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周宇量 梁宜文
新加坡:永续发展城市的一个范例
◎ [新]周宇量 梁宜文
本文针对新加坡40年来高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历程,着重从产业与城市综合环境两个方面,探讨新加坡永续发展的重要观念与策略,以及相关的借鉴问题。
永续发展城市 产业 环境 城市解决方案
从1965年独立开始,新加坡用了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从第三世界越入第一世界的行列①。在没有腹地,自然资源匮乏的条件下,新加坡能够取得并保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实现经济发达、环境友好、社会安定的全面发展,就在于坚持走产业与环境并重、永续发展的道路。
永续发展是新加坡基于自身条件的必然选择。经济是发展之首要,如果无法保持其持续增长,则无法确保就业、维持安定并提高生活质量,新加坡这个世界地图上的小红点就随时可能消失;而新加坡与众不同之处还在于预见了物质、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联,成功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创造了独特的城市解决方案。当今全球范围内有效应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要求日益迫切,而快速发展的亚洲城市更需要共享城市问题的解决途径,新加坡的“小国智慧”的相关性愈发体现出来,值得作为一个范例认真探讨。
新加坡的发展起点很低,资源条件限制与快速增长的要求,使新加坡政府坚定了以外向经济为主的发展方针,先打好基础,再不断推动产业的升级转型,图谋新的发展机会。同步进行的还有城市综合环境的不断提升,兼顾生产与生活。从以下数次概念规划以及各阶段的战略调整中,可以看到产业与环境发展基本是同步进行的②。
1.奠定基础,撑开框架
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开国之初,采纳联合国专家的建议,舍弃附加值低的农业,选择走工业化的道路,力求尽快、最大限度地就业,确保社会安定无后顾之忧。开始的产业选择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到20世纪70年代成功地向电子业和造船业等技术密集型制造业转型,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加坡1971概念规划有四个侧重,分别是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发展推进、中心区改造和世界级的中心区的建设筹划、落实“居者有其屋”政策的新镇公共住宅建设。樟宜机场、丹戎巴葛港口、裕廊工业区都是在此期间建设的。此版概念规划还确定了未来城市的基本框架,即围绕中心区,以交通廊道联系兼有居住和轻型工业功能的新镇,构成星座式结构。市中心的人口和产业逐步迁出,到20世纪70年代初已有三分之一的国人居住在新镇中。此阶段花园城市的建设,主要是广泛的道路及基础设施构筑物绿化。
2.高速发展,完善结构
20世纪80年代的新加坡已越入亚洲新兴工业国家之列,居安思危的政府又适时推动经济结构重组(第二次工业革命),向资本密集型和高技术产业方向转型,形成石化、电子、综合制造的区域优势。到20世纪90年代,金融、交通、商业、旅游、酒店餐饮等取得了同步的快速发展,服务业与制造业共同成为新加坡经济的两大支柱;这是新加坡经济高速全面发展的黄金时代,不断扩大新加坡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成为区域的制造中心、运输中心,金融和国际贸易中心。
新加坡1991年概念规划提出了“迈向一个卓越的热带城市”的发展愿景,城市建设的重点也转向高附加值工业园、科学院、商业园与物流园的建设,拓展现有CBD并规划新滨海中心区以保持经济发展,提升并建设世界级的基础设施。期间完成了机场与港口的扩建,以及裕廊化工岛的填海工程。
在经济高速发展,人口增加且要求提高,而用地及资源先天不足的情形下,必须慎用、善用资源,为生产与生活服务。对策一是提高效率、解决拥堵,着手实施城市结构的升级,由分散组团向更职住平衡的多中心转化;对策二是建设并提升高质量的居住和休闲环境,以满足逐渐富裕起来的国人对高质量环境的要求。1987年快速轨道交通的初通及拓展,淡滨尼中心区、滨水榜鹅新镇的建设(包括部分老镇组屋区的翻新)是此阶段进行的;而向花园城市迈进的重要策略,是建立全岛互联的绿色体系,提出远期千人0.8公顷公园绿地的指标。
3.引领发展,优化系统
21世纪是知识密集、专注于创新和研发的时代。为此新加坡政府加大研发投入③,促进产业向更高价值链升级,发展生命科学、媒体、信息资讯科技,以及面向未来的城市方案、健康与保健、生活时尚的新兴产业方向。其中的城市方案,是总结新加坡在水资源利用、公共房屋、绿色建筑、交通管理、电子政务等领域的实战经验,为承接并引领全球永续发展趋势而推出的。新加坡已不再仅是全球的商务中心、制造中心,还被全新定位为创新研发的活实验中心。
新加坡2001年概念规划提出了“建设21世纪繁荣的世界级城市”的愿景,城市建设既要主动适应产业的发展升级,又要兼顾对创新人才的吸引与国人需求。需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尤其是加强资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支撑“2015智慧国”发展计划(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同时,营造更好的生活、工作与休闲一体化城市综合环境。滨海中心区、加冷体育中心、纬壹园新一代创新园区与加冷巴赫的清洁技术园建设就反映了新的变化趋势。2003年总体规划还提出更灵活的用地规定,以适应产业的转型④。
2011年概念规划检讨在即,主题为永续发展,部分内容已包含在2008年提出的永续发展蓝图中⑤。蓝图强调新加坡未来必须面对的三大挑战,即经济与人口不断增长、全球资源短缺与竞争加剧、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蓝图主要从居住、交通、休闲和工作环境四大方面着手,确定了四大优先策略,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健全强化永续发展科技的应用能力,强调并促进社区行动。滨海中心区与裕廊湖区现正在进行永续框架导则编制,新镇组屋建设也在引进推广太阳能计划,拉开新加坡作为永续发展活实验室的序幕⑥。
新加坡坚持以外向经济为主体的发展战略,建立综合竞争优势,保持对外资以及人才的持续吸引是永续发展的关键。新加坡政府正视自身发展优势与限制,不断主动挑战现有产业的永续性,并审时度势,结合产业的加速更新,进行创新定位,实现新的突破与发展。以下主要从东西结合拓展到世界和未来的整体发展模式、打造制造业综合优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1.东西结合
新加坡最初的发展思路,是发挥东西交流便利的区位优势,吸引美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前来投资,依托“外来”资金、技术、管理以及国际市场,实现快速发展。在招商引资及后续服务工作中,新加坡经发局的作用显著。该机构发展的愿景就是将新加坡打造成为一个经商、投资和人才聚集,富有吸引力的环球枢纽。其职责范围包括通过其分布世界各地的驻外办事处,为海外投资者在新加坡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扩展和延伸国内现有的工业群组,以及其他部门密切配合,确保新加坡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保持高效和成本竞争力。
新加坡被定位为一个可供国际企业迅速开展业务经营的理想地点,可在有需求时预先建设工厂,随时有技术熟练的劳工队伍,并享有税务与财务等方面的各项优惠。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对人力资源的着力打造,如产业向高科技升级转换过程中,为了增强投资者的信心,经发局与日德法投资者合作设立高级技术工人的培训中心,确保优秀人力资源的持续供给。这样,西方的资金、技术、管理及市场,加上肯勤学苦干、具有专业能力又懂英语的劳动力,背后还有能力强的领导、稳定的政治环境、可靠的基础设施支撑,就在区域中形成了竞争优势。这就是新加坡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被称为“东西结合”(West plus East)。
2.寰宇·新加坡与未来·新加坡
在全球经济背景下,新加坡周边包括中国、印度等大国在劳动力甚至市场方面逐步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而全球环境与资源的问题也不断制约的产业发展。在新的形势下,新加坡反思其发展模式,适时推出创新定位,连接世界与未来,继续营造世界一流经商环境,同时以世界为腹地,拓展新加坡经济,引领世界潮流的转变。2007年,新加坡提出寰宇·新加坡(World·Singapore)的新增长模式,突出四大品牌优势:信誉(Trust)、新知(Knowledge)、联系 (Connected)和生活 (Life)。信誉强调新加坡体制完善、法治严明、尊重知识产权及严厉肃贪;新知强调知识经济主导的整体发展策略;联系指物质、资金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网络; 生活指的是生活、工作、休闲与学习的一体化环球大都会环境。这是新加坡对接知识经济的重大决策,将新加坡的发展空间扩至世界并与之联系起来。
新加坡的在诸多方面的竞争优势现已得以确立,如世界排名领先的城市竞争力、经商及宜居环境,以及得到国际的广泛认可的公共服务与管理能力⑦。如何以此为契机推动产业更进一步发展?未来·新加坡(Future·Singapore)给出了答案。这是引领新加坡未来发展方向的重大策略,新加坡被重新定位为新思想和新产品的试行平台,创新产品和服务的测试与改进,为投资者的创新点子进行运作及试验,都可以在新加坡进行。新加坡摇身成为世界的活实验基地与创新中心。未来·新加坡提出的新产业方向横跨现有工业集群,包括城市解决方案、健康与保健、生活时尚三个主题,并非无中生有的空想,而是基于对新兴市场、新技术、商业远景及全球趋势的详尽分析;并充分依托新加坡现已建立的各项优势,除了上述还特别包括两个重点:(1)多种族、多宗教的人口结构和开放性的移民政策,以及对新思想、新概念的包容性与多元性文化;(2)亚洲的一个典型,可供企业作为亚洲人群的样本,进行新产品和新服务测试,进而向其他文化、喜好、习惯的地区推广。
3.制造业综合优势的扶植
新加坡产业以制造业起家,经济迅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制造业。制造业在GDP所占的比率一直维持平稳,目前约为四分之一。新加坡制造业从早期单一的成本优势发展到目前具有全球制造业枢纽的综合优势,主要依靠政府长期有针对性的培养与扶植。经过40余年的发展,以食品、服装加工以及简单机械、电子装配等为主的早期制造业,已不断升级成为具备可观的精细程度与增长潜力的综合制造业,包括综合设备、航海、航空航天、半导体晶片、石油与天然气及医疗设备等。当今的新加坡已具备进行制造价值链上全套活动所需的综合资源,可进行整体商务开发、提供从研发到产品设计、测试与生产,到国际销售的全面解决方案。随世界经济向知识与创新转型,新加坡制造业逐步形成并保持全球的先进优势。
因此,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新加坡列为适合技术密集及高附加值制造的优选之地。而发展到这一步,得益于新加坡政府的长期扶植,形成以下诸多要素的逐步积累⑧。(1)优良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世界级海港与机场、连通世界的交通运输联系,以及驻新的多家物流商形成的综合供应链。(2)不同规模、地域与发展阶段企业与商家的相对集聚,背后又有强健的服务业的支持。(3)“成本/能力比值世界最优的员工队伍”(2009年瑞士商业环境风险评估公司报告),以及良好的上市与融资平台。(4)与世界各国签订的多个双边和多边的贸易协议,有助于企业建立有效的营运系统,以削减成本并加速产品的市场投放与新市场的开拓。(5)对技术创新与新兴领域的重视,研究机构与对研究的投资众多,又有知识产权保护企业利益,扶植新企业快速成长。
经过高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新加坡已发展成为高密度的城市国家。在710平方公里限定的狭小空间内,支撑产业进一步发展与不断富裕的国人需求,就必须进行有效的增长管理,慎用和善用资源,以平衡的方式取得产业与环境双重发展。新加坡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创造性地总结出一系列城市解决方案,与世界共享永续发展的实战经验。以下着重从整体空间利用、用地交通一体化与资源综合利用三个方面来探讨。
1.慎用与善用有限空间
根据2001年概念规划,新加坡远期人口550万(2006年调整到650万),而2010年的实际人口已达508万(包括128万非居民)。经济与人口快速增长,对空间的需求都在增加,但新加坡的空间是有限,只能从保留备用地中,转换出各类新增用地,以发展住房、办公、工厂、设施、道路、绿地、水库等,如表1所示。
新加坡对整体用地的战略控制,主要通过概念规划取得。在概念规划、总体规划、土地出售与发展控制三个层面的规划建设系统中,概念规划关注长远的土地发展战略,将国家发展的愿景通过大的结构体现出来,用以指导新加坡今后40~50年的物质空间发展。概念规划并非只限于物质层面,还包括一系列宏观发展方针。为了有效应对社会经济与环境的不断发展,概念规划每10年需检讨、修订一次。如前述所示,历次规划的核心理念都是围绕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而展开,平衡不同甚至相互冲突的用地需求,优先生产兼顾生活,以增强投资者与经商者的信心。
表 1 2001年实际用地与远期规划用地的分配(根据2001年概念规划)
概念规划是示意性的,而下一层面的总体规划是其进一步详细化实施,以指导今后10年内的具体开发建设,规定每5年检讨、修订一次。再下一层面发展计划与项目的具体落实,则通过土地出售与发展控制完成。这是一个从规划到实施的系统过程,由市区重建局牵头政企与社区代表多方参与。虽然不同层面负责解决该层面的问题,但必须符合新加坡整体发展的愿景和既定的大战略框架,如最下层面的土地竞标出让,所标地价并非唯一决定因素。竞标有时额外附带条件,还有带方案式技术与商务双重竞标的方式:首先以其所呈方案对国家发展的整体是否合拍进行筛选,然后才按所标价格高低评选标底。因此,通过此系统的多重控制,确保地尽其用的合理性。
2.多中心模式与用地交通一体化
新加坡多年实践形成的高密度多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模式,也是基于欧洲紧凑多中心空间战略的创新。以新镇为单位,沿着快速交通走廊 (大众捷运系统和高速公路) 的星座布局,早在1971年新加坡第一版概念规划中就确定了。此环形分散组团结构在1991年概念规划中,发展成为多中心结构。
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现有中心区继续扩展与强化,也可支撑其各次中心区的发展。因此,在建设滨海新中心区同时,2008总体规划将发展重点放在位于主要交通走廊的裕廊湖区⑨。发展裕廊湖区是一项国家战略,目的在于将部分中心区商务分散到区域中心,使城市中心以外的商务发展更具吸引力;职住分配更加平衡,减少到中心商务区的通勤需求,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1991年概念规划中确定了新加坡五大分区内1∶1的职住比例的长期发展思路,提高中心区的居住以及东区与东北区的就业岗位数。
新加坡发展建立了26个新镇,为85%的国人提供了公共居所⑩。新镇规划从一开始就确定了公交主导的步行化社区模式:地铁通过镇中心,区内有公交巴士转接,将各级次的公共设施与公共空间控制在400米步行可及的范围内。这就是所谓“整体化生活”的理念,而1991年与波士顿、温哥华等城市在发达国家组竞争,最终获联合国最佳人居奖的淡滨尼为此理念的集中展现:设施完备,居住、交通、设施及环境高度整合。新一代的滨水榜鹅新镇,则更是TOD模式的发展示范;整体具有更高发展密度,与轨道公交的结合也更为密切:区内轻轨与经过镇中心的城铁无缝对接,商业中心则结合轻轨站点布设。
新加坡高效的交通系统已享有世界声誉 ,但经济活动的频繁,交通拥堵的可能势必增加。目前道路设施已占国土的12%,没有更多空间增加或扩宽道路。新加坡的创新解决方案是双管齐下,一是大力推广公共交通,努力改善服务,使之成为国人出行的首选;永续蓝图计划在2020年内,将公私车比从现在的51∶41转为70∶30。政府投入400亿,拓展地铁捷运系统,从现有东西、东北和东南三线基础上,开通环线与中心区线,使轨道总长翻番达到360公里。遍布整岛的道路与轨道系统的健全,为多中心发展提供了硬件支撑。另一行之有效的举措是加强交通管理,新加坡是世界上首个实施车辆进出收费管治的,其电子收费ERP系统(源于1975首先实行的区域许可计划ALS),对舒缓中心区交通具有显著效果。
在富裕不断增长的现实条件下,过分控制私家车使用是不现实的。新加坡的举措是在整体控制的基础上,设定公交的优先道路权,改进交通系统无缝转接与效率,强调用地与交通一体的进一步优化,将高活动高密度区与公交捷运站点结合,新建商业中心直接与地铁站一体建设。最终形成良性循环:道路上机动车减少,公交运行越通畅,公交出行也越多,而道路则更为通畅。高密度的新加坡并无拥挤和无序之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便于快速疏散、有序分流的用地交通一体的优化布局。
3.花园城市与资源综合利用
新加坡早在建国之初就确立了花园城市的发展理念,以期通过“戏剧化的方式”(李光耀资政语)打造与众不同的环境,保持对投资者的吸引并满足国人对高生活质量的期盼 。花园城市初创期主要进行大量增绿,包括道路旁的广泛植树与构筑物的绿化软化;随城市发展不断升级创新,力求引领世界、发展并保持这一重要城市品牌;所以重新诠释花园城市的理念,目标是从城市花园(garden in the city)向花园中城市(city in the garden) 转变。根据此发展思路,一是继续增绿,同时提高绿化质量(保护自然特质及改善生态多样化);另一则是发挥复合效应,将部分保留资源开放并加以综合利用。
新加坡已有约 10% 的国土被用作公园绿地(其中一半为自然保护区),加上道路绿化与公园连接带,绿地覆盖率达到近50%。但为了达到远期人均8平方米的花园城市指标,还是需要继续增加公园绿地并伸展公园连接带,平面增绿没有空间则转向立体增绿。市区重建局通过城市空间和高层建筑景观计划LUSH的推广,采用用地置换与面积奖励等方法,促进城市高层绿色景观发展;在中心区、加冷河畔与裕廊门户区,LUSH计划的实施将确保与项目用地相等的空中绿色景观空间。到2030,永续蓝图计划新加坡还要增加90公顷公园,50公顷的空中花园,建成150公里的由公园连接带贯通形成的环岛带。
新加坡的另一重要创举是开放更多水渠、河道、水库,使之与公园绿地一体化发展,将领先世界的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理念与技术再推展一步 :不仅自力更生,逐步解决新加坡的用水需求,同时也充分挖掘水资源对提升生活环境质量的潜力。2007年由新加坡公共事业局启动的ABC水计划(活跃Active、美观Beautiful、清洁Clean)以此为目标,整合新加坡全域的公园(绿色)、水库和河流(蓝色)与休闲设施(橙色),将水绿空间密切结合,以自然方式洁净水体并完善生态功能,形成高品质的滨水活动空间和社区交往场所,提倡亲水、亲绿的健康生活方式。现在新加坡全域正在逐渐水绿成网,与步行活动休闲空间契合;到2030年,再开放9平方公里的水库与100公里的滨水区,并将国土的60%用作自然集水,充分实现水源、景观与社区休闲娱教的复合利用。
从集水到净水,再到美化环境、提供滨水景观与社区活动空间,各目标非但不矛盾,反而互为促进。与传统的方案不同,保护水源并非人水隔绝,而是培养尊重资源的生活方式和环境意识。这正是新加坡方案的创新所在:涵养水源并保持水域清洁,与社区参与密切相关;而滨水环境利用又是公共环境教育的生动示范。ABC实施的第一个项目在哥南亚逸社区,改善的水绿环境成为社区主题活动与潜移默化的环境娱教场所 。2008年建成的已成为新中心区地标的滨海湾堤坝,则是具有蓄水、防潮、娱教三位一体功能的永续发展项目示范。
1.如何评价新加坡的发展成就
新加坡的整体解决方案基于自身特定条件所限,必须周全考虑、谨慎决策,错误的代价也许远非仅仅是国家局部优势的消失。实际上,限制也反而激起了背水一战的决心,从而去正视问题,变不利为有利,化劣势成优势。新加坡的发展历程体现了这种越缺越强的决策和实干能力:土地稀缺则发展工业,用地交通一体化集约发展;自然资源匮乏则水绿资源综合利用,开发人力资源,发展知识经济;工业没有基础则坚持亲商亲创新方向,打造综合优势,强力推动招商引资与产业转型。
新加坡成就的特殊意义,正如刘太阁先生所言,是其作为第一个高密度与高城市化发展的亚洲国家,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达到西方发达国家标准,实证了亚洲城市的高密度发展同样可以达到高质量,从而丰富了世界城市化发展的知识库,尤其为亚洲城市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范例。随新加坡发展而形成的许多解决方案,也许表现形式不同,与当今世界永续发展的原则不谋而合。在全球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显现时,新加坡也走出国门与区域城市共享其发展经验,盛邦正是此背景下参与了天津生态城、南京生态科技岛以及广州知识城等的规划工作。当“生态城”、“永续发展城市”的建设又重新成为热门话题,无论概念的起源如何,国际上两个概念已逐步融合:都以经济、环境和社会为支柱,并且重视环境与资源问题 。在此方面,新加坡值得共享的是其40年发展积累的从规划到实施的系统实战经验与解决方案,而非就项目论项目或寻找形式化的标新立异。
当然,外界对新加坡的批评也不少,比如政府过强的自上而下干预,而缺乏自下而上的自发调节。对此需要客观进行评价,一种观点认为如果没有政府强力推动的经济高速增长,包括其他方面的控制,在种族问题复杂的两大邻国夹缝中的小国则难保生存空间。另外,新加坡发展之所以快,没有城市—农村这层关系的牵扯影响,也可能是一个重要因素。但快并不一定可以解决永续发展的所有问题,真正有底蕴的永续发展,也许需要上上下下的不断磨合适应。
2.坚定长远目标与综合实施方法
永续发展是新加坡长期的综合国策,而非短期的局部项目,必须务实坚定,保持决策的连贯性,持续向设定的愿景目标迈进。新加坡规划实施的经验就是面向实施的规划及规划指导下的实施配合,如前述中提到的土地出让过程中地价并非唯一决定因素,更重要的是符合国家发展的大方向,整体长期一盘棋。那种将好地留到最能地尽其用时的发展理念和实践,在中国少数城市急功近利,土地财政、决策者换任无连续性的情况下,就未必可能出现,频频可见的反而是,局部突破而通盘无序的相反现象。
新加坡一直坚持综合性的实施方法,从宏观的规划与实施、产业与环境,到用地与交通、蓝绿与娱教等等,都强调系统整合、综合发展。在实施过程中,在坚持长远目标的前提下保持变通性,敏锐地对全球经济的变化及科技发展作出应变,不断调整、保持优势,才能以更优方式保持永续发展。例如新加坡政府为加速劳动力密集型向高技术型产业转移采取了高薪政策,成功淘汰了一批技术落后企业;然而当碰到经济危机引发经济严重衰退的时候,则采取综合变通的措施,除了财务补贴、税费回扣,还通过中央公积金的缴交率来调节劳资成本,恢复新加坡的竞争力。 新加坡的永续发展方案也一直以实效为重。结合投入产出的经济可行性,保持产业与环境的发展。不拘泥于形式上的“突破”或理论上的“完美”,而是反复寻找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如永续发展蓝图中提出的各项远期指标,政府一方面坚持必要的长期投资,同时也制定妥善的分期实施计划,以缓解企业及个人短期花费的增加而引起的不便。
新加坡的快速发展与产业、环境不断升级的历程,是一个在忧患意识下不断挑战并突破自己的过程,这种前进的方式,恰如麦卡锡在《时代》周刊中的描述,李光耀就是岛国的化身,他的性格体现了新加坡的各种特征:步步为营,如临大敌,冷漠无情,孤芳自赏然而干劲十足。
注释:
①根据新加坡国家统计局的数据,1965年到2010年,国家总人口从189万增加到508万;GDP从0.98亿增至209亿(按2009年数据与2010年公布的14.7%增长率预测),人均GDP现已超过欧美日本等传统最发达国家。
②概念规划关注并指导新加坡未来40-50年的长远土地及交通发展,每10年检讨一次,以有效应对社会经济的变化,可参照下文第三章中有关概念规划的相关介绍。
③2006成立国家研究基金,永续发展蓝图中提出将政府研发投入,从目前GDP的2%提升到3%。
④2003年总规中将5类工业用地归并为两大类,以增加灵活性适应产业发展的变化;在滨海湾中心区1/3用地为白地,其新定义从1995提出的商业、居住、旅馆及以上混合的基础上,增加体育休闲、洁净工业和研发用地,共六类。
⑤永续发展蓝图由新加坡政府部门合作委员会(包括国家发展部、环境水资源部、财政部、交通部和贸工部)推出,第一笔投资为十亿新元,随着科技与世界局势的演变,永续蓝图设定的目标和拨款每五年进行检讨及调整。
⑥建屋发展局开展历来最大规模的太阳能实验计划,未来六年投入3100万元在30个组屋邻里装置太阳能板,以研究全面推广这项科技的可行性,进一步减少组屋区的耗电量。
⑦新加坡在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2010年世界竞争力排名第一,并连续两年被世行认定为是全球经商综合便利度最高的城市,还获得最适合亚洲人的宜居城市的称号等等。
⑧EDB称之为制造业发展的秘诀SECRET,包括S供应链管理、E企业生态、C制造业的文化传统、R营运范围、E新兴领域和T技术力量。
⑨裕廊湖区包括裕廊门户和湖畔区两部分,共约360公顷,与滨海新中心区占地相当,为新加坡重点重新打造的西部商务和休闲区。
⑩新镇占总国土的25%,约180平方公里。典型的新镇占地 5-10平方公里,可容纳15到30万居民;新镇外围由高速路环绕,具有良好的可达性,内部由主干道划分邻里(或小区),再细分为组团,公共设施与公共空间按级次综合设置。
⑪根据国际公交协会2006年“城市交通”报告,新加坡具有世界第二高的人口密度,交通系统的高效却一直名列世界前三甲,岛内71%的出行可在1小时内完成。
⑫实际上花园城市更多是作为良好环境质量和良好治理的象征,而在现实生活中,大量国人并没有去充分利用良好的公园环境进行休闲与运动,或许时间不足或许由于气候原因,其扭转需要相应的生活方式转变。
⑬新加坡已形成水源利用的周期闭路循环,通过从当地收集、再生水(又称新生水)和淡化海水三种水源,逐步减少对外来进口水的依赖。
⑭原单调岸线进行生态处理,培育具有生态自净功能的水生植被;滨水社区活动空间与环保设施结合,如集水器的设置是生态环境教育与运动健身的良好结合。
⑮Richard Register 在1987年正式提出“生态城”的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第一次阐述了 “可持续发展” 的概念,影响深远的墨尔本“可持续发展城市原则”发布在2002。
[1]A lively and livable Singapore: strategies for sustainable growth,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lueprint. http:// app.mewr.gov.sg
[2]Lee Kuan Yew. From third world to first: the Singapore story, 1965-2000: memoirs of Lee Kuan Yew. Singapore: Singapore Press Holdings, 2000.
[3]Liu Thai-Ker. Urbanising Singapore, Optimising Resource. Mega Cities Lecture 6. 2002. http://www. megacities.nl
[4]Seow Kah Ping. Concept plan, URA Urban Leadership Program, Integrated Land Use Planning (Lecture notes). 2010.
[5]Wong Tai-Chee & Wap Lian-Ho Adriel. Four Decades of transformation, Land Use in Singapore, 1960-2000. Singapore: 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2004.
[6]曾振木等(戴至中译).心耘-一群经济精英打造新加坡成为第一的关键历程 (Heart Work: Stories of How EDB Steered the Singapore Economy From 1961 into the 21st Century)[M].新加坡:McGraw-Hill Education,2004.
[7]陆建议.向新加坡学习:小国家大智惠[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8]张青.新加坡:创造经济奇迹[M].香港城市大学出版社,2004.
Singapore: A Paradigm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Zhou Yuliang, Loong Yeemun
The paper explores Singapore’s 40 years’ rapid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process, focusing on key sustainable concepts and strategies of its industrial and environmental development, as well as how to learn from it.
sustainable city; industry; environment; urban solution
F291.1
周宇量,博士,就职于新加坡盛邦国际咨询城市规划部,副总裁,负责中国区规划。梁宜文,曾就职于新加坡社区重建局与盛邦国际咨询城市规划部,南洋大学中国培训班兼职讲师。
(责任编辑:李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