各类旧式农具、家具,斗笠、蓑衣、老式床等800余件(套)。

每件藏品细细看下来,就是重新抚摸一遍古老的历史。

拥有如此规模“民间文化收藏中心”的学校,在全国也许是独此一家。

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要过一把收藏的瘾,雪中建立这个中心,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丰富而独特的文化体验。

2006年,雪中创建成了江苏省义务教育现代化学校,与整个滨湖教育一样,也面临发展的瓶颈:硬件上去了,下一步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

2009年,全区“校(园)本提升战略”的实施给雪中带来了机遇。他们开始分析、梳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他们发现了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环境。学校位于葛埭文化的发祥地。“作为全国闻名的文化乡镇,雪浪农民收藏家比比皆是。”校长顾文权说,“有的专门收藏啤酒瓶,有的收藏邮票。”老百姓手上有大量民间文化藏品。

这样丰富的社会文化资源,不正可以助力学校的内涵发展吗?

正好此时,雪中异地新建。新校设计着眼未来,占地面积成倍扩大,可容纳班级达60个,但当时只招了21个班,许多教室暂时派不上用场。

好,就利用这些空闲教室,办一个“民间文化收藏中心”,为学生创造无限的亲近乡土文化的机会!

于是,雪中“2009年至2012年校(园)本提升发展规划”的一个重要战略形成了——“文化立校、质量兴校”。

这里的“文化”,重点就是建立“民间文化收藏中心”。

他们与民间收藏家商量:你们把藏品放到学校,由学校代管,若有需要你们随时可以拿走,就一个条件,这些藏品必须向学生和社区居民开放。

很多民间收藏家积极响应。

几乎没花一分钱,雪中的“民间文化收藏中心”就建起来了。

有的藏品价值连城。“但我们看重的是藏品的教育价值。”顾文权说。因此,即使从经济角度看,一些似乎不值一提的收藏,但只要能给学生以文化的欣赏、体验。他们也欣然接纳。

雪中的教育由此多了一份文化意味。他们精心让学生与藏品亲密接触。“比如进行研究性学习,在历史课上学了‘斛、‘斗,学生就可以对着实物进行研究。又如学了杠杆的知识,也可以到这个中心进行拓展、延伸。”

同时,通过这个中心,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重温雪浪的文明历史,感受农家生活的乐趣,汲取精神的力量,同时激发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

经常,孩子们独自或结伴到这里浏览。他们或对设计新奇的

酒瓶会心一笑,或对唐代的一面铜镜发一阵呆想,或对几千年前的陶器产生一股敬畏,或对耕田的农具发生一丝诗情……

这样的文化体验,或许是更重要的教育吧。

嫁接“民间收藏文化”,在雪中的教改中,表面看像似“闲笔”,但正是这一“闲笔”,给教育带来一点灵气和韵味。

华中:适合的就是最美的

2009年初,邱菊琪就任华庄中学(以下简称“华中”)校长。

当时,华中正在走下坡路——生源流失,教师迷茫。

两年过去了,他带领华中从下游奋力“搏击”到了中游。

其秘诀,就是借助“校(园)本提升战略”的东风,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内涵发展模式:当量教学。

上任后,邱菊琪首先对学校现状作了深入细致的调研。他发现,影响华中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源比例很大,几乎占到新生总数的一半,这些学生素质差异悬殊,学习水平严重分化。

怎么办?

抓住制订“校(园)本提升发展规划”的契机,他重新审视华中发展的历史。美育是华中最突出的优秀传统,早在上世纪90年代,其艺术教育就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良好的声誉。

经全校大讨论,华中提出创办“至美教育”,努力使每个学生具备“七个一”:一颗博爱的心、一个强健的体魄、一身文明的习惯、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手漂亮的字、一份有进步的成绩单、一项课外的兴趣(特长)。

在邱菊琪看来,“至美教育”的核心是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没有每个学生的最大发展,就没有美的教育。

也就是说,学校的教育尤其是教师的教学要能照顾到每个学生。

这不就是“为了每个学生”吗?

是的,口号耳熟能详,现实却令人尴尬。在现有的分班体制及教学安排下,除优秀教师外,教师是不可能在教学中真正照顾到各个层面学生的。“他基本上只能顾及中间层面的孩子,讲课、训练、作业都主要是针对这部分学生。”邱菊琪说,“那些后进生长期听不懂、跟不上,最后学习成绩越来越差。”

“至美教育”的达成,关键是要突破这个难点。

多年从事物理教学的他,想到了一个科学术语:当量,指与某标准数量相对应的某个数量。比如在化学中,当量是指多少克某种物质相当于多少克另一种物质的作用。“教育不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思路,哪个学生适合何种教育就为其提供相应的教育吗?”

于是,他提出了“当量教学”:努力为每个学生提供“适量”的教育(含教育方式、教学手段、教育环境等),促使教与学之间发生良好的“化学反应”,让每个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域内得到最充分的发展。

其在学科教学中的操作模式,就是“分班”: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能力选择不同的教学班级。

“分班”的基础是“课型”的细化:打破学科教学所有班级“齐步走”的一统局面,每个学科设置“标准课”、“探索课”、“研究课”3种课型。“标准课”要求完成学科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教育教学目标;“探索课”在达成学科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一定的拓展探索;“研究课”则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组织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每种课型虽然侧重点不同,关注度不同,但都强调其教育目标、教学要求要与学生的基础相匹配,教育方式要与学生的能力相适应,以促进每个学生智能的适度发展。

“我们首先在学生学习水平两极分化严重的英语、数学学科进行实验。每天,上这两科的学生都重新集合,选不同课型的到不同的教室,各取所需。”邱菊琪说。原来学校担心会发生一窝蜂选“研究课”的现象,结果学生的选择非常理性,两门学科3种课型的学生数均呈正态分布。

当然,学生选择课型是动态的。如果某个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需要调整,那么他可以灵活地转到适合自己的新课型中去。

这样的“选课走班”,是文化课程“当量教学”的典型表现,音体美则略有不同。邱菊琪认为,学生有什么天赋,你就要给他什么教育。“音体美的课型没有什么变化。”他说,“但是根据学生的兴趣,我们开设了许多小班课。”如柔道、篮球、声乐、器乐、舞蹈、绘画、书法等小班课遍地开花。

他们的“当量教学”还延伸到了课外。邱菊琪要求每个学科都要开展“教学辅助活动”——其实是“兴趣活动”、“学科活动”。他还要求,开展这些活动时,老师和全体学生都要参加。“所以,我们的学生参加活动的量是非常大的,这对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心态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他还把“当量教学”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追求。“现在的评价大多是事后评价。我们提出要进行事前评价,就是每学期初,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争取达到的目标,如果达到了,我们就奖励他。”邱菊琪说,“不管孩子达成的目标是什么,只要是积极的,即使学校的‘字典里没有这个名字,我们也要重新‘起名给他荣誉。”

学生追求知识的激情一时间“汹涌澎湃”。

学生小刘是流动人口子女,进入华中时英语成绩是个位数。选择“标准课”后,他高兴地告诉老师:最大的感受就是上课放松了,心理压力没啦,自己逐渐能听懂英语啦!不久后的一次单元测试,他竟然得了40分!这是他以前不敢想象的。此后,他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言,再也不怕英语课了。

初一的张佳敏、初二的沈浩,选择的是“探索课”。由于教师富有思维含量的教学不断挑战学生的学习潜能,他们的才华有了用武之地,学习成绩很快分别位居班级前列,现正准备转到“研究课”去呢。

就这样,“‘当量教学让基础好的学生‘跑起来,让基础差的学生‘慢慢跟上来,让每一个学生都快乐地向上生长!”

适合的就是最美的。

“当量教学”让华中变成了“至美教育”的乐园。

雪中的文化特色,华中的“当量教育”,只是滨湖初中教育的一个缩影。

在“校(园)本提升战略”的助推下,滨湖的每一所初中,都已绚丽绽放、繁花似锦——“蠡中教育”(即蠡园中学的教育品牌)远近闻名,格致中学保留着“格物致知,厚德泽人”老品牌风貌,东蜂的“幸福教育”已小有名气,河埒中学的“上善”教育崭露头角……

而滨湖总共只有12所初中。

他们的初中教育起飞了,而且各有个性、各有气质。

教育,是精神的留痕

好的教育,要给学生留下精神的烙印。

“校(园)本提升战略”召唤学校教育回归文化,回归人的精神。

它努力使教育抵达心灵。

蠡小:唤醒教师成长的渴望

蠡园中心小学(以下简称“蠡小”)坐落于梁溪河畔,江苏省无锡蠡园经济开发区内,既非窗口校,也非品牌校,而几条马路之隔,便是无锡名校育红小学(以下简称“育红”)。

同时,处于城乡接合部的蠡小,生源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比例竟达到72%。

蠡小面临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2009年,在制订新三年“校(园)本提升发展规划”时,蠡小却提出要“打造成具有相当知名度的、与省级开发区相适应的品牌学校,成为滨湖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的新亮点”。

“在理想和现实反差这么大的情况下,我们如何实现预定的目标?”校长许建良和蠡小人苦苦思索。

他们最后找到了两个字:唤醒。

唤醒教师,唤醒学生,唤醒每个个体对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

每个人被唤醒了,学校就有生命活力了。

于是,蠡小的校园文化形成了:励志。“就是让每个人都有追求,有理想,而且能付诸行动,勇于坚持。”许建良说,“我们希望,从蠡小走出的学生,如果有什么跟别人不一样的话,那就是他们特别有意志力,特别有坚持力,特别有耐挫力。”

办学理念也找到了:“我们每天都在进步”。

“网络上有一个名词:橡皮人,说的是那些既没有快感也没有痛感的人,他们对一切都冷漠。”许建良忧心,如果教育不能激发人的高尚追求,对人的精神需求漠然置之,那么从学校走出的肯定是这样的“橡皮人”。

必须让每个教师、学生,每一天都奋力向上,每一天都努力进步。

许建良首先做的,是唤醒教师的生命追求。

“像我们那一代,年轻时特别有干劲,都想做一点事情出来。但现在的一些年轻教师,却似乎没有什么追求。”许建良感慨,“他们收入较高,刚毕业工作父母就给买好了车,什么都不缺。我们当年如果能上公开课,激动得不得了,他们却无所谓,甚至不愿上公开课。”

不过他深知,每个人都有进步的渴望,关键在于唤醒。“我不断地跟年轻人讲,一个人必须要有点追求,要有点精神,你如果浑浑噩噩,那一辈子就庸庸碌碌过去了。”

体育教师任洁,工作多年了,教学能力也不错,但就是评不上教学新秀。“主要原因,就是她没获得什么荣誉,也没发表什么论文。她对此好像也不在乎。”许建良暗自为她着急。

一个机会终于来了。“去年5月,江苏省组织了一个青年教师技能大赛。我就把她叫来,对她说,以前你没有什么追求,也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成绩,许多评优的机会都错过了,年纪轻轻,多可惜。这一次,你是不是努努力?她也触动了,就答应了。”

谁曾想,她沉睡的教育追求被唤醒了,竟然得了滨湖区一等奖。“我又找她谈,说,接下来你代表区里去市里参赛,我全力支持你。学校马上组建一个团队,为你出谋划策。”听了这番话,任洁异常感动,心想:自己如果不全力以赴,怎么对得起校长和同事!

“她其他方面都好,就是才艺不是很突出。她就花几千块钱买了一把吉他,天天练,下午放学大家都走了,她还在练。过了几天,她感觉自己弹吉他基础太差,又改练爵士乐,还专门花钱到外面拜师学艺。”

许建良见她这么刻苦认真,便鼓励她:“如果你在市里能拿个一等奖回来,代表无锡去省里参赛,我亲自送你去南京!”

不想,她真的得了全市一等奖。

许建良兑现诺言,借了两辆商务车,“一辆装的是学校为她比赛购置的行头,一辆坐的是为她服务的教师团队”,亲自送她到南京参赛。

结果,任洁又得了全省一等奖。

“她后来告诉我:自己做梦都没有想到会去省里比赛,也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拿一等奖!”

就这样,许建良唤醒了一个又一个教师。区级一等奖,市级一等奖,省级一等奖……原先不去想也不敢想的荣誉,如今纷至沓来。

唤醒是具有传染性的。教师有了精神追求,学生自然也会快乐向上。

由此,蠡小的每一个人都被唤醒,每天,不,每个小时、每一分钟,都在向上,都在绽放灿烂的生命,都在享受丰实的精神生活。

育红:仪式,孩子的精神“典礼”

什么样的教育最能在学生的心中留痕?

育红小学的答案是:仪式。

阿莫纳什维利说,有的教育现象是不能像课、晨会,甚至与学生所敬爱的人物会见等活动一样经常出现的……对儿童来说,在他们的一生中,却只有这唯一的一次。因此,它应被组织成能净化和更新儿童的方式。

入学、加入少先队、毕业……这些仪式,就是儿童一生中只有“一次”的经历,如果能把它们组织得有意义,就能产生巨大的精神影响力。

从2009年开始,在制订和实施“校(园)本提升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育红就敏锐地提出了“化新仪式教育”。

“化新”是百年老校育红的曾用名。“传承学校的优良传统,在制订新的三年提升规划时,我们便提出了要办‘化新教育。”校长潘望洁说,“‘化新,取意‘春风化雨、日新月异,即要以春风化雨的教育方式,追求学生日新月异的进步、教师日新月异的发展、学校日新月异的提升。”

“化新”的核心,是要让教育悄悄地走进孩子的心田,积极地影响他们的精神世界。

仪式教育便成了必然的选择。

“我们推出‘化新仪式教育,初衷是要让孩子经历一个个‘庄严时刻,从而以一种神圣的心态积累起影响一生的精神财富。”潘望洁说,“小学六年,我们为孩子精心安排了六大仪式:一年级的‘入学礼、二年级的‘入队仪式、三年级的‘10岁礼、四年级的‘入营(即成长营)礼、五年级的‘小红帽上岗仪式和六年级的‘毕业典礼。六大仪式内容各异,但都有一个组织原则:不能落下任何一个孩子。这样,每一年都至少为学生留下一次值得珍藏的记忆。”

每一次仪式教育,就是心灵的一次洗礼。

2010年10月19日下午,温暖的阳光抚摸着育红的校园。

一年级小朋友在班主任和护导员的带领下,手拉手走进操场,参加“畅想成长——2010级新生入学典礼”。

为什么开学一个多月后才举行这个仪式呢?

入学典礼的意义,不是简单地告诉孩子他成了一名小学生,而是要让他自己描绘并激发他去创造今后的光荣与梦想。

“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孩子们已适应了小学生活,融入了育红这个温暖的大家庭。”这时候,他们对未来六年才可能产生真切的梦想。

潘望洁和老师们对此次典礼的设计,重头戏是封存每个孩子的心愿卡。

典礼开始了,潘望洁微笑着给孩子们送上精心挑选、美化的心愿瓶,一双双小手郑重地将自己填写的心愿卡一一放入。这时,在一旁观礼的家长们,纷纷举起相机,为孩子们记录下这神圣的一刻。

心愿卡装毕,潘望洁发表了简短的致词:“孩子们,今天你们写下了一个美好的成长心愿,把它封存在成长心愿瓶里,它们将伴随你们度过在育红努力的每一天……希望同学们刻苦努力去实现自己的心愿,六年后在你们的毕业典礼上,成长心愿瓶将被开启,到时全体老师和同学们都将见证你们成长的喜悦!”

接着,是六年级学生带着新

生代表,共同给一年级孩子们选定的一棵小树挂上成长牌,祝愿小朋友们与小树共成长。

每一个孩子都似乎感觉到自己在拔节生长。

最后,全体新生面对国旗宣誓:“我是育红小学的学生,我深深热爱着我的校园……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到:今天,我以育红为荣;明天,育红以我为荣,争做真知真爱的育红人!”稚嫩而响亮的声音在校园回荡,一股庄严感“袭击”着在场的每个人。

仪式,是孩子们的精神“典礼”。

简短的仪式结束了,但庄严的气氛、激情的梦想,却长久地留在了孩子的心间。

“入学典礼触动了孩子们的心灵,激发了他们爱校、乐学的情感。”老师们说。家长们也被触动了,一个一年级孩子的妈妈说:“当儿子将他亲手制作、反复练习、一笔一画认真填写的心愿卡投进许愿瓶的瞬间,眼泪在我的眼眶里打转……仪式虽然简短,但意义重大,我想这就是我儿子成长的起点。”

仪式,塑造着孩子们对世界美好的想象,让他们对生活产生一种神圣的爱。

育红的“化新教育”,就这样滋润着孩子的童年,奠定他们一生的精神底子。

不只蠡小、育红,滨湖其他学校,在实施“校(园)本提升发展规划”过程中,都努力使教育散发出一点精神的光辉。

毕竟,只有触及师生的心灵,只有教育生活被精神的光辉所照耀,一所学校的气质才可能发生质的变化。

他们,构成学校的精神底色

学校的灵魂在教师。

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学校。学校的气质归根结底是由教师的气质型塑的。

钱江特别重视滨湖教师的发展。“学校的好坏关键在教师、校长。在推动教师、校长发展上面,我们花了很大力气。”

他推出了“百、十、个工程”:对全区3000多名教师100%进行知识更新培训,对10%的教师实施研究型骨干教师培训,对1%的教师开展学者型教师培训。

他推动设立“骨干教师奖励基金”,实施滨湖骨干教师津贴制度。

他希望教师、校长有新思维,大批量派出教师、干部外出学习,有的到各地名校挂职,有的到《中国教育报》等媒体锻炼,有的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等研究机构做访问学者,有的赴国外考察……

他大力推进“书香滨湖”建设,激励校长、教师多读书、多动笔,推出一系列“滨湖人教育著作”。2010年6月20日,在“第二届江苏省初中教育论坛”召开之际,他们举行了38部滨湖教育人著作首发式。许多教师、校长不仅是滨湖教育的实践者,还成了滨湖教育的记录者、思考者。“这些著作,最能反映出一个区域教育的内涵。”钱江说,“假如我当教育局长5年,每年都能出这样几十本书,5年就有两三百本。”是啊,一个地区,校长、教师几年间出版了几百本著作,还愁没有良师、教育没有品位吗!

但他更为在意的,是对“特色教师”的挖掘和培养。

所谓“特色教师”,就是那些尚未成名,但对教育有信仰,教学有特色,生活有爱好,精神有追求的老师。

正是这些教师,让教育丰富多彩。

“我们评名师、特级教师,一年也就一两个人,几十年就只是几十个人。假如我们只盯着这几个人,那么其他几千名教师怎么办?”

要改变学校的气质,是不能仅指望几个名师的。

有一件事对钱江触动很大。“我碰到一个数学老师,教书12年了,没有任何荣誉。但是她很平和,《唐诗三百首》她背得滚瓜烂熟。她还拜师学写古诗。在学校,如果听到学生读古文读错了,她会主动去纠正。她说,这是她的义务。”他想:如果学校多一些这样的教师,那教育该有怎样的魅力啊!

他要求《滨湖教育》杂志多挖掘这样的“特色教师”。“找到一个,就宣传一个。要把版面留给这样的教师。不要小看这样的宣传,也许它会影响教师的一生。”

于是,《滨湖教育》就多了一个栏目——《人物》,每期隆重推出一位“特色教师”。

不曾被注意的一些个性教师一下子冒了出来。

华中数学老师张伟,人生信奉一个“玩”字。因为觉得“好玩”,她喜欢上了文学。2008年,学校校刊《香樟流韵》招聘编辑,她主动请缨并得偿所愿。同事惊讶:“你教数学的,咋会想编校刊?”“玩呗,一定很好玩。”她“玩”出的第一期《香樟流韵》,大家就一个评价:“做得真美!”也是出于“好玩”,她带领初三的孩子写班级日志,记录每天的青春留痕,待到孩子们领毕业证的那天,她把厚厚的一本《初三的味道》发到了每个人手里。她的人生,因“玩”而有滋有味。

王星是太湖高级中学的语文教师。他说自己是“书生”,“一个书生最大的资本就是书”。他说自己的人生有四件大事:买书、读书、教书、写书。从十几岁开始,他就喜欢上了淘书。街头书摊,古旧书店,是他最喜欢光顾的地方,如今各地的朋友、网络都成了他收集古书的渠道。也许是受职业的影响,他收藏了《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等许多古代启蒙教育书籍,尤其是清末至1937年的语文教科书及有关书籍资料。他把工作之外的时间,几乎都献给了“书”。他的妻子埋怨:“我和儿子要是也能变成书就好了!”多年来,他做着一个梦:能有一套房子,里面摆满书架,装满一屋的线装古书,办一个私人的科举教育古籍博物馆,然后在假期敞开书屋,以书会友,以书施教……

河埒中心小学的语文教师虞林,被称为滨湖教师圈儿里的“时尚达人”。她一方面品味时尚生活,一方面又以苏东坡为偶像,向往古典境界。她拍DV,玩单反,把摄影当作工作的调剂。每个寒暑假,她总是背着硕大的旅行包,游走于大江南北。每一次游历,都让她从不同的角度完成生命的成长,而她又以生命的厚度去反哺教育。她自幼学习绘画,在她眼中每一个孩子就是一种色彩,运用得法,就能画出绚烂的教育作品。

不必再例举下去了。

他们不是滨湖教育夺目的牡丹,而如丁香、腊梅,别具风味,香韵长流。

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书匠,而是有自己独立精神天地的现代教师。

在实施“校(园)本提升战略”的背景下,他们获得了生存、发展所需要的雨露阳光。一旦条件成熟,他们将大量涌现。

有了他们,滨湖每所学校的精神气质,就有了坚固的底色。

“我们行政要做的,就是为这样有个性的教师提供更大的舞台、更自由的发展空间。如果他们多了,成气候了,我们每一所学校的气质将会多一份高雅,学校的文化精神也将大放光彩!”钱江说。

猜你喜欢
滨湖学校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小小书法家
第一次扎水泡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南方的冬天
教育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