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新, 郑永利, 韩敏晖, 蒋开杰, 吴降星
(1.浙江省慈溪市农业监测中心,315300; 2.浙江省植物保护检疫局,杭州 310020;3.宁波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宁波 315012)
Wu Huaxin1, Zheng Yongli2, Han Minhui1, Jiang Kaijie1, Wu Jiangxing3
(1.Agricultural Monitoring Center of Cixi City,Zhejiang 315300,China;2.Zhejiang Bureau of Plant Protection and Quarantine,Hangzhou 310020,China;3.Ningbo Extension St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ology,Ningbo 315012,China)
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属鳞翅目夜蛾科,其寄主多、分布范围广,且具有间歇性暴发的成灾特性,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之一。由于其对有机磷、菊酯类及氨基甲酸酯类等多种药剂的抗药性快速上升,对我国蔬菜安全生产持续高效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1]。利用人工合成的昆虫性信息素开展害虫的田间虫情监测与防治是农作物害虫综合治理中重要的绿色防控技术之一,国内外已有不少成功报道[2-5],性信息素对斜纹夜蛾的自然种群也有良好的控制作用[6]。为了进一步明确田间大面积应用性信息素对斜纹夜蛾的防治技术及其控害效果,作者于2006年9-10月在慈溪市长河镇云海村的甘蓝出口种植基地进行了本项试验,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
试验区地处慈溪市西北部长河镇云海村的蔬菜基地,面积26.7 hm2,连片种植甘蓝,为该镇主要出口创汇蔬菜品种之一。基地为老菜区,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肥力均匀,常年种植甘蓝、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试验期间正处斜纹夜蛾发生为害盛期。据9月25日至11月13日对试验对照区调查,甘蓝斜纹夜蛾有虫株率达26.7%,平均累计百株卵量达16.7块,百株幼虫量达536.7头。
试验采用自主研制的斜纹夜蛾专用干式诱捕器(专利号:ZL200630103335.2),圆柱形,柱体白色,中空,高245 mm,横切面直径106 mm;在柱体中部的体壁上有4对均匀分布的红色锥形诱虫孔。锥状诱虫孔外端口为正方形(14 mm×14 mm),开口于柱体外表面;内端呈星状开口,长径为10 mm,短径为5 mm,开口于柱体内,两端口间的长度为12.5 mm,柱体下端有转接口,可与不同类型容器相连接,作为接虫器。本试验采用容量为2 L的废旧可乐瓶为接虫器。试验性信息素诱芯由浙江宁波纽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生产批号SL2006011902,生产日期2006年4月25日,有效期为2年。供试诱芯为红色半透明胶体,毛细吸管型,长约8.0 cm,直径约0.1 cm,性信息素置于其中,主要有4种成分组成,分别是Z9,E11-14:AC、Z9,E12-14:AC 、Z9-14∶AC 和 E11-14∶AC 。
试验设性信息素防治区、常规施药防治区和空白对照区各1个。性信息素防治区南北向长510 m,东西向长390 m,面积19.9 hm2,诱捕器东西向放置17行,南北向放置15列,共255个诱捕器,各诱捕器的东西水平间距是26 m,南北间距是30 m。田间插放时,第1行诱捕器距离试验田边15 m,第1列诱捕器距离试验田边13 m,同时把第2,4,6,…14列的各个诱捕器相对于第1,3,5…15列往北移动15 m插放,形成各诱捕器交错排列形状,如图1右图所示。性信息素防治区按诱捕器田间布局划分为外围、中围、内围 3个区域,外围、中围、内围南北向分别以第1、5、8、10、13行和17行为界 ,东西向分别以第 1、4 、7、9 、12、15 列为界 ,均呈 “回”字形(见图1,图中括号内的数字依次表示该诱捕器在田间的行号和列号)。性信息素防治区于2006年9月19日,在大部分甘蓝移栽后,开始放置诱捕器,各诱捕器的诱虫孔离地1.0 m,每个诱捕器安装诱芯1枚,10月20日更换性信息素诱芯1次。
图1 性信息素防治区诱捕器田间布局示意图
在距离性信息素防治区2 km左右的上风口处,选择栽培条件基本相同的甘蓝地,作为常规施药防治区,面积约1 hm2;并在其中划出200 m2,在甘蓝整个生长季节不施用任何杀虫剂,作为空白对照区。
诱蛾量调查:按东南、西南、东北、西北4个方位,在外围、中围、内围 3个区域内,各选取4个诱捕器作为诱蛾量调查点(见图1)。9月20日至11月15日(甘蓝临近收获),在每天 08:00-09:00,分别调查各诱捕器的诱蛾量,共调查57 d。由于本地秋季主要风向为西北风,将西北、东南方位上的诱捕器分别作为上风口和下风口的诱捕器。上风口的诱捕器为(1,1)、(1,15)、(5,4)、(5,12)、(8,7)和(8,9),下风口的诱捕器为(10,7)、(10,9)、(13,4)、(13,12)、(17,1)和(17,15)。
田间虫口密度调查:9月25日起调查甘蓝上斜纹夜蛾的虫卵量,每5~7 d调查1次,至11月13日结束。性信息素防治区调查样点同上,在诱蛾量调查点位附近,距离诱芯10 m左右随机调查10株,共120株;常规施药防治区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每点10株共50株;空白对照区采用三点取样,每点10株共30株。记录每株甘蓝上的斜纹夜蛾卵块数和幼虫数,并以试验期间斜纹夜蛾的累计卵块数和幼虫数,计算卵和幼虫的防治效果。
防治成本调查:记录常规施药防治区和性信息素防治区各自进行化学防治的次数,农药使用品种、使用量及施药成本等。
田间诱集试验结果(表1)表明,性信息素防治区内斜纹夜蛾成虫各时段的平均单瓶诱集量在外围、中围和内围分别为2 904.7、472.8头和411.3头,外围比中围和内围分别增加514.4%和606.2%,中围比内围增14.9%。上风口的平均诱集量也大于下风口,且增加幅度从外围往中心依次递减,上风口比下风口增加418.5%,其中外围上风口比下风口增加926.9%,中围上风口比下风口增加64.8%,内围上风口比下风口增加33.3%。
从表1可知,在10月20日-11月15日时段,田间成虫发生量大幅度上升时,性信息素防治区外围、中围和内围的斜纹夜蛾成虫的诱集量也大幅度增加,但外围、中围和内围的增加幅度差异明显。其中外围10月20日-11月15日时段的诱捕量比9月20日-10月19日时段增加448.2%,中围增加158.8%,内围增加148.1%。外围成虫诱集量的增幅大大超过中围和内围,可能是外围诱捕器首先诱捕了大量试验田外的成虫所致。
表1 性信息素在不同点位对斜纹夜蛾成虫的诱集量
2.2.1 性信息素防治区的防效
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性信息素防治区甘蓝上斜纹夜蛾的累计产卵量比化防区和空白对照区分别减少27.5%和65.3%,累计幼虫量分别减少70.9%和94.3%,防治效果良好(表2)。
表2 不同处理对甘蓝田斜纹夜蛾的防效1)
2.2.2 性信息素防治区不同区位的防效
田间调查结果(表3)表明,性信息素防治区内围甘蓝上斜纹夜蛾幼虫的发生量明显少于中围和外围,有虫株率仅为2.5%,比中围和外围分别减少85.7%和90.0%,累计百株幼虫量为10头,比中围和外围分别减少55.6%和83.3%,与空白对照区相比,幼虫防效分别为98.1%、95.8%和88.8%。
表3 性信息素防治区不同区位对甘蓝田斜纹夜蛾的防效1)
用药情况调查表明,在秋栽甘蓝化防区全茬分别用1%阿维◦高氯乳油、25%丁醚脲乳油、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5%氟啶脲乳油等农药防治5次,农药成本768.00元/hm2,性信息素防治区比化防区减少用药2次,农药成本比化防区减少243.00元/hm2。药剂防治用工费按每工喷0.53 hm2,工本50.00元计,性信息素防治区比化防区减少用工费188.70元/hm2。性信息素防治区插放专用诱捕器,按每个诱捕器使用2年计4.25元,诱芯成本为3.00元,加上管理成本折合为187.50元/hm2。综合以上几项,性信息素防治区比化防区减少防治总成本为244.20元/hm2。
利用性信息素大量诱捕法防治害虫的实际效果受诱芯品种、诱捕器类型、气象条件以及田间诱捕点布局等诸多因素影响。斜纹夜蛾雄蛾对不同诱芯品种的灵敏度有明显差异,这主要与诱芯的组分、配比及其缓释机制等有关[7]。不同类型诱捕器及其在田间的悬挂高度、间隔距离等对斜纹夜蛾的诱捕效果也存在着显著差异,试验所采用的斜纹夜蛾专用干式诱捕器有效解决了“过饱和现象”,诱集效果优异[8-10]。风向、风速影响性信息素的扩散轨迹和速率,是制约大田诱捕效果的主要气象因子。由于斜纹夜蛾等蛾类具有逆风飞行的习性[11]以及诱捕点间的互相干扰,通常以上风口的诱捕效果最好,下风口次之,而处于中央的诱捕器的诱集量最少[9-10]。
本试验结果表明,斜纹夜蛾雄蛾的单瓶诱集量在性信息素防治区的外围、中围和内围不同点位上差异明显,且上风口的诱集量大于下风口,其增幅从外围往中心依次递减,在成虫发生量上升时,性信息素防治区外围的诱捕量增幅大幅度上升。因此,在生产上大面积使用性信息素防治斜纹夜蛾时可在诱捕器的布局上采用“外密内疏”的形式,并在当地生产季节主要风向的位置针对性多放置,以提高诱捕效果。大面积应用性信息素对田间斜纹夜蛾的发生为害有显著的控制作用,性信息素防治区内围对斜纹夜蛾的虫卵防效比中外围的更高,表明在生产上大面积连片使用性信息素的效果可能会更明显。大面积使用性信息素防治斜纹夜蛾能有效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次数,节省防治成本,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都很明显,是农作物害虫综合治理中极为有效的绿色防控技术之一。
[1]陆剑飞,郑永利,夏永锋.蔬菜主要害虫抗药性发展现状与治理对策探讨[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4,25(2):11-13.
[2]郑永利,董涛海,徐国军,等.昆虫性信息素监测斜纹夜蛾动态变化的初步研究[J].浙江农业学报,2004,16(增刊):49-51.
[3]侯有明,庞雄飞,梁广文.性诱剂对小菜蛾种群控制的应用技术研究[J].昆虫天敌,2000,22(3):111-115.
[4]Chien S C,Chiu C.Field trapping of the diamondback moth by using synthetic sex pheromone:Ⅱ.The effective control and population monitoring of sex pheromone of the diamond back moth[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China,1987,36:111-117.
[5]苏建伟,肖能文,戈峰.昆虫雌性信息素在害虫种群监测和大量诱捕中的应用与讨论[J].植物保护,2005,31(5):78-82.
[6]钱冬兰,李东,郑永利.性诱剂对斜纹夜蛾自然种群控制作用的初步研究[J].植物保护,2007,33(3):136-138.
[7]姚士桐,郑永利,张勇勇,等.几种斜纹夜蛾性诱剂田间诱杀作用的初步研究[J].植物保护,2007,33(4):127-129.
[8]章金明,林文彩,吕要斌,等.不同类型诱捕器对斜纹夜蛾雄蛾的诱捕效果比较[J].浙江农业科学,2008(4):475-476.
[9]姚士桐,郑永利,姚德宏,等.斜纹夜蛾性诱剂不同悬挂高度及田间风向对诱集效果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2008,24(2):131-133.
[10]崔巍,郑永利,姚士桐,等.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器田间应用技术[J].昆虫知识,2009,46(1):97-101.
[11]杜家纬.昆虫信息素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