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发河中游水环境分析与评价

2011-06-06 07:18姜淑坤管延海
地下水 2011年5期
关键词:高锰酸盐需氧量水体

姜淑坤,管延海

(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通化分局,吉林 通化 134000)

辉发河发源于辽宁省清原县龙岗山脉中部,为第二松花江第一大支流,是松花湖的主要补给水源。辉发河流经梅河口、辉南、磐石和桦甸等县市,于桦甸市头道沟注入第二松花江。全长289 km,沿途汇入支流众多,主要支流左岸有梅河、沙河、大沙河、当石河、富太河、呼兰河、金沙河;右岸有一统河、三统河、蛤蟆河等十余条河流。水系范围包括东丰、梅河口、辉南、柳河、磐石、桦甸等六县市,流域面积16 376 km2。根据多年水文资料统计,辉发河多年平均降水量741.3 mm,平均径流量17.49亿m3。辉发河沿岸分布着许多工业城市,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辉发河中游的水环境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中下游各城市经济的发展。

1 辉发河中游水环境分析

1.1 水质监测断面

本文选择辉发河中游位于吉林省辉南县的辉南水文站为基本水质监测断面,监测频次为12次,对辉发河中游的水环境进行分析与评价。

1.2 水质监测项目

选取监测项目为:pH值、溶解氧、氟化物、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氰化物、总砷、挥发酚、六价铬、铜、铅、锌、镉等。

1.3 监测结果

辉南水文站2003~2007年水质监测结果分别取其平均值。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均超出地表水Ⅲ类标准,溶解氧2003年、2005年、2006年超标,见表1。

2 辉发河中游水环境评价

2.1 评价标准

为使评价工作具有连续性、统一性,本次评价标准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为水质评价标准。辉发河中游均执行Ⅲ类标准。

2.2 评价方法

分析2003~2007年的水质监测结果可以看出,辉发河中游水体超标物质主要以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的有机污染为基本特征。本文采用“有机污染综合评价法”对辉发河中游水体进行评价。本方法既可清晰地判断出主要污染因子,突出了污染最重的水质参数的影响,又能针对辉发河中游水质的基本特征,比较直观地反映出水体的水质。

表1 辉南水文站水质监测结果表 mg/L

“有机污染综合评价法”计算公式:

式中:A为有机污染综合评价值;BODi、CODi、NH3-Ni、DOi为实测值;BODo、CODo、NH3-No、DOo为标准值。

A为无量纲的比值。当BODi、CODi、NH3-Ni均超过各自的允许标准,而 DOi又低于其规定标准时,即 BODi/BODo,CODi/CODo,NH3-Ni/NH3-No均大于 1,则 A 值必大于2。因此,定A≥2为开始受到有机污染的标志。根据A值的大小,分级评定水质受到有机污染的程度。水质质量评价分级表,见表2。将2003~2007年的BOD、COD、NH3-N、DO水质监测值进行计算,辉发河中游水质评价计算表,见表3。

表2 水质质量评价分级表

2.3 评价结果

表3 辉发河中游水质评价计算表

从上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有机污染综合评价值A均大于4,辉发河中游各年份水质已受严重污染,从各年份变化趋势分析,水体有好转趋势。

3 结语

辉发河中游水质已受到严重污染。辉发河中游水体以氨氮、化学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挥发酚为代表的有机污染为其基本特征。近年来,由于毁林开荒及无序采矿,沿岸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农田、林地的有机质、化肥、农药随地表径流排入地面水体,导致水中污染物含量增加。另外,辉发河及其支流河畔的市县向河中排入了大量废污水,造成水体污染,严重影响了水体利用功能。因此,必须对辉发河的污染进行彻底治理。为减少污染,建议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非法采矿整治力度,制止毁林开荒,减少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改善施肥方法,提高化肥利用率,如采用深施、配施与使用硝化抑制剂等都是提高利用率的有效方法。此外,应强化对饮用水源取水口的保护、加大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治理力度、加强公民的环保意识、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等措施综合治理辉发河中游沿岸的污染,使辉发河中游水资源和水环境得到可持续的利用与保护。

“有机污染综合评价法”:方子云,《水资源保护手册》[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88:393。

猜你喜欢
高锰酸盐需氧量水体
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污水处理浅探
多源污染水体水环境质量提升技术应用
高锰酸盐指数水质自动分析仪抗浊度干扰技术研究
生态修复理念在河道水体治理中的应用
黄河口附近海域化学需氧量和石油烃分布及其关键控制环境因子分析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新旧标准区别探讨
地表水中浊度与高锰酸盐指数的相关性分析
广元:治理黑臭水体 再还水清岸美
镀锡板高锰酸盐体系钝化膜的制备及表征
不同水质地表水中COD和高锰酸盐指数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