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静
吉林省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吉林四平 136001
手是人类从事生活、工作的重要器官之一,其损伤对患者的心理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者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笔者通过对53例断指再植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以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53例断指再植患者为研究对象,男42例,女11例,年龄17~52岁,平均(29.17±5.12)岁;工作伤16例, 交通伤32例,自残伤5例;完全离断23例,不完全离断30例;其中工人26例,农民11例,职员9例,学生7例。所有患者均行急诊断指再植手术治疗。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调查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焦虑状况,以SAS、SDS评分>50分为焦虑和抑郁心理界值;采用自制心理问卷调查表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调查患者紧张、恐惧及悲观情绪构成比。
针对不同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具体方法为:①心理疏导。断指再植手术多为急诊手术,术前患者与护理人员接触时间较少,因此,要采取关爱、同情的态度,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和热情、周到的服务及时做好术前准备,交代患者术中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最大限度地消除患者心理压力,增强其对断指再植治疗的信心。②健康教育。断指再植患者住院时间较长,术后恢复及护理对再植成活率影响较大,因此,护理人员应利用护理查房及空余时间向患者宣讲有关断指再植术后的自我护理及注意事项,使其能够自主观察病情,实施早期功能锻炼等。③提供良好环境。断指再植患者最好使用单独病房,保持病房空气流通,控制室内温度于25℃,湿度于60%~70%,每日早晚2次紫外线消毒。④临床护理。术后24 h内严密观察意识、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定期观察断指末端血运及切口情况,防治出现植指坏死和出血;对切口愈合欠佳者给予60~100 W烤灯照射术野。
比较护理干预前后断指再植患者SAS、SDS评分及紧张、恐惧及悲观情绪构成比。
所有数据录入SPSS11.5软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本组53例断指再植患者术后成活48例,成活率为90.57%。
本组53例断指再植患者护理干预前SAS、SDS评分明显高于界值,并普遍存在紧张和恐惧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及紧张和恐惧情绪构成比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但存在悲观情绪患者构成比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1。
表1 护理干预前后断指再植患者心理状况比较
随着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断指、断肢再植技术已广泛开展并日趋成熟,再植成功率不断升高,为保障断指、断肢患者的生活质量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断指再植术是手显外科最基本的手术之一,对医师的技术经验和器械的精密度要求较高,同时也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手指是人体行使抓取、扶握、提拉等功能的重要器官,对人们从事日常工作和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断指损伤对患者的心理影响远远超过其他疾病。苗平等[1]认为,紧张、害怕、烦躁、忧郁等是断指再植患者普遍存在的不良心理,可影响植指的血管收缩,其对病情起着明显的消极作用,直接关系到植指的成活。
本组53例断指再植患者护理干预前SAS、SDS评分明显高于界值,并普遍存在紧张、恐惧和悲观心理,与国内相关文献报道相符[2-3]。笔者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况分别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干预,干预后患者SAS、SDS评分及紧张和恐惧情绪构成比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但存在悲观情绪患者构成比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为特异性人格差异所致。
心理护理是整体化护理应用临床以后提出的一项重要护理内容[4],要求护理人员根据护理心理学的理论,采取有针对性的语言、表情、态度和行为去影响患者,促进其病情康复或向健康方向发展,其中信任和认知是疏导患者不良心理的两个关键环节[5]。笔者在护理实践中运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际病例,采用通俗的语言对患者说明伤情,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交待术后注意事项,积极争取家属的配合,使患者在乐观、豁达和融洽的环境中取得治疗和护理的最佳效果。
[1] 苗平,贺加.断指再植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研究现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3):253-254.
[2] 余诗军,魏水华,蔡凌.断指再植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的探讨[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5):86.
[3] 张红霞,杨继英.断指再植49例的术后护理[J].宁夏医学杂志,2011,33(5):477-478.
[4] 杨英华.护理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9-141.
[5] 杜微蓝,田晓琴.心理干预对自残性断指再植术患者心里支持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8):1184-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