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善子
“一个房产证一套房,习以为常。但是,在这里,一套大房里有两三个小套房,拿的,却还是一个房产证。这种户型产品设计,不正是限购政策下无所适从的投资者的最佳标的吗?一个房产证就有两三套房,不但最大化地满足了投资的需求,还可以留一套自住,另外一套甚至两套出租,既能自住又兼顾投资。”这段如同出自电视购物栏目的广告词的主角,是深圳的某个项目。
这种被称为“全国首见的套娃房”是针对限购政策的最新产品,其特点是可以“1变N”,即1个房产证变出N套房。而就在不久之前,“N变1”却还曾经风行一时呢。
变形金刚
2006年6月,“九部委十五条”出台并实施了著名的“7090政策”,“开发商们闭门开会三天逐字研读,名编名记们费了很多笔墨,各方辩友又费了许多唾沫星子,而地方政府在监察部门的督促下终于雷厉风行、坚决贯彻九部委十五条的各条规定”,这是当时本人给《中国房地产报》写的《“九部委十五条”出台三年后》中的一段话,还在那篇文章中猜想了政策出台三年后的几个场景,其中包括了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拼合成大户型、两套89.5平方米的平层房子组合成一套179平方米的联排别墅。
奇妙的是,还没到三年,这些猜想就全部应验了,拼合户型(又称合拼户型或合并户型)应运而生。几乎每个城市都能列出一打这种有拼合户型的楼盘,不乏北京××锦绣、××万和城、深圳××第五园三期这样的明星楼盘,这种户型的特点是两套房进行“捆绑式销售”,交房时打通隔墙,把多余的厨房和卫生间打掉,摇身一变,“2变1”变成大户型。
2007年11月,在上海青浦有一块适用“7090政策”的地,被一家基地在重庆的开发商拍出了每平方米楼板价上万元的天价。在此后几个月内,青浦地价急跌,住宅售价约八九千元,然而开发商仍坚定地宣布项目在2008年亮相,难道真要亏本卖房?答案在2008年底揭晓,开发商把两层单套面积在80多平方米的公寓房“2变1”,拼成一套叠加别墅(叠拼),再加上大量的赠送面积,普通住宅区变身为高档别墅区,身价因此倍增,销售价格锁定在每平方米1.6万元以上。
人们的智慧总是超出想象,“2变1”已不奇怪,“N变1”更是令人叹为观止。2008年,一位昆明的业主贷款购买了一套200多平方米的房子,2011年还清贷款从银行拿回房产证时,发现他的房子竟然有三本房产证,客厅和主卧一本,两个次卧一本,地下室一本;在杭州,某别墅项目推出了一栋9联排的楼栋,公示却有18套房子,其中6套大户型,另外12套小户型按照“4变1”的原则拼合成3套联排;而同样在杭州,西溪湿地附近的一个项目,三层的联排上“5变1”户型,其中一层算一套,二层、三层各算两套,当然,“6变1”户型也不缺。
除了“N变1”,珠江三角洲的开发商还把“偷面积”做到极致,发明了所谓的“N+N户型”,下面这个佛山楼盘的广告也是直截了当:“N+N户型的创意设计,使整个户型格局可自由组合,一房可变两房,两房可变四房、三房可变六房。自成一室的内庭院只计算一半面积,阔达的赠送面积实现了N+N户型的多元功能,最大化诠释了高层空间的价值。”于是90平方米以下的两居成功突围,成为使用面积远大于90平方米的四居,尽管有被认定为私搭乱建的风险。
游戏攻略
经过若干的实践,拼合户型形成了非常系统的方法论:“拼合户型在设计上分为平面拼合户型和立体拼合户型两大类,平面拼合户型是在同一楼层内将相邻的户型进行拼合,立体拼合户型是将位于上下两层的单体户型进行拼合”,原来我的猜想已经被提升到著书立说的理论高度。
再随便引几段:“设计平面拼合户型时需注意:设计时将厨房和卫生间相邻,拼合改造后可增大厨房和卫生间的实用面积;保证拼合前的户型均有南向窗户,每套拼合前的单体户型尽量减少拐角的设计,为以后拼合方正的大户型提供方便;拼合时,在可能的情况下将两户的公共空间恰当地改为户内空间,即将公摊面积改为户内面积,提升实用率……立体拼合户型在拼合时多在阳台添加楼梯进行拼合,所以阳台设计应够大,且阳台位置需合适;同时,大阳台也方便配备各种排水、污水管道,为后期上、下拼合作卫生间提供方便。若户型为小阳台,则可做成结构板,入伙后直接围合作楼梯间,设计户型时应提前考虑卫生间的位置,若卫生间靠近客厅,朝向最好与客厅相同,为以后复式拼合的二层客厅改作主卧提供方便,可作套内卫生间……”如此不厌其烦的攻略,不知道费了多少人、多少机构的多少精力。
攻略最后总结说:“拼合户型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应尽量灵活,预留可以调整的弹性空间,尽量做到既能保证拼合后户型的综合素质,又能兼顾拼合前户型的合理性,既能拼合又能拆分,以备不时之需。”
出套入套
“以备不时之需”,到了2010年,这个“不时”就真的来了。先是差别化信贷政策,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与购买套数挂钩,“N变1”户型中只有1套有机会按照首套对待,其他的N-1套则要上浮首付和利率,成本大增;后来是限购,再后来是更严格的限购,“N变1”户型实际上是N套房,所以只要已有一套房,就不能再购买这种拼合户型了。
怎么办?第一个办法是卖给有N张房票或能控制N个人的买家,问题是:一套“6变1”户型就需要6个人名来买,你当买家是人口贩子?办法二是把“N变1”户型拆成N套卖,问题是:仅适用于N小于等于2的平面拼合情况,不适用于N大于等于3的立体拼合户型,因户型基本无法接受,还必然会把别墅卖成了小户型的价;办法三是“买1租N-1”,即一套按正常程序销售,另N-1套签70年的长期租约合同,等到政策解冻后再正式签约办理房产证,问题是:夜长梦多,容易产生产权纠纷,毕竟N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第四个办法是“N合1”,向政府申请把N套合并成一个产权证,转让时算一套房,问题是:你当建委和房产局是你家开的?最后一个办法是握在手上,不卖了!等到鼓励购房的政策来临的那一天,问题是:这也算个办法?
总之,你被套了,无论买家还是卖家。从“N变1”到“N+N”,从“N合1”到“1变N”,有时政策就如同一個又一个套子,当你挣扎着从一个套子里钻出来、正在洋洋得意的时候,一不小心又被关在另外一个管治的套子里,让崇尚市场的你感到无助和绝望。张维迎的研究表明,西方企业家应对的主要是市场的不确定性,进行技术和商业的创新,精力主要用在预测未来消费者是什么口味,未来技术发展的趋势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新产品才能赢得市场;而中国的企业家却把大多数精力放在应对政策的不确定性上,用于应对政府,以找出一些绕过现行政策的办法,进行所谓的“制度创新”。在政策的套子里生存的能力,决定着你能挺多久、走多远,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一个好的制度,应当鼓励对客户、对最终消费者的关注,而非对某个人、某个机构的察言观色;一个好的政策,应当鼓励价值的创造,而非因内耗带来的价值毁灭;一个好的体系,应当鼓励自由的竞争,而非无谓的管制。政策,不应成为窒息经济活力的套子,更不应把人们变成“装在套子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