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军 黄 晶 上海铁路局杭州工务段
随着第六次大提速的全面展开,对线路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段管内杭州枢纽线路设备老化,车站的正线通过道岔结构薄弱,与正线提速区段线路设备已不相匹配。根据路局统一安排,我们采取大修成组更换既有道岔的手段以提高杭州枢纽线路设备状态。由于电化立杆的限制,道岔施工时大都需要进行纵、横移才能实现就位。又由于铪枕道岔总重很大,这都给施工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我段在大量的道岔更换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现以钱塘江站桥南N1岔施工为例,介绍采用纵、横移更换提速道岔的施工方法。
道岔全长60.6 m,前长23.344 m,后长 37.256 m,辙叉角 3°10′47.4″。每组道岔铺设混凝土岔枕128根,混凝土岔枕断面底宽300 mm、顶宽260 mm、高220 mm,总延长为432.48 m,重约70 t。
钱塘江站桥南N1岔位于钱塘江大桥南侧,直股为沪昆绕行线上行正线,曲股为沪昆绕行线下行正线,是连接钱塘江大桥和钱塘江站的咽喉道岔。N1岔是P60-1/18道岔,原岔长度为56.547 m,拟更换为可动心提速道岔(CZ2620PS),全长为60.6 m。沪昆绕行线为电气化区段,两侧均有电化支柱,且受地形条件限制,新岔不能组装在相对位置,且不能平行于既有线路,更换时需先扭排再纵、横移方能到位。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在获得路局运输部门批准后,我们将新岔铺在上行线外侧安全线上(见图1)。
图1 钱塘江站桥南N1道岔预铺方案
根据行车要求,路局预留的施工天窗为165 min,且施工天窗在夜间,使原本就有困难的施工又增加了难度。
由于P60-1/18长度达60.6 m,安全线长度不足50 m,故需拆掉车档,且整组道岔要分成前、后两个排来组装,即道岔基本轨接头至岔前肢42.6 m组装为前排,辙叉18.000 m及岔后直股2根12.5 m钢轨组装4为后排(曲股一般采用替轨,根据现场实际配用)。这样可以减少封锁点内的工作量,节约封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使新岔组装几何状态良好,预铺平台必须水平良好,防止因新岔自重过大使尖轨、钢轨发生弹塑性变性,给更换、养护带来困难。我们采用废旧枕木搭建平台,顶上平铺3对P50-25 m钢轨,中间用夹板接好。
使用轨道车配合将岔枕吊装到平台上面,按顺序编号将枕木放好,使直股外侧在一条直线上,有编号的一头靠线路外侧,调整好枕木间距。根据铺设图,将对应的胶垫、垫板及螺栓安装好,并将钢轨调配好,留好焊缝。
对原道岔的岔心位置、渡线方向、线间距、岔区纵断等进行全面测量。一般保持中交位置不动(即将原岔心作为新岔心),定出前半部及后半部结合部位的位置,打一水平桩,再计算出道岔前后引轨的长度,将前后引轨分别准备好。并在既有道岔直股工作边每隔5~8 m与邻线量出线间距,并标注于邻线上,以控制道岔方向。
由于新排不平行于既有线路,需提前将新排推至平行位置。提前5h到工地,架设横向轨,滑轨应按重量划分平行放置,并与道岔直股垂直,用起道机抬起道岔并在道岔钢轨(轨枕)与滑轨间安放滑车,每条走行滑轨设两台滑轮。上好滑轮,前半部人工推,后半部麻绳拉。拉岔时,所有人员都要听从施工负责人的指令,将道岔横向拉到位。拉岔过程中要注意缓慢移动,避免发生道岔偏移或扭排,影响新岔几何状态。如果横移中发生滑轮掉落情况,要迅速组织人员起动新岔,尽快将滑轮重新架设好。将新岔推出电气化支柱,且与既有线路平行,卸掉替轨,装上12.5 m新钢轨,对排,焊接。
图2 施工流程图
图3施工时间节点控制图
⑴慢行开始前,工具、机具、材料清点到位,带病机具不能上道作业。
⑵检查不能拆除的零配件是否有死螺丝,发现有死螺丝的要提前处理。
⑶新道岔上要提前安装好横向滑轨和滑轮,检查有无超限,并用止轮装置和铁丝捆绑固定,防止溜逸。
⑷龙门轨地段提前在既有线上进行钻孔。
封锁前1 h,施工地段限速25 km/h,可以进行以下工作:
⑴拆除旧道岔上防爬设备、扣件直股隔一拆一,且拆除螺栓应在同一根枕木上,不能做成相错式。第一根连接拉杆不能松动(尖轨尖端拉杆),防止不密贴。
⑵转辙、护轨、导曲线隔二起一,接头螺栓保留4个(每端2个)。
⑶扒碴作业,扒开枕木盒内道碴1/3。枕木盒内及轨枕头部石碴可以扒出2/3,但枕底道碴串实。
⑴封锁开始后,沿枕木头垂直切下去至枕底150 mm深度把石碴扒开。一组人员集中拆除旧岔上连接零件,并将旧料堆放至指定地点,严禁侵限。另一组人员把新道岔横移至走行线上。在架设横向走行轨时,一定要与新排直股垂直,防止在推排过程中出现滑轨掉落倒排。
⑵旧岔拆除后,用人工整平底碴。扒碴深度一定要够,以免新岔轨面偏高,给养护工作带来不利。
⑶架设好纵、横向滑轨,将道岔纵、横移到位。
道岔不能组装在相对位置,需整组纵移18 m。封锁开始,架设横向滑轨,起道,放纵向滑轮。检查横向滑轨与道岔直股方向垂直后方可推排。
横移到位后,迅速使用液压起道机将新排起高,抽出滑轮和横向滑轨,架设纵向滑轮(如新排要通过既有线道岔,则在纵向轨上架设单边轮),轮上放置大轨距卡。在旧岔拆除后,尽快整平道床,每隔5 m左右放一只小轨距卡,并在轨距卡旁边扒出一条深约5 cm的小沟以放便轨距卡抽出。铺好纵向走行轨,并与线路钢轨连接。走行轨要尽量低,以方便新岔落道。
⑷道岔纵横移到位后,将新道岔适当起高,取出道岔下面的滑轮和轨距卡,并由轨道车从岔后将纵向轨拖出。因纵向轨拉出时要通过既有的N3岔,需在N3岔拉杆位置做好保护装置。待纵向轨全部拉出后,方可使用高程起道将道岔下落就位。道岔纵移到位后,先用起道机把道岔少量抬起,将道岔支撑在每个双墩搭成的小木头上,然后撤除滑轮和走行轨,分层下落。为防止道岔突然坍落伤人,落岔时要特别强调,起道机必须同起同放,严禁放快机。道岔落道后,进行少量横纵向拨移即可与前后钢轨合拢,上好接头夹板和快速夹具,待第二天焊接或胶接。为保证道岔平顺,道岔前后引轨一律采用新钢轨过渡。上1/2石碴,捣固,再精确拨移到位,再全面上碴。拨正道岔位置,精确定位,使线路尽快达到放行列车的条件。
⑸在开通前对道岔各部尺寸包括轨距、方向、支距,各部间隔逐项检查验收,超限处所及时整修。
⑹检查线路是否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后,办理消点手续,开通后首列限25 km/h,4 h 内限 45 km/h,后限 60 km/h、80 km/h各24 h,后恢复正常速度。
本次施工封锁点只有165 min,由于组织得力,技术措施到位,方案正确,确保了安全正点完成施工任务。
(1)分排预铺,克服了电化立柱挂网、场地狭窄、施工条件困难等难点,保证了施工进度。
(2)利用滑轨、滑轮和四轮小车推移道岔摩擦力小,比原来惯用拖拉省力。
(3)移动时道岔能保持自然状态,不易发生扭曲变形,起落道岔发生错动小,便于调整,能保证道岔准确到位。
(4)本施工技术便于操作,节省劳力、材料,保证施工质量,减少调整养护时间,为安全正点开通提供可靠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