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英敏
(江城晚报,吉林 吉林 132002)
信息时代的媒体竞争,已使报业陷入重围:广播、电视、网络……独家新闻在这个信息高度开放的时代已成奢侈品。在很大意义上说,媒体竞争已不再是新闻题材的竞争,而是新闻角度、新闻解读的竞争。报纸要杀出重围,就要寻求利器。越来越多新闻媒体意识到,评论,是报纸自救的一种武器,是报纸应对网络竞争的武器,是应对报纸间竞争的有力武器。
正是在这种媒体竞争进入观点时代的呼声中,《江城晚报》强化了新闻时评的版面,在显著位置辟专版全力打造新闻评论品牌——“松江时评”。在两年的实践中,在新闻时评从新闻品种向新闻品牌提升的过程中,逐渐摸索出操盘新闻时评的“三不”经。
当“报业竞争进入观点竞争时代”的理念被大多数报人认同时,报纸的时评版面也随之遍地开花。这个时候,就要保持一种清醒的认知,根据自身不同的定位和特色,选择和设立言论栏目。纵观报纸的评论版,有的突出评论的权威性、思想性,抢占高端市场;有的侧重群众参与性,主攻大众化市场。
《江城晚报》是一张市民生活报,在“一切为了市民,为了市民一切”的办报宗旨下,以民生的角度,以平民的视角,以小切口切入选择时评。经过两年的磨合,曾给这个版面投稿的作者有的已收笔,因为采用率不高。不被采用的文章往往存在这样的共性:自以为真理在手,居高临下;大而空,面面俱到;官话、套话,不是老百姓的话。总而言之,就是没有做到有的放矢,因为每张报纸都有自己的定位。
根据报纸定位选用时评,也要不拘一格。当今时评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新闻评论已不仅仅是媒体从业者的份内事,而是扩展成为公众意见的手段和渠道。传统新闻评论的作者往往由职业评论员队伍组成。当媒体把评论权交成公众的时候,观点的表达就更具有开放性和选择性。
有专家说,叫做“时评”的,并不一定是真正的时评;不叫“时评”的,也不见得就不是时评。这种说法,很耐人寻味,至少说明一点,时评绝不应该是同一个面孔的,而应具有多种多样的表达形式。
“新闻眼”、“声音”、“一语惊人”等是《江城晚报》开辟的时评栏目,其中“一语惊人”栏目特色突出,评论只是短短的一句话,言简意赅,言止而意不尽。
用多种表现形式吸引公众参与,让不同的人都有说话的平台,可以说,新闻评论的表现形式越丰富,公众的参与度就越强,参与面就越广,舆论引导的效果也就必然更好。
“评论不可无品牌,品牌要舍得投入”,这似乎已成为业界的共识。于是,向专家约稿已成为大家的一致行动。其后果是,针对一个热点新闻或公共事件,可引来数十、数百篇同题作文,而且现代网络给一些作者一稿多投以方便,不免话题重复扎堆,观点大同小异,似乎真的是英雄所见略同。由此使得新闻的同质化在评论上再度上演。趋同化(作者趋同、话题趋同、行文写法趋同),使原本以差异化为核心竞争力的评论失去了竞争优势。
接近性是新闻的一种属性。新闻评论作为新闻的一种,决定了它必然要具备这种特点。不放弃本地话题是保持新闻时评持久生命力的原动力。《江城晚报》的“松江时评”在关注各地热点新闻的同时,更加关注本地新闻中适合做时评的新闻题材,培养自己的时评创作队伍,甚至对一些特邀作者进行命题作文,以避免时评的同质化。虽说时评的异地监督相对容易,本地化时评话语空间的宽松度相对欠缺,但读者更关心本地新闻,对身边事更感兴趣。《江城晚报》在“本地新闻强势覆盖”的办报理念下,新闻时评也主打本地牌。言别人所不敢言,在别人止步的地方找出路。以本地新闻作靶,只要分寸、角度拿捏得当,不仅可以增强新闻本身的深度、解读性,使读者获得延展性阅读,同时使报道的建设性增强。时评的建设性,是其在做到时效性、独特性、可读性的基础上,更为难能可贵的特性。目前人们更期待建设性的东西,就是把这个旧东西打碎以后,评论要提出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新东西。这就需要时评操盘者要具备从价值判断向专业判断发展。追求时评的建设性,要求作者不用讽刺挖苦、冷嘲热讽的手法评判一件事情,而能揭示出别人未发现的问题,同时能用自己的学识对这些问题进行准确的解答,给人们指出一条可供选择的而不是强制性的思想的出路,从而促进一些问题的解决。
时评本地化,如果舆论环境和作者都能给力,就可在媒体观点之战中占一席之地,也可在时评日趋同质化时另辟蹊径。
时评属于新闻,但不能依附于新闻而存在,它与新闻的关系,以若即若离为最高境界,要追求评论的独立价值。
“据报载”、“编者按”、“编后”,这些附着在评论上的字眼无时不在提醒我们,评论和新闻的关系。评论作为报业竞争中能够突重围的生力军,不独立,显然会行之不远。
时评的独立性,不仅表现在行文及版面设置上,还表现在话题的独立上。随着新闻理念的发展,我们已着手从形式上刷新传统评论。在对媒体报道的事实做出评论的同时,“调查性评论”、“亲历式评论”见报率上升。而有的媒体,创意更新,连表格、图片都可以成为评论的一种形式。
新闻时评是报纸突围的生力军,也是一张报纸的灵魂和旗帜。如果我们在实践中能够坚持做到“不越位、不忘本、不附庸”,立足本地,独树一帜,就能写好新闻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