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亮
(延安大学 体育学院 ,陕西 延安 716000 )
延安社区体育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李鸿亮
(延安大学 体育学院 ,陕西 延安 716000 )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革命老区延安市社区体育发展的社会背景、社区体育管理体制、社区体育的活动现状、社区体育活动场地设施及各种影响因素等进行实际的调查与研究。调查结果发现:参与人群不均衡、组织管理零散、资源利用不合理等方面存在问题。并提出完善组织管理、加强体育指导、开放学校体育设施、加强法律法规建设等对策。为革命老区延安社区体育开展提供理论参考价值和提高老区人们的健康有现实意义,为关心革命老区的人们提供参考信息。
延安;社区体育活动;现状;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渐长。在中国举办奥运会成功的实力下和全民健身的号召下,社区体育开展也随之火热。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全国普及阳光体育,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和谐发展阶段,利用闲暇时间进行身体锻炼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而延安市地处我国西北部,经济欠发达,由于受经济状况、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1],使社区体育的起步较晚、发展缓慢,因此,如何改变现状,将是我们讨论和研究的问题。
1.1 研究对象
1.1.1 社区体育组织机构
杨家岭社区、南关街社区、东关街社区、宝塔山社区、七里铺社区、向阳社区、枣园社区、兰家坪社区、柳林社区、东苑社区。
1.1.2 社区体育参与者
各组织机构的领导、社区体育工作人员和经常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社区居民。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本文通过搜集和阅读大量的与本研究相关文献,确保掌握这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研究社区体育现状奠定基础。
1.2.2 问卷调查法
对各个社区的体育社会团体、体育俱乐部、文化艺术中心和晨晚练点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现场发放并现场回收,发放问卷768份,回收问卷761份,回收率为91.8%,有效问卷705份,有效率92.6%。
1.2.3 访谈法
根据研究需要在调研过程中对部分街道办事处、体育社会团体、体育俱乐部等负责人进行访谈并获得了相关资料,为本课题研究奠定基础。
1.2.4 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按不同内容进行整理并用数据库SPSS12.0统计处理,计算出各项统计内容的比率。
2.1 延安市社区体育管理体制调查分析
延安市人民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积极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体育方针、政策,加强对社区体育的引导,依据《体育法》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制定社区体育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逐步建立、健全以社区体育组织为主体的社会体育组织网络,制定开展社区体育的各项管理制度,加强社区体育理论研究,建立社区体育发展的指标体系,促使阳光体育活动得到较好普及。
延安市社区体育开展在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采用多种方式组织社区成员开展经常性的体育健身活动,提供种类众多的体育服务,满足社区成员的体育需求,为他们增强体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建立文明、健康和谐的社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2 延安市社区体育发展现状
2.2.1 延安社区体育基本状况
社区体育发展现状——社区体育人口状况及影响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原因,近年来,延安市参加社区体育活动的居民逐年增加,社区体育的基本现状调查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 延安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性别、年龄情况统计
表2 延安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职业、文化水平情况统计
从表 1和表 2可以看出:男性锻炼者占 43. 4%,女性锻炼者占 56.6%,女性多于男性,其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女性摆脱了家务劳动和封建传统观念的束缚,利用余暇时间进行体育锻炼[5]。从年龄看:5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数为退休人员)占 41. 3%,退休后有固定的收入,闲暇时间多,认为是享受生活的时候,通过体育锻炼身体,联络感情,延年益寿;25~50岁的中年人不一样,他们正处于事业的黄金时代,家庭负担过重,没有过多的时间、精力来参加锻炼;25岁以下青少年儿童(多数是学生)占20.1%,由于学习的需要只能以体育课、周末及节假日参加体育锻炼。从职业看:企事业职工最多占23.8%,为了缓解压力参加体育运动,有利于工作效率,体现了社区体育的娱乐性;学生由于好动喜欢玩耍占19.4%,农民和自谋职业收入较低者,劳动时间长,工作量大,没有太多的精力参加锻炼,体现了社区体育的大众化[6];文化水平在初高中以上占的比例较大;说明了社区体育的普遍性。
2.2.2 居民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状况
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主要在清晨和傍晚,一般以1小时左右为合适标准,清晨为锻炼者提供了清洁优美的环境,也为人们良好的精神状态提供了动力支持。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锻炼时间状况见表3。
调查结果显示:锻炼时间在30~90 min人数最多占55.7%,说明了锻炼的业余时间多,体现了锻炼身体的必要性。活动时间安排在早上占 51.3%,晚上占30.9%,表明了居民在锻炼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晚;通过视察早上以老年人较多,晚上以中年人为多数,年轻人往往在晚饭前运动,因为早上空气比较新鲜,噪声较小,这也与老年人早睡早起的习惯有关[7]。表明了居民在体育锻炼过程中选择适合于自己自身情况,认知了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合理性。
2.2.3 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和场地选择状况
从表 4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喜欢参加体育活动的项目以健身操、舞蹈类、太极(拳、剑)、腰鼓、秧歌项目为主体,发现老年人喜欢一些简单易掌握运动量较小的项目,如太极、舞蹈、秧歌、散步等;青少年则喜欢运动量较大对抗性较强的项目,如足、篮、排、轮滑等运动项目[8],说明了不同年龄段的人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应自己身心发展的体育项目。从选择场地看:居民选择比较多的是公园、广场、街道、街道居委会的场地和街头巷尾空地占70.2%,大多数居民喜欢在室外锻炼,而室外场地又不收费,使室外的体育设施都得到充分的利用[9];居民大多数喜欢清晨或晚饭后外出活动,这一时间段体育设施利用率最高;学校、单位体育设施是为学生、单位服务,占8.2%,锻炼场地选择最少是收费体育场(馆)占 6. 5%,反应了人们体育锻炼价值观念上存在的一些问题。
表3 居民每天参加体育锻炼时间情况统计
表4 参加体育锻炼项目和场地情况统计
2.2.4 社区体育设施资金来源状况
调查结果显示:社区体育的设施资金以政府资金为主体,为了解决经费不足问题,社区需要建立多渠道经费来源,形成社区体育经费来源于多元化局面。目前,延安市社区体育设施经费的来源有四种渠道:一是政府拨款,二是商家赞助,三是街道社区自筹,四是体育彩票、比赛门票[11];政府拨款主要用于大型社区体育场地的发展,基础设施以及各种体育竞赛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但是,由于各级领导重视社区的经济建设,忽视社区群众在体育上的需求,因此在社区体育建设的经费投入较少。同时,对社区体育经费的投入未能科学化的进行投入使用[12]。2.2.5 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目的状况
延安市社区居民体育锻炼的目的呈多元化趋势,从表5看出:为了健康,强身健体成为主要动机占32.1%,兴趣爱好和缓解压力也占的比重较大,在遇到健康问题的时候,体育人口首先想到参与体育活动,而非体育人口首先想到的是补充营养保健品、改善生活规律、加强营养等非体育手段[14]。通过视察:不同年龄人群对健康的重视程度不一样,中老年人对健康最重视,其次是中青年人,青少年相对来说更注重兴趣爱好的满足[15]。
表5 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目的情况统计
2.2.6 社区体育指导员的状况
社区体育指导员是为居民体育锻炼身体,指导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和技术,在社区体育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通过培养体育指导员来满足社区体育业余、自愿的发展需求,从而提高社区体育健身的科学性、合理性基本状况见表6。
表6 延安市社区体育指导员情况统计
从表 6结果看出:专业体育指导员在社区体育活动中的比例最低,可见这一比例远远不能适应蓬勃发展的社区体育需要,因此大力发展和培养体育社区指导员就显得格外重要[16];比例最高的是退休体育积极分子占63.5%,业余体育指导员的比例占所有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四分之一,这表明在该区的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和培训过程中,比较注重在职人员的选择,这一年轻富有力强的体育指导员正在起着重要作用[17]。
2.2.7 影响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因素的状况
影响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因素很多,大多数人选择是由他们需求决定的[18],通过调查发现(见表7):影响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有场地设施占18.6%、组织管理占16.9%、缺乏指导员占11.6%、个人因素占 13.8%,目前延安市场地设施影响参加体育锻炼占主导地位,它具有多样化,如广场 、普通活动场、单位工会场、室内外活动场等,其中公园、普通活动场、广场数量较多;有许多收费场地(馆),如俱乐部、文化艺术馆等,这给许多居民为健身带来了经济困难。体现了体育活动点的正规化较低,大多数处于非正规化程度[19];目前延安市社区体育活动共举办两届,发现组织次数较少而且比赛人数和项目较多,参与者老年人较多,表明了延安市社区居民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欲望比较强烈,由零散性活动变为有组织的自主性活动,居民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表7 影响参加体育锻炼因素的情况统计
3.1 结论
3.1.1 延安市社区体育参加锻炼的居民经济收入能满足锻炼的投入,但健康的观念没有提高;政府对居民的身体锻炼的场地、器材设施投入很多,便利了居民的锻炼身体;学校的运动场所也给社会部分居民提供了锻炼身体的方便。
3.1.2 延安市年龄大的居民比年龄小的居民锻炼的时间要长。居民选择的锻炼场所是公园、广场、街道、街道居委会的场地和街头巷尾空,没有大型的锻炼场所。锻炼的居民中女性多于男性。锻炼的项目多数是跑步和陕北的传统体育项目。社区体育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项目少。
3.2 建议
3.2.1 加强宣传,建立健全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
宣传普及体育法规体系,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职能积极宣传普及《延安市体育健身条例》,适应市场机制,调整社会资源,形成社会化的运行机制,保证社会体育发展的正确方向。
3.2.2 加强政府指导,为社区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
根据延安市的经济状况要开展好社区体育活动应该以政府为主体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政府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器材及管理组织投入。
3.2.3 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
针对目前延安社区体育活动内容单一,形式单调,项目少,对广大居民没有吸引力的问题。我们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的生理、心理及体育基础和文化水平的特点,从实际出发,使体育活动从内容到形式方法都适合人们实际的需要开展容易控制的项目。充分调动广大居民参加的积极性,促进新的体育项目开展,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吸引更多的居民参加锻炼;同时要加强体育宣传和相应的奖励制度及约束行为。
3.2.4 重视社区指导员队伍的建设
延安市社区体育指导员的队伍存在严重不足,给社区体育的的发展带来严重的障碍。体育主管部门应注重社区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建设,培养专业社区指导员或聘请社区内大中专、小学专职的体育教师进行培养。另外还可以选用优秀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来社区指导组织体育活动,社区指导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市民养成良好的健身生活方式和科学的体育活动方法。
3.2.5 积极调动和发挥社区学校作用
延安市社区附近学校较多,他们有必要的场地和人员,学校在社区体育活动中占有不可缺少的地位,学校一般都具有体育场、健身房和体育教师等资源可以利用。
[1]卢忠瑾,郑雪莲,申长良.城市社区体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榆林学院学报,2007,17(6):47-50.
[2]卢元镇.体育社会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28-132.
[3]顾渊彦.体育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03-205.
[4]中共延安市委.中共延安市委关于制定延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Z].2006:21.
[5]骆秉全,张连民,樊心刚,等.北京市群众体育社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的初步研究[M].体育科学,2002,7(24):26-28.
[6]吴秋林,缪洲生,宋平,等.江西省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M].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73-75.
[7]孙青山,刘永涛,赵亮,等.宁夏农村回族聚居区群众体育活动现状分析[M].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83-85.
[8]葛芳方.浙西地区大众体育锻炼的现状分析及对策[M].浙江体育科学,2004,2(26):49-50.
[9]林洁.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体育科学,1997,(5):49-51.
[10]杨勇,徐大可,王家驹,等.城市社区体育活动调查分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4(10):79-82.
[11]邵义强,宋允清.广东省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和群众体育活动现状调查[M].中国体育科技,2005,41.(1)7-10.
[12]王乔君.城市居民住宅区体育设施规划[J].体育科学,2004(24):2-4.
[13]李艾芳,李海娜,王冰冰.居住社区体育设施规划设计的策略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2):89-91.[14]李丽.河北省城市居民中年群体体育消费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2.
[15]郑亚平,段丽丽.对当前北京市社区全民健身体育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15-17.
[16]杨爱.兰州市居民健身活动现状及发展趋势[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6):74-76.
[17]李相如,展更豪,林洁,等.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现状调查与研究[J].体育科学,2002(7):27-28.
[18]骆媛,张力.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影响因素及发展策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7):76-77.
[19]苗大培,王蒲,高元义.我国城乡社区体育组织调研报告[J].天津体育学报,2004,19(3):48-50.
[责任编辑 朱联营]
G812.4
A
1004-602X(2011)01-0108-05
2010 -12 -27
李鸿亮(1979—),男,陕西吴起人,延安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