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炜
最近京沪高铁开通,打开了我的记忆。很多年前,我从青岛坐火车去上海,在拥挤闷热的车厢里席地而睡,车到苏州,我实在忍不住了,下车到苏州逛园子去了,然后买了张船票,坐了一夜船到杭州逛西湖去了。还是好多年前,我从北京坐火车去上海,卧铺,满以为第二天一早就能到,结果睡醒了一看,刚到蚌埠。此后来往于京沪之间,我就改坐飞机了。不过,我喜欢火车。
我在德国第一次坐火车,100马克买了张票,从汉堡去柏林,上了车就感叹,这外国火车真好,大皮沙发,高椅背,乘客也文明,都穿着西服套装呢子大衣,这么感叹着,检票员来了,跟我说:“这是头等车厢,你是二等车厢的,你回去坐着吧。”我摸索着经过一等车厢,好多座位都空着,到了二等车厢,就又和咱人民坐在一起了。后来,我在加拿大、欧洲、日本坐过好多次火车,对火车的喜爱就更进了一步。我喜欢“新机场”,却爱“老火车站”,像伦敦的“国王十字车站”,蒙特利尔火车站,苏黎世火车站,都古老而美丽。
1839年,英國《季度评论》的一篇文章说,“铁路以及基于铁路的旅行,把人们从壁炉前的座椅到一个大城市的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地中海离我们只有一个礼拜的路程,在我们看来像一个湖泊。”那是火车和铁路刚刚兴起的时候,人们还不知道什么叫飞机,现在人们坐高铁旅行,也会感到时空的变化,有一次我在天津吃了晚饭,看了相声,然后再坐火车回京,那种便利的感觉可比开汽车好多了。所以,我很盼着能坐高铁去上海,那一定会改变我对济南、南京的距离感。
有位日本设计师叫MITOOKA,23年前开始参与火车设计,他说,那时的日本是汽车社会,人们的交通更多依赖汽车,现在讲究低碳,很多人选择火车出行。“我设计了卧铺车厢,日本很少有豪华车厢,所以我的设计灵感来自东方快车,要表现出旅行的浪漫色彩。我设计了木质的滑门和纸屏风,如果要让日本成为一个好的旅行目的地,我们就要尽量提供日本特色的东西。”这位设计师还参与了一些火车站的设计,在他看来,乘客走下火车,就应该能辨识出自己处于哪个城市,但现在的日本城市都强调经济发展,城市面貌太单调,“日本是一个老龄化社会,人们不太在意是否够快了,如果不考虑速度,火车应该是一个移动的小镇,上面有电影院,美发屋,还有超市,有无限的可能”。
如果你到伦敦,坐飞机降落在希思罗机场后,可以乘坐快线到达帕丁顿Paddington车站,这里是伦敦的枢纽车站,由此出发不仅可到达英国许多城市,还可以去巴黎、慕尼黑、马德里、罗马,欧洲正在通过高速火车建立新型交通网,这座历史悠久的车站也在重建。在2016年新的帕丁顿Paddington车站落成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高速火车将在上层月台发车,短途列车将是地下铁,或者从地下月台发车,车站有浴室和按摩房,可以让乘客在换车时打理一下,食品供应更丰富更新鲜,火车本来就可以运送新鲜食材,那么火车站的餐厅就不能凑合事儿。火车站的景观更透明,可以欣赏伦敦风貌,有设计独特的花园,售票处将像酒店大堂一样舒适,出租车接站送站管理更有秩序,书店将从早上5点营业到凌晨3点,只有两小时休息整理的时间,这里将成为欧洲最大的书店之一;行李小推车更智能化,车站有健身房,你可以在跑步机上看川流的乘客,也有小旅馆,按小时收费,最长可以睡上9小时。这是旅行杂志《MONOCLE》对帕丁顿的报道,这本杂志说,未来的旅行应该更快,更远,更友善。
我相信,人们坐京沪高铁去上海,并不是只为了快,当然,在上海黄梅天的月份,还是坐火车更保险。选择火车出行,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舒适。以上那位日本设计师的理念,还有帕丁顿车站的蓝图,都让我对火车旅行有了更美好的想象。然而,我忽然想起另一幕,那是我们坐新干线去京都,有一位同伴打电话,结果被一位日本乘客呵斥,这是一种文化差异,公共空间中也有私人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