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炎平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价

2011-06-11 01:26邹嵘邓少洁
环球中医药 2011年3期
关键词:喜炎受试者安全性

邹嵘 邓少洁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多发病和常见病,80%~90% 由病毒感染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等。目前治疗上除对症、支持治疗外,尚无特效疗法。笔者应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0年9~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妇幼保健院门急诊就诊的189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96例,男50例,女46例,平均年龄(3.9±1.8)岁;对照组93例,男49例,女44例,平均年龄(3.6±1.7)岁。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1],年龄6个月~10岁,诊断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者:发病病程在48小时以内者;发病体温≥38℃。并排除了影响疾病恢复的其他因素,如佝偻病、营养不良、先天性心脏病、免疫功能低下、结核菌感染及脏器功能不全等。发病时间均在3天以内,未接受任何特殊治疗。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治疗组和对照组没有病例退出实验。Mann-Whitney检验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年龄的差异,P=0.58, 差异没有显著性。χ2检验比较两组间性别构成的差异χ2=0.01,P=0.93,差异没有显著性。

1.2 用药方法

治疗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格2ml∶50mg,5ml∶125mg)5~10 mg·kg-1·d-1,每日1次,最大量不超过5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 ml中静脉滴注,对照组患者予利巴韦林10~15 mg·kg-1·d-1,每日1次,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 ml中静脉滴注。如合并细菌感染者(血象高或有化脓性感染灶等)加用抗生素治疗,两组患儿均治疗2~3天。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

1.3 疗效判定标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判定疗效。痊愈:治疗48小时以内体温恢复正常,咽痛,咳嗽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有效:治疗72小时以内体温恢复正常,咽痛,咳嗽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无效:治疗72小时以上体温未降至正常,症状无改善。

1.4 安全性评价

按照《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3]进行评价。(1)安全性评价标准,1级:安全,无任何不良反应;2级:比较安全,如有不良反应,不需做任何处理可继续给药;3级:有安全性问题,有中等程度的不良反应,做处理后可继续给药;4级:因不良反应中止试验。(2)不良事件轻重程度判断标准,轻度:受试者可忍受,不影响治疗,不需要特别处理,对受试者康复无影响;中度:受试者难以忍受,需要撤药中止试验或做特殊处理,对受试者康复有直接影响;重度:危及受试者生命,致死或致残,需立即撤药或做紧急处理。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SPSS 13.0 for Windows, Chicago, IL)分析。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结果

χ2检验比较两组间痊愈率差异,χ2=7.12,P﹤0.01,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间有效率差异χ2=4.97,P﹤0.05,差异有显著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1例患儿胸部出现细微皮疹,程度为轻度,安全性评价为2级。继续用药2天后皮疹消失,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患儿出现头痛、恶心症状,程度为中度,安全性评价为3级。

3 讨论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门急诊一种常见疾病。尤其是冬春季发病较多。其病原体可为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其中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约占90%以上,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由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还有继续增多的趋势,若延误诊治可引起多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因此选用安全有效的药物,尽快控制症状是治疗的关键。目前临床常用的广谱抗病毒药物为利巴韦林,但退热效果不佳。清热类中药注射剂退热效果较好,但近年来不良反应报道较多,包括全身过敏、皮肤过敏、局部过敏。过敏性休克在危重过敏反应中占首位[4],引起了社会的重视和对中药注射剂的质疑。

注射用喜炎平是由爵床科穿心莲叶中提取的有效成分穿心莲总内酯,经磺化而得的穿心莲内酯磺酸盐灭菌冻干粉针剂。通过引入亲水基团而改变了穿心莲内酯类有效成分的空间结构,活性增强。有利地占据细菌或病毒复制时DNA与蛋白质的结合位,阻止蛋白质对DNA片段的包裹,阻断DNA的复制,从而抑制或杀灭细菌和病毒。对多种呼吸道病毒株致培养细胞病变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肺炎球菌、金葡菌、链球菌、淋球菌、肺炎克冒伯杆菌、志贺菌、大肠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能通过抑制炎性反应部位的前列腺素(PG)合成。保护溶酶体膜而提高血清中的溶酶体含量,同时具有明显的促肾上腺皮质功能,提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对细菌、病毒的吞噬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5-7]。

本临床研究显示,采用喜炎平注射液的治疗组疗效高于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的对照组,表现为痊愈率和有效率都比对照组显著增高,缩短了发热时间,改善了呼吸道症状,大大减轻了患儿的痛苦。不良反应少且轻微,不影响继续治疗。分析原因如下:目前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一半以上为过敏反应,一部分是由于加工工艺不佳,质量控制不严造成杂质较多引发;一部分是因为复方中药针剂不同药物间易发生交叉过敏反应[8]。本研究采用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喜炎平注射液,因为采用了独特的磺化专利工艺,水溶性增强,稳定性提高,机体吸收好,起效迅速,临床疗效增强。且磺化衍生物及其药物组合物质基础明确。且因为是单药制剂,避免复方中药针剂易发生的交叉过敏反应。在儿科常用中药注射针剂中,安全等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1] 胡亚美,江载芳.实用儿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68.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S].2003.

[4] 吴友苹,卢觅佳,宣尧仙.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及安全性评价思路[J].医药导报,2009,28(5):679-681.

[5] 袁晓静.注射用喜炎平[J].齐鲁药事,2006,25(7):444.

[6] 梁冬,张艳楠,苏占军,等. 喜炎平治疗354例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22):222,225.

[7] 孙杰,管玉霞,池丽玉.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呼吸系统混合型感染62例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29):64-65.

[8] 于静.中药安全性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1):101-104.

猜你喜欢
喜炎受试者安全性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冬季腹泻的50例效果观察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