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展奋
8月17日那天的书市,据说“狂风暴雨也挡不住3万书迷”,但到底挡住了我。虽千万人,又不是“炸酱面”,吾偏不往也。
真的愛书,我想也不必拗出赴汤蹈火的造型的,况且,如今的书,我大都还真看不上眼的,不少书只是看上去耸眼,骨子里都是炒冷饭,扬州的,广东的,换换调料而已。由于都知道的缘故,真正的好书出不了,大家懂的。
窗外大风大雨,我倒是捧一本真正的好书细读。潘向黎的新书《看诗不分明》。这本书畅销榜上有名,在书市里红也不红,我不知道,只知按以往的规律只有脑残糊弄白痴(诸如《中国可以说不》类)的书,才会卖疯,是以我真诚地祈祷她没有被“红”。
潘向黎的小说一流,有公论。散文随笔类也写得如此——我不知该怎么形容她——生动耐读,则是不曾想到的。
《看诗不分明》,容易让人觉得是诗话,其实不尽然。那里没有老气横秋的考证和狷介饶舌的辨析,更没有章句小儿的穿凿和死掰,看她旁若无人地走在千年的诗歌长廊里,信手采撷着汉唐珠玑宋元黼黻,随口咀嚼着庙堂掌故坊间轶闻,就诗品人,就诗论史,就诗发散,往往卯时看她和“渔父”切磋伍子胥的人性阴暗,辰时已共刘禹锡斟酌“前度刘郎”的强项钙质了,倘若午时尚与张籍推敲“还君明珠”为官抑或为情、未时仍然倚风自笑地“向王维致敬”,则亥时已然静听荆轲刺秦的海底龙吟矣……
《看诗不分明》妙在巧缀史话和物评,间或还有性情的“疯话”,因为“诗无达诂”,看诗也就无须太“分明”,况且诗非异物,本就是一句真话(金圣叹语)而已,向黎兄也就不为诗所羁,不因词所累,借着名句无数,可以纵论百代兴废,可以索证人性暧昧,可以笑谈功名虚妄,可以唏嘘英雄迟暮,可以喁喁闺蜜私房,可以讽喻世道人心,识见之高,文笔之妙,我以为不仅沪上女史无出其右,即令华文世界亦罕见其俦,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比如王维“失节”。不但旧论持为“遗憾”,新论触及此处也会语气闪烁,似乎有点“软档”,唯潘向黎不避不让,公开“叫嚣”:(若其以死殉国)则“历史上多了一个以死报君的忠臣,少了一个独一无二的诗人,作为热爱唐诗胜过唐王朝的人,我们真要庆幸王维的不够坚贞或者一时的软弱”。
再如李白,向黎兄为其诗才倾倒之余也毫不客气地指出,李白“其俗在骨”,是骨子里的“官中毒”,可谓千古断喝。
“天凉了,可以读杜甫了”。但读潘向黎,有时也遗憾,这样的好书仅仅畅销是不够的,最好更“当红”些,像李杜文章一样家喻户晓。
再一想,历史规律是,“当红”不见得都是好书,屈原的离骚不曾“当红”过,曹雪芹也不曾“当红”过,学者江晓原君有言,就连李白杜甫也不曾“当红”过,甚至在唐代根本“不入流”。“不入流”,听着也太刺耳了,时人都是脑残吗?初听不无疑惑,循其意思稽查核实,果然,744年编选的《国秀集》,集诗220首,李、杜居然无一首入选。744年,李白时年43岁,杜甫也32岁了,国秀者,国之秀吉,李白杜甫的大才如日月昭昭,长河耿耿,得无编选者不屑一顾?
九年后(753年)编选的《河岳英灵集》,集诗229首,五十二岁的李白只入选了13首,算是勉强眷顾,不知是否付了“版面费”。而755年—965年编选的六部唐诗集,仅两种选了李、杜的诗。选诗297首的《又玄集》只选了李诗4首,杜诗7首。
最荒唐的是宪宗朝。唐宪宗曾下令编选当代名家诗选《御览诗》,御览者,圣心钦点也,约当于“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了,共收诗286首,入选最多的两人竟然是卢纶(“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等32首)和李益(“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等36首)。李白、杜甫仍然无一首入选。时风乖谬,一至于是,卢纶和李益诚有好诗,但怎么能和李白杜甫比呢?现在再看韩愈的“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始信韩愈的愤懑,源于当时太多的人说李杜的坏话。
潘向黎毕竟得过鲁迅文学奖。这么看来,时代看她还算是“分明”且公正的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