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受荣 周华江 潘玉良 熊圣国 胥益锋 张卫清 郭兆兄
(1.盐城市盐都区农业干部学校,江苏 盐城 224011;2.盐城市盐都区棉花原种场,江苏 盐城 224031;3.亭湖区便仓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 盐城 224044;4.盐都区尚庄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 盐都 224023;5.盐都区大冈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江苏 盐都 224043)
大麦生育后期发生倒伏,是大麦生产上频繁发生的极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对大麦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而且加大了收获成本,最终减产、减质、减效。增强大麦自身的抗倒伏能力,则是防御大麦倒伏的根本措施。从栽培角度看,影响大麦抗倒伏能力的因素很多,如品种、肥料、播种期、密度及生化控制措施。我们对二棱啤酒大麦新品种扬农啤5号进行不同播种期和不同播种密度试验,研究大麦播种期、密度对植株茎秆性状的影响 (见表1)。
1.1 播种期对大麦茎秆单茎重量的影响
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大麦茎秆单茎重量呈“折线式”上升,至11月5日达最大值,11月22日又略为下降 (见图1)。
图1 不同播种期对大麦单茎重量的影响
1.2 播种期对大麦茎秆长度的影响
10月15日过早播种,因大部分主茎和大分蘖幼穗被冻死,春生小分蘖生长成穗多,茎秆长度最短。之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茎秆长度呈“折线式”变化。10月22日与11月5日播种,茎秆长度相仿且最大;10月29日与11月22日播种,茎秆长度相仿且中等 (见图2)。
表1 不同播种期与密度对大麦茎秆抗倒能力的影响
图2 不同播种期对大麦茎秆长度的影响
1.3 播种期对大麦茎秆粗度的影响
10月15日播种,茎秆粗度最细;之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茎秆粗度呈“折线式”上升;11月22日播种,茎秆粗度最大 (见图3)。
图3 不同播种期对大麦茎秆粗度的影响
1.4 播种期对大麦茎秆单位长度重量的影响10月15日播种,大麦茎秆单位长度重量最小,之后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茎秆单位长度重量呈“折线式”上升,11月22日播种,茎秆单位长度重量最大(见图4)。
图4 不同播种期对大麦茎秆单位长度重量的影响
不同播种期处理,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大麦单茎重量几乎呈直线下降 (见图5)。
图5 不同密度对大麦单茎重量的影响
11月12日最迟播种的处理,大麦茎秆长度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呈“折线式”下降的趋势,其它播种期处理,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茎秆长度基本相仿,没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的变化态势 (见图6)。
图6 不同密度对大麦茎秆长度的影响
不同播种期处理,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大麦茎秆粗度总的呈“折线式”下降趋势 (见图7)。
图7 不同密度对大麦茎秆粗度的影响
不同播种期处理,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大麦茎秆单位长度重量几乎呈直线下降的趋势 (见图8)。
图8 不同密度对大麦茎秆单位长度重量的影响
大麦不同播种密度,随着播种期的推迟,茎秆单茎重量、粗度、单位长度重量均呈“折线式”上升,茎秆长度无明显变化;大麦不同播种期,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加,茎秆单茎重量及单位长度重量均直线下降,茎秆粗度呈“折线式”下降,茎秆长度无明显变化。因而,播种愈迟,密度愈小,大麦茎秆抗倒伏力愈强。反之,播种愈早,密度愈高,大麦茎秆抗倒伏力愈弱。据此,播种早的大麦,播种密度要减少,以增强大麦茎秆的抗倒伏力,同时也有利于促进个体健壮发育,增加产量。从大麦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等方面综合考虑,江苏沿海地区大麦最佳播种期,以10月25日至11月5日为宜,过早播种冻害重,推迟播种,产量低。适宜播种密度,在最佳播种期内,以基本苗12万~16万/667 m2为佳,推迟播种,播种密度应增加,以增足穗夺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