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 瑞
(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药剂科,河南 洛阳 471000)
中医药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在临床表现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从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在门诊用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120例,现将疗效对比分析如下。
本组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年龄18~64岁,平均41.2岁;对照组60例,年龄19~65岁,平均43.1岁。两组年龄、性别等各项指标对比无显着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一般全身症状多不明显,下腹坠胀疼痛及腰骶部疼痛,在劳累、性生活后或经期加剧,常伴有月经不调,白带增多。体征:子宫活动受限,粘连固定,在子宫以及卵巢一侧或双侧可触及索状物,盆腔结缔组织炎患者一侧或双侧有片状增厚、压痛。
治疗组中药治疗,其药物组成为益母草20g、元胡15g、乌药15g、柴胡15g、公英20、香附15g、苍术15g、夏枯草15g、内金15g、莪术15g、生薏仁30g、大贝15g、怀牛膝1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1周为一个疗程。对照组一般的急性期药物治疗选择青霉素、链霉素肌内注射,也可以选用先锋霉素、庆大霉素、洁霉素、甲硝唑等抗生素。
治愈:症状、妇检均恢复正常;显效:症状消失,妇检有明显改善;好转:症状体征及检查均有改善;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治疗组愈显率、总有效率均显着优于对照组。
慢性盆腔炎在临床上具有病情顽固,易于复发的特点[1]。在治疗上常以缓解疼痛、松解粘连为主要目的,抗菌药物疗效不明显,有许多不良反应。因卫生条件的限制,盆腔炎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由于妇女内生殖器位于腹腔低处,使得炎症吸收慢,而由于急性期不规则用药或治疗时间不充足,导致细菌容易产生耐药性,局部慢性炎症使药物吸收不易,故治疗纯使用抗生素疗效不好,而且长期使用抗生素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慢性盆腔炎必须采用全身与局部综合性治疗措施[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
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时机以经期为最佳[3]。根据其临床症状,可归属于祖国医学妇人腹痛、带下病、不孕症等范畴。经期盆腔充血,给予同等剂量的药物时,更多的药物可随血流分布于盆腔,并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等处。方中柴胡、元胡、乌药疏肝理气;薏米、苍术健脾利湿;益母草、怀牛膝、莪术活血化瘀;大贝、内金软坚散结;夏枯草、公英清热利湿。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行气止痛之功。治疗慢性病时,身体需要经过一个漫长调理的过程,通过这个好转过程后,就能够真正达到病情康复不复发的效果。患有慢性盆腔炎的女性在治疗阶段要注意按时作息、适度运动、心情舒畅、起居规律。实践证明,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着,值得推广。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78-201.
[2] 栗玉珍,尚红,姚军英,等.北方汉族衣原体引起盆腔炎患者与HLA—DQ相关性的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5):278.
[3] 任立强.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36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6,15(7):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