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 瑜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 200092
基于低碳理念的上海公共绿地空间结构初探*
霍 瑜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上海 200092
介绍低碳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并从城市公共绿地空间的呈现入手,引入低碳理念探讨城市公共绿地空间存在的问题,最后从3个层面提出优化城市公共绿地空间的低碳化策略。
低碳;城市;公共绿地;空间结构
“低碳 (Low Carbon)”一词最早由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提出。低碳经济指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途径和机会,也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了机会,同时也能创造新的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机会。随后,低碳理念得到了日本、丹麦、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响应。各国逐渐意识到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共同面对的最大挑战和威胁,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的推进,中国城镇面临环境恶化、土地稀缺、生态破坏等严重威胁人类文明发展的困境。因此,近年来低碳城市、低碳经济的理念已蓬勃兴起,并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理论和实践的新热潮。叶祖达通过建立以城乡生态绿地空间为本位的碳汇功能评估模型,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需要建立低碳规划工具[1];李树华提出共生和循环是低碳经济社会背景下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基本思路,并总结了共生型、循环性城市环境建设的方针、目标和规划设计手法[2];包志毅等从植物营造景观视角指出,植物景观的碳效应不是唯一的,要进行科学严谨的评估,并指出了影响植物景观碳效应的主要因素[3]。
在实践方面,世界自然基金组织2008年1月在北京启动了中国低碳城市发展项目,选定上海生态建筑示范城市、广州可持续交通示范城市、攀枝花生物柴油发展之城、宜春生态保护低能耗发展之城和保定新能源制造业之城5个城市低碳发展示范项目。随后,珠海、杭州、吉林、贵阳、南昌、广元、赣州和无锡等多个城市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目前,特大城市的低碳示范更多针对某些特定区域开展,如上海临港新城和北京西城区等,通过不断的实践积累,逐步确立了明晰的低碳发展目标和行动重点领域以及核心理念和发展路径。
城市空间极度蔓延是目前城市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当前中国城镇化发展存在低密度和分散化的倾向,这种开发格局给耕地和能源发展均带来了很大的问题[4]。城市空间增长的同时,城市绿地空间结构也发生着转变。目前,中国城市绿地系统结构主要有环绕型、嵌合型、核心型和带状相接型 (表1)以及几种经典模式的延伸或组合。然而,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城市绿地空间结构呈现出一些不适应城市空间发展的现象。以下对上海城市绿地空间结构进行具体分析。
表1 城市绿地经典空间模式及其优劣
上海正处于城市空间蔓延的高峰时期,从“十五”期间提出的构筑“一城九镇”到“十一五”期间的“1966”(一个中心城、9个新城、60个左右新市镇、600个中心村),都显现出城市扩张的政策倾向。不同城区绿地空间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和现状问题。公共绿地结构呈现出非均衡的空间分布和不平衡的供给需求现象。公共绿地非均衡的空间分布首先表现在数量方面,无论是公园数量还是公园绿地面积中心城区各区差异均较大,浦东新区和杨浦区明显在数量上优于核心老城区。公共绿地质量方面同样呈现非均衡分布,市、区级综合公园通常面积较大,品质较高;而社区公园数量不足,分布不均衡,品质也较差。有些核心老城区和城市外围区甚至处于极度缺乏社区公园的状态,而大型郊野公园在使用成本上又阻碍了居民的日常使用。此外,由于不同人群对于公园绿地的使用需求并不相同,因此会出现供给和需求的矛盾。例如,富人享有的绿地远远高于其对于公共绿地的需求,而其休闲娱乐和交往的主要场所是健身房或小区会所,对公园绿地的依赖性较低,因此就更加剧了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2.2.1 核心老城区
卢湾、黄浦、静安等核心老城区用地布局紧凑、建筑密度高,商业、商务、办公用地所占比例高,住宅类型复杂。城市核心区域公共绿地建设已基本完成,可以新辟绿地的空间较少。这一区域内的问题表现在公园绿地中综合公园虽较多,但社区公园体系不完善;新建居住区绿地较多,而老式住宅极度缺乏居住区绿地等。
2.2.2 中心城区
杨浦、普陀、闸北等中心城区作为历史上的工厂集聚区,住宅多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兴建的集中式的工人新村为主,普遍缺乏公共绿地的规划和建设,用地存在低密度和分散化现象。见缝插绿建造了一些小型公园或经过城市更新改造建造了一些大中型综合公园,但仍呈现出社区公园极度缺乏的现状。
2.2.3 城市外围区
“十五”期间,上海通过推进“一城九镇”建设推动人口向郊区疏散。对于新城原有居民和动迁居民来讲,可供日常使用的公共绿地仍较为缺乏,城市外围区社区公园体系亟待完善。
将低碳理念引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通过优化绿地系统规划提升城市居民公共活动的空间和能源使用效率,从而实现走出城市公共绿地空间发展瓶颈的同时为建设低碳城市提供有效途径。具体发展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展开。
一方面,在形式上追求紧凑布局,尽可能节约占地,适当提高容积率和建筑密度,在紧凑的建筑组群之间最大限度地留出开敞空间以营造绿地空间;另一方面,功能布局方面采用功能混合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基于低碳理念,城市土地混合利用,居住、商业、休闲与工作场所结合布局,整合日常生活场所,可以有效降低通勤成本。
在土地资源稀缺的城市核心老城区,城市绿地空间需要作为一种镶嵌体完全植入或嵌入城市各类型的功能区中,实现不同时段满足不同功能的需求,为城市居民、工作者和旅游者提供高品质、高效率的活动场所。这样不仅提高了城市整体的公共绿地面积,而且能够有效解决城市公园绿地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的问题,为有使用需求的人提供供给,防止不必要的浪费,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低碳理念的贯彻。日本难波公园实现了商业与绿色公共空间的整合开发及土地的集约使用,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尺度宜人的线性绿地空间更能吸引人们驻足停留。尺度过大的街道无形中会让人感到乏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步行穿越的可能性,在空间和能源上都造成了浪费,无疑是与低碳城市理念相违背的。例如,尺度较大的上海世纪大道就没有充分考虑宜人的活动空间。公园设计在一定程度上应倾向局部穿越式、可达性强的公园道路,可以结合街道绿化构成便于穿越的线性空间,使上班族在上下班途中就能实现亲近自然的愿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步行交通。
研究表明,当前广为流行的大面积绿化、环射生态绿带、组团式布局的典型生态城市空间模式产生的交通碳排放可能要远大于传统的、紧凑型的城市空间结构[5]。环城绿带最早出现于1900年的“大伦敦规划”中,是欧洲控制城市无序蔓延的一种普遍手段。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绿地系统规划中都千篇一律地出现了环城绿地的绿地布局模式。在诸多城市的实践中,由于人口和发展的不确定性,通过环城绿带来控制城市空间蔓延和拓展的愿望很难实现,其作用也逐渐更倾向于生态功能。有研究表明,更值得鼓励的是以绿楔间隔的公共交通走廊型的城市空间扩张方式[6-7]。
[1]叶祖达.建立低碳城市规划工具:城乡生态绿地空间碳汇功能评估模型[J].城市规划,2011,35(2):32 -38.
[2]李树华.共生、循环:低碳经济社会背景下城市园林绿地建设的基本思路[J].中国园林,2010,26(6):19 -22.
[3]包志毅,马婕婷.试论低碳植物景观设计和营造[J].中国园林,2011,27(1):7 -10.
[4]张庭伟.20世纪规划理论指导下的21世纪城市建设:关于“第三代规划理论”的讨论[J].城市规划学刊,2011(3):1-7.
[5]潘海啸,汤锡,吴锦瑜,等.中国“低碳城市”的空间规划策略[J].城市规划学刊,2008(6):57-64.
[6]唐子来,潘一玲,刘学,等.以低碳生态的名义[J].城市规划,2011,35(1):54 -59.
[7]芦建国,程治国,陈璇.低碳经济理念下的城镇建设:以北京四季青镇建设发展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1,9(2):26 -28.
Research on Spatial Structure of Urban Green Space Based on the Low-carbon Idea:A Case Study of Shanghai
HuoYu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200092,China)
This paper defined the low-carbon city theory and practices researches.Then low-carbon idea was introduced in attempt to solve the problems arising in urban public green space development obtains from problems of public green space.Finally,the low-carbon strategies were proposed to improve public green space from three aspects.
low carbon,city,public green space,spatial structure
S731.9
A
1672-4925(2011)04-0028-03
2011-06-12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2008BAJ10B02)
霍瑜,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景观学系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景观规划设计和城市生态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