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穴的体表分布密度规律与触觉两点辨别阈

2011-06-08 07:47:06王宇杨永清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12期
关键词:经穴体表腧穴

王宇,杨永清

经穴的体表分布密度规律与触觉两点辨别阈

王宇1,2,杨永清1

(1.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 201203;2.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上海 200030)

经穴的分布与主治功能,有其神经解剖学基础。经穴的体表分布密度规律与触觉的两点辨别阈密切相关。

穴位;经穴;分布;触觉两点辨别阈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是针灸治疗疾病的刺激点与反应点。腧穴分为十四经穴、经外奇穴和阿是穴三类。人体共有361个经穴,分属十四经,遍布体表。针灸效应的现代研究表明,针灸作用与神经-体液-免疫网络调控密切相关,针感和针刺效应的产生有赖于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研究表明,经穴的主治规律与神经节段的支配密切相关,在很大程度上二者有相一致的规律,尤其是在躯干的胸、背、腹部更为典型。

从经穴图可知,经穴的体表分布密度规律是头面、四肢末端分布密度最高,其次为躯干,以四肢主干内、外侧经穴分布密度最低。而这一分布规律正与触觉的两点辨别阈(two-point discrimination thresholds, TPDT)相一致。因此,我们认为经穴的体表分布密度规律与触觉的两点辨别阈密切相关。

1 触觉的两点辨别阈

1.1 定义

触觉刺激作用于人体之后,由感觉传入纤维将刺激信号传送至中枢神经系统及其高级部位进行分析和综合,然后产生感觉,并做出判断。能够分辨最小距离的两点刺激称为两点辨别阈。辨别的阈值即以此距离数值表示[1]。

1.2 产生机制与分布规律

两点辨别阈是对触觉空间辨别能力的度量,主要与外周感受器分布的密度大小、分布的方式以及信息在中枢部位的聚合有关。人体不同部位对两点触觉刺激的分辨能力不同,但左右基本对称[2]。两点辨别阈测试实验主要应用于传入神经的检测[3]。其可用两点触觉计来测定两点辨别阈。虽然存在人种与个体差异[2,4],但两点辨别阈的分布还是有一定规律的。从表1可知[2,4-7],凡是对触觉刺激敏感的部位,如指尖、唇周等部位,由于触觉感受器分布密集,分辨刺激的能力也就愈强。反之,如腰、背及手腕内侧等处则差。身体不同部位的两点辨别的一般规律是,手指和头面部的辨别能力优于躯干和四肢。两个点在皮肤上的相对方位对两点辨别阈有很大影响,肢体上横向的两点辨别阈一般低于纵向的两点辨别阈。身体不同部位的两点辨别能力与这些部位在大脑皮层中央后回和中央前回投射区的大小有密切关系。如果将皮肤两点的同时刺激改为相继刺激,即用较小的时距先后刺激皮肤两点,随着两点刺激时距的增大,两点辨别阈将逐渐减低。

2 触觉两点辨别阈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经脉现象表明了人体特定部位之间存在特定联系[8],即经络的本质提示了体表-体表、体表-内脏、内脏-内脏之间的特异性联系。针刺效应是病痛传入信息和针刺传入信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水平上相互整合作用的结果。大脑是信息整合中枢,将触觉两点辨别阈概念引入针灸研究,有着重要应用意义。

表1 正常人触觉两点辨别阈值 (mm)

2.1 判断穴位体表面积大小、经穴体表分布密度

《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和《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等中医典籍和历代针灸学专著中,对腧穴的定位描述均是大体描述性质的。针灸图谱及铜人(模型)上的经穴定位标定均是一个象征性的点。

正确取穴是针灸取得疗效的前提。为了实现针灸标准化,我国制定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12346- 2006)、腧穴定位图(GB/T22163-2008)的国家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制定了《WHO Standard Acupuncture Point Location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2008》,指导针灸临床取穴。经穴定位的方法分三种,①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②骨度折量定位法;③指寸定位法。从标准穴位来看,其定位方法依然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的互相结合,以体表解剖标志为主,折量各部位分寸距离,并用手指来比量,从而确定经穴位置。腧穴的定位依然没有精确坐标点,穴位大小没有标准数据,也没有标准度量单位。

穴位的体表面积大小,是经穴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所谓经穴的体表面积,是指以腧穴的标准定位点为中心,其外周具有相同针灸特异性反应(疗效)的刺激区域(范围)。虽然普遍认为经穴的体表定位是一个点,但是经穴的体表面积是有一定面积大小的,但目前对穴位的体表面积大小还没有一个定论。

我们认为,经穴的体表大小(有效刺激范围),应小于该腧穴所在部位的触觉两点辨别阈阈值。因人体不同部位体表的触觉两点辨别阈大小不同,因此,不同部位经穴的体表面积也是不同的。其规律同触觉两点辨别阈相同。触觉两点辨别阈阈值小的部位,如头面、四肢末端等部位,其腧穴在体表的面积就小,腧穴分布密度高;而四肢主干部位的触觉两点辨别阈阈值大,这些部位的腧穴体表面积应最大,腧穴的体表分布密度最小。躯干部(胸、背、腹)则居中。

因触觉的两点辨别阈存在个体差异,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也是不同的,并且是随着不同机体状态而动态变化的。因此,腧穴的体表面积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存在个体差异,并随着机体状态而动态变化的。

2.2 宁失其穴,勿失其经

临床取穴的一个基本原则是“宁失其穴,勿失其经”,首见于明·杨继洲《针灸大成·卷二》。其在注解《标幽赋》“速效之功,要交正而识本经”条文中指出:“言能识本经之病,又要认交经正经之理,则针之功必速矣。”故曰:“宁失其穴,勿失其经;宁失其时,勿失其气。”即强调临床取穴重视经络,循经取穴。

由于肢体上横向的两点辨别阈一般低于纵向的两点辨别阈,即机体横向辨别两点的能力敏感于纵向。这就提示相对于横向分布,肢体的纵向分布的相邻组织(腧穴)对刺激的反应应更接近。而这正与经脉在躯干、四肢上均呈纵向分布相吻合。这也提示,相同经脉上的邻近腧穴(纵向分布)具有相似的治疗功能;而横向分布不同经脉的邻近腧穴其治疗功能相对独立。这也附合“宁失其穴,勿失其经”的针灸临床取穴原则。

2.3 明确相近穴位的主治功能

相近腧穴具有相似的主治功能,这一点在胸背腹部表现得最为明显。从表1中可知,胸背腹部的触觉两点辨别阈值在3~4 cm,而这数值正大于这些部位相近穴位的距离。这提示,当相近穴位距离小于触觉两点辨别阈值时,其具有相同的神经解剖学基础,其主治功能相近。当相近穴位距离大于触觉两点辨别阈值时,其神经解剖学基础不同,其主治功能不同。

2.4 指导非穴位取穴原则

表2 非经穴选取与两点阈关系 (mm)

经穴特异性研究是国内外针灸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穴位与非穴位的对比研究是其主要对照方法。各研究报道中,对照研究的目标穴位,非穴位的定位标准各不相同,非穴选取位于经穴旁开选取,以经穴旁开1~4 cm为多(见表2),定位方法以穴位旁开的距离来描述。这些数据表明,对于非穴位的确定与选择,目前还没有统一标准[18]。这极大限制了针灸实验数据的可比性及可信度。

在非穴位确定的原则方面,引入触觉两点辨别阈的概念,以相应部位的触觉两点辨别阈为参考,非穴位旁开穴位的距离,应当大于触觉两点辨别阈。

总之,经穴的分布与主治功能有其神经解剖学基础。神经节段特性是经穴的分布与功能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中枢系统的信息整合则是核心。将触觉两点辨别阈应用于针灸研究,将有助于经穴效应研究,推动针灸机理研究。

[1] Weber, EH. (1996). De tactu. In HE Ross & DJ Murray (Eds and Trans), EH Weber on the tactile senses (2nd ed., p. 49). Hove, UK Erlbaum.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834)./ Weber EH De pulsu, resorptione, auditu et tactu. In: Ross HE, Murray DJ, editor. EH Weber, on the tactile senses. Hove (UK): Taylor & Francis, 1834.

[2] Weinstein S. Intensive and extensive aspects of tactile sensitivity as a function of body-part, sex and laterality. In: Kenshalo DR, editor. The Skin Senses. Springfield, CC Thomas, 1968:195-218.

[3] Johansson RS, Vallbo AB. Tactile sensibility in the human hand: relative and absolute densities of four types of mechanoreceptive units in glabrous skin[J]. J Physiol, 1979,286:283-300.

[4] Nolan MF. Two-point discrimination assessment in the upper limb in young adult men and women[J]. Phys Ther, 1982,62(7):965-969.

[5] Nolan MF. Limits of two-point discrimination ability in the lower limb in young adult men and women[J]. Phys Then, 1983,63(9): 1424-1428.

[6] Nolan MF. Quantitative Measure of Cutaneous Sensation Two-Point Discrimination Values for the Face and Trunk[J]. Phys Ther, 1985,65 (2):181-185.

[7] Lundborg G, Rosén B. The two-point discrimination test--time for a re-appraisal[J]. J Hand Surg Br, 2004,29(5):418-422.

[8] 黄龙祥.中国针灸学术史大纲[M].第1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65.

[9] 余安胜,赵英侠,严振国,等.合谷穴大体空间形态学观察[J].中医研究,1996,9(2):12-15.

[10] 余安胜,宋慧君,赵英侠,等.神门穴巨微解剖结构形态观察[J].陕西中医,1999,20(12):560-561.

[11] 余安胜,赵英侠,严振国,等.三阴交穴大体空间形态学观察[J].中国针灸,1997,17(1):42-44.

[12] 余安胜,赵英侠,严振国.足三里穴的显微结构[J].中国针灸, 1999,19(1):27-28.

[13] 张慰婷,罗非,亓颖伟,等.穴位电刺激对痛信息处理过程的调制作用之脑电图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5(3):236- 240.

[14] 顾星.针刺合谷穴对脑磁图的动态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5, 24(7):38-40.

[15] 黄聪阳,胡翔龙,阮传亮,等.足太阳膀胱经整体性功能的临床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05,24(4):27-29.

[16] Chen LL, Hsu SF, Wang MH,. Use of acupressure to improve 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in women after trans-abdominal hysterectomy[J]. Am J Chin Med, 2003,31(5):781-790.

[17] 艾林,戴建平,赵百孝,等.针刺镇痛机制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磁共振对照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4,20(8):1197-1200.

[18] 杨旭光,李瑛,田小平,等.国内外针灸研究中非经非穴选取方法评述[J].中医杂志,2009,50(7):748-750.

Regularities in Acupoint Body Surface Distribution Density and Tactile Two-Point Discrimination Threshold

1,2,-2.

1.,201203,; 2.(),,200030,

The distribution of and indications for acupoints are based on their neuroanatomy. Regularities in acupoint body surface distribution density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actile two-point discrimination threshold.

Acupoint; Meridian point; Distribution; Tactile Two-Point Discrimination threshold

R224.2

A

10.3969/j.issn.1005-0957.2011.12.799

1005-0957(2011)12-0799-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01123,30873299,9040901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9CB52290);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304)

王宇(1973 - ),男,助理研究员,2010级在职博士生

杨永清(1964 - ),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针灸治疗疾病的效应物质基础研究

2011-06-30

猜你喜欢
经穴体表腧穴
降低体表孢子含量对僵蚕总灰分的影响
四川蚕业(2022年1期)2022-06-06 02:04:02
为什么动物可以甩动身体把自己甩干,人类却不能?
针刀松解颈周腧穴治疗颈源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青藤外敷散模型家兔膝关节经穴、非经穴部位皮肤渗透性比较
中成药(2017年6期)2017-06-13 07:30:35
相关经穴与非经非穴、非相关经穴的机体反映和效应差异
针刺任脉经穴疗法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的效果探讨
中医针灸腧穴与泰医按摩穴的比较初探
天津中医药(2016年6期)2016-08-11 08:57:11
磁共振病灶体表定位贴及临床应用研究
脂肪抽吸术在体表脂肪瘤治疗中的应用
现代针灸教材关于肩周炎的“同功穴”分析
吉林中医药(2015年9期)2015-07-10 03: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