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山东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李鲁涛
要发挥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优势,针对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教育培训需求,下沉工作重心,建立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各种手段熟知本地的产业布局、发展状况、农民素质、种养习惯,掌握农村劳动力的生产经营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本区域的教育培训工作。
积极和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培训,切实保障农民及时有效的享受到教育和培训资源,不仅有利于农民的就业、创业和强业,而且对促进农民增收、城乡发展与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意义和重大作用。但目前,山东省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任务十分艰巨,体现出一是农村人口数量较大;二是整体受教育情况较差,整体素质较低;三是对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过程长、难度大、效率底等情况。在开展职业教育培训过程中出现了投入不够、形式单一、资源短缺、针对性不强等现象。以至于当前山东省的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无法满足农民对相关知识和技能日益增加的需求。
一是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对搞好农民的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缺乏足够的认知,大都存在重基础教育、轻职业教育的倾向,好的政策措施多向其它教育领域倾斜,缺乏对农民职业教育的重视和宣传,致使农民的职业教育难以又好又快、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农民自身思想观念落后,认识存在偏差。广大农民对职业教育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据有关数据显示,山东省有近40%的农户认为通过职业教育培训获得相应证书并不重要,缺乏主动要求职业教育培训的动机。一些单位用人标准重学历、轻技能以及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执行不力,导致了社会人才观和择业观的偏颇。据统计,山东省大约有62%的农民没有任何职业资格证书,并认为参加职业教育毕业的学生在企业中的身份、待遇普遍较低,导致了近几年来县域职业教育培训招生规模缺乏了基本的稳定性。
三是政府投入不足,职业教育培训条件相对较差。农业是弱势产业,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又是弱势教育,两个阴影的叠加使得农民教育历史欠账太大,条件手段落后,尤其是县以下农民教育培训机构有钱养兵、无钱打仗,甚至无钱养兵、难以为继,山东省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作为农民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办学经费也是十分紧张,而县级农广校是真正发挥着对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经费的困乏、设备的陈旧、教学条件的简陋致使农广校难以高质量、高效率、深层次的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
四是教育培训的针对性不强。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投资的不断加大、农业技术的推广,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农业生产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农田耕种。这种新的发展趋势使得农业从业人员对相应实用技术的掌握显得尤为重要,而当地农民的科学技术培训情况与实际需要之间差距很大。真正可以为农民提供教育培训的机构数量不足、力量薄弱,缺乏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本满足不了农村劳动力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科技教育培训的需求和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
五是教育培训师资结构不合理。县域职业教育培训师资结构不合理、力量薄弱一直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是教师队伍不稳定,受招生规模影响,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存在着设班不全,缺少专职管理人员的现象。由于工资、福利待遇相对较低,致使优秀的教师脱离岗位。二是教师结构与分布不合理,呈现“三多三少”,即传统型人才多,高新技术人才少;普通型人才多,产业化人才少;继承性人才多,创新型人才少。三是教师队伍总体学历层次偏低、中高级专业人才比例小、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偏少。
一是引起领导重视,加强社会关注度。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目标任务上,首次明确要保证农村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在重大原则上,首次将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作为切实保障农民权益的重要内容。在具体措施上,首次提出要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重点加快发展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县域职业教育机构拥有最主要、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职业教育资源,地方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各方面都要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位置,要把农村职业教育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全社会支持、鼓励、参与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为农民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是切实加大投入,增强培养能力。各级政府应对县域职业教育培训切实重视起来,将其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加大对职业教育机构的资金投入与支持力度,改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的基础设施,切实承担起发展县域职业教育培训的重任。
三是找准农村职业教育培训的方法和内容。我国农村幅员广阔、地域差别大、农民居住分散,加上近年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民流动性大,增加了组织难度。另外,农民兼业性生产经营方式明显,农民对教育培训需求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特点更加突出,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农村16~45岁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已通过各种方式转移或离开农村进城务工,而留守在农村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46~65岁的劳动力约占85%,然而这部分劳动力多数不能长时间脱产参加教育培训。数据显示,真正服务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在农村从事生产经营的人员中,最需要的教育培训方式是进村入户和现场指导,最需要的培训内容是农业生产科技知识、市场营销手段和如何开展创业的技能,在教育培训中存在最为明显的问题就是缺乏后续指导和跟踪服务。要发挥现有的教育培训资源优势,针对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教育培训需求,下沉工作重心,建立农民教育培训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各种手段熟知本地的产业布局、发展状况、农民素质、种养习惯,掌握农村劳动力的生产经营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本区域的教育培训工作。
四是建立一支真正能够服务于农村的职业教育培训队伍。职业教育培训工作的重点是突出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要根据当地的产业发展和教育培训任务的需要,按照“人才对路、专业对口、质量较高、数量够用”的原则,确定教师的需求量和专业结构,制定县域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教师队伍建设的长远规划。其次,要对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开展不同层次的知识提升培训和继续教育深造。第三,要深入探索研究适合当地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有效的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第四,要培养精干的农民技术员和从事农村公益型岗位人员队伍,能够把符合当地主导产业发展的主导品种、主推技术、服务信息等更方便、更直接、更有效的传授给广大农业从业者。第五,要培养优秀的农民企业家队伍,形成各具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群体,带动和优化当地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效益。
五是整合教育培训资源,健全县域职业教育培训机制。加强对县域职业教育机构的规划协调,对职业教育的总体布局和层次结构进行有序调整,以多种形式、多种体制举办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工作,解决好多头管理、布局分散、重复建设的现象,形成职业教育一盘棋的局面;拓宽职业教育机构招聘专业技术人才的渠道,加强职业教育机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彻底解决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之间盲目的抢夺生源,无序竞争的局面,形成一种上下结合、协调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开放合作的县域职业教育培训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