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系列电影改编纪实

2011-06-03 04:54程瑶
电影 2011年9期
关键词:哈利·波特赫敏哥伦布

文/程瑶

图为《哈利·波特与死圣》上下部剧照

今年的8月4日,是普通的一天,但也是特殊的一天。因为这一天,有一个陪伴了我们十年的男孩,要向我们说再见了!十年前的他,带着几乎和他半个脸一样大的黑框眼镜的小男孩,和他的朋友,他的魔法棒,还有那个一直想杀他的魔头,成了一代人成长过程中不可磨灭的记忆。

2001年11月6日,第一部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在伦敦上映。这部电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瞬间席卷全球的大街小巷。2011年7月,收山之作《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下)》在美国上映不久,便在全球创下了22.34亿美金的票房,超过《星球大战》的22.18亿美金,一跃成为美国电影史上最卖座系列。

也许《哈利·波特》的成功经验太多。但无论如何,原作者罗琳的高度参与、对小说的高度还原、和整个团队长达十年的合作,都是值得参考的经验。但为什么中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和四大名著以及无数传奇故事,却没有出现一部《哈利·波特》?也许文字到影像,远不是想象中的简单。当《哈利·波特》走入尾声,我们希望从这一全球最赚钱的改编电影系列中,探寻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可以分享的故事。

J.K.罗琳 苛刻的改编条件

如果把这系列电影看成一座巨大的魔法学校, J.K.罗琳自然就是当之无愧的校长。罗琳的贡献,不仅在于完成了一部畅销小说,更为全世界影迷构造出一个完整的魔法世界。

当罗琳还躲在一套破旧的小公寓里,编写着一个1990年时在火车上获得灵感的故事,一个电话,让投稿失败12次的罗琳变得激动起来。这个叫大卫·海曼的男人刚刚成立了一家属于自己的电影制作公司,想寻找一部值得翻拍的儿童电影。电话中,海曼告诉罗琳,她的小说也许会被拍成电影。虽然激动,但罗琳起初是拒绝的,因为她一直怀疑,好莱坞是否能够驾驭一个纯英国文化的改编电影,她也担心好莱坞是否能够完全按照她的意思拍摄。

海曼回到美国后不久,《哈利·波特》出版,立刻在英国受到了极大追捧和欢迎。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海曼的游说工作也就没有那么困难。不久,华纳同意出资。然而此时的罗琳,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穷困潦倒、毫无知名度的罗琳了。对于电影版的改编,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华纳也承诺罗琳,这部电影,将会完全按照她的意思改编,包括导演、演员挑选到剧本设计,所有环节都要罗琳把关。

一年后,罗琳把前四部翻拍版权卖给海曼和华纳公司,附加条件也是苛刻的:首先,电影需要全程在英国拍摄。其次,主要演员完全是英籍演员。罗琳开出了一份名单,上面是她希望得到的演员,包括饰演邓布利多校长的理查德·哈里斯,饰演海格的罗彼·考特拉尼,饰演斯内普教授的艾伦·里克曼和饰演麦格教授的玛姬·史密斯。这些钦点演员最终悉数出现在了摄影棚中。而演员们受到的高度赞扬和喜爱,也证实了罗琳的选择是正确的,只有她自己才最清楚哪些演员具备书中人物的特殊气质。

作为编剧,我只是一个旁观者

斯蒂芬·科洛弗,19岁辍学学习当编剧,自编自导的改编电影《贝克兄弟》给了他第一个奥斯卡提名。美国作家协会网站这样评价:也许,除了作为编剧的旁观性、和少言寡语的性格,科洛弗和哈利·波特这个人物最大的相同点,就在于两个人都在非常年少的时候,就有了非常明确的目标。然而,科洛弗和哈利·波特这个故事的相遇,也是带有一些传奇色彩的。《贝克兄弟》上映以后,科洛弗只是坐在办公室里想着新作品的构思。有一天,一个写着“7”的包裹让他产生了兴趣。因为在他看来“7是一个神奇的数字”,包裹里面就是《哈利·波特与魔法石》。

科洛弗接下电影的时候,小说在美国并没有达到英国的影响力,然而他却已经是好莱坞很有名气的编剧。所以,在和科洛弗见面之前,罗琳还是有一点紧张。科洛弗主动问罗琳,“你知道我最喜欢的是谁吗?”罗琳以为是罗恩,但科洛弗却说是“赫敏·格兰杰”。这让罗琳震惊又欣喜,“你抓住了赫敏,就抓住了这个故事最重要的东西。”

那次见面,科洛弗对于这个故事,给出了很多自己的建议,包括对于哈利·波特这个人物性格上的一些修改,这让罗琳很欣赏。这次谈话,让罗琳对科洛弗产生了极大的好感,也为两人之后多年的合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哈利从一个完全单色的世界中,走到另外一个非常明亮的世界。而他,是一个非常难写的人物,他不怎么说话,只是静静地旁观。但是,一旦他说话,就将至关重要。这点和我很像,因为作为一个编剧,我也是一个旁观者。”

——斯蒂芬·科洛弗

科洛弗经常会发邮件给罗琳,而罗琳则是有问必答。无论是一段对话,一句台词,还是一个小小的场景,罗琳都表现得非常细心和耐心,这让科洛弗觉得轻松了很多。但当科洛弗想要问及一些人物以后命运和发展的问题,却三缄其口。正是罗琳的沉默,换来科洛弗改编时的小心翼翼,同时,出于本能的好奇,才保证了电影充满神秘感。

“她唯一一次对我说‘不可以’,是我想在小天狼星的人物背景上加上一个内容,但是罗琳告诉我,‘你不可以那样做,以后会证明,你加上的部分和后面的情节是冲突的’。” 科洛弗曾说罗琳的知识已经到达了宇宙的核心,而《哈利波特》,仅仅是你看到的她的表面。

2007年,《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即将开拍,科洛弗由于别的电影,找来了同样是著名编剧的迈克尔·戈登伯格帮忙。当他重新回到团队,罗琳非常高兴。科洛弗不仅仅是她长期合作的伙伴,也是最亲密的朋友。导演大卫·叶茨曾经这样评价科洛弗,“他才是能够真正理解罗琳笔下人物的人,他的眼光敏锐,性格幽默。同时,他像一本百科全书一样博学。他是一个和罗琳在同一水平线上的人。”

哥伦布的想法是最大限度上的还原

格兰芬多其人,不但是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建立者之一,也是最英勇的决斗者,第一个反对歧视麻瓜的统治者,分院帽的拥有者。一如导演克里斯·哥伦布,如果没有他建立的许多重要的布景、创造了许多“第一次”,那么,以后的导演们就不能轻松地延续电影风格。

当曾经执导过《窈窕奶爸》、《小鬼当家》等的哥伦布接触到《哈利·波特》时,当时已经有二十几位导演出现在了华纳的名单上,尤其是当他听到“斯皮尔伯格”的名字时,他对自己说,“忘了这件事吧!”当斯皮尔伯格退出,哥伦布发现自己又有了机会,甚至重写了剧本。

作为第一个执导《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导演,哥伦布承认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他的想法是最大限度上的还原。但对于如此大型的一部魔幻电影,任何人对魔法世界都没有概念。什么是魁地奇比赛?什么是真正的魔法学校?还有那些稀奇古怪的动植物和拗口庞杂的咒语。一切都要从零做起。有一天,导演哥伦布拿着一张魔法师的画像来到罗琳面前,“哈利的伤疤到底应该在哪?”罗琳虽然多次提到“伤疤”,却没有描写它的位置。罗琳拿起笔,不假思索地在画像的额头上,画上了那道闪电形状的伤疤——哈利·波特的重要符号。服装师朱丽安娜·麦克罗斯基来找罗琳定夺魁地奇比赛的队服,设计图上是基于美国橄榄球队制服而设计——橄榄球衫和红色斗篷,搭配牛仔裤。然而罗琳说,“颜色太乱,而且不够优雅。”她亲自给出了一套方案——新生毛衣和领带、19世纪几件马裤和护腕、以及魔法师长袍,跨越了从伊莉莎白环领时代到狄更斯教士服时代的服装特征,更符合英国人的穿衣习惯。

然而,主角人选迟迟未定。和罗琳的几次交谈中,哥伦布发现故事情节和哈利·波特的性格,都将朝向一个黑暗且边缘的方向。一次偶然的机会,丹尼尔·雷德克里夫出现的时候,哥伦布大叫,“那就是哈利·波特!”在他看来,这个小男孩身上有着和波特一样的黑色气质。但丹尼尔的父母不同意他出演。当经过几十轮的面试,哥伦布仍然没有选出合适的小演员,他一边把有丹尼尔的卡带摔到桌子上,一边大叫“我就要他!他就是哈利·波特!把他带来!”终于有一天,当哥伦布、编剧科洛弗和制作人海曼一起去剧院,海曼悄悄告诉他,“你想不到谁在这里。”原来是丹尼尔!他和他的父亲也在看戏。海曼马上与丹尼尔的父亲攀谈,并成为了朋友,最终劝动了丹尼尔的父亲带他去试镜。

然而,如此庞大的项目,要一点一点去组建一个团队,而就是这个团队,在换了几任导演的情况下,成功地合作了十年。后来几位导演都是在哥伦布创立的制作团队的规章制度和合作系统中完成的后六部。

我需要对原著保持忠诚,但是,不是文字上,

而是视觉上。我得到了很大空间和信任,同时,也给了我更多的责任。”

——阿方索·卡隆

卡隆:我需要对原著保持忠诚

卡隆对于《哈利·波特》的理解让罗琳惊喜。“他对于什么应该拍摄,什么应该省略,把握得非常到位。同时,他的直觉非常好,有时候甚至能够猜到第六部、第七部里发生的事情。”卡隆认为第三部和前两部最大的不同,在于孩子们进入了青春期,危险也离他们越来越近,影片的格调要相对黑暗。卡隆做了很多颜色和细节上的调整,加入了更多的广角镜头和阴影,尤其是在后期特效上。他做出的摄魂怪让罗琳大为赞叹:“那些摄魂怪就像我想象中的一样恐怖,不仅仅是悲伤,而是绝望,让人感觉到脆弱无力。而卡隆做得很棒!”

一旦导演和原作者之间产生了共鸣,接下来的一切都变得水到渠成,合作愉快。有一次,在拍摄马尔福想要看到鹰头马身异兽巴克比克被处决的样子而遭到赫敏的拳打时,卡隆想要加进去一个墓地,但罗琳告诉他不妥,因为在罗琳的设计里,城堡后面已经有了一片墓地,而且将在第六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日晷呢?”卡隆问。“当然!因为城堡就建立在古凯尔特人的地点,文化上采用日晷很合理。”罗琳赞同地回答。

虽然在技术上帮不上忙,但所有的导演都希望罗琳参与。除了她,很难想象出书中的许多场景。“罗琳是我们最大的支持者,她永远不会说这件事对不对,而是细心地告诉你即将发生的故事,可能会影响到电影情节的多少。这让我非常欣赏和钦佩。”卡隆如是说。

内威尔:给罗琳看每一稿的剧本

在四位曾经执导过电影的导演,内威尔是最平实的一位。之前他早已凭借《一个婚礼和四个葬礼》享誉国际。海曼曾经说,“迈克细腻的心思和注重演技的态度,给了小演员很大的帮助,尤其是在内心戏上的诠释。他是对于演员来说最好的导演。”

在情节上,内威尔对罗琳的依赖更大,他给罗琳看每一稿的剧本,以确保自己对于原著的忠诚诠释。但他也做出了合理的创新。“我们不能改变情节,但是,却仍然要有所创新。比如,海格在这部电影中有了爱情。又比如,电影开头,关于魔法部部长巴堤·柯罗奇的戏份是加上去的,为的是让后面疯眼汉穆迪的出场更加合理。”

但是,内威尔与技术部门之间的沟通障碍,让他最终没有办法跟上大家的进度而退出。虽然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中没有看到内威尔对电影立竿见影的成效,但随着后来四部电影受到越来越多的好评,尤其是在几个少年演员的演技上,也许,这才是他对电影潜移默化的贡献所在。

叶茨:罗琳仍然是电影的主心骨

从第五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开始,电影就走向了一个黑暗、充满尔虞我诈的腥风血雨之中。而剩下的四部,全部由英国导演大卫·叶茨完成。在拍摄《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之前,叶茨仅仅执导过一部大银幕电影。当华纳宣布叶茨即将执导的时候,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导演被粉丝们称为“无法与前三位导演相比。”但是,叶茨却用六年时间和四部电影,让全世界哈迷为之倾倒。并以62%的绝对优势,战胜了获得18%支持率的哥伦布,12%的克隆,和8%的内威尔,被粉丝们评选为“《哈利·波特》最优秀导演”。

不同于前三位导演,叶茨对作品的改编,手脚放开得多。在拍摄《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的时候,叶茨对于小说的基调做了调整。对于《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叶茨的设计偏向于公路片,但下集却被设计成史诗大作。“我希望这是完全不同的两部电影,而不是一部。”

叶茨也强调,“罗琳的最后一部,是最好看的一部,也是最难改编的一部。因为很多瞬间和情节都很抽象,没有办法直接移到银幕上。所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形象化。”在《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开头,赫敏和家人告别的情景在书中提到,但没有特别的段落。所以在电影中加入赫敏用了遗忘术,让自己从父母的记忆中消失这一在原著中没有的情节,在一开始就奠定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两部电影的忧郁气氛,让观众们为赫敏的牺牲动容落泪。另外一个让观众津津乐道也让多家媒体争相采访的情节,是三人在小帐篷里的一段生活。罗琳对于小帐篷中的生活,描写得相对抽象。为了让这段生活更加生动,叶茨专门设计了一场在罗恩出走后,赫敏和哈利在圣诞节前跳舞的情节。“赫敏和哈里长大了,却以一种十分痛苦的方式。所以,他们在最痛苦的时候,需要作为朋友的彼此,提供的温暖,尤其是在他们的心都破碎的时候。”在挑选这场舞蹈的音乐时,叶茨用了尼克·凯夫一段极度悲伤的音乐。那是一段令人心酸的舞蹈,

让观众为两人的命运纠结反侧。

对原著的绝对忠诚,也并非会让电影一定成功。因为整个电影,还需要看演员、布景、和整体的制作。”

——克里斯·哥伦布

然而尽管有了这些改编,罗琳却对叶茨的创意非常满意。在最后的四部电影中,罗琳几乎没有与叶茨在创作上进行过长的讨论。罗琳仍然是电影的主心骨,但她放心地把创作大权交到了叶茨的手上。

猜你喜欢
哈利·波特赫敏哥伦布
被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
女巫赫敏
榆钱葬
《哥伦布后裔》中的历史改写与杂糅叙事
《哈利波特》改话剧,赫敏变黑人
艾玛·沃森:打破“赫敏”魔咒
哥伦布与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