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安全的慈溪市坎墩街道绿地系统规划

2011-06-02 06:33过萍艳
中国城市林业 2011年5期
关键词:绿地城镇城乡

杨 辉 过萍艳 吕 渊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浙江临安 311300

基于生态安全的慈溪市坎墩街道绿地系统规划

杨 辉 过萍艳 吕 渊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浙江临安 311300

以景观生态安全理论为指导,提出浙江慈溪市坎墩街道绿地系统规划思路,注重维护城市绿地系统的完整性与稳定性,进行城市绿地系统的安全布局,旨在构建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宜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为城乡绿地系统规划及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绿地系统,城乡结合部,生态安全,坎墩街道

保护生态安全是城市绿地系统功能的重要方面,维护着城市生态系统健康与完整,也是区域生态效益的重要体现。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结合部大量出现,城市面临着绿地分布破碎、类型单一、城郊型生态农业体系不完整等生态问题。如何更好地解决城乡一体化问题,已成为城市生态建设的当务之急。近年来,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大部分都是注重建城区的绿地规划与建设,没有统筹考虑城乡发展过程中的城镇绿地建设。我国学者俞孔坚提出的景观生态安全研究理论,是基于景观过程和格局的关系,并通过景观过程的分析与模拟,来判定对这些过程的健康与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一种途径[1]。其主要景观要素有“源、缓冲区、源间联接、辐射道、战略点”,并以500 m为服务半径,全面实施城镇景观建设,构建城镇绿地系统生态安全。本文从统筹城乡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在区域环境尺度上分析研究上述问题,解决城市化进程中城乡融合过程中城镇绿地系统构建与布局等问题。

1 坎墩街道概况

1.1 地理条件

坎墩街道地处于慈溪市中部,是沪、杭、甬经济金三角的中心地带,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迅速崛起的新兴城镇。坎墩街道地处杭州湾沉积平原,母质为海积物,由钱塘江等输入海洋的泥沙在海水动力作用下堆积而成。至2010年底,坎墩街道总的林木面积为392.52 hm2,林木覆盖率为13.63%。植被大多为人工栽培。主要作物有大白蚕豆、麦冬、辣椒、西瓜等果蔬。干线通道旁人工栽植的树木有香樟、水杉、合欢、女贞、紫薇、栾树等。境内周边草本植物有禾本科、菊科、苋科、蓼科、茄科、豆科等植物。

1.2 人文历史

坎墩街道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坎墩城镇形成历史既是筑塘围涂史,也是一部移民史。自明成化七年 (公元1471年)筑成坎墩的第一条海塘新御潮塘起,至清嘉庆元年 (公元1796年)筑成宴海塘,历时325年,坎墩境域全部形成。通过数百年的积淀,形成了围垦文化、移民文化和商贸文化三大地方文化体系。坎墩工商贸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明末清初为浙江省最大集镇之一,因商贸发达素有“十里长街”之称。

2 坎墩街道绿地系统存在的问题

据调查,坎墩街道林木面积为392.52 hm2,其中公园绿地34.6 hm2,防护绿地102.54 hm2,生产绿地68.58 hm2,居住绿地49.69 hm2,附属绿地59.9 hm2,道路交通绿地77.21 hm2。绿地面积较小,植物群落结构相对简单,且各区域之间缺乏联系,绿地网络系统不够完善。

2.1 建设项目对林地侵占需求量大,保护与利用矛盾日趋突出

近年来,坎墩街道城镇化、工业化发展十分迅猛,各项建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园区、城镇、道路等建设项目用地需求量日益增大。城镇林地中,受地理环境、生态区位等用地条件的限制,林地面积减少,绿地景观分布破碎化,一方面给林地保护增加了压力,另一方面给林地利用又带来了新的难度。城镇绿地既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求,又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用地的需求,因此城镇林地保护与利用矛盾十分突出。

2.2 绿地布局科学性和建设质量有待提高

城镇绿地建设虽然发展很快,但绿地网络体系仍不够完善,建城区大型公共绿地较为缺乏,绿地分布不均匀。公共绿地主要有三群文化公园、街道人民公园、老街道人民公园、坎墩西部农民公园、坎墩东部农民公园、坎墩生态示范园等,主要分布于东西部,而建城区北部公园绿地较缺乏。目前,在城镇绿地之间未形成有效的生态廊道,整个城镇绿地系统布局零散,现有生态绿地不利于绿地生态效益的发挥。

2.3 绿地植物群落有待改善

城镇已建成的部分绿地,过分强调观赏性与色彩等,在一定程度降低了绿色通道植物群落结构的完整性与自然性。同时,绿色廊道与城市性质、地域历史文化结合不够。从国道、省道及县道的建设来看,坎墩街道大部分都采用了统一的绿化模式,如原有的绿色廊道以水杉、香樟为主,新建绿色廊道以杜英为主,很少有特色的绿化种植模式。部分地区单位面积绿量相对不足,与城镇生态系统建设要求仍有相当距离,尤其是与构建近自然林的植物群落目标差距较大,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提高。

3 绿地系统规划目标和布局

3.1 规划目标

完善建城区绿地景观体系,强化城郊结合部生态体系,培育和壮大绿色文化和产业体系,实现城乡一体化、农田防护林网化、江堤道路绿廊化、郊区农村绿地产业特色化,形成点、线、面结合,总量适宜、结构合理、生物多样,城镇生态系统稳定发展,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结为一体的绿地生态网络体系。

3.2 指导思想

随着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必然会产生很多新的城乡结合部。本规划以生态安全为原则,以期更好地发挥城乡结合部在促进城乡一体化中的作用。生态安全也称生态安全框架,是指景观中存在某种潜在的生态系统空间格局,它由景观中的某些关键局部,其所处方位和空间联系共同构成[3]。以生态安全理论为指导,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充分利用坎墩街道自然山水和绿地资源优势,高起点、前瞻性地开展绿地系统建设。在框架布局上,重点加强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农田防护网三网绿化及片林建设。以坎墩街道三大传统的区域特色文化——围垦文化、移民文化、商贸文化等为底蕴,以城镇绿化、景区景点建设为基础,以公路绿化、河道绿化、农田林网、新农村绿化为重点,强化生态建设与生态文明理念,实现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控制和持续改善,从而构建生态良好的安全格局,形成基于生态安全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绿地系统[4]。

3.3 结构布局

从对研究区生态环境现状的分析来看,坎墩街道自然生态系统具有较好的生态安全基底,但从生态安全理论来看,生态服务基质主要分布在城市周边,缺乏必要的廊道联系以实现与城市建城区的有机互动[5]。本规划将坎墩街道的生态安全管理空间结构抽象为“一核、两廊、三片、四轴、多点”的模式,构筑坎墩街道绿地系统结构,加强城市生态保护带建设,保持绿地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引导城市环境与郊区自然环境共生与交融,构筑城乡统筹的绿地生态网络系统。

坎墩街道绿地系统规划布局

“一核”指以坎墩街道建城区绿化建设为核心,重点是建城区内道路、河流的绿色廊道建设,城镇绿带建设,公园、绿地休闲广场绿化工程的品质提升建设,单位居住区的绿化建设。通过城镇绿地建设,使建城区林木覆盖率达25%以上,并使该区成为重要的缓冲区和生物物种扩散的景观低阻力区。

“两廊”指中横线和三塘横江及其支流两岸形成绿色廊道,提供重要的生态保护功能和绿地系统生态安全格局“源间联接”的作用。中横线是慈溪市“六横十六纵”骨干公路网的主要横向道路之一,是329国道的复线工程,是慈溪市内部各乡镇互相联系和慈溪市联系周边城市的重要干道,可以作为坎墩街道重要的生物廊道和重要物种的栖息地,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区域。坎墩城镇内有二类以上河道20条,总计长度80 km;骨干等级河道有3条,即潮塘横江、三塘横江和四灶浦。以三塘横江及其支流为纽带,加上其他河流两岸的护岸工程建设,沿岸营建针阔混交、乔灌草相结合的连续带状的森林绿廊。

“三片”指组成坎墩街道绿地基质的3个主要区域,即生态居住片区、生态工业片区、生态农业片区,提供乡土物种栖息地,发挥绿地系统生态安全格局“源”的作用。

生态居住片区位于三塘横江以南区域 (生态工业区块除外)。在该区构筑慈溪市中心城区北区,使之成为生态经济发达、人居环境优美、生态文化繁荣的中心;积极发展生态产业经济,保护自然、人文遗迹,维护区域人居与经济发展平衡。加大河道整治力度,优化水资源配置;重视城市绿化,实施城市绿化建设,改善居住环境。

生态工业片区位于漾山路江东侧、浒崇公路西侧、三塘江南侧、中横线北侧所在区域。在该区建立生态工业区块,注重规划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生态景观,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同时,规划西部新兴产业集群区为碳汇造林示范基地,大力推进以积累碳汇为主要目的植树造林和森林经营活动。

生态农业片区位于三塘横江以北区域。在该区大力建设生态农业工程,培育具有特色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建立特色农业生产区,建成形式各异的蔬菜园、果园等;规划集生产、加工、观赏、休闲于一体的农业综合园区,开发休闲旅游,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以生态农业为主要模式的生产基地,并建设经济林、产业林、防护林、风景林相结合的复合农林业体系,加强城乡一体化的联系。

“四轴”指新城大道、周家路江、新周家路江、浒崇公路4条主要道路、河流形成的南北向绿化轴线,是城镇主要公共开敞空间和生态空间。依托水系、道路,在主要景观节点,标志性区域形成通透的空间,保证廊道的通透性和结结性,并与其他道路形成网络状森林廊道,不仅有助于消除城市破碎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能保护野生动物,提供生态安全格局“源间联接”的作用。

“多点”指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类公园绿地、附属绿地、生产绿地等点状绿地以及结合村庄整治建设规划保留和改造苗圃用地,新建和改建村庄道路景观带和村庄小公园,形成多极的绿地空间格局。积极创建森林村庄和村级公园,把所有村级公园连成体系,形成散布镇域的绿地斑块,建立与保护绿地嵌块体和风景资源多样性空间[6]。

4 结语

坎墩街道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应以绿地建设现状为基础,以生态安全理论为指导,全面合理地进行城镇绿地系统空间布局。另外,在城镇绿地系统安全关键性节点布局时,应注重研究城镇绿地的多元化、多层次特点,构架城乡一体化的绿地空间,充分发挥坎墩街道作为慈溪市重点的城乡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将坎墩街道绿地系统建设成为一个功能完善、景观优美的生态网络体系。

[1]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J].生态学报,1999,19(1):8-15.

[2]徐英.现代城市绿地系统布局多元化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5.

[3]李阳菊.重庆合川区城乡绿地系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分析[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2-3.

[4]林世平,梁伊任.市域绿地系统规划初探(下)[J].西北林学院学报,2008(3):216-218.

[5]Jim C Y,Chen Sophia S.Comprehensive green space planning based on landscape ecology principles in compact Nanjing city,China[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3,65(3):95 - 116.

[6]张凯云.基于自然伦理支点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J].中国城市林业,2010,8(2):38-40.

Analysis of Ecological-Security-Based Green Land System Planning in Kandun Township,Cixi City

Yang Hui,Guo Pingyan,Lu Yuan

(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Zhejiang Agriculture& Forestry University,Lin'an 311300,China)

Based on ecological security theories,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thought and approaches of green land system planning,with the focus on the integrality and stability of urban green land system.This study was targeted to construct an urban green land system fit for loc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data for green land system planning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 urban-rural ecotone.

green land system,urban-rural ecotone,ecological security,Kandun Township

S731.2

A

1672-4925(2011)05-0041-03

2011-09-24

杨辉,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从事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绿地城镇城乡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文化边城镇远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城乡涌动创业潮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走进绿地
人口与就业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城镇医保支出为何跑赢消费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