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强化地下水管理与科学研究——李佩成院士在陕西专题报告

2011-06-06 07:18长安大学水与发展研究院陕西西安710054
地下水 2011年5期
关键词:节水水利研究

(长安大学 水与发展研究院,陕西 西安710054)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中央发布了2011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陕西省地下水管理监测局,邀请我和大家交换认识,我想用“贯彻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强化地下水管理与科学研究”作为发言题目,谈谈自己的认识。

1 一号文件理论性强,涉及面广,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率,用辩证唯物主义作指导加以认识和贯彻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一号文件),定义了水是“三生”——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明确了水利的“三不”——不可或缺、不可替代、不可分割;具有“三性”——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不仅事关农业农村发展,而且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而且关系到“六安”——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

因此,“要把水利工作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要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科学治水、依法治水,突出加强薄弱环节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深化水利改革,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水利现代化道路”。对于这样一个重要决定的认识,必须提高到哲学层面,对它的贯彻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率。

2 落实一号文件,要增强对水利工程,包括地下水开发利用一分为二的辩证认识,要发挥积极面,防止其消极作用

从哲学上讲水利工程(包括农田水利工程)具有两面性没有问题,因为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但对水利工作者说“水利工程也是一把双刃剑”,听起来很不顺耳,但事实确实如此。次生盐碱化、渍涝灾害、地沉地裂、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河湖萎缩甚至地下水枯竭,井枯泉涸……。大都与不合理的水利工程有关。三门峡水库的修建就表现出这种两面性。

60年代初,在河南建成的三门峡水库,由于强化了渭河河床的淤积,引发了2003年渭河下游出现的小水大灾。

因此,在我们实施大规模水利建设的当今,在规划和工程建设中要特别觉悟到水利工程的两面性,充分的调动其积极面,使其真正发挥发展生产、推动建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努力限制其消极面,特别要防止其损害他人,遗患后代。

我们打井抽水打出了地沉地裂;我们给渭河修堤,修了堤有利防洪,但河床的淤积和抬高怎么办?就需要研究,凡事都需要两方面想。

3 落实一号文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率,认真总结过去

对于过去的水利建设,要根据认识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重新研究评价。这种反思在国外已有先例,美国对500多座有害库坝的拆除就是证明。

这种总结和反思,包括当时的指导思想和理论认识,例如在我国提倡“节水”,本意是好的,但概念有些模糊,什么叫节水?谁来节水?为谁节水?节水的人得到什么报酬?享受节水的人承担什么义务……?节了河里的水放入海洋,却吸干了当地的地下水,算不算节水?节水要不要节能?要不要节钱?单喊节水而忽视养水,能不能获得最佳综合效益?如此等等?命题不清,便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对全国和全省来说,我们的水利建设基本上是好的,但有我们值得反思的地方,例如:几十年来,我们未能很好解决农民的吃水问题,“大水门前过,群众没水喝”。是否因为我们对“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理解不够全面的结果!重视了庄稼,没有做到以人为本。

我们对地下水开发利用与管理,也有许多值得总结和反思的地方,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引发地沉地裂等地质灾害;只采不补,造成大面积下降漏斗,丧失了大量抗旱水源;放松动态观测,失去对地下水的有力把握,如此等等,这都是值得反思的。

美国近年拆除的部分库坝名称及原因表

深刻的反思过去,是为了正确地把握现在和审视未来,可以预见,在中央如此重视之下,我们迎来的必然是一个更大规模的水利高潮,为了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我们应当总结过去,这种总结应当是不同层面的,从乡、镇、县、市直到国家层面都应当总结,包括对具体工程。要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该拆的拆、该修的修、该建的建,要全面总结,不能用“工程老化”概括全部问题。

我还觉得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光靠水利部门是不行的,必须水利、农业、牧业、林业、环境、国土、教育乃至能源、交通、商业、银行、金融、军警……各部门,全社会都要在中央的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之下,群策群力,团结协作!

7月8日至9日,中央召开“水利工作会议”,向全国做动员,我想也有这个目的。

4 总结过去,地下水的开发利用给我国带来巨大利益

地下水是运移和赋存于地质体孔隙中的水,一般而言,它具有存在普遍、水质优良、取用方便、水温恒定、不易流失和抗旱性能强等优点,因此,它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尤其珍贵。

截至2003年,在我国城市供水总量的490亿 m3中,约有30%由地下水提供的。利用地下水作为供水水源的城市约有400个,占城市总数的39.1%。而且在华北、西北地区,利用地下水作为城市供水的比例高达72%和66%。同时,在农田灌溉中,地下水显得也很重要。

我国几个省的井灌面积统计表 104h m2

5 地下水开发利用,诱发了一系列灾害问题

5.1 地沉地裂

我国主要城市地下水降落漏斗与地面沉降情况表

5.2 矿坑突水

近年来我国煤矿突水事故不完全统计表

5.3 地下水衰竭

地下水既非无源之水也不是取之不尽,它常常接受外来的补给,如果长期采大于补,便会日渐衰竭。

5.4 水质污染

据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地下水的监测资料进行的分析,发现这些城市的地下水已普遍受到污染。其中重污染的城市占64%,轻污染的城市占33%。因水质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377亿元,其中地下水污染占去一半。

5.5 河、湖断流干涸

我国北方许多河流常年接受地下水的补给,在枯水期尤其如此。然而在不少地区,随着地下水大量的开采,地下水出现枯竭,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深层承压含水层也面临着疏干的局面,致使地下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平水期河川径流出现锐减,特别是枯水期不少河流都出现了断流、干涸的现象。

西安市1960年和1995年地下水等水头线比较图

5.6 海水入侵

我国发生海水入侵的地区从北向南的省份主要有:辽宁、河北、山东、广西、海南等地区。其中,环渤海地区海水入侵发展迅速,2003年海水入侵面积达2457 km2,比20世纪80年代末增加了937 km2,平均每年增加62 km2。

5.7 绿洲萎缩

天然绿洲的形成,地下水起着第一位的作用,地下水位的下降会引发绿洲的萎缩乃至消亡。

5.8 荒漠化、沙漠化、盐渍化加剧

中国是受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土地荒漠化就以每年2460km2的速度扩展,现已实际发生荒漠化的土地面积为262.2×104 km2,占国土面积的27.3%,每年中国因荒漠化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高达540亿元人民币。

6 急需加强地下水的监测和研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要想使前述的地下水开发利用事业更加顺利的发展而为民兴利;要想解决涉及地下水的灾害问题而为民造福,就必须加强地下水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

地下水科学中值得强化研究的课题 :

1、地下水形成和运移理论的深化研究;

2、地下水涵养机理及涵养技术方法的研究;

3、地下水的地质属性、合理开采及防止地沉地裂的研究;

4、地下水工程渗流及矿山突水、滑坡等工程灾害中地下水作用的研究;

5、地下水的污染机理、脆弱性及水质保护研究;

6、地下水的生态属性与防治“三化”——荒漠化、沙漠化、盐渍化中地下水问题的研究;

7、海水入侵机理及其防治研究;

8、地下水动态监测及动态预报研究;

9、三水转化及调节区域水资源的研究;

10、三峡水库、南水北调等大型水体变化可能引发的地下水问题研究;

11、地下水开采技术改进及矿山地下水利用的研究等。

7 贯彻一号文件,建议陕西省在地下水领域需要急办的几件事

1)完善并建立地下水综合动态观测网站,加强地下水观测。在90年代以前,陕西省的动态观测工作曾走在全国的前列,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站没了,网断了,失去了完善的观测系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特别是合理开发和科学管理水资源的需要,急需完善和建立地下水综合观测站,包括水质观测。

下表所列是台湾地区地下水观测站网新旧比较表。

台湾地区地下水观测站网新旧比较表

观测站点还应注意控制一些特殊的地区,例如:灌溉排水区、矿产开发区、库坝所在区以及秦岭隧道带等。

2)关中大型灌区地下水漏斗形成机理,地下水疏干量及灌区水资源评价研究。

3)三水统管、渠井结合,调节地下蓄水技术方法的研究。陕西渭北及关中灌区,大都存在着蓄水性良好的黄土有力地形,应当再对天上水、地面水和地下水统观统管,渠井结合,又灌又补,增加抗旱水源。

4)加强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及其地下水水源地的地下水补给来源和动态的监测研究。陕北能源资源的开发,地下水水源地的建立,直接干扰着原有的地下水文生态系统——包括水量、水质、水位,应该加强研究,对未来后果进行预测。

5)开展对人工“大水”工程,“地热利用”工程等对区域地下水影响的动态观测。

6)理顺地下水、地面水水权问题,争取早日实现地下水、地面水统一管理。

7)办好《地下水》杂志。

8)争取召开一次全国性的地下水会议。

8 关于强化地下水人才的培养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是科技的创造者、活载体与运用者,因此,培养德才兼备的地下水科技人才对完成地下水开发利用、保护和科学管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正如一号文件所说,要大力引进培养选拔各类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加大基层水利职工在职教育和继续培训力度,解决基层水利职工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猜你喜欢
节水水利研究
坚持节水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节水公益广告
节水公益广告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节水公益广告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Ⅱ)
为夺取双胜利提供坚实水利保障(Ⅰ)
水利工会
水利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