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颖 张玲 陈晓旭
(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南医院物理诊断科 黑龙江大庆 163453)
高血压是中老年人常见病,高血压患者的发病率随着高血压年限的增长,易合并为较多的合并症。我们仅对合并脑动脉硬化及腔隙性脑梗死等脑血管病变的TCD改变进行分析,进一步的研究它们之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运用TCD对256例患者进行了血流速度及PI指数进行测定、分析。
自1998年3月至2000年12月来我院做TCD检查的患者中,有256例患者患有单纯性高血压(即高血压Ⅰ期)、高血压合并脑动脉硬化及高血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其年龄在35~72岁之间,男性:女性=3.6∶1。
(1)高血压:舒张压≥90mmHg、收缩压≥140mmHg;(2)合并腔隙性脑梗死均经脑CT、MRI确诊的患者;(3)单纯性高血压除符合高血压标准外,并排除所有的并发症即Ⅰ期高血压。
用德国公司生产的TC-2020型TCD仪,按常规方法检查,用2MHz脉冲多普勒超声探头,在左右颞窗记录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及大脑后动脉(PC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和脉动指数(PI)。经枕窗分别记录双侧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Vm及PI。
根据TCD检查的血流频谱、平均流速及血管脉动指数判断各组脑底动脉的变化。其中256例患者共2304根血管,正常的52例;异常的204例中有1433根血管异常,异常率达78%,高血压Ⅰ期有75例,合并脑动脉硬化有69例,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有60例。其分布情况见表1。
(1)血流速度加快的有905根血管。其中高血压Ⅰ期有257根血管,而脑动脉硬化及腔隙性脑梗死分别有303根血管和345根血管,显示一根或多根血管节段性血流速度升高。高血压Ⅰ期除Vm增高外频谱形态基本正常。
(2)血流速度减慢的有528根血管,主要以脑动脉硬化及腔隙性脑梗死为主,分别为249根血管,266根血管。高血压Ⅰ期只有13根血管。腔隙性脑梗死主要以前循环减慢为主,有201根血管而后循环仅有65根(与有关报道相符)。脑动脉硬化前后循环没有明显差别,分别为102根及147根,除高血压Ⅰ期没有频谱改变,脑动脉硬化及腔隙性脑梗死频谱形态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其表现为频峰园钝S1峰与S2峰融合。
(3)脉动指数(PI)异常主要以PI指数增高为主。脑底动脉内在收缩期由于血压明显升高,致使血流速度较高,而舒张期血压降低,则血流速度骤然下降表现出较强的波动性。
高血压主要是由于心搏出量与总周围动脉阻力两大因素平衡失调引起的,而早期高血压主要是心搏出量增加,周围动脉阻力正常或轻度增加,因而在高血压Ⅰ期TCD测定颅内脑底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加快。脑动脉硬化是由于脑血管弥漫硬化、管腔狭窄及小血管闭塞致使供应脑实质血液减少,常见于大脑中动脉及基底动脉。
高血压是促进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有资料报道,约有60%~70%的脑动脉粥样硬化合并有高血压。由于高血压使血流冲击动脉壁致动脉壁承受较大的机械性压力,并且动脉张力增高,也可引起内皮细胞通透性增加和弹力纤维断裂变形,可由疏脂性变为亲脂性物质,使LDL在壁上沉积。长期高血压可引起内膜增厚、畸形、肿胀及糜烂。血压增高也可刺激平滑肌细胞增生,产生更多的胶原及弹力纤维。高血压患者的血肾素、血管紧张素、儿茶酚胺增高,这类物质作用于内皮细胞使其收缩,内皮细胞间隙增宽,使脂蛋白易进入动脉壁,大大地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动脉顺应性明显下降,此时心搏出量减低,外周动脉阻力增强,颅内脑底动脉可出现流速轻度减低,PI指数升高。
表1 1433根血管TCD变化分布情况
腔隙性脑梗死的主要原因为脑血流障碍。当一些病因引起脑局部失血时,大量吞噬脑组织,形成腔隙,直径约为2~20mm。好发于脑深部,特别是基底节区。TCD对腔隙性脑梗死的检测是通过观察血流速度的变化,来判断腔梗的范围。
高血压小动脉硬化是引起腔隙性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脑血管病。有资料报道,约90%的腔隙性脑梗死与高血压有关,其病理基础多系颈内动脉深穿支闭塞而产生的微栓塞所致。
通过对颅内各主要动脉的检测,发现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TCD表现为双侧血流速度对称性下降,但单发性腔隙性梗死由于侧支循环建立,常不引起血流速度的变化。没伴有高血压的腔隙性脑梗死颅底动脉速度减慢,而高血压引起的腔隙性脑梗死所致的血流速度加快通常是由于高血压造成的脑血管局部痉挛、管腔狭窄所致。综上所述,高血压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对脑底血管有着明显的影响,其TCD对判断高血压脑底病变程度有较大的帮助,并且TCD对高血压脑血管病变的检查是无创伤、无痛苦、且又经济的较好检查方法。凡有高血压中、老年患者都应做TCD检查,通过观察高血压患者的脑底动脉速度频谱形态和PI指数,对临床的治疗有着指导作用。
[1]华扬.实用颈动脉与颅脑血管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001~4500.
[2]陈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3]张雄伟,陈尔东,吴积.临床经颅多普勒超声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