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丽,刘玉湖
老年人由于多种原因进入卧床不起状态[1],如果不进行早期有效的干预,就会转化为长期卧床不起。卧床不起除导致老年人活动减少、功能减退和情感障碍外,还会造成多系统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本研究探讨康复治疗在防治老年人卧床不起及其并发症中的作用。
1.1 临床资料 2007年10月~2010年7月间,因各种急慢性疾病在我院接受康复治疗的老年住院患者109例定为康复组;随机选择同期在我院住院,但未接受康复治疗的老年患者100例为对照组。入选标准:①年龄≥60岁;②入院前卧床时间≥1个月;③入院前未接受正规康复治疗。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精神疾患;②存在重要脏器功能衰竭;③患有恶性肿瘤。
卧床时间≥1个月并不能恢复者诊为卧床不起[2];脑血管病诊断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3];其他疾病诊断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4]。
1.2 方法 住院期间,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医学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在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针对性的综合康复治疗。治疗时间8周。康复组患者或家属均签署康复治疗知情同意书。
综合康复治疗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1.2.1 物理治疗 包括站床训练,被动、主动肢体功能训练,手法牵伸训练,主动、被动踏车训练,平衡和步态训练等,45 min/次,2次/d,5 d/周。
1.2.2 作业治疗 包括翻身、起坐训练,手功能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等,30 min/次,1次/d,5 d/周。
1.2.3 认知治疗 包括定向力、注意力、记忆力、计算力等方面的训练,20 min/次,1次/d,5 d/周。
1.2.4 言语治疗 包括自发语言、阅读、听理解等方面的治疗,30 min/次,1次/d,5 d/周。
1.2.5 吞咽治疗 包括手法冰刺激咽后壁,舌肌、表情肌、声带肌和咀嚼肌的训练,电刺激等治疗,30 min/次,1次/d,5 d/周。
1.2.6 中医康复治疗和各种理疗 包括针灸、按摩和红外线、超短波、中频、冷疗等辅助治疗,以缓解疼痛,消肿,消除失眠、便秘、尿频等影响康复治疗效果的不适症状为目的,20 min/次,1次/d,5 d/周。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1.3 疗效评定 采集全部受试者的如下信息:性别、年龄、疾病史、治疗前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认知功能、卧床不起相关并发症情况(如肌肉萎缩、关节挛缩、反流性食道炎、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压疮等)。使用改良Barthel指数(Modify Barthel Index,MBI)对ADL进行评价,使用简易智能状态评价量表(Mini 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对认知功能进行评价。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治疗前MMSE、MBI、卧床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原发病除左心衰及房颤外,也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使用(±s)表示,定性资料用百分数表示;两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χ2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
治疗后,康复组MBI显著高于对照组,卧床不起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见表2。康复组关节挛缩、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营养不良、压疮和反流性食道炎等卧床不起相关并发症的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见表2。
国内外对卧床不起还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我们采用的是日本卧床不起诊断标准[2],即卧床时间≥1个月且不能恢复者诊为卧床不起。我们的临床观察显示,因各种原因导致卧床不起的老年患者,经过规范的综合康复训练后,仅有9.1%最终发展为长期卧床不起。这中间有的患者在接受康复治疗前已完全卧床1年以上,康复治疗仍然有效地扭转了卧床不起状态;而对照组最终发展为卧床不起的占42%。有鉴于此,我们认为老年人卧床不起应定义为卧床时间≥1个月,经规范的综合康复治疗后仍不能恢复者。
表1 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资料比较
老年人由于各系统储备能力降低,即使短暂卧床也可能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5]。同时,由于卧床老人接受外界刺激减少,易出现定向力丧失,易产生丧失感、孤独感,出现抑郁、焦虑等情感障碍,进一步促进卧床,形成恶性循环[6-11]。本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均出现各系统不同程度的卧床相关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发生情况与既往研究相似[12-13],尤其是反复的肺部感染、骨关节损伤、营养障碍等发生率较高。据我们观察,反复的肺部感染与患者呛咳、鼻饲等相关,这也与既往的研究结果相一致[1,14-15]。
目前,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及家属对老年人卧床不起的危害均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发病后卧床休息仍是医疗护理的常规概念和治疗的辅助手段。尽管卧床的副作用已由临床研究所证实[16-17],但很少有针对预防老年人卧床不起及相关并发症干预研究的报道。本研究通过对处于卧床不起状态并发生相关并发症的老年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治疗,明显降低康复组患者卧床不起的发生率,减少各种卧床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老年人发生卧床不起的原因多种多样,如年龄增长、生理功能衰退、各种疾患导致的功能障碍和错误的传统观念引起的废用综合征等。Hirakawa曾对卧床老年患者进行按摩3个月,结果无论在心理和生理上均无积极作用[18]。本研究使用有针对性的综合康复干预措施,患者的ADL改善,卧床不起及并发症发病率下降。
总之,规范的综合康复治疗可以有效地扭转老年患者的卧床不起状态,减少长期卧床不起的发生,减少和减轻卧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另外,我们认为,对老年人卧床不起的诊断应慎重,对处于卧床状态的老年患者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避免卧床及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陈雪丽,刘运湖,郑曦,等.导致老年人卧床不起的急性病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10(30):3435-3437.
[2]Asano H.Aging in Japan[M].Tokyo:Japan Aging Research Center,1997:57.
[3]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208-301.
[5]Pendergast DR,Fisher NM,Calkins E.Cardiovascular,neuromuscular,and metabolic alterations with age leading to frailty[J].J Gerontol,1993,48(Spec Iss):61-67.
[6]Menninger K.The abuse of rest in psychiatry[J].JAMA,1941,25:1087-1088.
[7]Asher RAJ.The dangers of going to bed[J].BMJ,1947,(ii):967-968.
[8]Olson EV.The hazards of immobility[J].Am J Nurs,1967,67(4):779-797.
[9]Warshaw GA.Functional disability in the hospitalized elderly[J].J Am Med Assoc,1982,248(7):847-850.
[10]Selikson S.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immobility[J].J Am Geriatr Soc,1988,36(8):707-712.
[11]Budny PG.Pretibial injuries in the elderly:A prospective trial of early mobilization nversus bed rest following surgical treatment[J].Br J Plast Surg,1993,46:594-598.
[12]Gill TM,Allore H,Guo ZC.The deleterious effects of bed rest among community-living older persons[J].J Gerontol(Series A),2004,59A(7):755.
[13]Creditor MC.Hazards of hospitalization of the elderly[J].Ann Inter Med,1993,118:219-223.
[14]Kazuko O,Hisashi Y,Seizo S,et al.The nutritional status of elderly ded-ridden patients receiving tube feeding[J].J Nutr Sci Vitaminol,2001,47(3):236-241.
[15]Turpie AGG,Alaeizorovicz A.Prevention of venous thromboembolism in medically ill patients:a clinical update[J].Postgrad Med J,2006,82:806-809.
[16]Brown CJ,Friedkin RJ,Inouye SK.Prevalence and outcomes of low mobility in hospitalized older patients[J].J Am Geriatr Soc,2004,52(8):1263-1270.
[17]Bonner CD.Rehabilitation instead of bed rest?[J].Geriatrics,1969,6:109-111.
[18]Hirakawa Y,Masuda Y,Kimata T,et al.Effects of home massage rehabilitation therapy for the bed-ridden elderly:a pilot trial with a three-month follow-up[J].Clin Rehabil,2005,19(1):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