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磊 李洪娟 许俊琴 李郧 王翠薇 马众 尤勇
体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是个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由于体质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且这种特性在很多情况下决定了个体对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病理过程的倾向性,是全面认识和整体把握疾病的前提,因此,体质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可以说,体质分类是个性化诊疗疾病的前提[1]。根据人体的阴、阳、气、血、津液的偏颇失衡,体质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但无论何种分类方法,均以主观描述作为评判依据,如常用的中医体质九分法就是根据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对体质特征进行表述的[2]。近年来,研究者已经不满足于对体质的主观评判,他们更希望找到基于传统中医理论的体质分类体系的新的、客观的、量化的体质分类工具,以更好地指导中医诊疗实践。
红外热像技术是近年来得到迅速发展的全身功能影像技术,可通过计算机自动识别和图像处理实现对全身脏腑、经络的快速定位和定量测量,具有快速、准确、可重复的特点,本文拟采用此技术作为脏腑、经络的客观评价手段,同时考虑到偏颇体质常存在兼夹现象,本文将首先从是否“偏颇”着手,在正常人群中探讨偏颇体质和平和体质的差异,为体质分类体系提供新的客观证据。
本研究运用横断面设计,调查研究人群的中医体质与红外热态特征。所有受试者均接受中医体质调查和填写《知情同意书》,并同时接受红外热像检测。在对中医体质和热态特征在人群中的分布状况进行初步探索后,将研究人群划分为平和质组和偏颇质组,比较红外热态特征在2组中的分布频率,并进一步探索红外热态特征与偏颇体质的相关性。
本研究于2009年3~5月和2009年9~11月分别募集北京地区社区、部队和企事业单位的18~34岁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男女不限,其他入选条件包括:自述身体健康、无器质性疾病及传染病史、或近期体检提示身体健康且1周内无发热等症状,女性应避免在月经来潮前后3天内采集红外图像[3]。研究共纳入资料完整、可供分析者277例,男性221例(79.8%),女性56例(20.2%),平均年龄(23.2±4.5)岁。
研究对象均在专业人员辅导下填写《中医体质调查表》。根据《中医体质调查表》分析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平和质组和偏颇质组。《中医体质调查表》采用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4]进行设计。
红外热像采集与分析采用北京东信康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ATA红外热像自动检测系统(2.0版)。检查方法为:在检查室环境温度控制在20℃~24℃的条件下,采集受试者正面图和背面图,图像要求居于显示屏中部,头顶距显示屏上缘1 cm左右,显示屏下缘与受试者大腿内侧跟部形成正三角形。采用正面图,通过ATA系统自动定位并测量受检者正面人体自身平均温度以及神阙、上焦、中焦、下焦、肺、心、肝、胃、脾、小肠、膀胱、右大肠、左大肠等体表投影区的温度;采用背面图,通过ATA系统自动定位并测量受检者背面人体自身平均温度以及督脉、任脉、肾、命门等体表投影区的温度。以体表投影区的测量温度与人体自身平均温度的差值作为相应体表投影区相对温度(△T)。其中,三焦是将躯干划分为3个部分,横膈以上为上焦,横膈至脐为中焦,脐以下为下焦;命门定义为右肾。
红外图像的温度测量包括点温、线温和某个区域温度,上述温度测量值在软件中会以最低温、最高温、平均温加以显示(温度1);同理,人体自身温度如最低温、最高温、平均温(温度2)也可以在软件中显示;所谓相对差值就是温度1减去温度2。
所有数据录入EXCEL表后,转入SPSS 11.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进行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采用比值比(OR)描述有关红外热态特征与偏颇质的关联强度,必要时采用Mantel-Haenszel法调整之。单向有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基于秩的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
277例研究对象包括平和质111例(40.1%)和偏颇质166例(59.9%),2组间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年龄(岁)按<20、20~、25~、30~加以分层后,组间仍然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
偏颇质组体质类型构成如表1所示,其中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8种单一偏颇体质占43.4%,而同时存在上述2种或2种以上体质类型的兼夹偏颇体质占56.6%。
计算机红外热像各测量区域的相对温度(△T),并进行组间对比后发现,偏颇质组督脉、上焦、下焦、心、肾、命门、膀胱、左大肠等测量区域的△T与平和质组呈现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偏颇质组督脉、下焦、肾、命门、膀胱、左大肠等测量区域△T显著低于平和质组,上焦、心测量区域显著高于平和质组,具体如表2所示。
将上述具有组间显著性差异的△T按照四分位数分为4层,依次统计偏颇质组和平和质组△T在每层中所占的比例,并进行基于秩的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U)。如表3所示,只有督脉和肾体表投影区的△T显示出2组间的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如将切点定义在第1四分位数(P25),以等于或小于P25定义为督脉凉偏离(△T督脉≤0.7℃)和肾凉偏离(△T肾≤0.1℃),则分别调整性别、年龄后,偏颇质组督脉和肾显著凉于平和质组,调整后的OR值(aOR)分别为2.22(95%CI:1.16~4.24)、2.15(95%CI:1.13~4.07)和2.35(95%CI:1.10~5.03)、2.35(95%CI:1.09~5.0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红外热像是热能量的一种测量工具,人体红外热态就是人体组织、器官、系统寒热分布状态的客观反应。寒热是阴阳两纲的最重要表现之一,而阳的重要性也在历代典籍中屡有提及。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学向来重视阳气,《内经》中突出阳气在人体的重要性,强调“阳主阴从”思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说:“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明代医家张景岳《大宝论》曰:“‘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可见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5]近代著名医学家、“火神派”开山宗师郑钦安亦极重阳气,“以扶阳为纲”,并提出“子不知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气乎,气者阳也,阳行一寸,阴即行一寸,阳停一刻,阴即停一刻,可知阳者阴之主也,阳气流通,阴气无滞,自然百病不作。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丛生”。既往实验研究也表明,阳相对于阴处于更多的热量损耗状态[6],体质的形成与阴阳的平衡是一脉相承的[2]。
表1 偏颇质组体质类型构成情况
表2 平和质组和偏颇质组各红外测量区域△T(℃)的比较
表3 四分位数分层后红外测量区域△T(℃)在各组中分布
按照现行中医体质观点,平和质应表现为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致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广行、六府化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一派阴阳调和之象[2]。与之对照,偏颇体质者在本研究中出现了明显的阳气不足之象(如表2所示,偏颇质组△T多显著低于平和质组),且督脉和肾表现为显著的凉偏离。结合受试者皆为35岁以下成人,正值壮年,因此,笔者推测本组偏颇体质者以先天禀赋或先天之阳不足为著。同时,也推测不同类型的偏颇质(如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等)的主要区别在于先天禀赋不足基础上的后天获得有所不同,这一点将在后续的研究中加以阐述。
中医理论中的督脉和肾均与阳密切相关。“督脉者,阳脉之海也”。《难经》将督脉列为奇经之一,发挥奇经的功能,诸阳经皆汇于督脉,由于督脉与各经的密切联系,使督脉成为“督领经脉之海”,并且形成了督脉对肾命生殖的促进作用。督脉充养脑髓,益脑,主升肾气,主生殖,补益元气。“肾为先天之本”是中医藏象学说中肾系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阐释肾的生理功能及指导临床防治先天诸疾有着重要意义。肾藏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源于父母,受后天水谷之精滋养,是为“后天资先天”;后天之精源于水谷,是肾“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先、后天之精藏于肾,为一身阴阳之根本,也是肾主生殖的物质基础。肾还是人身元气之根,元气之组成以肾藏精气为主,依赖肾中精气所化生。《难经·八难》:“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元气是构成人体的本原,有推动人体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脏腑、经络之生理功能的作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7]。
本研究结果似乎印证了古人的上述论述。督脉和肾红外热像特征在偏颇质组和平和质组显示出的差异最为显著,不但相对温差(△T)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在采用四分位数进行分层后,上述2个指征的层间凉热分布趋势亦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督脉凉偏离(△T督脉≤0.7℃)在偏颇体质中出现的频率是平和体质的2.22倍(aOR性别=2.22)或2.15倍(aOR年龄=2.15);肾凉偏离(△T肾≤0.1℃)在偏颇体质出现的频率是平和体质的2.35倍(aOR性别=2.35,aOR年龄=2.35)。以上结果均提示,偏颇质人群存在一定的督脉凉偏离和肾凉偏离倾向,同样表明本组偏颇质人群存在阳气不足的客观表现。
本研究中各种体质在人群中的样本构成基本符合王琦等报告的中国一般人群的体质分布特征[8],因此,本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足之处在于:(1)样本非社区随机样本,欲显现各种类型偏颇质的红外热态特征仍需扩大样本量;(2)女性比例偏低;(3)年龄分布偏窄。另外,由于本研究在设计上无法判定体质与红外热态发生的先后顺序,故尚无法进行病因推断,在未来的工作中,需进一步改善设计,以获得更多、更强的证据。当然,历代医家对中医脏腑理论均有阐释,但在也存在一定争议,本研究根据宋代杨介的存真图等对脏腑进行了定位、测量以及相关性分析,也只是在中医理论客观化方面所做的初步尝试,希望能对未来的研究者有所启发。
[1] 王东坡,王琦.论体质分类研究的源流及其科学意义[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6):374-376.
[2] 王琦. 9种基本中医体质类型的分类及其诊断表述依据[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4):1-8.
[3] 厚磊,崔月萍,王琴,等. 月经周期对乳房热成像(TMI)的影响[J].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8,16(4):272-275.
[4]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1-7.
[5] 余天泰. 论“阳常不足,阴常有余”[J].中医药通报, 2008,7(6):14-16.
[6] 林文硕,陈荣,李永增,等.中医辨证论治与光能量的关系[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07,16(5):329-333.
[7] 孙洁,李秋芬,周安方.“肾为先天之本”考辨[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7):506-507.
[8] 王琦,朱燕波. 中国一般人群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基于全国9省市21948例流行病学调查数据[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09,24(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