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无性系扦插育苗成效研究

2011-06-07 06:49王杰铃
园艺与种苗 2011年4期
关键词:子叶叶面积油茶

王杰铃

(福安市林业局,福建福安 355000)

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Abel) 属 山 茶 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是我国主要木本油料树,油茶油作为绿色保健食用油,逐渐得到消费者青睐。随着油茶的种植规模、开发力度逐渐加大,优质油茶苗木需求量加大。油茶扦插育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优良的无性系得以大批量繁殖,是迅速繁育良种的重要手段之一,对改造现有低产油茶林也是可行途径。开展油茶不同无性系扦插育苗与保留叶片面积的关系研究,可为油茶无性系扦插育苗提供技术参考,并促进山区油茶良种的普及与推广,提高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选择福建省油茶优良无性系闽43、闽48和闽60作为扦插穗条,扦插穗条均选取树冠中上部外围、粗壮通直、腋芽健全、叶片完整的当年生刚木质化的春梢,每条穗条保留2个腋芽和1片叶子。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福安市潭头镇渔溪洋村,海拔50 m;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年平均气温18.9℃,年平均降水量约1 800 mm,无霜期280 d,平均相对湿度82%,土壤类型为水稻土,坡度0°,立地条件良好。苗床选择四周通风、靠近水源、排灌方便的地点,床面宽1.1 m,高约20 cm,沟底宽30~40 cm。苗床基质用1/3~1/2的沙与原苗圃泥土混匀而成,再在畦面上铺一层3 cm厚黄泥心土。苗木扦插前3天,用0.2%多菌灵水溶液或0.2%的硫酸亚铁水溶液对苗床进行消毒。

1.3 试验方法

穗条放入0.2%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1 min,之后将穗条切口下端对齐,垂直放入浓度为50 mg/L ABT生根粉溶液中浸泡10 h后取出,于2010年6月进行扦插。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福建省油茶优良无性系,分别为:A1,闽 43;A2,闽 48;A3,闽 60。各油茶无性系分别进行4种不同插条处理,分别为:B1,1 片叶子保留 100%叶片面积;B2,1 片叶子保留2/3叶片面积;B3,1片叶子保留1/2叶片面积;B4,1片叶子保留1/3叶片面积。每个处理5次重复,共设置1.2 m×1.2 m标准地60个。2009年12月下旬调查记录各标准地的油茶无性系扦插苗的成活株数、抽梢株数和抽梢高度,并计算成活率和抽梢率。

2 结果与分析

油茶不同无性系不同处理扦插育苗的成活率、抽梢率、抽梢高度及方差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油茶不同无性系不同处理扦插育苗成活率、抽梢率及抽梢高度

2.1 油茶不同无性系不同处理扦插苗的成活率对比

由表1可以看出,3个油茶无性系之间的扦插育苗成活率存在差异,从大至小依次为:A3(83.0%)>A2(79.6%)>A1(75.2%)。对油茶不同无性系扦插育苗的成活率进行方差分析,P<0.01,说明成活率在油茶不同无性系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4个不同子叶留叶面积处理之间的扦插育苗成活率也存在差异,其从大至小依次为:B3(82.5%)>B4(79.4%)>B2(79.1%)>B1(76.1%)。方差分析结果为P<0.01,说明不同子叶留叶面积处理的扦插苗成活率之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

不同处理的平均扦插成活率以A3B3处理最大,达86.3%,A1B1处理最小,仅73.1%。平均扦插成活率从大至小依次为:A3B3>A2B3>A3B2>A3B4>A2B4>A3B1>A2B2>A1B3>A1B2>A1B4>A2B1>A1B1。方差分析结果为P>0.10,说明油茶不同品种与不同子叶留叶面积处理交互作用引起的扦插育苗成活率之间的差异不明显。

2.2 油茶不同无性系不同处理扦插苗的抽梢率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油茶不同无性系之间的扦插育苗抽梢率也都存在差异,其从大至小的顺序为:A3(2.1%)>A1(1.9%)>A2(1.7%)。方差分析结果为P<0.05,说明油茶不同品种间的抽梢率之间差异达显著水平。

不同子叶留叶面积处理之间的扦插育苗抽梢率也存在差异,其从大至小的顺序为:B1(3.0%)>B2(2.4%)>B3(1.4%)>B4(0.4%)。方差分析结果为P>0.10,说明不同子叶留叶面积的抽梢率差异不明显。

油茶不同无性系不同处理扦插育苗的抽梢率存在差异,平均抽梢率从大至小的顺序为:A3B1>A1B1>A2B1>A3B2>A2B2>A1B2>A3B3>A1B3>A2B3>A3B4>A1B4>A2B4。方差分析结果为 P>0.10,说明油茶不同品种与不同子叶留叶面积处理交互作用引起的扦插育苗抽梢率之间差异不明显。

2.3 油茶不同无性系不同处理扦插苗的抽梢高度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油茶不同无性系之间的扦插育苗抽梢高度也存在差异,从大至小依次为:A1(2.1 cm)>A3(1.7 cm)>A1(1.6 cm)。方差分析结果为P<0.01,说明油茶不同无性系扦插育苗的抽梢高度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不同子叶留叶面积处理间扦插育苗抽梢高度也存在差异,其从大至小的顺序为:B1(2.0 cm)>B3(1.9 cm)>B2(1.7 cm)>B4(1.2 cm)。方差分析结果为P<0.01,说明不同子叶留叶面积扦插育苗抽梢高度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油茶无性系:油茶无性繁殖是利用油茶的根、茎、叶、芽等营养器官进行的繁殖。无性繁殖的品种成为无性系,无性繁殖的方法有扦插、嫁接、压条、分株以及组织培养等。无性繁殖所产生的新个体能保持良种固有的特性,后代的性状一致,生育期和长势比较整齐,对提高品质、节省劳力、增加产量均有好处。油茶作为主要木本食用的油料树种,长期以来产量较低,主要原因是存在高频率低产株和不结果株,采用无性繁殖技术对于异花授粉的油茶,将通过有性繁殖形成的优良杂合体,利用无性繁殖技术将其优良性状保留。

油茶不同无性系不同处理扦插育苗的抽梢率存在差异。平均抽梢高度以A1B1处理最大,达2.3 cm,最小的是A2B4、A3B4处理,只有1.2 cm。平均抽梢 高 度 从 大 至 小 依 次 为 :A1B1>A2B3>A3B1>A1B2、A3B3>A2B1>A2B3、A3B2>A2B2>A1B4>A2B4、A3B4。方差分析结果为P>0.10,说明油茶不同无性系与不同子叶留叶面积处理交互作用引起的扦插育苗抽梢高度之间差异不明显。

3 结论与讨论

该研究以福建省油茶优良无性系闽43、闽48和闽60作为扦插穗条、采用4个处理扦插育苗,当年平均成活率为74.1%~86.3%,其中A3B3(即闽60和1片叶子保留1/2叶片面积)处理扦插育苗成活率较高,达86.3%;各处理扦插苗当年抽梢率和抽梢高度均较低,分别仅0.4%~3.2%和1.2~2.3 cm。综合考察,油茶无性系扦插育苗宜选择B3(即1片叶子保留1/2叶片面积)处理。

油茶不同无性系不同处理扦插育苗的成活率、抽梢率和抽梢高度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的成活率和抽梢高度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抽梢率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油茶优良无性系闽43、闽48和闽60扦插穗条的木质化程度不同引起的生根量和营养积累量不同有关;子叶保留不同叶面积处理之间的成活率和抽梢高度均差异极显著,这应与油茶优良无性系扦插穗条的子叶面积不同引起的营养积累量不同有关。

该研究中仅涉及油茶无性系某一个时间段的扦插育苗成活率、抽梢率和抽梢高度的情况,与其他时间的关系,以及与扦插穗条木质化程度、穗条长度、穗条粗细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均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1]林学和.茶树短穗扦插育苗技术[J].福建茶叶,1990(1):20-22.

[2]张日清,丁植磊,张勖,等.油茶育种研究进展[J].经济林研究,2006(4):1-8.

[3]左继林,幸伟年,雷小林,等.油茶优良不同无性系1年生苗木生长表现[J].经济林研究,2009(4):77-80.

[4]倪金明,占昌炳.油茶胚轴嫁接技术探讨[J].林业科技开发,2002,16(S1):69-71.

[5]陈华豪.林业应用数理统计[M].大连:大连海运出版社,1998.

[6]洪伟.林业试验设计技术与方法[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7]洪伟,林思祖.计量林学研究[M].成都:电子科技出版社,1993.

猜你喜欢
子叶叶面积油茶
广东省油茶种植技术与发展前景分析
水稻叶面积指数与产量关系研究进展
干旱胁迫和施钾量对大豆叶片补偿效应影响研究
2种水培观叶植物叶面积回归测定①
江西提高油茶新造和低改补贴标准
家乡的油茶
黄花蒿离体再生体系优化研究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
甜瓜红心脆和早皇后再生体系的建立
茄子遗传转化植株再生体系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