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斌 董 瑞 邓 云 官 晟 胡 波 纪焕红 钮智旺 苏天赟
关于海洋信息化工作的若干思考
梁 斌 董 瑞 邓 云 官 晟 胡 波 纪焕红 钮智旺 苏天赟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以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带动经济领域和管理领域发展,成效显著。党中央和国务院历来都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邓小平同志曾提出“开发信息资源,服务四化建设”,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四个现代化,哪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党中央顺应时代进步潮流和世界发展趋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海洋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在海洋事业发展中起着战略性、支撑性和带动性的重要作用。随着十六大“实施海洋开发”和十七大“发展海洋产业”等战略部署的提出,以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等国家级战略规划的相继出台,我国海洋事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作为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和重要支撑,海洋信息化建设近年来也得到了国家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2008年—2015年)》明确指出“加快海洋信息产品开发,提高海洋经济保障服务能力”,构建包括信息服务平台在内的科技兴海平台,“强化科技兴海能力建设”;《国家“十一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进一步强调了“数字海洋”建设的战略保障意义。随着我国海洋事业的快速发展,海洋信息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凸显,对海洋信息的合理共享和高效利用变得更加广泛和迫切,海洋信息化建设已步入重要战略机遇期。
我国《2006-2020信息化发展战略》中指出,“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而海洋信息化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基于完善的工作体制机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统一、完善的海洋综合信息数据库和管理服务系统,最大限度地共享海洋信息资源,从而提升海洋开发利用水平和能力,提高海洋管理服务效能和经济效益。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众对海洋信息需求的日益广泛和迫切,如何使海量海洋数据和信息资源在全社会流动起来、如何规范海洋信息的管理、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海洋信息资源的战略作用,己成为当前我国海洋主管部门所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问题。
海洋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提高海洋开发利用水平需要大量、长期、多学科的海洋信息。我国拥有300万平方千米的管辖海域,海洋开发利用逐步深入,其经济效益正在迅速提高并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矿产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环境资源、海洋空间资源、海洋化学资源及海洋能源等的合理开发利用,首先需要借助各类海洋监测调查数据及其信息产品来了解环境和资源状况。国家及沿海省市自治区制定海洋开发规划也需要大量的海洋环境信息和资源信息作为依据,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政府决策与海洋管理需要创新、准确的海洋信息辅助。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对海洋信息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海域使用管理、海域勘界、海洋环境保护、海洋功能区划、海洋监察执法管理以及溢油、赤潮等环境突发事件的管理和决策中,需要在获取大量历史和实时数据基础上,进行联机数据分析、知识挖掘等信息创新开发,形成支撑决策的数据产品及系统。
第三,海洋权益维护需要翔实的海洋信息和快速有效的信息处理能力。目前,我国的海洋权益正受到周边多个国家的侵犯和威胁,这种趋势在短期内将愈演愈烈。要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利益,必须拥有翔实、先进的信息业务支撑系统,掌握具有说服力的海洋资源环境背景数据才能赢得主动。另一方面,针对海上突发事件,必须有及时、精确的海洋信息获取系统和联动的快速响应维权系统的支持。
最后,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需要海洋环境信息系统的支撑。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和国家利益范围的日益扩大,国家安全、国防建设对海洋信息的需求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军事设施、海上航行和海上作战环境保障等方面急需大量的海洋历史观测资料、现场观测资料和信息产品, 包括天气、海流、潮汐、波浪、密度场、声场、区域底质、地形及地球物理特性等基础数据和产品。
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各发达海洋国家在调整国家经济结构的基础上,都大力提高与国家利益和海洋管理直接相关的信息获取能力,加快海洋信息化建设的步伐。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局(NOAA)早在20世 纪60年代就建立了国家海洋数据中心,积极推进海洋信息化工作;尤其近20年,他们将最新的数据库技术、可视化技术、网络技术、3S技术应用到海洋信息化工作当中,形成了卓有成效的海洋信息管理体系和共享服务网络体系。随着“数字海洋”概念的提出,国际海洋信息化建设己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为在海洋竞争中获取信息优势,美、英、法、德、俄、日等国将科研尖端力量和大笔资金投入“数字海洋”的建设中。美国和加拿大为此制定的“海王星”计划、日本的ARANA计划等已初步实现应用,非洲地区沿海25国也联合建立了非洲近海资源数据库和信息共享网络平台。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海洋信息化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各有关部门、地方投入巨资开展的各类海洋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已积累了海量全球海洋数据信息。在积极运用数字化手段采集新的海洋数据的同时, 加大对原有历史资料数字化工作的力度,初步形成了以国家海洋局为主体、其他部委和科研院所以及高等院校互为补充格局的海洋信息数据库群,成为向社会提供公益性、基础性服务的重要信息化窗口。与此同时,国家海洋局会同相关部委在“八五”到“十一五” 期间在海洋基础数据库群、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系统、信息网络建设以及数据资源获取与共享等海洋信息化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建成极地科学数据共享平台、WDC-D-海洋学科数据库群以及国家海洋基础数据共享服务网络系统等海洋信息服务平台,使海洋信息为政府、社会提供服务的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在支持国家科学研究、海洋管理、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实施了“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建设项目,从网络基础设施、信息化标准、数据平台等多个方面进行基础设计和建设,初步建成“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综合业务系统和“数字海洋”原型系统,促进了海洋综合信息的管理、共享和业务化应用,为我国“数字海洋”的全面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尽管我国海洋信息化工作已取得一定进展,但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在海洋发展战略、政策与规划、海洋管理、海洋开发、执法监察、国家安全与权益维护等方面,对海洋信息技术和服务支撑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目前我国海洋信息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缺少明确的主管部门,缺乏稳定、长效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和保障机制,各类传输网、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尚未有效整合,缺乏有安全保障的高效信息共享渠道。上述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海洋信息化工作全面实施和可持续发展、导致海洋信息化服务水平不高的主要因素。
海洋信息化建设涉及海洋管理、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维权执法以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具有高度综合性,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应明确主管部门(机关)主抓信息化工作,从全局来统筹考虑海洋信息化的发展思路和方向,对海洋信息化工作进行长、短期规划,同时保障和促进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
在海洋信息管理与服务网络建设方面,缺乏横向连接涉海部门、纵向连接各级海洋管理和监测机构的海洋信息化体系结构网络。虽然国家海洋局业务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已经建立了一些专用传输网、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但是这些系统和传输网络大都是单独租专线联网运行,有些与各海区分局和海区总队及各省海洋局连接,有些只与海区连接。这些专线和系统都没有很好地整合,给各级网络管理与使用部门带来许多不便。
海洋信息共享渠道缺乏合理的整合与规范,海洋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亟待完善和推广。“数字海洋”信息基础框架建设对我国海洋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进行了初步的制定,但是仍然存在许多地方需要继续补充和完善;以海洋信息管理与共享、网络与信息安全等为核心的海洋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尚未完成,以国家海洋信息资质认证与评估制度为核心的海洋信息质量管理体系亟待完善;已经制定的信息标准和规范没有在其他海洋信息化建设项目中进行推广和使用,大部分数据库和信息系统是相对独立的,数据采集和入库的标准和质量缺乏有效的控制和统一,影响信息的时效性、准确性、权威性,直接导致海洋数据信息难以共享和融合使用,同时也导致海洋数据资料为管理决策和经济社会服务不够直接、及时、有效。
此外,缺乏人才保障机制和信息安全保障机制,也是目前海洋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进缓慢的重要原因。上述问题的存在, 使我国海洋信息化建设工作尚未能完全有机地融入海洋经济、海洋管理、海洋环境保护、海洋权益维护、海洋行政执法、海洋科技发展以及国防建设等工作之中,不足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海洋权益维护等提供有效支撑。
明确信息化工作的主管部门和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本思路。国内成功的信息化建设经验表明,信息化是涉及多领域的系统工程,是一把手工程,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和统一规划才能成功。建议国家海洋局明确一个海洋信息化工作主管部门,以便统一规划和领导包括信息传输网、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库建设等在内的海洋信息化全局工作。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本思路应是:以实用为出发点,以公共服务和管理服务需求为驱动,以规划为指导,以建立统一的专用信息管理系统和数据库为主体,以信息网络传输为平台,以体制机制建设为保障。
建立统一的海洋信息管理和服务网络平台。在海洋管理和科研部门现有的各类管理、业务专网的基础上,进行统一规划,建立统一的海洋信息基础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安全机制,实现与各级(海区、省、市、县)海洋管理部门和海洋科研部门的局域网相连。在此平台上开发建立统一、全面的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支撑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应用系统,为海洋管理、海洋权益维护、海洋行政执法、海洋科技和海洋公益服务等提供共享的信息资源,实现真正的“数字海洋”。
理清海洋信息化工作业务链条,统筹兼顾、重点推进。海洋信息化工作从业务链条来看,包括数据源拓展、传输网络建设、标准规范制定、数据标准化处理、数据库建设和更新、系统设计与开发、系统维护、安全保障、信息服务、决策支持等多个业务环节,因此需要统筹兼顾海洋信息化各方面的工作,重点推进包括信息传输网络、基础数据平台、标准规范体系在内的海洋信息化基础框架建设,适应海洋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
强化信息技术对海洋管理、业务、科研等各项工作的支撑作用。立足海洋综合事务管理职能,系统、全面地分析和理清海洋环境保护、海域管理、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海洋防灾减灾、海洋执法监察、海洋权益保护等领域对海洋信息化的应用需求,利用信息领域前沿技术对现有的海洋综合管理业务系统进行升级和完善,切实提高海洋综合管理业务系统中各类同化处理、模拟预测、评价分析、数据挖掘和决策分析模型的实用性、可靠性和便捷性,形成制度化、标准化和专业化的海洋信息产品制作和提交机制,使其能够快速、高效地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专业化程度高、可视化程度高、质量可靠的海洋信息产品,为各级海洋主管部门的业务职能和管理决策提供支撑,进一步提升我国在海洋事务综合管理方面的能力。
增强信息资料的共享意识。海洋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就是海洋信息资料的收集、管理和共享。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明确各部门在实施海洋信息共享过程中的权利和责任,建立沟通与协调渠道,健全海洋信息共享长效机制,重点落实数据的标准统一和质量管理,分步骤、有计划地对海洋基础地理信息、海洋环境基础数据和海洋管理信息等综合数据进行标准化统一管理,建立准确、高效、覆盖面广的海洋信息共享平台。
建立健全海洋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完善海洋信息安全管理架构,建立海洋信息安全标准和制度,逐步构建统一的海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积极开展海洋信息安全教育培训和宣传,强化海洋信息安全意识,全面落实海洋信息安全管理责任制。加强海洋信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海洋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推进系统灾难备份工作;尽快修订完成海洋工作中国家秘密密级及其具体范围,促进海洋信息资源的合理共享和充分利用;实现海洋信息安全保障与信息化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重视海洋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在海洋信息化过程中,应重视和加强海洋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发挥各级单位信息中心的作用。组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对信息发展战略进行研讨与政策研究,有计划地对海洋系统的在职人员进行多种形式的信息技术培训,提高全系统人员应用信息技术和设备的能力。积极培养和造就一批海洋信息技术方面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科技骨干,形成海洋系统专业和实用相结合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总之,海洋信息化工作的当务之急是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紧跟信息化发展的潮流,在确立国家海洋局系统内的责任部门和建立一把手负责制的基础上,统筹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标准,构建数据采集、管理共享、产品制作、信息服务四大平台以及网络运行环境,逐步建设和完善业务应用系统和电子政务系统,形成物理上分散、逻辑上统一、系统上综合的海洋信息化体系,推进我国“数字海洋”的建设步伐,为实现我国海洋强国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本文系国家海洋局机关党校第32期“海洋监测与信息服务及技术保障”专题研究小组课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