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远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用数据说话的时候应该是非常客观的,但数字背后的东西,却需要人来解读。同样的数字,在不同的解读下,出来的意思可能完全相反。比如,北京机场高速通过费降价了,但媒体说降价后车流增加六成,导致车速放慢,用户的满意度降低。言下之意:原来的高价时代,比较有效率。
很多时候,我们都简单地认为,价格对供需起着调节作用。很多“专家”也套用此原理,提出地铁、公交提价等方法,用来缓解公共设施的供不应求。
但所谓“满意度”真该是这样计算么?举个例子,降价前,假设路上跑1000辆车,有500辆满意,满意度50%;降价后,车辆增加六成,路上跑了1600辆车,满意的700辆,满意度降低为43%。结论自然是“降价不好”,搞不好为了进一步提高满意度,还得涨点价呢。
若按这个逻辑,我们可以通过提价,或某种行政手段将路上弄得只跑1辆车,当然,这很有可能是某领导的车,然后他可以用汉米尔顿的速度直接冲到机场,并且他很满意,于是满意度100%。回到前面的例子吧,降价前的满意度,难道应该是500/1600=31%?是呀,有600辆根本就是用脚投了票——他们其实是最不满意的。简单地说:我都已经气到不和你玩了!GMAT考题中有一道经典的逻辑改错:我们对公民的政治热情进行了一次投票,发现公民对政治活动的热情参与度高达98%——废话,不热情的人会参加你的投票么?
对于公共产品,设计量能不够,价格偏高,本身就是最大的不足。不能让更多的用户使用,本来就是群众最大的不满。当一些人忍无可忍而用脚投票时,决策者与其蒙住自己的眼睛,盯住越来越少的投票者,不如面对残酷的现实。在一線城市公交及公共资源紧张的情况下,有人提出“提价”的策略,似乎这样就使乘客的“满意度”提高了——但那些因提价而未能使用到这些资源的原有乘客们的利益呢?
作者邮箱:bigyuanli@hotmail.com